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保护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保护科学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保护科学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王振宇

双月刊

1004-6216

hjbhkx@yahoo.com.cn

024-24520909;24520881

110016

沈阳市东陵区南塔街139号

环境保护科学/Jour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亦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本刊以反映环保科技领域的热点问题为宗旨,内容涉及环境科学各个领域,主要刊登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环境管理的新理论、环境科学发展的新动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对象为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科研、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师生及有关专家学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废校园"理念下高校固废产生与分类意识调查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

    张宇祥马尚彬于耀江许志毅...
    8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师生人数的增加,高校校园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逐渐增加,这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对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因此,该研究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为例,在"无废校园"理念指导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在校师生的固体废物产生规律与师生分类意识等进行调查与分析,最后对"无废城市"理念下的"无废校园"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校园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师生的分类意识普遍较低,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因此,加强高校校园固体废物的管理、提高师生的分类意识,是高校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

    无废校园高校校园固体废物产生规律分类意识

    深圳河口总磷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祝明月许泽婷余香英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十四五"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总体目标下,差异化地确定了国考断面考核目标,总磷成为制约深圳河口断面达标的关键因素.基于深圳河口 2021-2022年降雨、水质监测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不同环境因子对总磷的变化影响,探究了不同降雨事件下总磷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总磷与水温、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降雨量显著正相关,与溶解氧、电导率显著负相关.小雨、中雨、大雨降雨强度下总磷较晴天时分别上升 13.1%、40.8%和 47.4%,说明降雨形成的径流冲刷地表携带总磷进入深圳河,其效果远大于稀释作用;不同强度的单场降雨发生后,中雨及以上强度下第 2天总磷浓度均有明显升高;中雨强度下第 3天总磷浓度基本可回到雨前水平,大雨、暴雨及以上强度下总磷浓度约需7天才可降至雨前水平.

    总磷降雨浊度底泥相关性分析

    工业辐照加速器迷道辐射场分布研究

    张金帆黄仲明冯江平陈志...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常用的工业辐照加速器,通过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加速器迷道内辐射场主要影响来源进行分析,在实际测量的基础上,对迷道辐射场分布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和量化研究.迷道内纵向辐射场分布较均匀,第一段迷道,迷道内的辐射场主要来源于迷道内的散射线,而透射线对其影响很小;对于第二段迷道,迷道内的辐射场主要来源于迷道内的散射线和透射线,而且两者贡献相当.该文研究成果为该类加速器迷道辐射场分布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数据,对完善该类辐照加速器辐射防护标准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工业辐照加速器迷道蒙特卡罗程序辐射测量辐射场分布

    脱氮人工湿地深度处理分散养猪废水性能分析

    李彩霞马文明左艳兵沈志强...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国家对地表水环境日益严格的要求,需要构建强化硝化区人工湿地对分散养猪废水进行强化脱氮处理.以砾石、砖渣、沸石和石灰石混合物、细砂为基质制作人工湿地反应器(2 m×1 m×0.75 m).在进水COD、氨氮(NH3-N)和总磷(TP)质量浓度分别为 150、110和 25 mg/L条件下,考察了反应器启动阶段性能;在启动完成后将进水COD质量浓度提高到 200 mg/L,考察COD负荷的影响;将NH3-N质量浓度提高到 200 mg/L,考察NH3-N负荷的影响;分析反应器中氮的去除途径.结果表明:接种挂膜阶段,沸石可以达到吸附-再生平衡,反应器运行性能稳定,启动末期反应器吸附NH3-N的质量浓度约为 45 mg/L,产生的硝酸盐氮(NO3-N)质量浓度约为 60 mg/L;提高进水COD质量浓度,COD去除率保持在 77.50%左右,提高进水NH3-N质量浓度,NH3-N质量浓度未出现明显升高,稳定在 30 mg/L左右.研究显示,构建的人工湿地运行稳定,深度脱氮效果良好,可用于实际推广运用.

    人工湿地分散养猪废水沸石动态再生硝化/反硝化

    小麦粉中微塑料的鉴别研究

    张冰朱琳张蕊郭宝元...
    113-11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小麦粉中微塑料的鉴别方法,该研究基于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首先优化了检测模式和消解溶液,考察了消解前后常见的 4种塑料(聚乙烯、聚丙烯、尼龙 6和聚苯乙烯)的耐受性,其次对市售小麦粉中微塑料的成分进行定性分析,解析了小麦粉样品中微塑料的丰度及污染途径.结果表明:(1)小麦粉样品中共挑选出 288个疑似微塑料物质,平均长度(912±527)μm.定性鉴别出的成分为聚酯、纤维素类物质、聚丙烯和尼龙 6,鉴别物质以聚酯和纤维素类物质为主,其中聚酯占 21.5%,纤维素类物质占 52.4%.(2)挑选出以透明和蓝色为主的疑似微塑料物质,分别占比54.2%和 22.6%.透明物质中的聚酯占 29.0%,纤维素类物质占 43.5%;蓝色物质中的聚酯占 16.9%,纤维素类物质占44.6%.表明小麦粉微塑料污染来源可能与人类日常活动及包装材料.该研究首次对小麦粉中微塑料定性鉴别研究,其方法适用于20 μm以上的以上4种微塑料的定性,有助于评估小麦粉中微塑料暴露对人体的健康风险.

