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健康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王撷秀

月刊

1001-5914

hjyjk@263.net

022-24333577,24333576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环境与健康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联合主办。于1984年创刊,是环境卫生学专业的学术性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唯一认定期刊)。杂志编辑委员会由国内著名的环境卫生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组成。本刊报道宗旨是:以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全方位促进全国各地环境卫生工作水平的提高。主要读者对象:环境卫生、环境医学、环境保护专业工作者,各大专院校卫生学和环境科学的师生等。主要栏目:述评、专题报告、论著、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监督监测、专业信息、工作交流、卫生标准、综述、讲座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兰州市住宅室内颗粒物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盛李普王先良赵贵雪...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兰州市典型功能区住宅室内空气颗粒物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采暖期和非采暖期,选择兰州市商业区和工业区各30户住宅进行PM2.5、PM10、温度和相对湿度检测,同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住宅特征.结果 商业区住宅室内空气PM2.5、PM10温度和相对湿度中位数分别为128.9μg/m3、155.4µg/m3、22 ℃和43%,工业区分别为141.1 µg/m3、160.4 μg/m3、21 ℃和51%,不同功能区住宅室内空气PM2.5、PM10、温度和相对湿度中位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采暖期比较,商业区、工业区采暖期的室内PM2.5、PM10均较高(Z值分别为-6.716,-6.550,-6.430,-6.462,均 P<0.05),温度、相对湿度均较低(Z值分别为-2.691,-7.577,-5.831,-8.603,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采暖期时,拖地或吸尘频率<1次/d、开窗通风频率<2次/d是影响PM25、PM10水平的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非采暖期的室内温度、相对湿度与PM2.5、PM10浓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本次调查的典型功能区住宅室内存在颗粒物污染,以采暖期相对严重.温度、相对湿度、吸尘和开窗通风频率对室内颗粒物水平有影响.

    室内空气质量颗粒物住宅特征温度相对湿度功能区

    砒霜厂工人砷暴露与六个线粒体基因DNA损伤的关系

    杨磊杨雪飞段婷芝陈斌...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职业砷暴露人群六个线粒体基因DNA损伤情况,并分析线粒体DNA损伤与尿砷及其代谢的关系.方法 于2017-2018年,选择云南某高污染砒霜厂78名工人为砷暴露组,选择附近村庄无砷接触史的24名居民为对照组,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人群尿中不同形态砷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群外周血中ND1、ATP6、ATP8、COX1、COX2、COX3等六个线粒体基因DNA损伤水平.结果 砷暴露组尿中无机砷、一甲基胂酸、二甲基胂酸及总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一甲基胂酸和二甲基胂酸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甲基化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砷暴露组六个线粒体基因DNA损伤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六个线粒体基因DNA损伤水平与尿中无机砷、一甲基胂酸、二甲基胂酸、一甲基胂酸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与二甲基胂酸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高二甲基化指数组的六个线粒体基因DNA损伤水平显著低于低二甲基化指数组(P<0.05).结论 职业砷暴露导致人群线粒体DNA损伤,线粒体DNA损伤与砷在机体内甲基化代谢能力有关.

