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污染与防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金均

月刊

1001-3865

hkzzs@163.com

0571-87986875;87998967

310007

杭州市天目山路109号

环境污染与防治/Journ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最早创刊的环境保护专业期刊之一,目前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刊源。本刊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规划和预测、环保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综述、专论、调查报告和经验介绍等。介绍最新的环境保护设备和仪器,报道国内外环境保护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泰安城区地下水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刘乾孟令华
    208-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查清泰安城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现状,对《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规定的26项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组分进行检测,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饮水摄入、皮肤接触、洗浴呼吸吸入3种暴露途径产生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样品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检出率为35.34%,15项被检出的组分中,1,1,2-三氯乙烷检出率最高,为16.38%,其次为四氯乙烯(12.07%)和三氯乙烯(6.90%).与GB/T 14848-2017的Ⅲ类水标准限值相比,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总超标率为5.17%,出现超标的组分为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苯并(a)芘,最大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26.90、149.00、0.024 μg/L,为标准值的5.38、2.13、2.40倍,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非致癌风险指数介于1.52×10-6~1.48,均值为4.33×10-2,超限率仅为0.86%,非致癌风险较低,对人体的健康危害程度小;致癌风险值介于2.04×10-9~3.37×10-5,均值为1.77×10-6,超限率为6.90%,风险点呈点状分布,引起致癌风险的组分为1,1,2-三氯乙烷、三氯甲烷、三氯乙烯,需重点关注和控制.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的主要暴露途径均为饮水摄入,皮肤接触和洗浴呼吸吸入产生的风险可以忽略.研究成果对泰安城区地下水供水安全和有机污染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地下水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健康风险评价泰安

    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的阳澄湖生态健康状态评价

    张顺婷刘凌黄艳芬姜丰...
    216-220,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在以中华绒螯蟹养殖为主的情况下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于2022年7月(夏)和12月(冬)进行2次浮游植物样品采集和水环境因子测定,构建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体系,评价阳澄湖健康状况.结果表明:P-IBI评价显示阳澄湖夏、冬季的健康状态分别为一般、健康状态;夏季健康状况从优至劣依次为东湖、西湖、中湖,冬季则为西湖、中湖、东湖.P-IBI与透明度、流速、硝态氮、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H、水温、磷酸盐、叶绿素a和高锰酸盐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水环境因子直接或间接驱动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完整性的变化.

    阳澄湖浮游植物功能群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健康评价

    琼北火山岩地区水田和旱地土壤中重金属的累积特征比较

    王鹏王军广许国强张固成...
    22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琼北火山岩地区土壤中重金属(As、Cd、Cr、Pb、Ni、Hg)的累积特征,采集旱地和水田的土壤表层样品,并对样品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旱地与水田土壤均呈强酸性-酸性,旱地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4.66 cmol/kg)略大于水田土壤CEC(3.42 cmol/kg),表明旱地土壤保持养分的能力优于水田土壤.与海南土壤背景值比较,研究区旱地和水田土壤中Cd、Cr、Pb和Ni 4种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其中Cd累积程度较重.研究区旱地和水田土壤中Cr与Ni均具有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说明旱地和水田土壤中Cr与Ni可能同源,且受基性火山岩地质背景的影响较大.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旱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明显高于水田土壤,水田土壤重金属为轻度污染,而旱地土壤重金属已达到中度污染,尤其是Cr和Ni污染比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火山岩旱地水田重金属累积海南

    长春大气细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及健康风险评价

    赵东洋安淼刘宝林于泳...
    226-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长春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季节变化及健康风险评价,于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采集大气PM2.5样品,测定PM2.5中16种优先控制PAHs的浓度.结果表明,除二苯并(a,h)蒽外,其他15种PAHs均有检出,总质量浓度在0~198.00 ng/m3,平均值为67.80 ng/m3,呈冬季(平均值71.90 ng/m3)>春季(平均值70.50 ng/m3)>秋季(平均值55.20 ng/m3)的特征,PAHs的苯并(a)芘毒性当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平均值4.40 ng/m3)显著高于秋季(平均值1.26 ng/m3)和春季(平均值0.38 ng/m3).成人和儿童在冬季的平均终生致癌风险(ILCR)值分别为2.15 × 10-5、2.43 × 10-5,显著高于秋季(成人6.18×10-6、儿童6.98×10-6)和春季(成人1.84×10-6、儿童2.08×10-6),冬季大气PM2.5中PAHs可能对人体存在一定致癌风险.

