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炼油与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炼油与化工
炼油与化工

黄成义

双月刊

1671-4962

lyyhg@cnpc.com.cn

0459-6916031 6756179

163711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龙凤大街142号

炼油与化工/Journal Refining and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以实用生产技术为主要报道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链穿梭聚合制备的烯烃多嵌段共聚物

    高海洋高恒涂广水郑涵斗...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烯烃多嵌段共聚物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优异的物理性能,在材料科学中展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链穿梭聚合技术有效地实现了烯烃多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简化了工业化生产并显著提升了聚合物的性能.文中介绍了烯烃多嵌段共聚物的结构,性能和应用,综述了烯烃多嵌段共聚物的链穿梭聚合制备技术和其它新型单体烯烃多嵌段共聚物的研究进展.

    烯烃多嵌段共聚物链穿梭聚合催化剂链转移剂

    ZSM-35沸石的合成及其催化裂解庚烷制烯烃

    张晓丹张永军韩洪晶张亚男...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烷烃催化裂解制备轻烯烃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而提高轻烯烃产率和选择性仍然存在挑战.文中采用水热合成方法以吡咯烷(PYR)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双模板剂制备了具有层状薄片堆叠构成的球形ZSM-35-0.01CTAB分子筛.通过PYR和CTAB的相互作用,相对于母体ZSM-35催化剂,ZSM-35-0.01CTAB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由309 m2/g和0.19 m3/g升至340 m2/g和0.24 m3/g.在正庚烷催化裂解过程中,相比于ZSM-35的27.68%和ZSM-35-0.005CTAB的 32.19%,有促进中间体的传质,将C2=~C4=产率提升至37.05%.新的合成策略为调节ZSM-35沸石的形貌和尺寸提供了有效途径,并在烷烃裂解过程中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ZSM-35沸石双模板剂正庚烷催化裂解C2=~C4=

    基于分子筛的重芳烃轻质化利用技术进展

    柴涵语徐亚荣魏书梅王冰...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工行业中,由于催化重整、蒸汽裂解生产乙烯等装置不断扩能,导致重芳烃产量巨大,其组分复杂且难以分离,利用率极低,重质芳烃轻质化技术在未来发展尤为关键.文中阐述了国内外重质芳烃轻质化技术研究中的3种反应类型,证明了基于分子筛改性对轻质化技术的重要性,分析了在重芳烃轻质化的工业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为企业绿色化发展提供研究依据.

    重质芳烃轻质化分子筛催化剂

    双相不锈钢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

    邢卓于志伟李科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是换热器质量控制的重点.双相不锈钢焊接的目标是获得平衡的铁素体(δ)和奥氏体(γ).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使用Φ1.6 mm的ER2209焊丝,以0.54 kJ/mm的热输入焊接Φ25 mm×2 mm的S32205双相不锈钢换热管与管板试件.经取样检测,角焊缝厚度均值2.88 mm;焊缝维氏硬度均值255.8 HV;按ASTM E562测定铁素体含量,焊缝铁素体含量均值59.3%,管侧熔合线57.3%,管侧热影响区58%,板侧熔合线58.7%,板侧热影响区58.2%;按ASTM A923的方法A检测,5区的金相组织相界和晶界平滑,无有害沉淀相析出,评定为未受影响的金相组织;按GB/T 4334的方法E试验,无晶间腐蚀现象.以上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协议要求,说明焊接工艺适用.

    双相不锈钢换热管焊接铁素体

    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下不同比例油煤共炼的研究

    魏江涛李晓宏高伟毛吉会...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劣质重油作为原料与煤共炼的反应效果和可行性,将FCC油浆和DCC重油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组成原料油,再与煤粉混合成浆,利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开发的0.15 t/d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原料中再逐步加入不同比例DCC重油,煤的转化率保持在89%~91%,虽然比纯FCC油浆和煤共炼转化效果稍低,但是总的液体收率相近.DCC重油中芳烃含量较高供氢性能较强,大于525℃渣油组分转化率与纯FCC油浆和煤共炼结果相差不大,保持在89%~91%,而沥青质转化率有所提高,保持在79%~82%,表明DCC重油作为煤油共炼的原料油是可行的.