    砷暴露线粒体基因DNA损伤砷代谢

    人参皂苷Rh2对香烟烟雾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鼠肺损伤的拮抗作用

    孙冰雪徐彩云黄可欣
    9-14,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h2对香烟烟雾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BALB/c小鼠肺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50只健康6~8周龄SPF级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PD模型组、普米克令舒组和0.5、1 mg/ml人参皂苷Rh2染毒组,每组10只.COPD模型组、普米克令舒组、0.5 mg/ml人参皂苷Rh2染毒组和1 mg/ml人参皂苷Rh2染毒组均被动吸烟1次/d,0.5 h/次,2支/次,每周5 d,连续12周;各浓度人参皂苷Rh2染毒组在烟熏前1 h,采用经口灌胃方式染毒人参皂苷Rh2进行预干预,染毒容量为20 ml/kg,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12周.烟熏结束后,COPD模型组和普米克令舒组利用雾化机进行雾化吸入3min,1次/d,连续15d;各浓度人参皂苷Rh2染毒组按照上文继续进行灌胃染毒.检测肺动态顺应性(Cdyn)、功能残气量(FRC)、最大呼气量(FVC)、气道阻力(RI)和平均肺泡数(MAN)、肺泡平均截距(MLI)及血管壁和支气管壁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的含量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PD模型组和各浓度人参皂苷Rh2染毒组小鼠小鼠肺功能Cdyn和RI较高,而FRC和FVC较低,除1 mg/ml人参皂苷Rh2染毒组Cdyn、RI、FRC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PD模型组比较,各浓度人参皂苷Rh2染毒组小鼠肺功能Cdyn和RI较低,而FRC和FVC较高,除0.5 mg/ml人参皂苷Rh2染毒组Cdyn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人参皂苷Rh2染毒浓度的升高,小鼠Cdyn和RI呈下降趋势,而FRC和FVC呈上升趋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PD模型组和各浓度人参皂苷Rh2染毒组小鼠肺组织MAN降低,而MLI升高,除1 mg/ml人参皂苷Rh2染毒组MLI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PD模型组比较,各浓度人参皂苷Rh2染毒组小鼠肺组织MAN升高,而MLI降低,除0.5 mg/ml人参皂苷Rh2染毒组MLI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人参皂苷Rh2染毒浓度的升高,小鼠MAN呈下降趋势,而MLI呈上升趋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OPD模型组、普米克令舒组和各浓度人参皂苷Rh2染毒组小鼠肺内血管壁和支气管壁平滑肌α-SMA及血清IL-1β、TNF-α含量较高,而血清SOD活力较低,除1 mg/ml人参皂苷Rh2染毒组肺内血管壁和支气管壁平滑肌α-SMA和血清SOD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OPD模型组比较,各浓度人参皂苷Rh2染毒组小鼠肺内血管壁和支气管壁平滑肌α-SMA及血清IL-1β、TNF-α含量较低,而血清SOD活力较高,除0.5 mg/ml人参皂苷Rh2染毒组肺内血管壁和支气管壁平滑肌α-SMA和血清SOD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人参皂苷Rh2染毒浓度的升高,小鼠肺内血管壁和支气管壁平滑肌α-SMA及血清IL-1β、TNF-α含量呈下降趋势,而血清SOD活力呈上升趋势.结论 人参皂苷Rh2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肺内小血管壁和肺内支气管平滑肌α-SMA蛋白表达,改善肺泡结构、黏膜上皮杯状细胞数量,从而改善COPD模型小鼠肺功能、缓解肺损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参皂苷Rh2肺功能

    辅酶Q10联合大豆磷脂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降脂作用研究

    李树飞刘英华周庆红赵淼...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建立高脂血症Sprague-Dawley(SD)大鼠动物模型,研究辅酶Q10联合大豆磷脂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2组,10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给予维持饲料,40只为模型组给予高脂模型饲料.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将模型组随机分成4 g/L辅酶Q10+46 g/L大豆磷脂组、8 g/L辅酶Q10+92 g/L大豆磷脂组、16 g/L辅酶Q10+184 g/L大豆磷脂组及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灌胃容量5 ml/kg,连续进行4周,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玉米油.大鼠不禁食采用眼内眦静脉丛采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结果 辅酶Q10联合大豆磷脂经口灌胃给予4周后,8 g/L辅酶Q10+92 g/L大豆磷脂组大鼠血清TC水平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辅酶Q10+大豆磷脂组大鼠血清TG、HDL-C、LDL-C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酶Q10联合大豆磷脂具有有助于维持大鼠的血胆固醇健康水平的功能.

    辅酶Q10大豆磷脂高脂血症降脂

    孕早期全氟及多氟化合物暴露与5~6岁子代血脂异常的关系

    王嘉琪李卫芹张涛乔毅娟...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孕妇孕早期血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FASs)水平与子代5~6岁时血脂异常之间的关系,为孕期保健及有关部门环境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0-2012年采集并检测天津市孕妇孕早期血清中35种PFASs的浓度水平,在其子代5~6岁时对151名儿童进行空腹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早期PFASs水平与子代5~6岁时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 35种PFASs中有16种检出率超过60%.151名儿童中有20名为血脂异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孕早期检出率超过60%的16种PFASs中,全氟壬酸(PFNA)(OR=4.63,95%CI:1.35~15.84)、全氟十一酸(PFUdA)(OR=4.71,95%CI:1.06~21.02)、全氟癸酸(PFDA)(OR=4.83,95%CI:1.34~17.44)、全氟十三酸(PFTrDA)(OR=27.90,95%CI:1.31~594.80)的浓度水平与子代5~6岁血脂异常发生存在正向关联(P<0.05);将上述4种PFASs物质浓度各自按三分位数分组后,与低浓度组相比,高浓度组儿童血脂异常发生的风险均增加(P<0.05).结论 孕早期PFASs暴露可能增加5~6岁子代血脂异常的风险.

