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理管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张秀英

月刊

1671-315X

huguan@public3.bta.net.cn

010-66721461

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

护理管理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本专科护理学术性期刊,面向广大护理人员,该杂志开辟有院长看护理、论坛、护理管理研究、专科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管理、护理教育、护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社区护理管理、护理工作改革、护理工作与法、安全管理、护理经济管理、国外护理考察、护理管理综述等栏目,欢迎各位护理同仁赐稿,要求文稿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薰衣草芳香疗法在催产素引产孕妇中的应用研究

    史明春樊雪梅周春秀李六兰...
    608-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薰衣草芳香疗法在改善催产素引产孕妇宫缩疼痛及负性情绪中的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 2022 年 9 月至2023 年 6 月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住院拟实施催产素引产的 118 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8)。两组均遵循催产素引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薰衣草芳香疗法,对照组采用蒸馏水对照。比较两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的宫缩疼痛、焦虑及恐惧水平,催产素引产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焦虑及恐惧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测量时点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措施与干预时间对疼痛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P<0。05):催产素引产 8h及引产成功或失败时观察组疼痛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药物(盐酸哌替啶、地西泮)使用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薰衣草芳香疗法能有效减轻催产素引产孕妇的宫缩疼痛,缓解其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并缩短引产时间,减少盐酸哌替啶及地西泮等药物的使用。

    芳香疗法薰衣草引产催产素宫缩疼痛负性情绪产科护理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陶珍珍王志伟祁进芳李振刚...
    614-618,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 2023 年1月至6月乌鲁木齐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42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绘制可视化列线图。使用ROC曲线下面积及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建模组239例急危重症患者中有75例发生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1。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供氧装置、监护仪、转运班次、转运总时长为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果 显示,建模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3,灵敏度为0。968,特异度为0。875;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灵敏度为0。903,特异度为0。875。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2=7。348,P=0。403,校正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收缩压、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供氧装置、监护仪、转运班次、转运总时长是其发生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影响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风险识别能力,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

    急危重症患者安全转运不良事件预测模型列线图

    护士感知医护人际交换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王亚亚郑晓燕王燕李赛男...
    619-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编制护士感知医护人际交换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 以Baggs医护合作理论为基础,综合文献研究构建护士感知医护人际交换问卷条目池。对 16 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形成预试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 245 名护士开展调查,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 正式问卷包括合作意愿、尊重、信任、有效沟通 4 个维度,共 18 个条目。问卷整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 0。970,内容效度为 0。976,各条目内容效度为 0。857~1。000。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该问卷结构效度良好。结论 护士感知医护人际交换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对从护士视角评价医护人员人际交换的水平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将社会交换理论具体应用于医护关系领域,丰富了社会交换理论的应用领域,也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Baggs理论中关于医护人际交换的结构构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医护关系护士感知人际交换问卷编制信度效度

    护士反思性实践与职业偏差行为的关系研究

    赵宏张红鸽李莎李媛媛...
    625-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护士反思性实践、职业偏差行为现状,分析二者的关系,为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 5 月至8 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反思性实践问卷、护士职业偏差行为量表对陕西省 5 所三级甲等医院的 1 532 名临床护士开展调查。结果 护士反思性实践总分为(146。29±9。23)分、职业偏差行为总分为(34。66±5。68)分。护士反思性实践与职业偏差行为呈负相关性(r=-0。532,P<0。01)。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反思性实践是护士职业偏差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1)。结论 护士反思性实践处于较高水平,职业偏差行为处于较低水平,护理管理者可以从反思性实践层面出发,引导护士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反思,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指导护理行为,进一步减少护士职业偏差行为。

    护士反思性实践职业偏差行为

    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文馨孙育红刘丽平孙众...
    629-63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护士工作压力现状及潜在剖面类别,并探讨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 2023 年4 月至 5 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短式量表和感知组织支持量表调查北京市 2 所三级医院的465 名临床护士,分析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结果 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分为"低水平压力组""中等水平压力组""高水平压力组"3 个类别;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工作满意度对低水平压力组或中等水平压力组的护士影响更大(OR=1。841、OR=1。267,P<0。001;OR=1。065,P=0。002),感知组织支持水平的高低会对低水平压力组的护士影响更大(OR=1。931,P<0。001);科室类型中急危重症科室对高水平压力组的护士影响更大(OR=0。433,P=0。024)、有行政职务对高水平压力组的护士影响更大(OR=0。634,P=0。017)。结论 护士工作压力特征存在异质性,可分为 3 个潜在类别,大部分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有待改善,医院管理者要从发展护理专业、优化工作量、改善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管理等方面做出积极干预,以降低护士工作压力。

    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潜在剖面分析

    角色过载和职业召唤对ICU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的影响

    石素宁姜兆权韩悦张丽丽...
    634-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ICU护士的角色过载、职业召唤和专业生活品质现状,并探讨三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 180 名ICU护士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角色过载量表、职业召唤量表和专业生活品质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ICU护士角色过载得分为(15。11±4。41)分,职业召唤得分为(44。46±7。84)分,专业生活品质得分为(85。84±8。21)分。ICU护士角色过载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205,P<0。001),与职业召唤呈负相关(r=-0。394,P<0。001);职业召唤与同情心满意呈正相关(r=0。496,P<0。001),与二次创伤、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1=-0。326,r2=-0。439,P<0。001)。ICU护士的职业召唤对其专业生活品质具有直接影响作用,角色过载以职业召唤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专业生活品质。结论 ICU护士角色过载处于中等水平,职业召唤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专业生活品质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在干预时,可通过降低ICU护士角色过载提升其职业召唤,改善其专业生活品质。

    角色过载职业召唤专业生活品质ICU护士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养老机构中医护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胡佩欣袁增红丁美祝彭鹿...
    639-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一套针对养老机构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促进中医护理服务发展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和理论分析搭建评价体系的初步框架;采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 15 位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两轮函询,搜集并提炼其专业意见,进而调整指标条目,最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 100。00%,专家判断系数分别为 0。923、0。900,熟悉程度分别为 0。840、0。760,权威系数分别为0。882 和 0。830,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 0。119、0。115(P<0。05),最终形成包含 3 个一级指标、13 个二级指标、54 个三级指标的养老机构中医护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养老机构中医护理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对提升和客观评价养老机构的中医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维质量结构模型养老机构中医护理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