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学

杜广洲

月刊

1004-5775

hljyx08@163.com

0451-87253050 87253051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黑龙江医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黑龙江分会主办的地方性综合临床医学期刊,创刊于1972年办刊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为临床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各方面取得突出在绩。本刊全体采编人员竭诚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订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成药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夏玉章陈立同陈熙
    1283-1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不同中成药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CBM等数据库,筛选至2022年9月1日之前发表的中成药辅助治疗GERD的临床对照试验,提取相关资料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1个RCTs,包括5 458名患者,12种常见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性方面,胃力胶囊、达立通颗粒及胃力康颗粒疗效最好.在安全性方面,六味安消胶囊、枳术宽中胶囊、气滞胃痛颗粒安全性最佳.结论:中成药辅助治疗GERD疗效较好,安全性也较高.

    中成药胃食管反流病网状Meta分析有效性安全性

    去甲肾上腺素辅助椎管内麻醉对剖宫产术产妇围手术期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王双兵曲沛
    1290-1292,1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辅助椎管内麻醉对改善剖宫产术产妇围手术期心功能指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行剖宫产术的11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椎管内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NE辅助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产妇围手术期心功能变化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新生儿娩出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麻醉10 min后(T1)、麻醉30 min后(T2)、术毕时(T3)、苏醒后(T4)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低于对照组,心输出量(C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2、3.527、3.821、3.657、2.571、3.115、3.251、3.162、2.427、2.402、2.459、2.615,P<0.05);观察组产妇苏醒时间以及新生儿娩出后1 min、5 min、10 min时的Apgar评分与对照组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38、0.202、0.223、0.152,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5.45%)低于对照组(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6,P<0.05).结论:采用NE辅助剖宫产产妇的椎管内麻醉可显著改善其围手术期心功能,NE不会对产妇苏醒情况及新生儿娩出情况产生明显影响,但会显著降低术后低血压、寒战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产妇预后.

    剖宫产椎管内麻醉去甲肾上腺素心功能新生儿结局不良事件

    育龄期卵巢囊肿患者剔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曾玉红吴晓华潘艳珍
    1293-1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育龄期卵巢囊肿患者剔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江西省赣县区人民医院120例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的育龄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率,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将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经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剔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育龄期卵巢囊肿患者中剔除术后有18例发生了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发生率为15.00%;两组患者患侧、手术方式、止血方式、医师经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0、7.138、7.353、5.05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侧囊肿、单孔手术、电凝止血、医师经验匮乏均是育龄期卵巢囊肿患者剔除术后是否发生DOR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育龄期卵巢囊肿患者剔除术后存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情况,受到双侧囊肿、单孔手术、电凝止血、医师经验匮乏等因素影响.

    卵巢囊肿剔除术后卵巢储备功能

    居家胆道闭锁患儿父母积极感受与照护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燕林耿荷红闫丽丽朱莹莹...
    1296-1299,1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居家胆道闭锁(BA)患儿父母积极感受与照护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9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河南省儿童医院普通外科二病区132例门诊复诊的胆道闭锁Kasai术后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中文版家庭照护测量量表、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调查表、药物依从性量表、复诊依从性量表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居家BA患儿父母积极感受得分为(28.16±4.91)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疾病照护能力得分为(30.56±7.20)分,处于偏低水平;疾病管理困难得分为(49.52±7.68)分,处于较高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积极感受与疾病照护能力得分呈正相关(r=0.302,P<0.05),积极感受与疾病管理困难得分呈负相关(r=-0.222,P<0.05).结论:居家BA患儿父母的积极感受和照护能力均亟需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应为其提供相应的居家康复护理和心理社会支持,减轻患儿父母的身心压力和照顾负担,改善其积极感受水平和照护能力,进而提升其照护质量,促进患儿及其父母的身心健康.

    积极感受照护能力居家胆道闭锁患儿

    血小板纤维蛋白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邻牙远中骨缺损修复中应用

    闫景高金波
    1300-1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膜应用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第二磨牙远中骨质缺损修复的疗效.方法:全面检索数据库中PRF膜用于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2年10月,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9篇文章纳入分析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第三磨牙拔除后放置PRF膜能明显降低第二磨牙远中牙周袋深度(PD)[SMD=-1.22,95%CI(-1.84,-0.60),P=0.000 1]、拔牙区骨高度(ABH)[SMD=-1.56,95%CI(-2.54,-0.59),P=0.002]及骨密度(BMD)[SMD=0.81,95%CI(0.46,1.16),P<0.000 01]明显增加;但第二磨牙远中附着水平(CAL)及牙龈退缩程度(GR)无明显改变.结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后同期植入PRF膜有利于促进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的愈合.