    孕早期全氟及多氟化合物孕妇子代学龄前儿童血脂

    环境与健康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单

    23页

    江苏省天然温泉场所水中微生物调查

    汪庆庆陈小岳何智敏沈淼...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江苏省天然温泉场所温泉水中微生物污染现况、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温泉水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方法 于2021年调查江苏省4市8家温泉场所基本情况,检测温泉水中6种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和分布特征,鉴定异养菌的细菌种群,分析理化因素、消毒措施、管理措施对微生物超标的影响.结果 温泉水中菌落总数、异养菌、大肠杆菌、耐热大肠菌群、嗜肺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合格率或阳性率分别为86.5%、35.1%、83.8%、13.5%、8.1%、24.3%,异养菌鉴定出6个菌属;室内温泉池中菌落总数高于其它场所(x2=12.838,P<0.05),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军团菌仅在室内温泉池和室外温泉池有超标,异养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所有水体均超标;水温和池水循环使用对微生物超标均有影响,水温≥40℃时菌落总数、异养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升高(x2分别为4.912、4.609、6.098、4.912,P<0.05),循环使用的温泉水菌落总数和嗜肺军团菌合格率降低(x2分别为5.025、3.909,P<0.05).结论 温泉场所水中微生物存在不同程度超标现象,建议对温泉水采用适宜的消毒措施,控制温泉水更换频率,将温泉场所纳入公共场所卫生监管范畴.

    温泉菌落总数异养菌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嗜肺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

    2013-2017年天津市儿童室内空气污染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分析

    于浩冯利红侯常春曾强...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3-2017年天津市儿童室内空气污染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探讨其年度变化趋势.方法 2013-2017年在天津市共调查4515名儿童的家庭室内空气污染危险因素分布情况,统计分析天津市儿童住房情况、室内空气污染危险因素和室内空气污染保护因素的分布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和卡方趋势检验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3-2017年分别调查594、670、1 128、1 030、1 093名儿童,结果显示儿童住房周边有污染源、住房距主干线<20 m的情况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5.6%~-27%(P<0.05),燃烧煤或秸秆等固体燃料进行取暖和烹饪、使用家用化学品的APC呈下降趋势,家庭油烟机和空气净化器的使用情况呈上升趋势.儿童家庭住房面积<80m2、房屋3年内装修和饲养宠物的危险因素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4.9%,11.9%和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3-2017年天津市儿童室内空气污染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大多呈下降趋势,但仍有个别危险因素呈上升趋势.

    儿童室内空气污染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变化趋势

    2018-2020年西宁市城区PM2.5对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吉秀亮杨君胜谢晓媛郭学斌...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西宁市城区PM2.5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门诊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2020年西宁市城区逐日气象资料、大气污染物数据、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门诊量并进行分析.采用基于Quasi-Poisson回归的广义线性模型(GLM),控制时间的季节和长期趋势、气象因素、星期几效应后,分别开展PM2.5与逐日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门诊量的单滞后效应(lag0~lag7)和累积滞后效应(lag01~lag07)分析,计算PM2.5每升高10 μg/m3时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增加的超额危险度(ER).结果 2018-2020年西宁市城区PM2.5浓度变化趋势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门诊量呈现一致的月度特征,PM2.5年平均浓度为32μg/m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日均门诊量依次为119、57、32例.PM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门诊量分别在滞后日lag1 d、lag1 d、lag0d到达最大值,就诊风险分别增加2.02%(95%CI:1.64%~2.41%),2.18%(95%CI:1.60%~2.77%),2.10%(95%CI:1.41%~2.81%),且存在累积滞后效应.结论 西宁市城区PM25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存在一定的急性效应.

    PM2.5呼吸系统疾病儿童时间序列分析

    新条例下注册备案化妆品皮肤刺激性监测结果评价

    冯震黄坚刘元乾唐黎明...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注册备案化妆品的皮肤刺激性毒理学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提示安全风险,为化妆品安全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皮肤刺激性或腐蚀性试验方法,对1 417批化妆品及原料进行毒理学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结果 共完成急性皮肤刺激试验140件,进口品种占97.1%;呈"轻刺激性"6件,均为进口普通用途产品.共完成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1 277件,进口品种占97.5%;呈"轻刺激性"52件,包括进口普通用途产品37件、进口特殊用途产品10件、国产普通用途产品2件、国产特殊用途产品3件,分别占各类产品总数的3.1%、21.3%、8.3%、37.5%,特殊用途产品发生皮肤刺激性比例较高,功效宣称均为防晒类产品.皮肤刺激反应中,急性皮肤刺激的红斑反应均起始于24 h,均未发现水肿反应,平均最高积分均值0.50~1.00分不等;多次皮肤刺激均发生红斑反应,起始时间1~8 d不等;发生水肿反应25件,占29.1%,发生水肿的起始时间3~8 d不等,每天毎只实验动物积分均值0.50~1.95分不等.结论 注册备案化妆品及其新原料多数来源于进口,存在一定比例的皮肤轻度刺激性,其中功效宣称"防晒"的特殊用途产品更易发生多次皮肤刺激反应.不同产品的评分均值区间分散,皮肤刺激性结果的判定与皮肤反应的起始时间、反应类型、反应程度之间未呈明显相关性.建议持续进行数据的监测、统计、评分分布与趋势分析.

    化妆品注册备案毒理学皮肤刺激轻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