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学
黑龙江医学

杜广洲

月刊

1004-5775

hljyx08@163.com

0451-87253050 87253051

150036

哈尔滨市香坊区香顺街41号

黑龙江医学/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黑龙江省卫生厅主管、中华医学黑龙江分会主办的地方性综合临床医学期刊,创刊于1972年办刊三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为临床医学、教学及科学研究服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注重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在各方面取得突出在绩。本刊全体采编人员竭诚欢迎广大医务工作者订阅、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RAS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

    邱祯宇朱洲均王超田彦虎...
    1027-1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437例70岁以上老年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例.按入院后48 h内是否手术分为ERAS组(244例)和非ERAS组(19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人数、出院3个月内死亡人数、出院1年死亡人数和出院后1年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的发生人数.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10,0.388,0.150,P>0.05);ERAS组住院时间较非ERAS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4,P<0.05);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人数、褥疮发生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出院3个月、出院1年内死亡人数,出院后1年内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人数较非ERAS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能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降低术后1年内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死亡率.

    加速康复外科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死亡率

    泌尿系肿瘤骨转移的手术治疗策略

    黄园顺冉舒李晓伟赵友光...
    1030-1032,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泌尿系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21年8月西部战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和骨科收治的20例泌尿系肿瘤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拒绝行手术治疗,给予镇痛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减少镇痛药物使用并行手术治疗.患者均进行12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末次随访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 d及末次随访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8、-6.488,P<0.05).泌尿系肿瘤骨转移患者予以骨科手术治疗后,均能有效缓解一定程度的骨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泌尿系肿瘤骨转移的诊断需综合临床、病理、检验及免疫组化结果,积极手术治疗泌尿系骨转移不但可控制转移灶肿瘤进展,重建骨骼功能,而且能明显缓解疼痛,延长患者的寿命和改善生活质量.

    泌尿系肿瘤骨转移手术治疗

    吸入性七氟烷对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研究

    刘攀攀
    1033-1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术中应用吸入性七氟烷麻醉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24例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经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术中均予以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全程予以吸入性七氟烷辅助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基础体征、肾脏组织及心肌组织功能,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情况及苏醒质量.结果:术后,观察组的尿酸(UA)、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上腺皮质醇(Cor)等肾脏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84、29.043、15.350、8.682,P<0.05);术后,观察组的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95、5.177、19.790、14.086,P<0.05);术后,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35、7.605、7.123,P<0.05);术后,观察组的肾脏损伤、心肌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06、5.994,P<0.05);苏醒后,观察组Ricker镇静评分(SAS)、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a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2、0.756、1.895、1.808,P>0.05).结论:在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术中应用吸入性七氟烷辅助麻醉可有效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肾脏、心肌损伤发生,对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此麻醉方案为影响患者术后苏醒质量,苏醒后基础体征指标也较为稳定.

    创伤性下肢骨折吸入性七氟烷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功能苏醒质量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王丽娜高涛
    1037-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动脉瘤破裂所致蛛网膜出血(SAH)的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1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2例动脉瘤破裂SAH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开颅夹闭术治疗)和观察组(61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通过术后为期6个月的短期随访评估并对比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64、2.674、3.550、6.213,P<0.05);术后,血管内皮素-1(ET-1)、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心率血压乘积(RP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20、19.258、15.277、4.007,P<0.05);观察组的格拉斯哥预后指数(GOS)、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PS)高于对照组,改良Fisher量表(mF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95、18.279、28.224,P<0.05);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0,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动脉瘤夹闭术而言,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SAH的效果更佳,对缓解患者脑组织炎症反应、术后应激反应、改善预后并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均有积极意义.

    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夹闭术血管介入栓塞术预后情况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赵卫卫李艳曹伟华
    1041-1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长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观察组行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认知功能、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46、7.531,P<0.05);T1、T2,观察组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17、5.530;11.788、6.424;11.931、5.587,P<0.05);T1、T2,观察组患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54、16.659;6.108、5.821;13.925、13.494,P<0.05);术后1 h、术后3 h,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97、5.027,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3,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作用明显,可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减轻应激反应、加快术后认知功能恢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七氟醚瑞芬太尼静吸麻醉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

    急诊外科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休克指数指导与评估作用分析

    翁昆仑
    1045-1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外科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休克指数指导与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76例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救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以休克指数为指导的急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急诊及分诊时间、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7.37%)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7,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及分诊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2、3.598,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乳酸(BLA)低于对照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2.962、3.322、2.849、3.423、2.226,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12,P<0.05).结论:以休克指数为指导的急救干预能改善急诊外科严重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血液循环、通气质量,增强救治的安全性,提高抢救效果.

