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生态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生态学/Journal Environmental Ecology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后鸟类多样性变化研究

    张国月雷凯茜樊雅东安玫...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汉园博园是对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生态修复的一个成功案例.为了检验生态修复成效,对后续生态修复工程改造提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开展了以鸟类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从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持续进行了 3 年多的鸟类动态监测.武汉园博园鸟种数量从修复前的 26 种,增加至 73 种.其中,雀形目鸟类种数最多,占 69.9%;繁殖鸟占 48%,越冬鸟占 43%,过路鸟占9%;肉食性鸟占鸟种总数的60.3%,杂食性鸟占27.4%,植食性鸟占12.3%.鸟类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2020 年的香农-维纳指数为 1.76,2023 年为 2.59.武汉园博园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恢复,但仍有提升空间,需要增加禾本科、豆科植物的种类和数量.

    武汉园博园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鸟类多样性生态评价

    盘锦红海滩湿地农药残留研究

    宋莹莹吴成映宋颖玲李博...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盘锦红海滩湿地生态系统水体和土壤中农药残留对翅碱蓬退化的影响,于 2018、2019、2020 年在红海滩风景区A、B、C、D、E、F、G不同监测站位采集水样和土壤样品,对农药的种类及含量进行调查和监测,并初步探讨主要农药残留对湿地翅碱蓬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18 年水体中共有 14 种农药被检出,其中禾草敌、毒草胺、速灭磷和特丁硫磷的检出率较高.各监测站位土壤中总农药的检出量均比水体中高,土壤中共有 11 种农药被检出,其中莠去津、扑灭津、西草净和扑草净的检出率较高;2019 年水体中共有 8 种农药被检出,从时间分布来看,7 月农药检出量最高,3、4、5 月农药检出量稍低;2020年水体中共有 7 种农药被检出,土壤中有 2 种农药被检出,水体中西草净含量最高,土壤中莠去津含量最高.因此推测监测站位的翅碱蓬退化现象极有可能是由农药引起的.

    农药翅碱蓬退化水体土壤

    我国生态保护面临的挑战与监管策略

    刘晓曼张文国周大庆高兵兵...
    85-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生态保护监管,是生态环境管理措施有效落地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本研究深入分析了我国生态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生态保护监管的应对策略:一是加强生态保护监管顶层设计,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过程监管机制;二是强化生态保护管理措施,完善政策法规及相关标准体系;三是构建生态保护监管业务体系,打造生态状况调查、人类活动监管与生态成效评估3 条业务链;四是强化生态保护监管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生态保护监管网络;五是加大科技支撑,推动生态保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筑牢生态保护监管的技术根基.期望本研究能够引起学界对前述问题的深入思考,为增强我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提供技术支撑.

    生态保护监管挑战策略

    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隐患与修复技术

    华岚英夏夜邹本东张劲...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农业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最终危及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同时随着土壤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解析、隐患与健康风险评价、修复技术也有了新的进展.本研究全面概述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隐患、健康风险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最新有效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管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隐患修复技术

    矿山高陡岩石边坡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杨生巧杨蒙岭贺明星董志强...
    95-10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陡岩石边坡生态修复是矿山生态修复领域中的重难点之一.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 2003-2022 年发表的关于高陡岩石边坡的文献进行检索与综述分析.本研究分析了高陡岩石边坡的年度发文量和研究热点,从边坡稳定性、植生环境构造、植被配置等方面对高陡岩石边坡生态修复现状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高陡岩石边坡生态修复植被配置植生环境构建

    我国农田土壤中微塑料污染研究进展与环境管理现状

    游洋洋张涛梁增强霍宁...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塑料作为一种新污染物近年来逐渐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微塑料对农田土壤生态系统的危害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总结了我国农田土壤中微塑料主要来源、迁移特征以及微塑料丰度特征,分析了农田土壤中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农田土壤中微塑料对土壤生态系统中碳、氮和磷循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我国农田土壤中微塑料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等,探讨了我国微塑料环境政策管理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未来农田土壤中微塑料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农田土壤环境中微塑料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微塑料农田土壤污染毒害作用

