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交通科技
黑龙江交通科技

王银涛

月刊

1008-3383

hljjtkj1978@163.com

0451-86683434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号

黑龙江交通科技/Journal 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的抗弯性能试验分析

    生泽龙
    79-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不同的加固方式会对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的承载力造成一定影响,使其容易出现弯曲变形,因此开展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的抗弯性能试验分析.以桩埕路改造项目为例,将四个25m跨度的混凝土桥梁作为测试样本,使用三分点加载方式完成桥梁试件参数设计,布置测点时需在不同位置增加应变片,通过对有效拉应力与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将未加固的桥梁与使用板-混凝土组合方式加固的桥梁进行对比,分析其荷载-跨中挠度与抗弯强度对桥梁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所测试的桥梁试件跨中挠度在300~600 mm之间,荷载对应提升了1 500 kN;极限状态下的承载力与加固之前相比,分别提升了54.38%、50.46%、55.22%;桥梁的抗弯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相比没有加固的桥梁,桥梁试件 A3 分别增加了42.5 MPa和245%.对加固后的桥梁工程效果进行分析,未发现组合箱梁裂缝问题.

    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抗弯性能

    三跨连续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力学特性分析

    王奇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延性高以及较好的结构整体性和稳定性等优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桥梁工程中,但对于成桥后桥梁力学特性的研究较少.因此,依托福州前横路升级改造项目三跨连续钢-混凝土组合箱梁桥梁工程,通过荷载试验收集分析应变、挠度和桥梁模态数据.结果表明:荷载作用下各测点应变和挠度均小于理论值,沿横向分布与理论值趋势基本相同,实测腹板中性轴与理论中性轴基本一致,表明桥梁刚度较高、整体性较好;偏载作用下横向增大系数在1.107~1.254 之间,桥梁抗扭刚度较大,不易发生倾覆;桥梁在环境激振作用下第 1 阶模态自振频率为 3.430 Hz,大于理论值2.590 Hz,与理论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刚度.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三跨连续梁桥荷载试验力学特性

    南沙大桥钢桥面铺装防腐层施工工艺

    颜俊键张温庭陈搏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指导钢桥面防腐层施工,通过钢桥面板喷砂除锈及环氧富锌漆施工工艺研究,确定了喷砂除锈和环氧富锌漆施工关键技术控制指标,研究表明,抛丸机采用丸砂比为2∶1 时,行走速度不得>3.0 m/min;采用喷枪喷涂环氧富锌漆,漆膜厚度均匀性要优于人工滚涂,且合格率相对较高;喷枪喷涂和人工滚涂环氧富锌漆对其拉拔强度影响不大.通过防腐层施工工艺研究,验证了防腐层施工关键技术与工艺的合理性.

    钢桥面铺装喷砂除锈环氧富锌漆施工工艺

    在役桥梁桥面顶推纠偏技术和复位方案

    曾洋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营期桥梁常出现上下部结构、支座偏位,偏位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如今PLC同步顶升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桥梁纠偏工程中.以广东省梅龙高速公路深度3 号桥为研究案例,对其伸缩缝间距、梁端间距、桥墩垂直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确定上部结构纵向滑移程度,分析表明梁底支座未调平和较大的桥梁纵坡为滑移产生的原因,相比盖梁顶推复位方案,桥面顶推复位对桥墩影响小,经比较采用桥面顶推复位、梁底支座调平、安装防滑移装置的措施进行桥梁纠偏,工程完工至今桥梁未见滑移.

    桥梁工程梁体滑移桥面顶推支座调平限位装置

    外壳预制核心现浇RC结构施工工艺

    蔡忠亮曹旭东余方园吴攀...
    93-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壳预制核心现浇RC结构属于一种新型的装配整体式RC结构,该类型结构的施工具有其独有特点.针对外壳预制核心现浇RC结构主体施工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特点,提出了一种专用于该结构主体装配施工的支撑系统,详细阐述了其各组成部件的功能,并介绍了该专用支撑体系的施工工艺流程.