    阻生齿拔除血小板纤维蛋白骨缺损Meta分析

    急性脑出血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卢小可艾艳平韩世俊
    1305-1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影响早期预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便于提高急性脑出血病症的诊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1月许昌市立医院收治的6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入院治疗1周后的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两个小组,并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患者指标包括了入院年龄、性别、疾病史、既往史、入院GCS评分、血肿量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等临床检测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对实验中两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血肿量、GCS评分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4、81.241、39.563、130.541,P<0.05);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急性脑出血的严重程度以及早期预后存在显著的关联(OR=1.541,P<0.05),而血肿量与急性脑出血的严重程度以及早期预后的关联性相对较低(OR=1.324,P<0.05),GCS评分以及年龄和急性脑出血的严重程度以及早期预后的相关性相对最低(OR=1.131,P<0.05).结论:在经过实验和分析对比后能够发现,患者的年龄、血肿量、GCS评分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都和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早期预后具有一定关联,其中血浆D-二聚体水平关联性最高,因此在临床诊断和急救的过程中,医疗人员必须要对患者的凝血情况、血肿量以及昏迷的状况第一时间进行检测和分析,并且采取合理的措施展开急救,以保障能够挽救更多急性脑出血患者宝贵的生命.

    急性脑出血严重程度早期预后影响因素

    保守治疗与微创穿刺术在脑出血合并轻度锥体束损伤患者中的对比分析

    刘备黄骥王娜
    1308-1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保守治疗与微创穿刺手术在脑出血合并轻度锥体束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及预后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合并轻度锥体束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脑出血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穿刺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差异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7、2.882,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9,P>0.05).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微创穿刺手术在脑出血合并轻度锥体束损伤患者中疗效更高,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

    脑出血锥体束损伤微创穿刺手术保守治疗认知功能神经功能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MVD术对面肌痉挛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

    孟恩平马艳付旭东马建...
    1311-1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MVD)术对面肌痉挛(HF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1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H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与监测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MVD术进行治疗,监测组患者在实施MVD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观察监测组患者面神经侧方扩散反应(LSR)情况以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中的V波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监测组患者在MVD术中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发现,其中有5例患者LSR波形消失是在进行桥小脑角探测检查时,32例患者是在进行神经减压时消失,其余2例患者直至MVD手术结束LSR波形仍然可见.术后1d,监测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75,P<0.05).结论:HFS患者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实施MVD术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同时,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比临床治疗HFS患者时单独采用MVD术进行治疗的方式更具优势,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神经电生理监测微血管减压面肌痉挛临床疗效

    腔内介入技术对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问题的临床应用

    龚丽佳郑承烈周群
    1314-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腔内介入技术对透析患者血管通路问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由于血管通路问题无法顺利进行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透析的ESRD患者均行腔内介入技术治疗,包括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球囊扩张术或减影血管造影(DSA)下中心静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统计入选的ESRD患者腔内介入技术治疗后通路开通率,比较其术前、术后肱动脉血流量、血管阻力指数(RI),统计其术后KT/V值(在一定透析时间内透析器对尿素的清除量与体积的比值),统计其术后随访3个月腔内介入技术治疗后远期开放率.结果:60例患者中,采用腔内介入技术治疗后57例患者恢复正常透析,保留血管通路,血管通路开通率为95.00%(57/60).患者术后的肱动脉血流量高于术前,RI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86、15.908,P<0.05).患者术后的KT/V值为(1.33±0.40),透析充分.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腔内介入技术治疗远期开放率为91.66%(55/60).结论:腔内介入技术能够解决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问题,保证血管通路通畅,提高肱动脉流量,保证透析充分性.

    透析腔内介入技术血管通路问题通路开通率肱动脉流量

    TLIF与PLI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李增超时群峰
    1317-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腰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20年4月驻马店魏道德骨科医院收治的120例多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TLIF组(62例)和PLIF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隙高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PLIF组比较,TLIF组切口更小,手术和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39、5.128、12.217、9.524,P<0.05);两组患者VAS、ODI及椎间隙高度的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均存在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72、4.438、3.890,P<0.05);两组患者VAS、ODI及椎间隙高度总体比较存在分组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571、5.490、6.129,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VAS、ODI及椎间隙高度存在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 773.355、1 554.785、500.750,P<0.05);术后6个月,TLIF组VAS及ODI低于PLIF组,椎间隙高度高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54、5.869、5.687,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VAS、ODI及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729、1.253、1.496,P>0.05);术后随访12个月,TLIF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8,P<0.05).结论:PLIF与TLIF均能有效改善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腰椎功能及缓解疼痛,但TLIF恢复快、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腰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