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学

杜广洲

月刊

1004-5775

hljyx08@163.com

0451-87253050 87253051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黑龙江医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黑龙江分会主办的地方性综合临床医学期刊,创刊于1972年办刊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为临床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各方面取得突出在绩。本刊全体采编人员竭诚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订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介入治疗在四肢严重冻结性冷伤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苏海涛阚侃屠华雷张鸿稚...
    389-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导管介入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四肢重度冻结性冷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2月于哈尔滨市第五医院住院治疗的45例四肢重度冻结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分为介入组(22例)和常规组(23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快速复温治疗,介入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经导管动脉灌注溶栓剂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介入治疗有效性、并发症及愈合时间和截肢率情况.结果:介入组血管造影疗效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6,P<0.05);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后,介入组愈合时间及截肢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3;χ2= 4.811,P<0.05);治疗后,溶栓并发症发生情况介入组出血发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6,P<0.05).结论:经导管导管动脉灌注溶栓剂治疗四肢严重冻结性冷伤疗效突出,能够促进冻结性冷伤的创面愈合并减少截肢情况发生.

    介入治疗重度冻结性冷伤创面愈合截肢率

    超声雾化利多卡因吸入在FOB辅助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王慧王志华闵红星
    392-394,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超声雾化利多卡因吸入在纤维支气管镜(FOB)辅助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麻醉效果,期望为临床干预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80例需行清醒气管插管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利多卡因超声雾化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采用传统的2%利多卡因喷喉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记录患者入室后(T1)、插管前5 min(T2)、插管后1 min(T3)及插管后5 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插管时间及首次插管成功率、呼吸抑制发生率、呛咳及体动发生率、术后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在 T3、T4 时间点上 MAP 和 HR 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6、-6.33、-9.76、-6.81,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插管时间较短,首次插管成功率高,呼吸抑制、呛咳及体动发生率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χ2=8.41、-9.73、-4.83、-5.96,P<0.05).实验组插管满意度(69.1%)较对照组(57.4%)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P<0.05).结论:超声雾化利多卡因吸入联合右美托咪定对FOB辅助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麻醉方案在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插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利多卡因右美托咪定超声雾化清醒气管插管

    2型糖尿病患者峰值摄氧量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研究

    白金晨李英
    395-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峰值摄氧量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13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检测的峰值摄氧量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用r表示,0<|r|≤0.3提示相关性较弱,0.3<|r|≤0.7提示相关性中等,0.7<|r|≤1提示相关性较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T2DM患者峰值摄氧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T2DM患者的峰值摄氧量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T2DM病程呈弱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14、-0.250、-0.230,P<0.05),与男性和HDL-C呈弱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20、0.220,P<0.05),与握力/体质量呈中等强度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89,P<0.05),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呈中等强度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2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DD、腰围是T2DM患者峰值摄氧量的独立危险因素,握力/体质量、男性性别是T2DM患者峰值摄氧量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LVDD、腰围是T2DM患者峰值摄氧量的独立危险因素,握力/体质量、男性是T2DM患者峰值摄氧量的独立保护因素,T2DM患者握力/体质量降低会增加心肺耐力受损的发生风险.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的预测T2DM患者心肺耐力受损的方法,并为预防及治疗T2DM患者心肺耐力受损提供了理论依据.

    2型糖尿病握力/体质量峰值摄氧量独立影响因子

    常规、早期进行膨肺治疗对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肺不张率的影响

    张莉娜张甜艺马玲玲
    399-402,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常规、早期进行膨肺治疗对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肺不张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呼吸机膨肺标准操作,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呼吸功能参数、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炎性反应指标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不张发生率、脱机成功率、ICU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2、4.357,P<0.05;t=6.085、7.32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潮气量、肺顺应性以及氧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气道阻力、气道压力、呼吸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28、21.323、30.699、2.941、4.992、3.015,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 h、24 h的心排血量(CO)、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 h、24 h的心率(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01、8.092、5.396、7.439、4.701、4.249、2.268、3.24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肾素(Renin)、血管紧张素Ⅱ(ACEIⅡ)、肾上腺素(E)及去甲肾上腺素(NE)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7、8.858、13.161、2.238,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74、12.195、2.001、30.019,P<0.05).结论:ICU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常规、早期进行膨肺治疗,患者的肺不张率显著下降.

    重症监护室膨肺治疗肺不张氧化应激炎性反应

    长链非编码RNA SNHG1对结直肠癌增殖、迁移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曹强
    403-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SNHG1)对结直肠癌(CRC)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FHC)、结直肠腺癌细胞系(HT29)细胞中IncRNA SNHG1的表达水平.将HT29细胞分为干扰组(si-SNHG1)和对照组(si-NC),分别转染SNHG1 siRNA和NC siRNA,采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HT29 细胞中SNHG1的表达明显高于FHC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45,P<0.05);si-SNHGI组细胞增值活性、迁移细胞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17、12.714,P<0.05),STAT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3,P>0.05),P-STAT3蛋白表达减少(t=15.473,P<0.05).结论:SNHG1在CRC细胞中呈高表达,可促进CRC细胞增殖、迁移,其机制可能与SNHG1上调P-STAT3蛋白的表达促进JAK-STA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结直肠癌增殖迁移

