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健康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王撷秀

月刊

1001-5914

hjyjk@263.net

022-24333577,24333576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华龙道76号

环境与健康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Health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联合主办。于1984年创刊,是环境卫生学专业的学术性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唯一认定期刊)。杂志编辑委员会由国内著名的环境卫生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组成。本刊报道宗旨是:以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全方位促进全国各地环境卫生工作水平的提高。主要读者对象:环境卫生、环境医学、环境保护专业工作者,各大专院校卫生学和环境科学的师生等。主要栏目:述评、专题报告、论著、调查研究、技术与方法、监督监测、专业信息、工作交流、卫生标准、综述、讲座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葛根总黄酮染毒对膀胱癌T24细胞株N-myc下游调控基因1 mRNA表达的影响

    董晶郭毓鹏冀涛高青...
    941-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葛根总黄酮(puerariae radix flavoues,PRF)对膀胱癌T24细胞株的作用机制,为以后临床治疗膀胱癌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 将T24细胞暴露于0(对照)、50、100、200 μg/m l的PRF溶液中培养24 h和48 h后,采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qRT-PCR法检测N-myc下游调控基因1(NDRG-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200 μg/ml PRF染毒24 h及100、200 μg/ml PRF染毒48 h时T24细胞的凋亡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4 h比较,100、200 µg/ml PRF染毒48 h时T24细胞的凋亡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PRF染毒时间的延长和染毒剂量的升高,T24细胞的凋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100、200 μg/ml PRF染毒24 h时T24细胞NDRG-1 mRNA的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浓度PRF染毒48 h时T24细胞NDRG-1 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改变;与24 h比较,200 μg/ml PRF染毒48 h时T24细胞NDRG-1 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F可诱导T24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启动细胞外凋亡通路,激活下游调控基因NDRG-1高表达,进而参与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调节.

    膀胱癌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葛根总黄酮细胞凋亡N-myc下游调控基因1

    CCND1和SEMA5A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癌的关系探讨

    张叶颜晓军周益峰
    944-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神经轴突导向分子5A(SEMA5A)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癌的关系.方法 选定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22年2月至2023年12月就诊的80例胃癌患者设为胃癌组,以及同期80例慢性胃炎患者设为对照组,检测CCND1、SEMA5A基因多态性,比较两组CCND1、SEMA5A基因频率分布,对HP感染及CCND1、SEMA5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CCND1、SEMA5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CCND1基因GG、GA、AA 及SEMA5A基因TT、TC、C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P感染阳性的52例患者中,胃癌组CCND1基因GG频率(5.77%)、AA 基因型频率(71.15%)以及 G 频率(17.31%)、A 等位基因频率(82.69%)与对照组(44.00%、20.00%、62.00%、3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SEMA5A基因TT(48.08%)、CC基因型频率(25.00%)以及T(61.54%)、C等位基因频率(38.46%)与对照组(8.00%、40.00%、28.00%、72.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阴性的28例患者中,胃癌组CCND1及SEMA5A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ND1、SEMA5A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存在明显相关性(r=0.624、0.603,均P<0.05).结论 CCND1、SEMA5A基因多态性与HP感染相关性胃癌的发生联系密切,HP感染阳性CCND1基因AA、SEMA5A基因TT携带者胃癌易感性会增加.

