首页期刊导航|淮海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淮海医药
淮海医药

王文琦

双月刊

1008-7044

bbhhyy@vip.163.com

0552-2047063,3132072

233040

安徽省蚌埠市南湖路568号

淮海医药/Journal Journal of Huaihai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医药学术期刊,面向各级临床医、药、护、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医学科技工作者,是广大医学会、药学会、护理学会、预防医学会会员的学术阵地(投稿时出示会员证复印件,减50%稿处费),是反映基层开展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较快的医学情报载体,(凭单位证明可提前刊登)。多年来本刊除国内外公开发行,并一直保持与全国各医学情报部门交流,是广大从事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D-D、sCD40L及hs-CRP水平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预测价值

    尚晨光朱华赵云昌
    441-44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D-D)、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 配体(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21 年6 月—2023 年 6 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143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下肢DVT将其分为发生组(45 例)和未发生组(98 例).比较2 组一般资料及术前、术后24h血清D-D、sCD40L、hs-CRP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相关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血清D-D、sCD40L、hs-CRP及三者联合检测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预测价值.结果:2 组性别、年龄、BMI、假体类型、置换关节数及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手术时间≥4h比例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 组血清D-D、sCD40L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发生组血清D-D、sCD40L及hs-CR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4 h及术后24h血清D-D、sCD40L、hs-CRP水平异常升高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OR>1,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D-D、sCD40L、hs-CRP检测预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AUC分别为 0.843、0.821、0.839,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 0.969,灵敏度为 93.33%,特异度为 92.86%.结论:手术时间≥4h及术后 24h血清D-D、sCD40L、hs-CRP水平异常升高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血清D-D、sCD40L、hs-CRP及三者联合检测对其预测价值较高.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血清D-二聚体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超敏C反应蛋白预测价值

    蚌埠市6~15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检测分析

    付广林许静茹董娟钱青文...
    445-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蚌埠市6~15 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2 年 1-8 月,采集蚌埠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1 625 份,其中6~15 岁儿童标本233 份,每月抽取10 例左右6~15 岁儿童病例标本,共抽取80 例.使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应用FilmArray多重巢式PCR检测技术检测22 种病原体.分析流感、新冠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以及蚌埠市 6~15 岁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种类、不同月份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构成、不同年龄段及性别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情况、病原体检出特征.结果:1 625份送检标本,新冠检测全部阴性;流感检出阳性242 例(14.89%),其中甲型季节性H3 亚型阳性133 例(8.18%),B型Victoria系阳性109 例(6.71%).233 份 6~15 岁儿童标本,流感检出阳性 23 例(9.87%),其中甲型季节性 H3 亚型阳性 4 例(1.72%),B型Victoria系阳性19 例(8.15%).6~15 岁儿童与全部人群的流感及亚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 份呼吸道咽拭子标本中检出病原体 28 份(35.00%);检出 7 种病原体共 32 株,其中人鼻病毒/肠道病毒(37.50%)、B型流感病毒(34.38%)占比较高.2022 年1-2 月是B型流感流行高峰,其他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不同月份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性别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例检测阳性病例标本中,单一感染25 例(89.29%),双重感染2 例(7.14%),三重感染1 例(3.57%),单一感染占比最高(P<0.001);检出病毒感染26 例(92.86%),细菌2 例(7.14%).结论:人鼻病毒/肠道病毒和流感病毒是蚌埠市6~15 岁儿童主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除流感病毒外,人鼻病毒等其他病原体不同时期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呼吸道感染FilmArray多重巢式PCR病原体人鼻病毒/肠道病毒流感病毒

    血清Cys-C、Hcy对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预测价值分析

    张伟伟黄晓辉殷慧佳
    450-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前列腺癌(PCa)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影响因素及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对PCa骨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 年6 月—2023 年7 月某院就诊的PCa患者86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诊断是否发生骨转移分为骨转移组(40 例)和无骨转移组(46 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PCa患者发生骨转移的影响因素;ROC分析血清Cys-C、Hcy单独及联合检测对PCa患者骨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 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有无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转移组临床T分期≥T2c、Gleason评分≥8 分患者比例及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Cys-C、Hcy水平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T分期≥T2c、Gleason评分≥8 分及高PSA、Cys-C、Hcy水平均是影响PCa患者骨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血清Cys-C、Hcy预测PCa患者发生骨转移的AUC分别为 0.855、0.625;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 0.945,特异度为0.826,灵敏度为0.900.结论:血清Cys-C、Hcy联合检测对PCa患者骨转移有较高预测价值,可与患者临床T分期、Gleason评分、PSA水平等共同评估患者病情,对指导临床后续治疗意义重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前列腺肿瘤骨转移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预测价值

