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交通科技
黑龙江交通科技

王银涛

月刊

1008-3383

hljjtkj1978@163.com

0451-86683434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号

黑龙江交通科技/Journal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玄武岩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性能分析

    孔德政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减小路面损害,以G45 大广高速公路为例,阐述了基质沥青、集料、填料、纤维、外加剂等沥青路面原材料的选择,从矿料级配和最佳油石比两方面分析了玄武岩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利用车辙试验、弯曲试验检测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不同工况下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掺量越高,动稳定度、抗弯拉强度和弯拉应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玄武岩纤维掺量>0。4%,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有衰减趋势,故最佳玄武岩掺量可取0。4%;最后,针对高模量剂掺量为0。3%、玄武岩掺量为0。4%的沥青混合料开展浸水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个试件的残留稳定度均大>85%,满足规范要求。

    玄武岩纤维高模量剂沥青混合料结构设计路用性能数值模拟

    公路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强度和模量分析

    邹俊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小公路路面的病害,提高路面在运行期间的安全性,需合理选择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和模量。以G312 国道项目的半刚性基层路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和模量变化机理,基于室内试验,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在水泥掺量为3。0%、4。0%、5。0%、6。0%时,养护龄期为7、14、28、56、90d时的强度和模量变化规律,并利用路面计算软件建立计算模型,计算了路面结构在标准轴载和超载作用下的层底拉应力。研究成果表明:水泥掺量越大、养护龄期越长,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和模量越大,且强度呈线性变化,模量变化速度先快后慢。当水泥掺量≥4。0%、养护龄期≥7d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和模量满足规范要求。同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最大层底拉应力<1。1 MPa,说明强度和模量取值合理。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弹性模量

    再生沥青路面骨料和再生混凝土骨料共混用于路基的可行性分析

    张科举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再生沥青路面骨料(RAP)和再生混凝土骨料(RCA)共混物替代天然骨料用于路基的可行性,制备了5 种比例(RAP质量占比100%、50%、30%、15%和0%)的共混物,测试了共混物的压实度、渗透系数、承载比、磨损率、永久变形。研究结果表明:(1)RAP和RCA的混合比例对共混物的最大干密度和渗透系数无明显影响。随着共混物中RAP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抗磨损性和强度均逐渐降低;(2)共混物对水分比较敏感,随着目标含水率的增大,共混物的永久应变极限逐渐增大,回弹模量极限逐渐减小;(3)根据试验室和现场的测试结果,在道路路基施工中,将15%的再生沥青路面骨料与85%的再生混凝土骨料结合使用,可以替代天然骨料。

    路基工程再生骨料共混物物理特性动态特性

    橡胶粉掺量对泡沫混凝土路用性能的影响

    梁桂煌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橡胶粉掺量对泡沫混凝土路用性能之间的影响,设计相关室内试验来分析橡胶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抗压强度、干密度以及应变应力值,研究结果表明:橡胶粉掺量的增加,带动泡沫混凝土吸水率的提高;橡胶粉本身抵抗外界荷载的能力比较弱,当随着橡胶粉掺量的增多,橡胶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反而减小;橡胶粉掺量的提高,导致橡胶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值下降;当橡胶粉掺量保持不变时,气压从0。3 MPa增加到0。5 MPa,泡沫混凝土的对应的应变率提高了,泡沫混凝土的破损程度也随之增大,掺入橡胶的泡沫混凝土材料的吸能和抗变形能力比未掺入橡胶的泡沫混凝土更优越;当冲击气压相同时,不同橡胶掺量泡沫混凝土的应变值呈现先增加后平稳再减小的变化;当橡胶掺量相同时,随着施加的冲击气压增大,各个时间点对应的应变值也随之增大,同一冲击气压下,橡胶掺量泡沫混凝土的应变值也是呈现先增加后平稳再减小的变化;当气压相同时,橡胶掺量的增大,导致了泡沫混凝土的动态抗压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