    细胞周期蛋白D1神经轴突导向分子5A基因多态性幽门螺杆菌胃癌

    去乙酰化酶3在中波紫外线诱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刘思维张勇齐佳袁均...
    948-953,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去乙酰化酶3(sirtuins3,SIRT3)在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UVB)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视网膜色素上皮-19(adult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 line-19,ARPE-19)细胞分别在0(对照)、10、20、30、40、50、60 mJ/cm2 强度 UVB 下照射 12 h、24 h,采用 4-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活性,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法分别测定SIRT3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将ARPE-19细胞在无血清OPTI-MEM中与空载体+siRNA对照序列(阴性+UVB组)、SIRT3特异性pBABE-Puro 载体(SIRT3+UVB 组)或 SIRT3 特异性小干扰 RNA 序列(20 nmol/L siSIRT3+UVB 组)孵育,同时加入 Lipofectamine RNAiMAX转染试剂,培养24 h后,将阴性+UVB组、siSIRT3+UVB组、SIRT3+UVB组细胞用50 mJ/cm2 UVB照射12 h后,继续培养24 h;未经转染处理,但同样经UVB照射的细胞作为UVB组,而未经转染和UVB照射处理的细胞作为空白组.测定细胞中SIRT3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和细胞凋亡;采用CaTM-2/AM探针和Rhod-2/AM探针检测细胞内和线粒体内钙离子(calcium ion,Ca2+)浓度.采用RNA测序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确定受SIRT3影响的途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照射强度UVB下ARPE-19细胞处理12 h和24 h后,细胞存活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UVB照射强度的升高,ARPE-19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不同照射强度UVB下ARPE-19细胞处理12 h后,细胞SIR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除10 mJ/cm2 UVB组SIRT3蛋白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UVB照射强度的升高,ARPE-19细胞SIR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与空白组相比,UVB组ARPE-19细胞凋亡率和ROS生成量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阴性+UVB组细胞凋亡率和ROS生成量与UVB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UVB组相比,siSIRT3+UVB组细胞凋亡率和内源性ROS生成量均升高,而SIRT3+UVB组细胞凋亡率和内源性ROS生成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UVB组ARPE-19细胞浆和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阴性+UVB组细胞浆和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与UVB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UVB组相比,siSIRT3+UVB组细胞浆和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均升高,而SIRT3+UVB组细胞浆和线粒体内钙离子浓度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ESA结果显示,与AMD视网膜形态维持和JAK-STAT级联通路相关的基因在过表达SIRT3的ARPE-19细胞中富集.结论 UVB可诱导ARPE-19细胞SIRT3表达下调;而SIRT3过表达后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和维持细胞内Ca2+稳态来保护ARPE-19细胞免受UVB照射诱导的损伤.

    视网膜色素上皮去乙酰化酶3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钙超载氧化应激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酿酒酵母BY4742细胞的毒性作用

    徐应丽邹伟
    954-959,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对酿酒酵母BY4742细胞的毒性作用,为DEHP的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方法 以0.0 mg/L(对照)、1.0 mg/L、10.0 mg/L、100.0 mg/L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酿酒酵母BY4742细胞进行染毒,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以0.00 mg/L(对照)、0.10 mg/L、0.25 mg/L、0.50 mg/L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酿酒酵母BY4742细胞染毒,对细胞的骨架、细胞核、细胞凋亡进行染色观察,采用qRT-PCR实验检测细胞骨架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除1.0mg/L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染毒组BY4742细胞的相对生长率略有升高(P>0.05)外;10.0 mg/L和1 00.0mg/L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染毒组BY4742细胞的相对生长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斑点实验得出,与对照组0.00 mg/L相比较,随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浓度增大,同一梯度下酵母菌落逐渐变稀疏,即生长受到抑制.表明不同浓度1.0 mg/L、10.0mg/L、100.0 mg/L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均会抑制酵母细胞生长;且随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浓度的升高,酵母菌落生长情况变得愈加稀疏,即抑制生长效果愈明显.当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浓度达到100.0 mg/L时,菌落变得更加稀疏,仅有少量酵母BY4742细胞生长.与对照组相比较,经0.10 mg/L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染毒组BY4742细胞的细胞核略微缩小,但无明显结构变化,细胞核异常率略有增加(P>0.05);0.25 mg/L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染毒组BY4742细胞的细胞核缩小,细胞核异常率明显增加(P<0.05);0.50 mg/L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染毒组BY4742细胞的细胞核会呈现散点状,结构不完整,细胞核异常率明显增高(P<0.05).随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染毒浓度的升高,BY4742细胞的细胞核出现了核碎裂,形成点块状大小不一的核碎片,核异常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0.10、0.25、0.50 mg/L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染毒组BY4742细胞的早期、晚期凋亡细胞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染毒浓度的升高,酿酒酵母BY4742细胞的早期、晚期凋亡细胞率均呈上升趋势.经0.10 mg/L、0.25 mg/L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染毒后,BY4742细胞的骨架微丝变细,应力纤维减少.随着浓度增加,细胞骨架出现不同程度的荧光减弱,呈现明显的骨架斑块结构,细胞骨架异常率增加(P<0.05);0.50 mg/L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染毒BY4742细胞后,细胞骨架结构不完整,发生变化且有明显斑块状,细胞骨架异常率增加尤为明显(P<0.05).且随着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染毒浓度的升高,BY4742细胞的骨架异常率呈上升趋势,且染毒细胞骨架中的蛋白基因Arc15、Las17和Cm1相对转录水平出现下调.结论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BY4742细胞存在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核结构的破坏和细胞骨架蛋白基因转录水平的改变有关.