    某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郭坤山海河常亮李珂...
    454-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许昌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21年2 月—2024 年2 月许昌市中心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112 株MDR-Ab,分析MDR-Ab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结果:MDR-Ab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100%;对氨苄青霉素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四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高于8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于50%;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多粘菌素B1 的耐药率较低,均低于20%.112 株MDR-Ab内检出D类酶耐药基因car O、ade B、OXA-51 基因均为112 株,OXA-23 基因106 株;β-内酰胺酶(A类)耐药基因中TEM 112 株,PER基因29 株;消毒剂耐药基因qac E 60 株;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rm A 88 株.112 株MDR-Ab均携带多种耐药相关基因,car O、TEM、OXA-51、ade B为100%携带基因;另携带Arm A+OXA-23+qac E基因占比最高(40.07%),其次为携带PER+Arm A+OXA-23+qac E基因(20.54%).结论:MDR-Ab携带多种耐药基因,主要为car O、ade B、OXA-51、TEM基因,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差异,临床用药前需加强药敏试验并检测耐药基因.

    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耐药基因

    首次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莎李士尊
    458-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首次青年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住院 7d及出院 90d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 年 2月—2023 年9 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1 例IS患者一般资料,根据住院7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住院7d预后不良组(mRS≥2 分)(18 例)及住院7d预后良好组(mRS<2 分)(63 例);根据出院90d时mRS评分分为出院90d预后不良组(mRS≥2 分)(12 例)及出院90d预后良好组(mRS<2 分)(69 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住院7d及出院90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 7d预后不良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 型糖尿病比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均高于住院7d预后良好组(P<0.05);出院90d预后不良组入院NIHSS评分、2 型糖尿病比例、TG、Hcy水平、TyG指数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入院NIHSS评分(OR=2.056,95%CI:1.010~4.187)、TyG指数(OR=2.139,95%CI:1.039~4.402)为住院7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NIHSS评分(OR=2.949,95%CI:1.141~7.620)、TyG指数(OR=5.026,95%CI:1.047~5.088)和血清Hcy(OR=2.075,95%CI:1.023~4.210)为出院90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TyG指数、入院NIHSS评分高为影响首次青年IS患者住院7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yG指数、入院NIHSS评分及血清Hcy水平高是出院90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缺血性脑卒中青年预后影响因素

    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WBC、IL-6、D-D水平与临床预后相关性分析

    丁增南安静
    462-465,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耐药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清白细胞(WBC)、白介素-6(IL-6)、D二聚体(D-D)水平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 年8 月—2023 年8 月某院就诊的MP感染患儿150 例,依据MP耐药情况将患儿分为耐药组(n=64)和非耐药组(n=86),比较2 组血清WBC、IL-6、D-D水平;依据预后情况将耐药组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n=48)和预后不良组(n=16)2 个亚组,比较2 亚组入院时、治疗3d后血清WBC、IL-6、D-D水平及危重病例评分(PCIS).Pearson分析血清WBC、IL-6、D-D水平与PCI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WBC、IL-6、D-D水平对耐药MP感染患儿临床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耐药组患儿血清 WBC、IL-6、D-D水平高于非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预后良好组血清WBC、IL-6、D-D水平低于预后不良组,PCI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治疗3d后,2 亚组患儿血清WBC、IL-6、D-D水平较入院时降低,且预后良好组低于预后不良组,PCIS评分较入院时升高,且预后良好组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CIS评分与血清WBC、IL-6、D-D水平均呈负相关(r=-0.456、-0.511、-0.468,P均<0.001).ROC分析显示,血清WBC、IL-6、D-D水平预测耐药MP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 0.841、0.732、0.825,联合检测的AUC为0.935,敏感度为 93.70%,特异度为 85.40%.结论:耐药MP感染患儿血清WBC、IL-6、D-D水平呈现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存在关联,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耐药MP感染患儿的预后,指导临床诊疗.

    肺炎,支原体耐药,大环内酯类白细胞白介素-6D-二聚体预后

    血脂代谢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武换利丁玉芳杨硕单丹丹...
    46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脂代谢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2023 年 10 月某院收治的EH患者160 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血脂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水平及睡眠质量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不同临床资料EH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脂代谢水平与睡眠质量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EH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脂代谢水平预测睡眠质量的价值.结果:160 例问卷回收不合格者4 例,自行退出2 例,最终入选154 例EH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为(14.62±3.1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EH病程、24 h平均SBP和DBP、文化水平、居住地、饮酒史、吸烟史、FPG的EH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24 kg/m2、HDL-C≤1.3 mmol/L、LDL-C≥3.37 mmol/L、TG≥1.7 mmol/L的 EH患者睡眠质量评分高于 BMI<24 kg/m2、HDL-C>1.3 mmol/L、LDL-C<3.37 mmol/L、TG<1.7 mmol/L的EH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EH患者睡眠质量评分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589,P<0.001),与LDL-C、TG水平呈正相关(r=0.673、0.752,P均<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HDL-C及高BMI、LDL-C、TG水平均为影响EH患者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HDL-C、LDL-C、TG预测EH患者睡眠质量的AUC分别为0.774、0.823、0.893,敏感度分别为76.92%、79.49%、82.05%,特异度分别为71.05%、73.68%、86.84%.结论:EH患者的睡眠质量受BMI、HDL-C、LDL-C及TG水平影响,血脂代谢水平可作为预测EH患者睡眠质量的有效指标.

