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污染与防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污染与防治

金均

月刊

1001-3865

hkzzs@163.com

0571-87986875;87998967

310007

杭州市天目山路109号

环境污染与防治/Journ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Control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最早创刊的环境保护专业期刊之一,目前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刊源。本刊内容包括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环境监测和分析方法、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环境规划和预测、环保政策法规、环境管理、及企业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学术研究、综述、专论、调查报告和经验介绍等。介绍最新的环境保护设备和仪器,报道国内外环境保护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活性污泥中噬菌体的环境雌激素降解功能研究

    项萌陶文达倪明明孙福星...
    990-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雌激素(EEs)随污水排入自然水体,具有较大的生态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普通活性污泥和双酚A(BP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壬基酚(NP)富集污泥中的噬菌体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普通活性污泥和EEs富集污泥中可以鉴定的噬菌体均以管病毒科(Siphoviridae)、肌病毒科(Myoviridae)和足病毒科(Podoviridae)为主,但是不同污泥的噬菌体相对丰度组成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噬菌体基因组进行功能基因注释发现,BPA富集污泥和NP富集污泥中管病毒科噬菌体分别有编码苯酚单加氧酶和脱氢酶的基因,有助于芳香族有机物矿化去除.噬菌体的细菌宿主分析发现,噬菌体广泛寄生于各类细菌,但主要是BPA富集污泥中有编码羟基化功能的苯酚单加氧酶基因的管病毒科噬菌体具有BPA降解功能,即具有重要的潜在辅助代谢EEs功能.

    环境雌激素生物降解噬菌体宏基因组活性污泥

    Ce/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氮化碳硼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四环素的性能研究

    黄亮章亮徐祥
    996-1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温煅烧、原位沉淀法设计并制备了光催化复合材料Ce/石墨相氮化碳/量子点氮化碳硼(CeCNB),对材料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于光催化降解四环素(TC),同时考察量子点氮化碳硼(CBNQDs)加入量、pH和共存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BNQDs溶液体积为2 mL、pH为7.0时,CeCNB光催化降解TC的去除率达到93%.5次循环实验表明CeCNB稳定性优异.通过机理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CeCNB的优异光催化性能主要归因于Ce的f轨道电子增强光吸收、易于形成Ce4+/Ce3+氧化还原组、CBNQDs中存在负电荷官能团.

    Ce/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降解密度泛函理论四环素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非靶向筛查页岩气场地不同样品中的微量有机污染物及溯源分析

    罗毅豪欧阳明慧崔旺徐茂源...
    1002-10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为技术手段,通过对某页岩气开采场地样品中微量有机污染物进行非靶向筛查,构建了基于实际样品分析的有机污染物清单.通过对不同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特征分析,解析了部分有机污染物的来源.烷烃是钻井泥浆中被识别出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类型.与钻井泥浆相比,脱油岩屑中烷烃占比显著降低而羰基、醇类化合物占比升高,说明热脱附技术对石油烃类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但对极性更强的羰基和醇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可能欠佳.烷烃和羰基化合物是压裂液和返排液中的主要污染物.在压裂液和返排液中还可识别出大量被用作抗菌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和引发剂的有机污染物.

    有机污染物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非靶向筛查页岩气

    滹沱河流域石家庄段河流表层水体中酰胺类除草剂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

    高森李仪琳孙瑞雪马迎雪...
    1009-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滹沱河流域石家庄段河流表层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体中酰胺类除草剂(AHs)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于2021年12月(冬季)和2022年4月(春季)采集该河流水体样品,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水中AHs进行分析测定.分析结果显示,8种目标AHs总质量浓度呈现春季(3.01~19.81 ng/L)>冬季(1.10~6.30 ng/L),其中异丙草胺、乙草胺和异丙甲草胺是河流中残留量高、分布较为广泛的AHs.采样点5A的AHs污染最为严重,其主要来源为农业生产.使用商值法评估AH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该区域地表水中的AHs生态风险处于较低水平.

    酰胺类除草剂时空分布生态风险

    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化工园区厂界挥发性有机物监控预警及溯源研究

    陈刚童颂颖诸露露胡伟...
    1016-1021,1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挥发性有机物(VOCs)传感器监测性能及在化工园区网格化监测系统中的应用,于2022年9月至10月在江苏省如东园区进行厂界监控预警与污染溯源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园区10月VOCs浓度较9月环比降低7.6%,其中沃兰南站点VOCs浓度始终位居首位,环比增加11.3%;日小时变化趋势呈现出较高浓度主要集中在9月上旬和10月下旬.(2)9月和10月高、中、低三级预警频次均呈现数量级关系,但10月预警总数较9月整体下降19.6%,三级预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幅度;高浓度VOCs厂界站分别为沃兰南、经纬南、鸿富达利南等,主要分布在如东园区西南区域.(3)采用ArcGIS模拟污染空间分布,9月园区高污染区主要集中在西半区的东南部,10月园区污染程度高的区域分布相对较为分散,主要体现在西半区的东南部、中部和东半区少数点位,高污染区域凸显为园区溯源分析提供有力支撑.

