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黑龙江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黑龙江医药
黑龙江医药

李二林

双月刊

1006-2882

heilongjiangyiyao@126.com

0451-51983683

150090

哈尔滨市南岗区闽江路222号

黑龙江医药/Journal Heilongjiang Medicine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自1988年创刊以来,已成为黑龙江省医药行业的核心期刊,是以反映最新技术为特色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他汀类药物联合多奈哌齐治疗NAFLD合并AD的疗效及对LCN2的影响

    何盛泉黄竹锋陈恺朱伟谦...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联合多奈哌齐治疗NAFLD合并AD的疗效及对LCN2 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21 年 1月—2023 年6 月收治的66 例NAFLD合并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法分组,分为观察组(33 例)和对照组(33 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氧化应激指标(MDA、SOD)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OD水平更高,MDA水平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和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CN2 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LCN2 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VS18.18%)对比差异不大(t=2.276,P=0.131).结论:在他汀类药物联合多奈哌齐治疗NAFLD合并AD的疗效十分显著,可加以应用和推广.

    他汀类药物多奈哌齐NAFLD合并AD疗效LCN2

    TCD对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后脑血流监测应用

    张伟娟董文韬区健刚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急性脑梗死(ACI)机械取栓术后脑血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 年6 月—2023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 85 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机械取栓术治疗,治疗 7 天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依据治疗前后的差值(ΔNIHSS)进行分组,将ΔNIHSS≥4 分归为神经功能改善良好组,将ΔNIHSS<4 分归为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并随访至治疗后90 天,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MRS≤2 分归为预后良好组,MRS>2 分归为预后不良组;并于治疗前及治疗 7 天后开展TCD检查,明确大脑中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平均最大血流速度(MV)、搏动指数(PI)变化,并比较治疗前后及不同组别间脑血流参数差异.结果:85 例ACI患者治疗后大脑中动脉EDV、PSV、MV高于治疗前,PI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 例ACI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为(12.25±1.52)分,治疗后NIHSS评分为(7.52±1.12)分,ΔNIHSS为(4.73±0.45)分,其中神经功能改善良好组62 例,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23 例;神经功能改善良好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EDV、PSV、MV均高于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PI均低于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 例ACI患者治疗 90 天MRS评分为(1.89±0.23)分,其中预后良好59 例,预后不良26 例;预后良好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EDV、PSV、MV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I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D在ACI患者机械取栓术后脑血流监测中可评估患者颅脑血流动力学信息,且血流参数与患者神经功能及恢复关系密切,或可作为早期评估患者术后脑血流情况的重要选择之一,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经颅多普勒超声脑血流监测

    补肺养心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临床疗效观察

    刘立蓁曾冬青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补肺养心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20 年2 月至 2022 年 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 120 例合格受试者,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设立为治疗组(中药汤剂联合西医治疗)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组),两组各 60 例患者.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双侧房室内径、PASP、LVEF、LVDF、RVEF)、血清指标(NT-proBNP).结果:治疗组完全控制率(58.33%)高于对照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双侧房室内径、PASP、NT-proBNP低于对照组,LVEF、LVDF、R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养心方控制CPHD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补肺养心方肺功能心功能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手术后患者睡眠及恢复的影响

    孙袁鸣夏晓琼高翔陶志国...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睡眠及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择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90 例,年龄30~65 岁,BMI18~28kg/m2,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C组,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组ED组,每组45 例.两组麻醉诱导和前锯肌平面阻滞方法一致,术毕均实施PCIA.麻醉维持:C组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4~6mg/kg/h;ED组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右美托咪定0.05μg/kg/h及艾司氯胺酮0.2mg/kg/h,两组均维持BIS为40~60.根据麻醉深度及术中血压调整药物,间断推注顺式阿曲库铵0.06mg/kg.采用腕表式睡眠监测仪(Actiwatch)和睡眠日志记录患者术前 1 天、术后 1 天和术后 3 天的睡眠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及QoR-40 量表评估术前 1 天、术后 1 天和术后3 天的恢复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与C组比较,ED组术后 1 天和术后3 天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明显改善(P<0.05);夜间觉醒次数低(P<0.05);ED组的术后 3天焦虑抑郁评分较C组低(P<0.05);且ED组术后3 天的QoR-40 评分较C组高(P<0.05).结论:小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可缓解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睡眠障碍疼痛焦虑抑郁

