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污染与防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金均

月刊

1001-3865

hkzzs@163.com

0571-87986875;87998967

310007

杭州市天目山路109号

环境污染与防治/Journ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最早创刊的环境保护专业期刊之一,目前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刊源。本刊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规划和预测、环保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综述、专论、调查报告和经验介绍等。介绍最新的环境保护设备和仪器,报道国内外环境保护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游离氨冲击抑制联合污泥停留时间控制实现高效短程硝化

    张艳王雪峰王佳伟邵明月...
    1454-1459,1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维持活性污泥系统中氨氧化菌(AOB)活性的同时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OB)活性是实现短程硝化的关键,为此提出了一种游离氨(FA)冲击抑制联合污泥停留时间(SRT)控制实现高效持久短程硝化的方法.虽然FA冲击抑制仅1 d就能实现短程硝化快速启动,但是仍然无法长期维持短程硝化.进一步控制SRT分别为10、20 d进行实验发现,SRT为20 d效果更佳,能够实现高效持久的短程硝化.高通量测序结果反映出FA冲击抑制联合SRT控制后,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始终占优势是高氨氧化效能的重要原因.

    短程硝化游离氨污泥停留时间氨氧化菌亚硝酸盐氧化菌

    洞庭湖东缘新开镇土壤重金属特征、来源及评价

    李聪陈方伟毛雄李源钊...
    1460-1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4-9月采集了洞庭湖东缘新开镇的851件土壤样品,分析了 As、Pb、Cu、Zn、Ni、Cd、Hg、Cr 8种重金属,并探究了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和来源,对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并且利用《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进行了风险地区划分.结果表明:土壤中As、Pb、Cu、Cr、Hg、Ni、Cd、Zn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3.56、34.51、25.91、74.86、0.09、23.46、0.26、74.95 mg/kg.用正定矩阵因子法对8种重金属进行源解析,发现Hg主要来自大气沉降源,Cd主要来自金属冶炼排放源,Pb、Zn、Cu主要来自农业污染活动源,As、Cr、Ni主要来自自然源.8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主要由Hg和Cd贡献.土壤环境质量地球化学综合评价将新开镇分为3类风险地区,分别为无风险地区(109.00 km2,占77.75%)、风险可控地区(29.49 km2,占 21.03%)、风险较高地区(1.71 km2,占 1.22%).

    新开镇表层土壤重金属源解析环境质量

    金华市典型挥发性有机物固定污染源特征及分级研究

    任翔宇吴凯露陈丹鈜吕星安...
    1467-1471,1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识别金华市典型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治理方向,以金华市12个典型行业的固定污染源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的VOCs源成分谱,建立了综合考虑排放量、臭氧反应活性(SRO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反应活性(SRSOA)的污染源分级方法.结果表明:涂料制造、包装印刷和其他工业涂装行业的SRO3较高,分别为2.218 1、2.122 2、2.005 1 g/g.包装印刷、医药制造、涂料制造和其他工业涂装行业的SRSOA较高,分别为0.019 9、0.013 2、0.012 6、0.009 6 g/g.其他工业涂装、包装印刷、涂料制造和医药制造的污染源归一化管控指数(NCI)较高,分别为1.00、0.82、0.64、0.56,控制这些行业关键组分的排放对VOCs总量的削减及臭氧、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抑制都有作用.

    挥发性有机物源成分谱臭氧反应活性二次有机气溶胶反应活性污染源分级

    2013-2022年白洋淀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史密伟王艳霞高博刘存歧...
    1472-1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水质安全与区域生态环境健康息息相关.基于2013-2022年逐月监测数据(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揭示了白洋淀水体营养状态分布特征,以期为未来白洋淀水质提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2022年白洋淀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TLI(∑)较2013年下降6%.白洋淀水体营养程度呈现西高东低特征.2022年南刘庄在春季和夏季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春季属于磷限制,夏季属于氮+磷双限制,春、夏季应严格管控入淀水中氮、磷的浓度;采蒲台在夏季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属于磷限制,应通过控制底泥释放、加强水草收割管理等措施控制其夏季水体中磷的含量.

