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保护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保护科学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保护科学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王振宇

双月刊

1004-6216

hjbhkx@yahoo.com.cn

024-24520909;24520881

110016

沈阳市东陵区南塔街139号

环境保护科学/Jour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亦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以反映环保科技领域的热点问题为宗旨,内容涉及环境科学各个领域,主要刊登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环境管理的新理论、环境科学发展的新动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师生及有关专家学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航空器巡航阶段燃油消耗所致温室效应评估的研究综述

    刘志昊胡荣张军峰陈艳彦...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缓解航空器巡航阶段的温室效应是实现民航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文章首先概述了航空器巡航阶段温室效应的诱发因素,具体可分为温室气体(如CO2、NOx、HC)与生成物(如凝结尾),梳理了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及凝结尾生成的评估模型;其次,从辐射强迫、全球增温潜能、绝对全球温变潜势和环境成本等维度总结了用于衡量巡航阶段温室效应的常见评估指标.接着,从技术层面与运行层面厘清了减缓巡航阶段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最后,从深化温室效应影响分析、协同设计运行方案、融合TBO运行等方面展望了民用航空器巡航阶段温室效应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绿色民航建设、民航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民航运输巡航阶段温室效应评估指标缓解措施

    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范家喻陈学刚孙景鑫
    9-1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了解中国西北干旱区绿洲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有利于绿洲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后期学者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库检索并筛选了 1990-2022年发表的相关论文共 67篇,利用Origin 2021软件对年度发文量、机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CiteSpace 5.8对作者和关键词进行共现聚类.结果表明:干旱区城市热岛效应的论文数量整体偏少,近年呈缓慢上升趋势,被引频次总体不高;研究尺度以城市尺度为主,研究区多集中在乌鲁木齐市.早期多使用地面气象站观测法,近年来以遥感监测法为主,模型预测法与移动样带测量法在干旱区内应用较少;研究热点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过程,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策略尚未引起重视.未来应该在多个尺度与多个绿洲城市开展研究,并更加关注城市热岛的缓解策略.

    热岛效应绿洲城市综述西北干旱区

    土壤蒸发影响因素及抑制途径研究综述

    祝晨佳高吉喜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综合了气象因素以及土壤本身性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并归纳提出了有效抑制土壤蒸发的途径.结果表明:土壤蒸发量与大气温度、降雨量、辐射量、风速、饱和水汽压差、土壤颜色深度和土壤含水率呈正相关,与大气湿度、干土层厚度、土壤含砂量、土壤含盐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蒸发与地上作物种植方式、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等也有密切关联.土壤蒸发的抑制途径主要有覆盖、耕作、施用土壤改良剂、合理灌溉和建构绿洲农田防护林系统等.掌握影响土壤蒸发的因素及其抑制途径,可帮助人们变消极防治为积极保墒,从而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蒸发土壤蒸发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分动态蒸发抑制

    跨界河湖的水资源冲突及合作治理机制——以石臼湖联合共治为例

    吴佳丽杜春林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河湖流域具有整体性,水资源具有不可分割性,但传统的属地管理模式导致沿线城市长期采用分段管治的方法,跨界水体治理横向府际责任难以界定,行政边缘地带的水体治理成为治理难题.基于协同治理的经典模型——SFIC模型,从前提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协同过程、协同结果 5个方面分析苏皖两省在环石臼湖联合共治过程中存在的实然困境以及应然的合作机制,并从凝聚合作共识、强化政府催化作用、完善制度体系角度提出了水环境协同治理的完善策略,以期为跨区域水环境协同治理作出有益探索.