    妊娠期和产褥期VTE的防治研究

    曾宇雅谢清娥陈雁辉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妊娠期和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防治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 年 11 月至2023 年5 月我院分娩的产妇 160 例,根据VTE评分,将评分>2 分孕产妇分成A组54 例、B组53 例、C组53 例,A组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下肢气压治疗预防,B组采取双下肢脉冲式动静脉气压治疗(ICPD)预防,C组拒绝采取预防措施;对3 组患者血栓前标志物、凝血指标、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A组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蛋白C(PC)、蛋白S(PS)水平较B、C组高,D-二聚体(D-D)较B、C组低(P<0.05);A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较B、C组低,凝血酶时间(TT)水平较B、C组高(P<0.05);A组WHO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较B、C组高(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妊娠期和产褥期VTE的防治措施可有效改善血栓前标志物、凝血指标水平,降低VTE发生的风险,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血栓前标志物凝血指标VTE发生率生活质量

    改良式圆韧带阴道顶端悬吊术配合补中益气汤在阴式子宫全切患者术后预防阴道残端脱垂中的应用

    陈航娇刁小兰朱燕孜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改良式圆韧带阴道顶端悬吊术配合补中益气汤在阴式子宫全切患者术后预防阴道残端脱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行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改良式圆韧带阴道顶端悬吊术配合补中益气汤治疗.两组术后6 个月,对比性生活质量、盆底肌肉肌力、压力性尿失禁及阴道顶端脱垂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性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肉肌力、压力性尿失禁及阴道顶端脱垂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圆韧带阴道顶端悬吊术配合补中益气汤能够有效改善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增强盆底肌肉肌力,减轻压力性尿失禁及阴道顶端脱垂程度.

    阴式子宫全切改良式圆韧带阴道顶端悬吊术补中益气汤性生活质量盆底肌肉肌力压力性尿失禁阴道顶端脱垂

    硬膜外分娩镇痛实施时机的选择对初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状况的影响

    吴志华叶春杰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实施时机的选择对初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 年5 月—2023 年5 月于我院分娩 80 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 例.对照组于宫口<3cm时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观察组于宫口≥3cm时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状况、产后出血量及盆底功能差异.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状况及产后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底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口≥3cm时行硬膜外分娩镇痛能够缩短初产妇产程,且对分娩方式、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值得广泛应用.

    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同时机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状况

    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在肥胖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费良玉王辉张宝文张圆...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在肥胖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收治的60 例肥胖终末期肾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0 例.经皮组采用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手术组于直视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切开置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经皮组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手术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手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生存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在肥胖终末期肾病患者应用中借助超声定位,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无明显并发症,安全可靠,对确保患者顺利透析提供有效置管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肥胖终末期肾病经皮穿刺腹膜透析置管术传统开放手术切开置管疼痛评分

    多模态超声在诊断T1bN1b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刘秀娟蔡金华王蕾张建武...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多模态超声在诊断T1bN1bM0 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 月—2023 年7 月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及其他合作医院就诊的T1bN1bM0 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二维超声、超微血管成像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病理检查结果,另分析二维超声、超微血管成像及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并计算多模态超声检查与"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60 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明确发生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共 13 例,检出率为 21.67%(13/60).多模态超声诊断T1bN1bM0 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中各准确度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维超声与"金标准"一致性不佳(kappa值=0.349,P=0.007),二维超声+超微血管成像、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均与"金标准"一致性尚可(kappa值=0.442、0.592,P=0.001、0.000),二维超声+超微血管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与"金标准"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57,P=0.000).结论:多模态超声在诊断T1bN1bM0 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区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明确侧颈区淋巴转移的具体情况及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且与"金标准"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值得推广应用.

    甲状腺癌分化型多模态超声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

    硬膜外针注水试验置管法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研究

    张启鑫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针注水试验置管法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2022 年4 月至2023 年 3 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00 例足月头位临产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100 例.对照组采取试验阴性置管,研究组采取试验阳性置管.比较两组产妇的置管有效率、血管误伤率及镇痛25 min前后的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水平.结果:研究组产妇置管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血管误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前两组产妇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25 min后研究组产妇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镇痛前后HR、MA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针注水试验置管法可提高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成功率,降低血管误伤率,维持母体生命体征的稳定,值得推广.

    硬膜外针注水试验置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