    原发性高血压血脂代谢睡眠质量影响因素

    肝胆外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宁宁宋红霞
    471-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肝胆外科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2023 年3 月某院肝胆外科接受治疗并留置PICC导管的258 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是否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模型诊断效能.结果:258 例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40 例,其中局部感染20 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20 例;感染患者血液中共培养分离病原菌61 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5 株,革兰氏阴性菌23 株,真菌3 株.单因素分析显示,2 组患者间性别、既往手术史、置管季节、有无心血管疾病、穿刺部位、穿刺血管、穿刺方法、导管类型、周期性导管维护、静脉炎史及导管堵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年龄≥60 岁、有糖尿病史、单次置管穿刺数≥2 次、使用双腔导管及导管留置时间≥7d的比例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 岁、有糖尿病史、单次置管穿刺数≥2 次、使用双腔导管及导管留置时间≥7d为肝胆外科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AUC值为 0.865,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86.70%.结论:肝胆外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穿刺次数、导管腔数及导管留置时间均是其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提前干预予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构建预测模型有助于帮助临床筛选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高危人群.

    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预防预测模型

    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徐立伟刘辉
    476-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脊髓损伤(SCI)诱发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膀胱功能、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 年2 月—2023 年2 月某院收治的100 例SCI诱发NB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单双数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 例.对照组予以视觉反馈排尿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排尿情况、膀胱功能积分、尿动力学指标[尿流速率最大值(MUFR)、膀胱测压容积最大值(MBMV)、残余尿量(RUV)]、炎性因子[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疼痛介质[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F-36)、自我感知的膀胱症状量表(PPBC-S)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每日排尿次数、尿失禁频次低于对照组,每日单次尿量、单次最大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膀胱功能积分、RUV分别为(1.46±0.18)分、(66.52±10.03)mL,低于对照组的(1.84±0.16)分、(86.67±11.45)mL,MUFR、MBMV分别为(15.63±2.11)mL/s、(256.67±30.03)mL,高于对照组的(11.20±2.17)mL/s、(209.82±31.16)mL(P<0.05);研究组血清 PCT、TNF-α、5-HT、PGE2 水平分别为(0.40±0.05)μg/L、(16.33±3.44)pg/mL、(102.25±22.08)ng/L、(170.05±33.68)ng/L,低于对照组的(0.61±0.07)μg/L、(26.01±4.67)pg/mL、(155.74±31.91)ng/L、(213.64±41.21)ng/L,血清 IL-10、β-EP 水平分别为(35.96±8.21)pg/mL、(244.85±31.61)ng/L,高于对照组的(26.45±6.17)pg/mL、(185.26±41.75)ng/L(P<0.05);研究组SF-36 评分[(84.19±3.73)分]高于对照组[(73.26±3.27)分],PPBC-S评分[(2.43±0.11)分]低于对照组[(3.45±0.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视觉反馈排尿训练治疗SCI诱发NB患者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膀胱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抑制炎性反应.

    膀胱,神经源性脊髓损伤低频电刺激视觉反馈排尿训练膀胱功能

    眼底激光疗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应用研究

    胡婷婷晁小蕊霍方方谢艳艳...
    480-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眼底激光疗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 年8 月—2023 年8 月收治的120 例DR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光组(60 例)和联合组(60 例),激光组予以眼底激光疗法治疗,联合组采用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疗法治疗.比较2 组患者住院时间、出血吸收时间、黄斑水肿消散时间、渗出吸收时间,黄斑中心凹厚度、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住院时间、出血吸收时间、黄斑水肿消散时间、渗出吸收时间[(1.35±0.46)周、(2.25±0.34)周、(4.22±1.36)周、(10.24±2.25)周]均低于激光组[(2.14±0.76)周、(2.88±0.82)周、(5.41±1.75)周、(12.33±3.14)周](P<0.05);联合组治疗1、3 个月后的黄斑中心凹厚度[(331.25±20.61)μm、(251.22±20.46)μm]均低于激光组[(345.25±20.52)μm、(265.25±20.41)μm](P<0.05),黄斑区视网膜厚度[(324.33±20.65)μm、(241.54±20.37)μm]均低于激光组[(340.45±20.72)μm、(255.36±20.73)μm](P<0.05);联合组治疗1、3 个月后的眼压[(15.44±3.46)mmHg、(12.49±3.61)mmHg]均低于激光组[(18.76±4.27)mmHg、(15.36±3.77)mmHg](P<0.05),最佳矫正视力[(0.66±0.19)、(0.81±0.25)]均高于激光组[(0.48±0.16)、(0.59±0.21)](P<0.05);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激光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底激光疗法联合雷珠单抗能加快DR患者康复进程,对改善视网膜结构参数及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眼底激光疗法雷珠单抗视网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