    外壳预制核心现浇装配整体式支撑系统

    沈山高速改扩建封闭措施对交通量的影响分析

    刁雨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京哈高速公路绥中(冀辽界)至沈阳段改扩建工程方案论证为契机,梳理施工期常见的封闭措施,以高速公路站间OD数据为基础,利用辽宁省高速公路模型对施工期道路通行条件及封闭措施进行模拟,分析各种封闭措施对于路段交通量的影响程度,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交通量封闭方案模型模拟

    风化花岗岩隧道三台阶七步法快速安全施工工艺

    焦耀亮
    101-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化花岗岩隧道建设具有施工难度大的特点,三台阶七步法在传统台阶法的基础上,优势更加突出.为提高风化花岗岩隧道的施工稳定性,对风化花岗岩隧道三台阶七步法快速安全施工工艺展开研究.以海螺峪隧道工程为例,结合衬砌结构受力情况,设计隧道内轮廓尺寸及支护结构,获取恒定轴向应力作用影响下的围岩轴向应变作用参数,计算隧道周边风化花岗岩围岩压力,为了避免锚固端整体滑移,调整开挖进尺及台阶长度,布置快速安全施工监控测量环境,利用邻近的收敛计收集现场数据.根据工程实例分析结果,当上台阶高度为4~5m时,各项数值都保持在稳定状态,有利于施工稳定.

    风化花岗岩隧道施工三台阶七步法

    分水岭隧道围岩变形分析及其控制技术

    刘维王明明黄忠张英...
    105-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分水岭隧道发生的围岩过大变形问题,通过建模分析并结合现场资料对变形原因进行了探究,同时提出了预留纵向变形缝、改善支护方式等控制变形的处治措施.处治结果表明:(1)区域地质构造附近岩体极破碎并形成断层构造岩,该岩体具有弱膨胀特性,遇水作用后形成膨胀力并在地下水、地应力等联合作用下,导致围岩初支变形;(2)现场监测结果显示,施作相关控制措施后,围岩拱顶沉降最大值为17 mm,周边收敛最大值为11 m,最终衬砌未出现过大变形、混凝土掉落等情况,说明控制措施较为有效;(3)与原开挖步无预支护的工况相比,开挖进尺为 2.4m并进行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支护的工况,相应监测点拱顶沉降、拱脚收敛和拱底回弹值分别下降92%、91.5%和83.7%,从变形角度看,开挖进尺为2.4m并进行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支护的工况控制措施效果最佳.

    隧道工程围岩变形数值模拟现场监测

    北黑铁路(龙镇至黑河段)升级改造动车组开行方案研究

    黄海唐好林刘洋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黑铁路(龙镇至黑河段)升级改造后,后方通道存在牵引种类不一致的情况,在电气化铁路、非电气化铁路间跨线运行时,因标准不一致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客运服务.结合北黑铁路(龙镇至黑河段)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功能定位进行升级改造,分析动车组列车开行必要性.分析了采用电力动车组、内燃动车组及混合动力动车组等各开行方案的优缺点,推荐采用混合动力动车组开行方案,随着动车组技术更新,可以有效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

    北黑铁路混合动力动车组升级改造跨线运行

    地铁深基坑附属结构降水设计和计算

    刘盼周汉江
    113-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水的控制在地铁施工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探讨长江一级阶地承压水位降深设计及周围环境的影响,采用承压水非完整井计算原理和地基沉降理论计算方法,对深基坑附属结构进行降水设计和地下水位降深引起的地基沉降评价,研究表明:长江一级阶地层依据承压水理论计算的降水井数量及降水构造符合工程建设要求,降水 1.5d可满足现场作业条件,地下水位降深8m引起地层沉降为38.4 mm,满足基坑控制值<40 mm的控制要求,但远大于降深 6m引起的地层沉降18.3 mm,所以在实际工程中需精确开启对应的降水井数量,不宜大面积降水,降深取较小为宜,并且降水后应注重地层沉降监测.

    深基坑降水设计地基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