    急诊外科创伤失血性休克休克指数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马永勋马玉清张培
    1048-1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信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期间浓度的异同,将患者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丙泊酚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各38例.对比3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对比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期的认知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3组患者MAP和HR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5.840、55.474,P<0.05);术后,3组患者的CD3+、CD4+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5.987、242.908,P<0.05);舒芬太尼组的麻醉维持时间短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72,P<0.05);3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和开始睁眼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309、113.829,P<0.05);术后,3组患者MoCA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271,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有助于减轻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免疫反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丙泊酚舒芬太尼老年下肢骨科手术免疫功能认知功能

    酵母多糖制备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疾病动物模型

    吴智婷齐诗仪龚萌黄莹...
    1052-1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使用酵母多糖来建立稳定的SIRS大鼠模型,为下一步探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病机制及后续干预做准备.方法:Wistar大鼠均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石蜡混悬液制备SIRS动物模型,将模型组大鼠按照不同剂量分为400 mg/kg、500 mg/kg、600 mg/kg、700 mg/kg4组,通过对比观察,评估各组大鼠注射后的生存率(96h),给药后24h大鼠的一般情况、体温、白细胞(WBC)计数、外周血检测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肝肺脏器的病理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石蜡混悬液剂量为600 mg/kg和700 mg/kg的大鼠符合SIRS动物模型标准,600 mg/kg组大鼠48h时生存率为40%,具有较长的生存周期;而700 mg/kg组大鼠短期内的死亡率在24 h后即可达到50%.结论: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石蜡混悬液是能成功制备较为稳定的SIRS模型大鼠的方法,600 mg/kg剂量组的大鼠可存活的时间较长,故可用于SIRS发病机制研究,亦为SIRS的后续干预实验做好准备.

    酵母多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模型,动物大鼠

    miR-330-5p通过抑制MAPK通路发挥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梁霄何成龙聂鹏
    1056-1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miR-330-5p保护心肌缺再灌注的分子机制及其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心肌细胞AC16,转染miR-330-5p模拟剂(mimic),在1%O2+5%CO2+94%N2条件下构建心肌细胞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以模拟心肌缺血再灌注.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采用ELISA法检测心肌细胞中4-羟基壬烯醛(4-HNE)、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cl-2相关的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蛋白表达、乙醛脱氢酶2(ALDH2)和MA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脯氨酸导向的细胞外调节激酶(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1(JNK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蛋白表达.结果:在OGD/R模型中,心肌细胞凋亡率增加,4-HNE、MDA含量均显著升高,而ALDH2则显著降低;凋亡标志Bax显著升高,而Bcl-2显著降低.转染miR-330-5p mimic后,心肌细胞中4-HNE、MDA显著降低,ALDH2可见显著升高,且细胞凋亡显著抑制.对于MAPK信号通路,在转染miR-330-5p mimic后,ERK1/2、JNK1、p38 MAPK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miR-330-5p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调控ALDH2表达,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从而保护心肌细胞.

    miR-330-5p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氧化应激

    IPACK阻滞与LIA在膝关节矫形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董星李欣赵克非
    1061-1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胭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与关节周围局部浸润镇痛(LIA)在膝关节矫形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招募60例膝关节矫形术患者,随机分为IPACK阻滞组(I组)和LIA组(L组).I组行I PACK阻滞,L组行LIA.记录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主动屈膝最大角度、步行距离、镇痛补救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L组比较,8 h(T2)时点I组静态疼痛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1,P<0.05);与L组比较,T2,24 h(T3)时点I组动态疼痛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77、-2.841,P<0.05);与L组比较,I组羟考酮应用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7,P<0.05);与L组比较,I组术后2~3 d患者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8、-2.426,P<0.05).结论:IPACK阻滞较LIA更适合于膝关节矫形术后镇痛.

    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阻滞关节周围局部浸润镇痛膝关节矫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