    VOCs传感器化工园区厂界监控预警溯源分析

    某钢铁企业周边遗留地块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王硕乔鹏炜李佳斌
    1022-1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钢铁企业周边工业遗留地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4种重金属As、Pb、Hg、Cd污染分布特征,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量化As、Pb、Hg、Cd污染水平,利用正定因子矩阵模型(PMF)进行土壤重金属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As超《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1.15倍,应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As、Pb、Hg、Cd最大浓度值均高于背景值,受人类活动影响.As、Pb、Cd这3种元素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Hg与As、Pb、Cd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计算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表现为As>Pb>Cd>Hg.地累积指数法计算结果表明,As、Pb、Hg、Cd地累积指数平均值均小于0,但个别点位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空间分布上,As、Pb、Hg、Cd在不同深度上主要呈现点状分布.研究区土壤重金属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源、道路交通源及工业污染源、农业源,其贡献率分别为68%、26%、6%.

    钢铁企业道路主干线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源解析

    四环素类抗生素胁迫下土壤细菌菌群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石浩蔡柏岩
    1028-1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环素类抗生素(TCs)广泛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方面,目前是世界上使用量第二大的抗生素,但是,因其不能被生物体完全吸收,大部分TCs随着排泄物进入到环境中.TCs已在全球生态系统的绝大多数环境介质中被检测出来,尤其是将残留有TCs的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施入农田中,或者使用残留TCs的废水灌溉农田时,TCs会在农田土壤中长期累积,造成土壤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潜在危害.TCs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的繁殖,当其作为污染物进入土壤中,将会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丰度、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造成土壤污染和肥力下降.阐释了土壤细菌菌群对TCs污染的响应机制,重点从土壤细菌菌群的生物量、多样性、优势菌群以及酶活性等方面进行总结,并提出TCs污染引起土壤细菌菌群变化方面研究的不足以及下一步重点研究的问题.

    四环素类抗生素土壤污染细菌菌群细菌多样性响应机制

    畜禽粪便添加蚯蚓堆肥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吴泽荣马姝吴银宝赵云翔...
    1035-1039,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作为一种新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畜禽粪便是环境中ARGs的重要来源,蚯蚓堆肥对合理利用畜禽粪便和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畜禽粪便添加蚯蚓堆肥对ARGs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介绍了畜禽粪便中ARGs的传播途径,重点综述了畜禽粪便添加蚯蚓堆肥对ARGs的去除效果、影响机理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以及蚯蚓堆肥技术推广提供支撑.

    畜禽粪便蚯蚓堆肥抗生素抗性基因

    生物炭和丛枝菌根真菌配施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吴增学刘晶静马文丹
    1040-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威胁人类健康,是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生物炭可有效改善土壤环境,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丛枝菌根真菌(AMF)能够与大多数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增强植物养分吸收能力,并提高其重金属耐受性.生物炭-AMF配施在改善土壤养分含量、固化重金属、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展现了较大的研究潜力和应用价值.从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两方面综述了生物炭-AMF配施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用机理,并对其今后在基因组学机理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改善土壤生态系统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丛枝菌根真菌生物炭重金属土壤植物修复

    福建省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及驱动因子研究

    邱宇
    1047-1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福建省CO2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构建减污降碳耦合协调模型,通过随机森林(RF)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评估能源消费、产业升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常住人口、用地结构等驱动因子对减污降碳协同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驱动因子与减污降碳耦合协调度相关性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相比2015年,2020年福建省主要污染物当量平均减排44.3%,温室气体排放当量平均升高22.5%;2015-2020年,泉州市和福州市减污降碳耦合协调度排名位于全省前二,莆田市和宁德市协调度提升最为显著;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费强度与福建省减污降碳耦合协调度相关性的时空差异较大,但"十四五"期间仍可允许一定的煤炭消费增长;逐步提高人均GDP和推进产业升级,将为福建省减污降碳协同工作提供正面助力.

    减污降碳耦合协同驱动因子时空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