    酿酒酵母基因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细胞骨架

    本刊关于关键词的撰写要求

    《环境与健康杂志》编辑部
    959页

    基于CiteSpace的睡眠环境研究现状和热点及趋势分析

    贾怡红刘盛楠杨帆尚佳豪...
    960-966,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国内外睡眠环境领域的研究内容、发展脉络和研究热点进行梳理和对比分析,旨在预测未来研究方向,为睡眠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使用CiteSpace 6.1.R6(Advanced)软件对2013-2022年间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内关于睡眠环境领域中、英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 279篇文献,分析得出中文文献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物理因素及改善措施等应用领域,关注点为物理环境和空间环境的改善措施以及设计优化等应用问题.英文文献的研究则集中于主观感受、生理指标等感观领域,侧重于人体生理指标等机制问题.结论 本研究概述了睡眠环境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并预测未来中文文献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优化睡眠室内设计及改善老年人睡眠环境,英文文献的研究热点集中在睡眠状态下的人体舒适度及生理规律.这为研究人员识别该领域的关键问题提供了帮助,并为其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睡眠室内环境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吸烟状态和TGM-3表达对口腔白斑微环境和恶性转化的影响

    李磊磊赵华江王玉美
    967-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吸烟状态和转谷氨酰胺酶-3(TGM-3)mRNA表达对口腔白斑(OL)微环境和恶性转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东营市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所有OL活检组织样本的病理报告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集OL患者的吸烟状态、5年口腔无恶性转化生存期(MTFS)等信息.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TGM-3 mRNA表达及上皮下组织域CD163+、CD8+细胞计数.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了 88例患者,共63例非吸烟者,25例吸烟者.吸烟者年龄<60岁的概率更高(P<0.05).此外,吸烟者拥有更高的5年恶性转化率(P<0.05).相较于非吸烟者,组织TGM-3 mRNA表达在吸烟者中下调,CD 163+细胞计数增加.经COX回归分析,组织TGM-3 mRNA表达<1.70为非吸烟者恶性转化的危险因素,CD163+细胞计数≥1 043.33 mm2、组织TGM-3 mRNA表达<1.00仍为吸烟者恶性转化独立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非吸烟者组织TGM-3 mRNA表达<1.70的中位5年MTFS(中位数为4.7个月,范围为0.2~55.3个月)短于组织TGM-3 mRNA表达≥ 1.70的患者(中位数为7.7个月,范围为0.1~52.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34,P=0.004).吸烟者组织TGM-3 mRNA表达<1.00的中位5年MTFS(中位数为2.5个月,范围为0.5~37.6个月)显著短于组织TGM-3 mRNA表达≥1.00的患者(中位数为19.1个月,范围为2.2~39.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59,P<0.001).结论 联合吸烟状态和组织TGM-3 mRNA表达可预测OL恶性转化.