    Westgard-西格玛规则在血细胞分析室内质量控制选择上的应用

    李伟李燕王玉霞
    407-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Westgard-西格玛规则帮助临床实验室血细胞分析室内质量控制(IQC)选择恰当的质控规则,以确保室内质控结果合格、有效.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1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医院检验科临床实验室的5个项目低、中两个浓度质控水平的IQC数据,计算各项目的不精密度(CV).根据2021年本临床实验室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临床检验中心全血细胞计数2次室间质量评价的结果,计算5个项目的平均偏倚(Bias)值.根据《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WS/T 406-2012)规定的允许总误差(TEa),计算出各个项目的质量水平西格玛指数(σ),公式为σ=(TEa-|Bias|)/CV.根据Westgard-西格玛规则的要求,对血细胞分析中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小板(PLT)项目选用相应的质控规则.结果:WBC项目应采用的IQC规则是13S、22S、R4S、41S.RBC项目应采用的IQC规则是13S、22S、R4S、41S、8X.HGB项目应采用的IQC规则是13S、22S、R4S、41S、8X.MCV项目应采用的IQC规则是13S、22S.PLT项目应采用的IQC规则是13S、22S、R4S、41S.结论:Westgard-西格玛规则能够帮助临床实验室优化IQC规则和使用质控品浓度水平的个数,甚至每个浓度水平质控品重复测定的次数,使临床实验室IQC规则更实际、实用.

    Westgard-西格玛规则室内质量控制血细胞分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和非HDL-C的相关性研究

    陈志峰
    410-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白细胞分化抗原40(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0,CD40)和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WHO1979年制订的标准并参考《2000年ACC/AHA(美国心脏病学会)的诊断指南》和《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其分为ACS组21例、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SA)组16例及以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15例.比较三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t intensity,MFI)表达、血清非HDL-C水平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情况.结果:ACS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水平较SA组和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54、-5.062,P<0.05),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9,P>0.05).三组患者M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481,P<0.05).ACS组血清CRP表达水平为(13.04±16.74)mg/L,高于SA组的(1.58±1.19)mg/L及对照组的(1.43±1.1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4、-2.536,P<0.05),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138,P>0.05).三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23,P<0.05).ACS组血非HDL-C水平为(3.78±1.31)mmol/L,高于 SA 组的(3.31±1.06)mmol/L 及对照组的(2.50±0.7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1、-2.677,P<0.05),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4,P>0.05).三组患者非HDL-C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67,P<0.05).CD40与CRP呈显著相关性(r=0.407,P<0.05),CD40与非HDL-C呈显著相关性(r=0.379,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影响斑块的稳定性,而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斑块炎症程度和稳定性状况.因此,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可能是冠脉病变活动性临床标志物,有望成为预测ACS发生及识别易损斑块的敏感指标,为预防和治疗ACS提供新的思路.

    白细胞分化抗原40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不同输血方式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转归影响的研究

    汪晓晓张紫薇康逸群郭建荣...
    414-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输血方式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90例择期骨科手术患者根据术中不同输血模式分为异体输血组(A组)和自体输血组(B组),自体+异体输血组(C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全身麻醉后,桡动脉采血检测Hb、Hct值;观察并记录术中失血量、异体输血量、自体输血量、尿量、手术时间及液体输入量;分别于术前、术后、术后1 d、3 d、5 d采集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及NK细胞百分比;术前1d、术后1 d、3 d、7 d记录15项恢复质量量表(QoR-15)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C组出血量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术后1 d、3 d、5 d的CD3+、CD4+和NK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 d、3 d、5 d CD3+、CD4+细胞百分比,C组术后3 d CD4+细胞百分比,术后5 d CD3+细胞百分比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在术后1 d、3 d QoR-15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术后1 d、3 d QoR-15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显示B组术后住院时间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住院时间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IOCS)应用于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相对于异体输血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转归,提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不同输血方式骨科手术高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术后转归

    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对膝骨性关节炎并膝外翻畸形的疗效分析

    吴炳友万千马海鱼赵强...
    418-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膝骨性关节炎并膝外翻畸形治疗中应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膝骨性关节炎并膝外翻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所用假体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46例)给予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B组(46例)给予后方稳定型假体.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指标、膝外翻角、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水平.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7,P<0.05);术后2周,A组膝外翻角小于B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5、2.080,P<0.05);术后3个月,A组膝关节评分功能、活动度、屈曲畸形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0、2.003、3.001,P<0.05);术后3个月,A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生理机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34、2.617、2.519,P<0.05).结论: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后方稳定型假体行TKA治疗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前者术中出血量更少,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

    膝骨性关节炎膝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假体后交叉韧带

    DisCoVisc黏弹剂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的预防效果

    张希刘德成
    42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DisCoVisc黏弹剂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样本医院收治的102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常规组(51例)和实验组(51例).常规组接受透明质酸钠治疗,实验组接受DisCoVisc黏弹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临床疗效、术后28d角膜水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5,P<0.05);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临床疗效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54,P<0.05);与术后1d相比,术后28d两组患者角膜水肿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8,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3,P<0.05).结论:DisCoVisc黏弹剂对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疗效确切,改善角膜内皮细胞和角膜水肿,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预防效果明显.

    透明质酸钠DisCoVisc黏弹剂角膜内皮细胞超声乳化术角膜水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