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包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包装
湖南包装

文稀枝

季刊

1671-4997

hnpack911@sohu.com

0731-85532907,85117671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356号

湖南包装/Journal HuNan BaoZhua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麻姑山"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朱莉楠张大鲁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精神需求的提高,旅游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这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力量,而乡村旅游品牌形象设计已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难点.南城县从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入手,将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乡村产业等资源与旅游业紧密结合,致力于麻姑山旅游景区的开发,发展势头稳,但其旅游品牌建设仍较为薄弱.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麻姑山"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现状,分别从麻姑山的文化内涵、品牌意识以及品牌推广3方面入手,探讨如何进行"麻姑山"文化旅游品牌内涵挖掘和价值传播,以期重新打造"麻姑"这张知名大众名片,为南城县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同时也为欠发达地区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提供思路.

    乡村振兴麻姑山文化旅游品牌建设

    乡村振兴视域下非遗数字化保护路径研究

    刘涛于凌菲邹正洪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章聚焦于非遗数字化保护路径,进一步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首先对国内外非遗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现况进行梳理.其次,分析非遗和数字化技术融合所面临的问题以及需要坚守的非遗保护原则.最后,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通非遗保护时空方面的阻碍,利用"互联网+"非遗特色小镇的模式,将乡村旅游和非遗数字化保护相结合;打造非遗数字化乡村研学基地,搭建青少年学习、体验非遗场地;结合元宇宙技术,尝试非遗与数字产业链相融合,推动非遗数字化进课堂,助力非遗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路径

    新中式服装品牌的设计与发展策略

    胡忧谭琪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中式服装是中国传统服装衍生出的服装类别,在结构变化上比较灵活、取材上比较广泛、工艺方法上比较考究等,在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国策的引领下,为了规范新中式服装品牌的概念,弘扬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等传承通过新中式服装为载体得到更好的保护,文章对目前新中式服装品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新中式服装品牌 UCD、PIS、USP设计策略,为新中式服装品牌良性发展、服装品牌运营,从建立保障机制、构建数字博物馆、完善供应链、4P战略合作伙伴等视角指出发展路径,为新中式服装品牌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新中式服装品牌发展策略

    数字女红刺绣技艺中的传统艺术元素设计表现

    卢晓梦钟苡君汤橡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传统女红刺绣艺术的发展现状而言,其形制与工艺一直以因循守旧、手手相传的方式传承,形成制约女红刺绣技艺高效、广普性传播的主要瓶颈.文章以数字技术介入传统女红工艺发展现状为例,梳理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女红技术特点和产品制备要求,针对数字女红刺绣技艺与传统艺术元素的融合创新设计,用图文的形式展示现代数字女红工艺技术的破局之法.研究结果显示,文中所提出的变化、规律与要求都充分验证了,现代女红刺绣技艺的数字技术应用将大有可为.

    数字技术女红刺绣传统元素设计表现

    长江文化于网络游戏中的设计——以白鹤梁题刻为例

    成瑶刘乃芳
    143-14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华夏文明中长江遗产保护的社会背景,顺应网络游戏时代发展的同时守护长江文化的创新开发.文章采用《王者荣耀》与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共创皮肤——白鹤梁神女为案例,利用数媒游戏二次创新的功能,从故事设定中挑明神女身份,再从服饰、纹饰、色彩、技能等方面分析角色的具体设计,最后从场景设计中传播白鹤梁遗址的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网络游戏与传统文化的合作推广了长江流域冷门文化的数字化发展,实现了白鹤梁遗址文物及精神上的人文传承,为后续传统文化在网络游戏中的运用提供了借鉴思路和创作经验.

    白鹤梁长江文化网络游戏《王者荣耀》

    湘西苗绣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谌帅明张华彭茜
    147-14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再设计和创新,苗族刺绣工艺文化历史悠久,它不仅是衣饰的美的展现,也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等精神层面的文化.通过对湘西苗绣的起源和湘西苗绣纹样、色彩、刺绣技艺的调研得出湘西苗绣发展的现状,旨在探讨湘西苗绣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和创新,以展现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并为文创产品的创新开拓更大的设计空间.在此基础上,对湘西苗绣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湘西苗绣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革命类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路径与实践研究

    张璐姜夏旺李洁罗方妍...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革命类纪念馆文创多元化的产品设计路径,以实现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缺乏实践思路创新、缺乏受众定位分析、缺乏融合规划意识3个角度分析革命类纪念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并提出了"选择设计主题、双视角挖掘资源""确立服务对象,精准化呈现元素""明晰产品目的,尝试多载体协作"的设计实践路径.进行"奋斗少年"系列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充分验证了"三步走"设计路径能够有效指导革命类纪念馆文创设计实践."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寻找设计主题、挖掘资源,结合馆藏资源对不同服务对象定位,秉承"传承精神,提升博物馆造血功能"的产品目的,尝试多形式协作设计实践路径,为现阶段革命类纪念馆文创产品研发提供思路方向,有利于推动纪念馆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健康、有序、系统发展.

    革命类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路径文创产品实践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数字技术赋能南海藤编工艺保护与传承创新研究

    毕伟陈杏怡熊青珍
    154-15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南海藤编技艺传承缺失、产业没落、创新不足等问题,提出立足于新时代下的数字化技术与设计方法,为南海藤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新尝试.通过田野调研法对现有的产业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寻找其优势与劣势;其次,采用访谈法与案例分析法,寻找传承发展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最后,通过融入数字虚拟技术的传承路径与产品创新方法,促使南海藤编的保护途径走向深入化与多元化,为其选择合适的传承方式、深化传承机制,制定创新策略.从使用新技术、深化传承机制、创新藤编设计策略的角度,探讨南海藤编传承创新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最终达到创新发展、振兴藤编产业、延续其生命力的目的.

    南海藤编传承方式设计创新数字技术

    基于福州方言熟语的叙事性插画创作

    陈力彦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都文化作为地方特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方言熟语作为闽都土著语言特产,在闽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福州方言熟语因时代的发展而逐渐被人遗忘.插画作为重要的传播载体,在文化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主要从闽都文化的深厚底蕴出发,结合儿童绘本的生动表现形式,深入解析闽都民俗文化绘本插图的创作过程.通过文化元素解读、同类民俗插画的表现对比、画面表现技法表现福州方言熟语的内容,在绘本创作过程中,从闽都文化的各个方面汲取灵感,达到闽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闽都文化福州方言插画创作叙事性

    基于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医药文化创意产品创新设计

    张明月蓝江平
    163-16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的民族医药被称为中华医药瑰宝,哈萨克医药是组成民族医药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哈萨克医药发展迅速,但面对西方现代医学和商品经济的冲击,哈萨克医药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哈萨克医药的发展急需传播和认可.文章通过研究哈萨克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总结哈萨克医药的特点,寻找文化创意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以哈萨克医药文化为依托全面展开创意创新设计,提升哈萨克医药品牌文化知名度,增加哈萨克医药文化的识别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唤起消费者民族情感,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文化创意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医药创新设计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