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保护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保护科学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保护科学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王振宇

双月刊

1004-6216

hjbhkx@yahoo.com.cn

024-24520909;24520881

110016

沈阳市东陵区南塔街139号

环境保护科学/Jour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亦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以反映环保科技领域的热点问题为宗旨,内容涉及环境科学各个领域,主要刊登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环境管理的新理论、环境科学发展的新动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师生及有关专家学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密度泛函理论在环境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进展

    张文晴侯红尹梦雪赵龙...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环境领域研究体系的复杂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仅通过传统的实验手段无法从微观尺度上揭示反应机理,因此可借助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突破实验方法的局限性。密度泛函理论作为量子化学计算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突破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振动光谱研究、化学反应相关、计算电离势、判断催化活性的位置等问题,且已被证明是探索反应机理的有效工具,可作为实验过程中对反应机理进行解释或预测的重要辅助手段。基于此,文章按照吸附和催化氧化两种类型划分,综述了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在环境污染物去除中的应用现状,并整理总结了近 5年常用的泛函,提出了在应用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密度泛函理论反应机理吸附催化氧化

    飞灰水洗液处理工艺及其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何玉清张佳岳阳钱光人...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洗法作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预处理方法被广泛采用,有利于飞灰的进一步固化/稳定化处理或资源化回收,飞灰水洗液中含有大量氯盐和微量重金属,直接排放会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优化飞灰水洗液的处理工艺以及实现水洗液资源化利用已成为行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简要介绍了飞灰水洗液的来源、成分、危害等特点,针对飞灰水洗液中存在的大量氯盐和微量重金属成分,阐述了以下处理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去除水洗液中的重金属成分;采用反渗透法、蒸发结晶、电渗析等方法去除飞灰水洗液中氯盐。进一步提出了水洗液资源化利用途径,即可从水洗液中回收氯化钠、氯化钾等氯盐,通过二氧化碳矿化反应来沉淀碳酸钙。该综述可为绿色、可持续的飞灰水洗液处理工艺提供理论参考。

    飞灰氯盐重金属废水处理资源化利用

    微生物生物膜影响水环境中微塑料环境过程的研究进展

    黄紫萱庄国强高婕
    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塑料是一种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备受关注,其理化性质的稳定性以及对水体、土壤生态系统的危害使其成为研究热点。在水环境中,微生物会在微塑料表面富集形成生物膜,微塑料与生物膜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微塑料的理化特性,并进一步导致其降解。然而潜在的致病微生物也会在微塑料表面富集并形成生物膜,同时微生物附着生长的微塑料可能会成为抗性基因水平转移的热区,以及更有利于吸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这些特性加剧了微塑料环境过程的改变和环境风险。文章旨在全面探讨微塑料表面生物膜的形成机制、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对微塑料环境行为的影响。强调了生物膜在微塑料行为和环境风险中的关键作用,因其可能成为致病微生物和污染物的载体,并指出生物膜能够显著改变微塑料的理化特性,影响其降解过程。

    微塑料生物膜环境过程环境风险水环境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张梦娟李智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 4个维度,构建包含 16个指标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采用熵权与TOPSI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京市 2012-2022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展开综合分析,同时借用障碍度函数模型客观诊断其主要阻碍因子。结果表明:2012-2022年,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上升态势,由 0。285 6提升至 0。586 8,总体处于"中等"等级;各子系统对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的贡献逐年上升,其中人均水资源量、第三产业比重、城镇化率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主要影响指标;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主要障碍因子集中在生态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未来发展中,南京市应优化城市功能梯度、构建内涵式用水体系、重视循环经济,以提高用水效率,实现社会经济与水资源系统的健康均衡发展。

    TOPSIS模型熵权障碍度模型水资源水资源承载力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湿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法治化路径研究

    徐军邱皓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我国湿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及其生态属性,在法治化框架下积极探索新质生产力理念与湿地生态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立足于我国湿地污染状况以及湿地管理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创新湿地多主体保护机制、提升城市湿地规划设计,加强湿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湿地生态和生产技术等措施,以期促进湿地生态保育以及湿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落实与生态治理良性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新质生产力湿地生态法律制度湿地经济协同路径