    协同治理SFIC模型水安全跨界河湖冲突与合作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北京控规环评优化探索

    刘旭马佳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以来,我国明确要构建"多规合一""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由"单一技术型空间规划"转变为"统筹多元诉求,空间、时间多维度的利益协调型规划",规划编制应统筹考虑社会、经济、生态、安全、文化等诸多因素,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水影响评价等意见.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国家规划体系发生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与规划编制内容不吻合、与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界限不明、规划调整建议依据不充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化"落地难"等,提出了明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地位、规划前期融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完善建设项目环评简化依据等优化路径,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环境影响评价控制性详细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规划环评优化

    饮用水源保护区地方法规建设现状与法律保护对策分析

    张桂娟何斌苏雅莉姚洋...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将H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家和H省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体系进行了梳理,并对其法规建设现状展开了分析.结果显示,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规建设方面,H省存在的困境主要包括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不完整,饮用水水源地应急制度缺乏操作性,饮用水水源地法律责任体系不完善 3方面.结合H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立法情况,制定了《H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建立各项具体法律制度;同时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度进行完善,统一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相应对策.《H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应健全饮用水水源地应急制度,注意事前监测预警、事后应急处置衔接,通过防治结合,做到减少水源污染事故损失、保障饮用水安全;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确保资金到位.

    饮用水法律制度水源地保护执行困境保护区

    我国植被覆盖变化的城乡差异及生态安全评估体系研究

    王泰龙徐占军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利用Dagum基尼系数公式和相关模型,探讨了当前国内植被覆盖变化中形成的城乡差异,并对当前国内生态安全评估体系予以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差异在当前国内各地区间逐步减小,但东部地区形成的内部差异逐步提升,其他地区的内部差异整体处于减小趋势.我国各地区间在发展过程中差距逐步增加,区域呈现出减少或未形成差异发展态势.城乡差异化进程对植被覆盖生态安全效应检验表明,城乡差异化质量给植被覆盖生态安全效应带来显著的正向推进影响,在城乡发展过程中能有效促进植被覆盖生态安全效应.结合分析提出提升植被覆盖水平的策略,其中涉及发挥城乡集群的集聚效应,促进植被覆盖均衡发展等.

    植被覆盖城乡差异生态安全评估体系

    基于我国环境税费政策对污染治理的效应研究

    蔡文文刘哲良寸洪斌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面板模型的面板数据来源于我国 2010-2022年的 30个省(区、市)除港澳台及西藏,以与环境有着较大关联度的税费为核心解释变量,如车辆使用税、城建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并纳入污染税费部分.工业中的三废排放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以此是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通过该面板模型探讨我国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环境有关税费收入产生的效应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在工业三废治理效应中,发挥直接治理效应的与环境有关的税费是污染税、车辆使用税,发挥间接治理效应的与环境有关的税费是城建税等.间接治理效应产生的影响较低.总效应上污染税产生的对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上的治理效果比较理想.污染税是所有环境有关税费中产生治理效应最佳的税种.

    环境税费政策污染治理效应研究面板模型

    环境保护费改税对地区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影响研究

    张宸庆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证研究环境保护费改税对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以 2018-2022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GMM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环境保护费改税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对主要变量采用单根检验和HAsman检验.结果表明: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来说,环境保护费改税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现金持有率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回归系数显著为负,研究样本中,资金持有量愈低,则其资金资本化愈高;企业规模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企业规模越大,其越具有较高的金融化水平.管理效率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主营业务利润率、高管股权激励对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回归系数为负.财务化度越高的公司对财务规模、现金持有率、经营效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影响越大.随着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税费负担的加重,其绿色金融化水平会逐步上升.

    环境保护费改税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制造业

    基于城市面板数据的绿色生态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王玮蒋园园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山东省所有城市 2015-2021年绿色生态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DEA-Malmquist模型进行动态评价,确定山东省绿色生态效率标准差与变异系数波动下降,城市绿色生态效率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逐渐缩小.山东省绿色发展典型特征具有稳健性,绿色生态效率体现为局部收敛.技术进步是城市绿色生态效率持续提升过程中的主驱动力,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地区,可体现出最高绿色生态效率动态成长性.面板估计模型能准确界定出城市规模与绿色生态效率Malmquist指数关系为"U"型曲线关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私营和个体经济比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职工工资水平与 Malmquist指数间的关系为显著正相关;政府科学技术支出水平、金融发展程度区域虚拟变量与Malmquist指数间相关性较低.

    绿色生态效率测度影响因素Malmquist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