    大气颗粒物多环芳烃季节变化健康风险评价

    常德市柳叶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王苏铭程雅柔牟志勇梁小红...
    233-239,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柳叶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状况对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对该区域内31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形态进行监测和分析,同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重金属平均值均高于洞庭湖水系水体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参考《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Cd可能存在污染风险.(2)Cd、Cr、Pb、Cu、Zn、Ni来源相似,Mn有单独的来源,As有多个来源.(2)表层沉积物中As、Cr、Cu、Zn、Ni主要以残渣态为主,Cd和Mn主要是以弱酸可提取态和可还原态为主,Pb主要以可还原态为主.(3)Cd的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57.0,属于中等风险,其他7种重金属均属于轻微风险.8种重金属的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100.8,属于轻微风险.(4)成人、儿童的致癌、非致癌总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且儿童的致癌、非致癌总风险指数均高于成人.As的致癌风险指数大于Cd;Zn的非致癌风险指数最低,而Cr最高.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潜在生态风险

    草酸诱导不同铁氧化物光化学活性差异性研究进展

    陈振华王清林徐天缘
    240-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铁氧化物(IOs)和草酸非均相光化学体系作为传统Fenton和非均相Fenton法的进一步拓展,有助于激发矿物的潜在本能,发挥天然自净化的优势,改善日益严重的水体污染问题.然而自然界中IOs种类繁多且各有差异,导致各IOs-草酸光化学体系降解性能也存在不同.在总结IOs结构性质的基础上,对比了不同IOs-草酸光化学体系的降解性能,并从草酸吸附、铁溶出、活性氧物种生成3个方面对体系光化学机理差异进一步展开论述,同时对后续研究做出展望,旨在通过调控IOs自身性质,打造出行之有效、性能更强的新模式.

    铁氧化物草酸草酸铁配体铁溶出活性氧物种

    "双碳"目标下城市生活垃圾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付乾
    247-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碳减排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利用城市生活垃圾中的生物质能制氢符合"双碳"目标要求.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制氢技术包括热化学转化、生物转化等直接制氢技术和结合甲烷重整制氢技术与城市生活垃圾厌氧发酵技术的间接制氢技术两大类.间接制氢技术因成熟可靠而成为当下城市生活垃圾制氢的主流工程化应用方向.城市生活垃圾前端分类、中端收运及末端处置系统的完善,将对生活垃圾制氢技术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制氢技术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分类碳减排

    畜禽粪肥中抗生素残留对土壤微生物及抗性基因的影响分析研究进展

    牛明芬谢田宾王颜红周强...
    252-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述了施用集约化养殖的畜禽粪肥对农田土壤造成不利影响的抗生素残留水平和种类,并结合抗生素检测方法的发展对国内外农田土壤抗生素残留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了抗生素对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揭示了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对农田土壤的潜在风险.最后展望了未来应深入了解土壤微生物和ARGs之间的作用机理,从而为管控抗生素的负面环境影响提供科技支撑.

    畜禽粪肥农田土壤抗生素土壤微生物抗性基因

    中国固定式燃气内燃机环境管理的形势、问题和对策

    吴晓清熊立国高荐赵亚笛...
    262-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定式燃气内燃机是实现碳减排富有成效的技术方案之一,但其相应的环境管理略滞后,应尽快制定固定式燃气内燃机排放标准,且在环境管理体系中明确固定式燃气内燃机"非正常情况"下的达标判定依据.典型机组在线监测结果显示,监测期间NOx排放小时质量浓度介于0~305 mg/m3;NOx与CO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排放超标现象,超标小时数分别为61、4 h,分别占有效小时数的9.8%、0.6%;NH3质量浓度为0.94 mg/m3,排放达标.结果表明,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系统与生产设备不同步投运是造成内燃机启动、停机阶段NOx超标的主要原因;SCR催化剂老化是正常运行时段NOx排放超标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SCR系统停机控制调整逻辑、增加SCR催化床层厚度有望解决以上两个原因引起的NOx超标问题."调峰模式""调负荷不停机"两种运行情景的NOx日排放量分别为9.5、11.4 kg,前者环境效益明显.研究结果能为生态环境部门提高固定式燃气内燃机NO,排放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提供参考.

    固定式燃气内燃机环境管理排放整改启停机

    新疆畜牧业碳排放强度动态演变与驱动力分析

    白妙琴马文江彭星琳阿迪力·艾合买提...
    268-271,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推荐的系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揭示2001-2020年新疆14个地(州、市)畜牧业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就新疆整体而言,2001-2020年畜牧业碳排放量大体呈波动变化趋势;畜牧业碳排放强度大体呈下降趋势;就地(州、市)而言,2001-2020年各地(州、市)畜牧业碳排放量在空间上的分布表现为北疆>南疆>东疆,而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畜牧业碳排放强度最高,说明其生产效率最低;从空间聚集的角度来看,各地(州、市)畜牧业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正相关性;另外,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提升对各地(州、市)畜牧业碳排放强度降低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畜牧业发展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对各地(州、市)畜牧业碳排放强度降低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畜牧业碳排放强度新疆IP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