    我国中部水网区茭白潜流湿地进出水质和净化性能时变特征

    马彦涛曾志武杜征宇薛金凤...
    107-112,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从小集水区角度研究了茭白潜流湿地进出水氮、磷、CODCr污染和净化性能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茭白潜流湿地进水氮、磷、CODCr季节波动大,其中春节期间湿地进水总氮(TN)和总磷(TP)最高,其次是农田施用化肥后产生地表径流的首月,中等降雨量下湿地进水 CODCr浓度高于强暴雨下的浓度.受沉淀池的调节缓冲,湿地进水氨氮(NH3-N)和硝态氮(NO-x-N)秋季最高,其次是春节后.湿地对小集水区氮、磷、CODCr冲击负荷均具有良好的缓冲能力和净化性能,TP、TN和CODCr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1±10.5)%、(72.9±8.1)%和(65.6±6.2)%;秋冬季过渡期间,因微生物降解和基质吸附的协同作用使得植物吸收氮磷的季节拐点不明显;冬季湿地具有耐受中部水网区低温的能力.不过冬季低温易于引起潜流湿地内有机氮分解转变为NH3-N后被沸石等基质吸附而发生积聚,同时较长水力停留时间(HRT)下因有机质分解耗氧引起环境厌氧的加剧.此外,冬季出水溶解有机磷(DOP)比例增加.该潜流湿地可有效提升村镇面源污染排水水质,改善乡村水环境,但对上述受季节影响较大的时变因素应加强管控.

    潜流湿地茭白氮磷CODCr降雨径流季节变化

    生态监测时空信息微服务:架构、技术与应用——以南岭国家站为例

    卫培刚孔繁涛曹姗姗侯瑞霞...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监测领域的深度融合,持续汇聚的海量、多源异构、多模态时空大数据资源的高效管理与智能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南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南岭国家站")积累的时空监测大数据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面向森林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时空信息微服务架构,阐明了微服务划分与封装、数据抽取方法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南岭国家站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监测时空数据管理平台,有效管理和分析了南岭国家站的时空大数据资源.测试与应用分析表明,森林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监测时空信息微服务架构能够满足生态监测大数据高效管理的核心应用需求,提升了生态监测时空数据资源的科学管理效率,可为森林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监测时空大数据管理提供有力的新工具.

    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时空信息服务微服务架构时空大数据

    沉水植物对南京莫愁湖总氮、总磷的净化研究

    边园琦柴夏唐坦傅侃...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控制南京莫愁湖内源污染和外源污染的基础上,对莫愁湖实施沉水植物修复.全湖共分 8 个区栽种沉水植物,修复不同组成的沉水植物群落,监测调查各区栽种前后湖水总氮、总磷浓度,分析沉水植物对莫愁湖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沉水植物可以有效降低莫愁湖水体总氮浓度,平均去除率可达 79.9%,不同沉水植物群落对总氮去除率有所差异,其中苦草-黑藻-狐尾藻群落优于苦草-微齿眼子菜群落,优于苦草-黑藻群落,优于苦草-马来眼子菜群落和苦草-狐尾藻群落.沉水植物对莫愁湖水体中总磷平均去除率为 48%;其中,苦草-微齿眼子菜群落去除率最高,优于苦草-黑藻-狐尾藻群落,优于苦草-马来眼子菜群落,优于苦草-狐尾藻群落和苦草-黑藻群落;苦草、黑藻、马来眼子菜、微齿眼子菜、狐尾藻等沉水植被混交群落对总氮的去除效果比对总磷的去除效果要好,可为选择构建沉水植物群落有效降解总氮、总磷提供参考.

    沉水植物总氮总磷净化莫愁湖

    基于随机森林探究2022年江苏省O3与气象因子关系

    陆维青高冬冬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 2022 年江苏省区县小时空气质量数据和ERA5 气象数据,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特征重要性排序,探究江苏省O3 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22 年,江苏省O3 浓度冬秋季较低,春夏季较高;全年情景下和O3 污染高发期(4-9 月)气象因子占比较高,O3 污染高发期气象因子占比为 70.1%.2)msdwswrf对O3 浓度影响程度最高,能够解释 32%的O3 浓度.影响因子两两交互,均比单一因子对O3 浓度的影响大,rh-msdwswrf影响最大,能够解释 40.5%.3)O3 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存在空间异质性,同一气象因子对不同区域O3 浓度空间分布的影响力度存在区域差异.

    O3气象因子随机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