    微塑料定性鉴别小麦粉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再生水灌溉对园林植物、土壤和浅层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王军魏飒蒋召伟韩刚...
    119-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再生水灌溉对几种常规园林植物、土壤和浅层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试验于 2017-2020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洨河湿地东侧的绿化带内,筛选梧桐、榆树、女贞、月季、马莲、鸢尾和海棠等 7种常规园林植物进行再生水灌溉.结果表明:同自来水灌溉对照相比,再生水灌溉的 7种常规植物叶片中 N、P、K和 Na的含量增大了1.4%~37.7%;微量元素含量增加了 0.7%~48.5%;重金属元素Cr和Cd的含量增大了 1.9%~22.9%;Cu的含量增加了4.4%~22.7%;再生水灌溉的土壤全盐量、Na+和pH的增大不明显,而氯化物含量增加了 25.1%~86.3%.7种常规植物土壤养分较对照均略有增加,但差异不大.洨河再生水灌溉条件下 7种常规园林植物均长势较好,未见有生长异常现象,土壤没有产生明显的恶化,地下水除总硬度外均符合标准,但应进行长期的监测.

    再生水矿质元素土壤盐分重金属地下水质

    2013-2022年贵州草海水质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徐林郭艳敏刘迪李瑞雯...
    127-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水环境精细化管理背景下,湖泊水环境演变特征分析在水治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2013-2022年草海逐月监测数据,利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综合营养状态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草海水环境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CODMn、TN和Chl a浓度为显著上升趋势,NH4+-N浓度为极显著上升趋势,TP浓度和SD为下降趋势;综合营养指数不断提高,富营养化状态呈加重趋势;影响草海水环境质量的主控因子为TN、NH4+-N和CODMn;内源污染严重、气温上升、降雨量减少、水生态系统失衡等逐步成为影响草海水环境的主要因素.为改善草海水质,建议在强化控源截污的基础上,从水文节律调控、鱼类生态调控、水生植被恢复、生态清淤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水质综合营养状态主成分分析影响因素草海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淤泥板框压滤脱水调理剂综合性能评价

    夏新星胡杰陈文峰李世汨...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淤泥调理剂是提升淤泥机械脱水固化处置效率的关键因素,目前缺乏淤泥调理剂筛选的综合性评价方法.文章对比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聚合氯化铝(PAC)、粉煤灰、商业固结剂和生石灰 6种调理剂在淤泥板框压滤脱水工艺中的使用效果,分析了不同调理剂使用下淤泥脱水尾水的水质差异.充分考虑淤泥脱水效果、淤泥脱水尾水水质和运行维护投入 3个方面因素,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调理剂的作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石灰在淤泥脱水效率的提升方面效果最优,其次为PAC、PDDA和PAM.在淤泥脱水尾水水质方面,PAM、PDDA和PAC会显著降低尾水的浊度、COD、总氮和总磷,生石灰则会导致尾水的pH、COD和总氮升高,造成尾水水质恶化.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结果显示,PDDA为最优的淤泥调理剂.该方法避免了对调理剂效果评价的片面性,为河湖淤泥机械脱水工艺中调理剂的科学筛选提供了依据.

    淤泥调理剂板框压滤模糊层次分析法淤泥脱水尾水

    磁性镁铁阴离子黏土吸附去除水中锑酸盐的研究

    张植翔李进松曹楚煊王静雯...
    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共沉淀-煅烧法制备磁性镁铁阴离子粘土(Mg/Fe-MLDO),考察其对水中Sb(Ⅴ)的吸附去除效能与机制.结果表明:在吸附剂投加量为 1.0 g/L、Sb(Ⅴ)浓度为 40 mg/L、pH为 4、温度为 45℃的条件下,Mg/Fe-MLDO对Sb(Ⅴ)的最大吸附容量为 139.46 mg/g;通过XRD和FTIR表征发现,吸附过程会恢复Mg/Fe-MLDO原有的层状结构;Mg/Fe-MLDO对Sb(Ⅴ)的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且为单分子层吸附;相较于Cl-、NO3-和SO42-,CO32-和PO43-对Sb(Ⅴ)吸附过程存在较强的抑制作用.

    吸附阴离子粘土(Mg/Fe-MLDO)Sb(Ⅴ)水处理

    聚合硅酸镧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高浊水中的深度除磷应用

    李文涛吴晓梅郑炎然龚美佳...
    150-15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浊污水深度处理中聚合氯化铝除磷低效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型高效除磷剂-聚合硅酸镧(PLSC).样品表征数据显示,聚合硅酸分子结构中部分硅被镧取代形成La-OH和Si-OLa基团,对磷去除效果进一步强化.实验数据结果显示,在高浊水中PLSC深度除磷时pH、温度、离子强度等适用范围广,呈现出高效除磷行为.利用FTIR、Zeta电位和SEM-EDS手段分析PLSC除磷机理,探讨发现PLSC表面La-OH对磷具有极强吸附作用,其中La与P络合方式主要以双齿双核为主.当高岭土存在时La与P络合方式由双齿双核向单齿单核转变,促进PLSC对磷去除效果.

    聚合硅酸镧絮凝深度除磷高岭土高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