    白洋淀富营养化时空特征

    滥木厂汞铊矿区土壤污染和优势植物富集重金属特征

    苟体忠徐玉平
    1479-1484,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合滥木厂汞铊矿区生态修复的植物,采用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D/ICP-MS)法分析了滥木厂汞铊矿区9种优势植物及根际土壤中的Mn、Ni、Cu、Zn、As、Pb、Cr、Cd、Hg和Tl含量,并采用富集因子(EF)、生物富集系数(BCF)和生物转运系数(BTF)评价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和转运能力.EF评价结果显示,根际土壤存在Hg和Tl极强富集,As强富集,Cu轻微富集,而Pb、Zn、Cr、Cd、Mn和Ni未富集.基于BCF和BTF的分析结果得出: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是Mn、Zn和Cd的富集型植物,糙皮桦(Betula utilis)是Mn、Ni和Zn的富集型植物,桂皮紫萁(Osmundastrum cinnamomeum)是Mn、Cd和Tl的富集型植物,白茅(Imperate cylindrica)是Mn和Ni的富集型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是As的超富集型植物;糙皮桦是Cd的根部囤积型植物,芒萁是Ni的根部囤积型植物,桂皮紫萁是Ni和Zn的根部囤积型植物,白茅是Zn和Cd的根部囤积型植物,紫羊茅(Festuca rubra)是Mn、Zn和Cd的根部囤积型植物,五月艾(Aritemisia indica)是Cd和Tl的根部囤积型植物;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和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是规避型植物.研究区土壤存在Tl-Hg-As复合污染,蜈蚣草可作为研究区As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桂皮紫萁可作为Tl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五月艾可作为Tl污染土壤的植物固化;芒草和千里光可用于研究区的植被修复.

    滥木厂汞铊矿优势植物重金属生物富集系数生物转运系数

    基于文献计量的城市面源污染研究态势分析与展望

    赵海霞顾斌杰李欣王蒙...
    1485-14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点源污染基本得到治理,面源污染尤其是城市面源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受时空分布离散、污染途径多样、建设成本高昂等因素的影响,城市面源污染治理难度较大,成了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科睿唯安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0-2021年的中英文文献进行梳理,剖析了国内外城市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热点及发展方向等,为城市面源污染研究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城市面源污染的国内外发文量都呈上升趋势;发文机构集中在中国、美国及欧洲国家.目前,国内外都较为关注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的核算和城市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管理制度的研究,国外主要关注最佳管理实践(BMPs)和低影响开发战略(LID),国内则关注海绵城市和合流制.未来应对城市面源污染治理进行法律法规保障、综合效益评估及精准模拟预测.

    城市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文献计量研究进展

    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研究与应用进展

    李佳蔚隋倩雯张烨铠魏源送...
    1493-1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S-Anammox)是一种在厌氧条件下同步去除NH+4和SOi-的新型生物处理工艺,为废水同步脱氮除硫提供了新思路,但是其氮硫转化机制、功能微生物与影响因素等研究仍有不足.综述了 S-Anammox相关反应方程式、潜在功能微生物与功能基因、影响因素,分析了 S-Anammox工艺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不同的组合工艺.建议进一步深化氮硫转化机制的研究,揭示功能微生物、反应条件与调控原理,为S-Anammox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含硫废水硫酸盐型厌氧氨氧化功能微生物同步脱氮除硫硫酸盐还原

    社区堆肥在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中的应用综述

    王凌霄李扬阳仰颉常瑞雪...
    1502-1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内产生的厨余垃圾和绿化垃圾是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的主体,社区堆肥作为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为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管理提供了社区尺度的解决方案,但目前仍存在认识不足和技术限制等问题.通过对社区堆肥的原料来源与组成、设施、影响因素和腐熟度评价等方面的综述,促进人们对社区堆肥的认识.社区堆肥的原料以厨余垃圾和绿化垃圾为主,处理规模介于集中式堆肥和小型家庭堆肥之间,社区堆肥设施的容量一般为0.65~3.00 m3.影响社区堆肥的主要因素有温度、碳氮比、电导率、pH、翻堆操作等.社区堆肥过程使有机质中的碳处于循环使用状态,而且收集和运输成本降低,大大减少了碳排放.堆肥过程中污染气体的排放特别是气味问题是阻碍社区堆肥推广的瓶颈,需要政府和社区携手解决.

    社区堆肥厨余垃圾绿化垃圾温室气体碳减排

    人工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康得军张芳宋广清刘勇丽...
    1508-1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述了人工湿地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其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现状,详细阐述了湿地类型、基质种类、进水C/N、植物种类及溶解氧浓度等对人工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综述了人工湿地温室气体减排的具体措施及其效果.最后,对人工湿地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人工湿地影响因素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减排措施

    合肥某污染场地修复过程的环境足迹核算及不确定性研究

    田平朱于红杜耀田明鑫...
    1515-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安徽合肥某典型污染地块的修复实践为例,采用环境足迹分析电子表格(SEFA)对修复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环境足迹核算,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对核算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修复工程的能源消耗量为6 375万MJ,95%的置信区间为5 039.62万~7 694.36万MJ,变异系数为4.95%;温室气体(GHG)排放量为4 497.5 t(以CO2当量计),95%置信区间为3 572.12~5 335.16 t,变异系数为4.40%,说明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不确定性分析表明,材料用量、设备运行时长、运输距离等参数详细记录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的重要途径.为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全过程的绿色低碳发展,建议将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纳入土壤修复评估指标,建设碳足迹数据库,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环境足迹评估软件.

    土地开发利用土壤修复环境足迹分析碳排放不确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