    区县层级温室气体清单核算方法及排放特征分析——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

    靳晓婷赵明阳杨洁余志晟...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对温室气体日益关注的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也称碳核算)已成为量化这类气体排放量的重要工具。文章以北京市怀柔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和探讨了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特征。同时,采用LMDI分解法探讨了能源领域碳排放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对清单结果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北京是怀柔区,能源活动和电力排放是排放构成的主要部分;2015-2019年,总排放年均下降 6。38%,碳吸收量年均增长 10。22%,人均碳排放、单位土地面积排放、单位GDP排放均呈下降趋势;能源活动碳排放主要驱动因素为单位GDP能源强度和人均GDP。该研究结果为该区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和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气候变化区县层级温室气体清单LMDI分解法驱动因素

    自贸港背景下海南生态环境-旅游交通-星级酒店耦合协调发展

    杨东伟陈泽渊龚雪钱宏伟...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生态环境、旅游交通和星级酒店耦合协调状况对当地生态环境和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在研究海南生态环境、旅游交通和星级酒店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生态环境-旅游交通-旅游酒店耦合协调分析框架,对 2005-2020年海南省生态环境-旅游交通-旅游酒店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20年,海南省生态环境-旅游交通-旅游酒店的综合评价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快速提升,2020年达到 0。75;旅游交通的综合发展水平呈降低趋势,至 2019年综合评价指数达到历史最低值 0。19;星级酒店综合发展水平较高,2020年达到 0。87。近年来 3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度关系处于拮抗状态,耦合协调程度出现波动,经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的转化过程,整体表现为耦合协调度有所提升,但受交通滞后等因素制约,协调等级仍处于较低水平。

    生态环境旅游交通星级酒店耦合协调度海南自由贸易港

    基于PMF模型的兰州市城关区VOCs来源解析研究

    王书苏万雨勤刘浩天刘永乐...
    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兰州市城关区VOC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文章根据兰州市城关区 2021年全年逐时VOCs组分监测数据对兰州市城关区VOCs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方法(PMF)定量解析兰州市城关区VOCs污染来源。结果表明:全年VOCs物质的年平均浓度为 122。810 μg/m3,VOCs物质浓度贡献由高到低依次是含氧化合物、烷烃、卤代烃、芳香烃、烯烃和炔烃;各季节VOCs质量浓度差异较大,呈现出秋冬季高、春夏季较低的污染特征;大部分VOCs浓度在四季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双峰型日变化特征。PMF源解析结果显示:全年VOCs污染源主要有 5类,其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溶剂使用源、机动车尾气源、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和油气挥发源;春季污染源有 5类,夏季污染源有3类,秋季污染源有 4类,冬季污染源有 5类,其中夏季各污染源贡献大小依次是溶剂使用源、机动车尾气源和工艺过程源,冬季各污染源贡献大小依次是溶剂使用源、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油气挥发源和机动车尾气源。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PMF模型污染特征来源解析

    华南典型离子型稀土矿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成因分析

    刘畅罗育池韩奕彤宋宝德...
    68-7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华南典型离子型稀土历史遗留矿区为研究对象,开展地下水pH、"三氮"、重金属和稀土元素等指标监测,分析质量和污染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水化学类型Piper三线图、水土浓度对比、离子浓度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分析矿区地下水主要超标指标来源与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矿区地下水pH、氨氮超标普遍,氨氮和铅的污染程度最大,污染指数(Pki)最大值分别为 197。70和 96。99。堆浸工艺区较原地浸出工艺区地下水污染程度大。浸矿剂注入造成土壤酸化和铵态氮残留,是矿区地下水中氨氮的重要补给来源,酸性条件下镍、镉、汞、砷、铅、钕和镧从土壤中析出的可能性依次增大。

    离子型稀土矿地下水污染特征污染成因

    基于水力调控的地下水BTEX污染控制与修复模拟试验研究

    秘昭旭罗育池韩奕彤刘畅...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水水力调控是一种有效的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在地下水污染防治中应用广泛。文章依托多功能地下水污染迁移和原位修复模拟装置,通过水力调控结合原位微生物修复的地下水BTEX污染控制与修复试验,分析了水力调控中不同井布局、抽水流量、抽水时间等方案设计参数的适用条件,以及污染地块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物性质等决定因素,并根据模拟试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抽注结合的水力调控方式使污染羽迁移速度加快约 1倍,污染物峰值浓度最高降幅达 83%,受污染地下水向下游径流量减少 74%,实现了污染羽的有效控制;水力调控与原位微生物修复相结合,试验期间水力调控条件下修复后污染物浓度最低仅为无水力调控条件的0。005%。有效提高了基于微生物作用的BTEX降解效率。

    地下水地下水污染水力调控污染控制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