    橡胶粉掺量泡沫混凝土路用性能

    基于室内试验的高比例掺合材料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

    王扬
    20-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混凝土应用成本,开展高比例掺合材料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通过矿粉单因素试验、石膏单因素试验、机制砂取代试验,并借助混凝土试验仪器研究了混凝土流动性能、力学性能、水化性能,得到掺合材料最佳掺量。结果表明:(1)相比未掺加矿粉,掺加矿粉改善了混凝土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对应每个龄期,随着矿粉掺量增加,混凝土水化热均逐渐降低。通过矿粉对混凝土扩展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水化性能有利影响,最佳掺量取 30 kg/m3。(2)相比未掺加石膏,随着石膏掺量增加,混凝土扩展度先增大后减小,混凝土7 d、28 d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均先提高后降低;通过石膏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力学性能的有利影响,最佳掺量取20 kg/m3。(3)相比未掺加机制砂,随着机制砂取代率增大,混凝土7 d、28 d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均先提高后降低,拌合物特性逐渐变差。通过机制砂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力学性能的有利影响,最佳取代率取60%,即掺量504 kg/m3。(4)通过矿粉、石膏取代水泥,降低水泥掺量 50 kg/m3;通过机制砂替代河砂,降低河砂掺量40%,实现了高比例掺合材料应用。

    室内试验高比例掺合材料流动性能力学性能

    长深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接杆搅拌桩首件施工技术

    刘宗龙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杆搅拌桩技术是高速公路路基处理中的常用技术,是一种流程简单、施工速度快的方法。为提升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总体建设质量,基于长深高速为背景,分析当地地质、水文情况,探讨施工准备工作、作业实践及质量控制环节,全面讨论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接杆搅拌桩首件施工技术。首件施工是树立"样板工程"的关键,能为后续作业提供充分的参考和经验总结,同时具备试验、调整的功能。通过此次施工,实现了首件工程的示范作用,预防和消除了后续施工可能产生的质量通病。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接杆搅拌桩

    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路面结构层应力的影响分析

    彭志云温永华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路基沉降时对应的基层材料的受力特点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分析沉降量不同时发生的沉降变形和车辆荷载共同作用时基层材料底部受力情况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路基发生不均匀形变的工况下,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比较低,此时半刚性基层底部受到较大的以受拉破坏为主的层底拉应力;半刚性基层底部的拉应力随着最大不均匀沉降量变大而增大,说明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受路基不均匀变形的影响较大;在不均匀沉降变形和车辆荷载共同作用时,基层材料底部受到的作用力主要为层底拉应力。

    路基沉降基层材料有限元分析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

    沙漠段路基压实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李元戎
    36-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保证沙漠公路的建设质量,提高其运营水平,总结了沙漠风积沙路基的压实机理,以S215 线三岔口至莎车高速公路为例,制定了压实标准,利用颗粒分析试验和击实试验研究了风积沙路基的填料特性,发现风积沙在含水量较低或较高时的干密度达到峰值,具有明显的干压实和湿压实特性;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计算模型,计算了沙漠路基在不同压实遍数和压实厚度的沉降量,优化了压实参数;同时,从压实前准备(测量放样、原地表处理、摊铺)、压实方法、压实速度等方面阐释了沙漠路基的质量控制措施,并基于手持落锤弯沉仪(PFWD)对路基的压实质量进行检测,发现上路床各个测点的压实度均大于96%,满足规范要求,这说明沙漠路基的压实及质量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沙漠路基风积沙压实机理填料控制压实度

    不同改性材料对路基填料性能影响分析

    吕晓明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公路路基填料的力学性能及变形稳定性,研究了水泥、石灰、稻壳灰、粉煤灰和纳米材料对路基填土性能的改善作用,基于改进的普罗克特、阿特伯格极限、自由膨胀率、加州承载比、回弹模数以及SEM微观扫描电镜分析等分析手段,分析了不同改性材料对黏土路基填土变形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在有效降低土壤塑性与膨胀率基础上,外掺料最佳掺量(质量占比)为:粉煤灰掺量为6%、稻壳灰掺量为15%、石灰激发剂掺量为6%、纳米材料与水泥掺量为6%。(2)在上述配比条件下,相较于普通土壤而言,改性材料可塑性、自由膨胀率和最佳含水率相对降低,但最大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加州承载比和回弹模数呈现增加趋势。(3)经SEM分析测定,掺加15%稻壳灰+6%石灰试验条件下,土壤微观结构出现颗粒絮凝和团聚情况,土壤试样强化性能与稳定性能显著优于对照土壤样品。

    水泥路基黏性土石灰稻壳灰回弹模数

    废橡塑复合改性沥青的不同制备工艺及性能检测

    陈开军
    47-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室内试验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机械力作用下的工艺,会使复合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减小,软化点提高;在高温作用下能使复合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和针入度同时增大,能使材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延度和低温抗裂性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弹性恢复性能和较好的施工性能。

    沥青废橡塑复合改性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