    吸烟状态转谷氨酰胺酶-3口腔白斑微环境恶性转化

    2022年深圳市生活饮用水中13种化学物质的卫生现状及其健康风险评估

    张泽娜蓝涛刘宁李思果...
    972-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生活饮用水中13种化学物质的污染现状,评估其对人群的健康风险.方法 分别于2022年丰水期(4-9月)和枯水期(1-3月、10-12月),采集深圳市10个区44个水厂和219个监测点生活饮用水(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样进行13种化学物质浓度的检测,运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署经典"四步法"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其致癌或非致癌风险.结果 深圳市总人群饮水途径暴露的三氯甲烷的致癌风险介于10-6~10-4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致癌风险.各化学指标在女性中的风险普遍高于男性.三氯甲烷的致癌风险在末梢水和二次供水中显著高于出厂水、丰水期显著高于枯水期、在湖泊、水库、江河三种水源中依次递减;采用液氯消毒和次氯酸钠消毒的水样中三氯甲烷的致癌风险均介于10-610-4之间,且三氯甲烷的致癌风险在液氯消毒方式中高于次氯酸钠消毒.非致癌风险均小于1,处于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本次调查的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可能存在一定致癌风险,主要风险指标为三氯甲烷,应加强对该指标的管理和监测工作.

    饮用水化学物质监测人群健康风险评估

    一座南水北调中线水厂的卫生学评价

    范尉尉张文楼马金沙丁婷婷...
    979-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河北省某平原县1座以南水北调中线水为水源的地表水厂进行建成后的卫生学评价.方法 于2024年7-9月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等通过问卷与访谈、现场卫生学调查、水源卫生学评价、水处理工艺卫生学评价、水质检测及评价、专家会商等程序,评估该饮水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卫生学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 水厂是北方地区典型的南水北调地表水厂,水厂的选址和布局、水处理工艺、输水管网、供水管理方面符合供水单位卫生规范要求,水厂设计供水能力7.5×104 m3/d,实际日供水量6.0×104m3/d,覆盖人口 53万,水厂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处理工艺,管网运行正常,漏损率10%,定期进行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检测,2024年水质达标率为100%.结论 本饮水安全工程水量保证率≥95%、出厂水、末梢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水质处理设施运转正常,高峰期每日处理水量接近工程处理能力上限,易造成水处理时间不足;消毒设施缺少残液分流装置,存在消毒副产物进入水体的风险;缺少生物观测池、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在线监测仪器未定期维护.建议做好以下工作:加强水源保护与监测,避免夏季藻类污染;加快水厂二期建设,增加水处理设施,优化水质净化、消毒工艺;加强输配水管网巡查、更新;加强在线检测设备维护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加强卫生监管以降低风险,保障群众饮水健康.

    南水北调地表水厂饮水安全工程卫生学评价

    2023-2024年北京市某区市政末梢水中消毒副产物含量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郝静韩盈盈张新宇黄儒婷...
    985-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某区市政末梢水中消毒副产物的浓度水平,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方法 收集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该地区市政末梢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监测数据,参照《化学物质与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T 777-2021)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在288件监测水样中,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中位数浓度分别为 2.37×10-2 mg/L、1.2×10-3 mg/L、4.4×10-3mg/L、5.0×10-4 mg/L、5.0×10-3 mg/L 和5.0×10-3mg/L,合格率均为100%.除二氯乙酸外,丰水期北京某区市政末梢水中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三氯乙酸的含量均高于枯水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某区市政供水消毒副产物的累计致癌风险在8.79×10-6~3.35×10-5之间,非致癌风险在0.02~0.08之间,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三氯甲烷致癌风险贡献比最高.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北京某区市政末梢水消毒副产物暴露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其次,三氯甲烷致癌风险贡献比最高,提示有关部门可优先管控此物质.

    生活饮用水风险评估消毒副产物蒙特卡洛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