    DCC重油FCC油浆油煤共炼加氢裂化

    改性沸石+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氨氮实验研究

    贾玉岩彭娟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性沸石吸附与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在处理微污染水中氨氮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组合工艺在不同类型微污染水体中的应用效果缺乏系统的研究.文中通过实验室规模的吸附和生物接触氧化实验,分析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氨氮去除效果,发现改性沸石可以有效提升氨氮的去除率,其中有机改性沸石表现最优,氨氮去除率高达98.5%,同时,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中,曝气量和HRT的增加均能提高氨氮去除率,生物膜的成熟度也对去除效果有正面影响.

    改性沸石吸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微污染氨氮

    球磨时间对MSR铜铝尖晶石的影响

    乔韦军郝敏彤王波张煜琪...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球磨法制备了铜铝(Cu-Al)尖晶石催化剂,通过改变球磨时间(t=0、2、4、6h),制备出Cu-Al尖晶石前驱体CAQ-t和对应催化剂CA-t,通过XRD、BET、H2-TPR和XPS一系列表征方法对催化剂及前驱体进行表征,探究球磨时间对尖晶石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球磨时间会增加Cu-Al尖晶石及CuO的分散情况,进而影响了尖晶石相含量.当球磨时间为4h时,制备的Cu-Al尖晶石分散情况最好,尖晶石含量最高为90.76%,将其应用在催化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中,当反应温度为280 oC时,水醇物质的量比为2.当甲醇质量空速为1.05 h-1时,甲醇转化率约为76%,并且能够在50h下保持不失活.

    球磨时间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Cu-Al尖晶石催化性能

    基于FT-IR快速预测车用柴油十六烷值

    庞二喜刘志浩刘奇锋孙运才...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用柴油十六烷值是衡量柴油在压燃式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车用柴油出厂时的关键质量指标之一.利用FTIR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车用柴油十六烷值的核偏最小二乘法定量分析模型,相关系数R为0.97,均偏差为0.05,标准差0.05,说明模型建立的方法较好.进一步对模型进行验证和评价,验证集的20个样品的十六烷值相关系数R为0.95,预测均方差(RMSEP)为0.44.说明模型的预测效果很好,能满足生产中车用柴油检测精度基本要求,所建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可以达到常规分析方法的精度要求.

    十六烷值傅里叶变换红外化学计量学核偏最小二乘法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JC的中试应用

    王俊荣邢卫东黄荣福于连荣...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乙氧基镁为载体,添加第3组分,制备出JC催化剂.文中介绍了催化剂的制备及基本性能指标,JC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颗粒形态好,活性较高,粒径分布窄.JC催化剂应用于淤浆法间歇中试聚合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装置运行平稳,各批次产品分子量控制稳定,生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粒径分布集中,堆密度高于0.42 g/cm3,细粉含量少,具有很好的物理力学性能,中试产品加工性能良好,加工的管材制品内外表面光滑,管材制品物理力学性能优于对比UHMWPE,表明JC催化剂可用于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乙氧基镁载体乙烯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

    2Cr1MoVG蒸汽管道开裂失效原因分析

    唐素梅刘强王鑫宋策...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煤化工企业的在用蒸汽管道服役10a后发生蒸汽泄漏.为找到泄漏原因,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在管道紧急停工后,将开裂部位切割取下,进行详细的失效分析.对蒸汽管道的开裂部位开展了宏观检查、无损检测、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电镜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泄漏管道焊缝处的母材热影响区发生高温蠕变,同时管道变径部位存在局部应力集中引发开裂.根据以上原因对焊缝裂纹的预防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建议.

    裂纹泄漏高温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