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李芳

月刊

1002-4107

hljjy-gj@126.com

0451-86608263

150080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Journal Heilongjiang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valuation)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以高教评估研究为重点,探索我国高教评估理论与方法,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校本研究,立足黑龙江,面向全国,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老师专业化发展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研究生课程教改初探

    黄国勇屈辰玮王春霞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新工科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大背景,文章对"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这门研究生课程的教改情况进行分析,并主要从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模式及课程评价体系三个部分展开讨论。通过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完善课程教学资源,采用多媒体辅助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和翻转课堂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开发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新工科混合式教学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课程教学改革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案例与虚拟仿真驱动课程建设研究

    张洪鑫杜海艳孙桂涛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面向新工科的高等教育改革需要在课程建设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文章提出以工程案例和虚拟仿真相结合来驱动课程建设,探寻工程案例、虚拟仿真与课程内容三条主线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按照解决工程问题的逻辑,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并与工程案例和虚拟仿真有机结合,使得课程的教学围绕工程需求推进。

    工程案例虚拟仿真新工科课程建设

    浅析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

    周海龙李昊王海龙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对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新思路,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研究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文章针对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工科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以及为了实现该模式应采取的有效方略和基本要求。

    新工科产学研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有效方略

    新工科理念下高等院校"卓越创新型"教师培养模式与评定机制研究

    陈萌谢春丽张民安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工业工程发展新环境,高等院校工程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文章根据"新工科"建设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分析高等院校培养"卓越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挖掘培养符合当代需求的高校"卓越创新型"教师的规律。根据普通高等院校师资引进和培养的普遍规律,从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培养方法、教师队伍评定机制、教师培养的可持续性等方面对新工科背景下"卓越创新型"师资队伍的培养与评定进行探索和研究。

    新工科"卓越创新型"教师培养模式评定机制

    新时代地方高校新工科发展路径探寻——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王娟王秀秀李卫霞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蓬勃发展背景下,新工科建设虽然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共识,但实施路径并无定式。文章以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剖析案例,力求为同类型高校的新工科发展路径提供借鉴。

    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发展路径

    新工科背景下多层次电工电子实验室体系建设研究

    王永圣张家亮王程涛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新产业、新态势、新技术,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新工科"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保障新兴产业发展。电工电子创新实验室积极响应新工科建设的新要求和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基础—专业—创新—创业"多层次实验室体系,依托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梦工场,探索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本科生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加强产教融合,为新时期工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思路。

    新工科实验室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多层次

    浅析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林爽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立足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实践探索,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角度探索"思政课主阵地+社会实践体验+新媒体文化阵地"三位一体的生态育人途径,构建"生态知识+生态道德+生态实践+生态文化"四位一体的生态德育体系,筑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校引导+教师指导+学生主体"五位一体生态育人模式,引导大学生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

    大学生生态文明现状分析有效途径

    大学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陈雨生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教育现代化体系,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随着互联网及信息化的发展,将信息化和教育结合已经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点。文章从本科教育角度出发,总结本科生信息化教学现状及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加强本科生教学建设,有力推动大学信息化教学提出对策。

    信息化大学教学问题对策

    模块化管理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实践

    郑颖捷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块化管理是将系统进行科学分工,在实现模块任务的基础上更为高效地实现整体目标。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包含一系列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过程。根据模块化理论,可以将整个论文指导工作拆分设计为若干任务模块,通过强化选题、开题、写作、查重等模块管理,加强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控制,提升工作效率。同时,精准的模块任务管理也能够实现学生文献阅读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有助于提高论文质量。

    模块化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过程控制能力培养

    高校二级学院的外事工作机制探讨

    黄荣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国际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部分高校二级学院在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存在着缺乏积极性、丧失本土性、保障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等问题。为重点做好因公出国(境)手续办理、外国专家接待和聘任、国际交流活动筹办和国际合作关系管理等工作,学院应当在制度、人员和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良莠要分明、方式要灵活、保密要做好、发展要统筹,学院方可以自身发展助力高校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稳步向前。

    高等院校二级学院外事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