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刘济远

双月刊

1674-831X

yishixuebao@126.com

0731-88228163

410205

长沙市岳麓区枫林三路1015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学术性、时代性、创新性、师范性为办刊宗旨,以质量求生存、谋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效果测查

    易可周果朱唯嘉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测查学习效果是判断汉语拼音何处难教、如何教好的一条重要途径.问卷测查发现,城市小学生的汉语拼音学习态度、自我评价都较好,但声母z r l n、韵母ou in inɡ ɑnɡ及部分音变标注等的较高错误率却表明,方言区普通话学习难点音应成为拼音教学的重点,成块的拼音教学应在一年级之后仍有所体现.而测查中所表现出的方法偏好与校际差异,则提醒教学中应开展计划明晰的检测并拓展趣味化的教学手段.

    拼音教学城市小学教学效果测查

    统编本教材汉语拼音的隐性知识点及其编写优化

    王妍曾晓洁陈芳芳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本汉语拼音教材除已明示的显性知识点外,各课都还含有一些极易被忽略的隐性知识点,主要包括第一次出现的重要概念,主题情境图中不明显的形音提示,以及教材本身没有凸显的普遍学习难点等.教材编写时可通过优化图示、增补单个声韵图、规整排列等途径,将这些隐性知识点明晰化.

    统编教材拼音教学知识点隐性优化

    大学绿色教育诠释:隐喻认知视角

    谭敬德李满红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喻不仅是人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重要认知手段,更是人类不可或缺表征精神世界的方式.在隐喻视角下,大学绿色教育应该是一种具有生命性、科学性、自由性、开放性的教育取向.基于此,提出一种大学绿色教育模式与实践框架,指出大学是"生态园",是"学习共同体",是"知识创造库",是"超级市场".这种视角新颖、理念开放的大学绿色教育模式与实践框架的构建,突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深度融合,揭示了教育隐喻的"绿色"属性,证实了隐喻在大学绿色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隐喻认知教育隐喻绿色教育诠释

    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的困境与出路

    杨泉良杨益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方师范院校是我国师范院校办学的主体,对于基础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要使地方师范学院的办学卓有成效,必须以师范性为依据,以地域性为抓手,进行综合设计和实施.而目前,地方师范学院对师范性的淡化和对地域性的漠视是具有普遍性的现象.这是使地方师范院校整体陷入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因此,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改造、回归,成为地方师范院校走出困境,增加办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地方师范院校基础教育学科课程师范性地域性

    大学教学病理的致病因素与防范策略探究

    李盛幸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病理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授思维过于经验化与一元化、教学内容浮于理论、不够深入,学生的学习习惯趋向于"碎片化"、学习态度差异性较大等.为了防范这些病理现象,大学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教授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释疑启思.大学生应避免形成碎片化学习习惯,合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做一个坐得住、静得心、挖得深、学得透的新时代大学生.

    大学教学病理致病因素防范策略

    基于OBE理念的抽象代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向红军王金华
    77-80,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OBE教育理念,从教学大纲、核心知识点体系、教学条件与保障、教学设计、课程考核、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探讨"抽象代数"课程教学改革,强调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创新能力.

    导向教育(OBE)抽象代数教学改革

    高师"歌曲写作"课程改革应彰显师范性

    宁勤亮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歌曲写作"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对该课程的改革与探索从未停歇.然而,不少缺乏对中小学一线音乐教育了解而施行的课程改革,脱离了培养教师的本源(即师范性).因此,高师"歌曲写作"课程的改革首先从教学理念入手;其次改革教学内容,即加强歌曲创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音乐创作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联系;最后改革课程教材,以突出其师范性.

    高师歌曲写作课程改革师范性

    略论厨川白村与胡风文艺观之异同

    魏邦良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胡风文艺观深受厨川白村影响.厨川白村关于文学的主体性、文学的创作规律以及创作主体与现实客体相互关联方面的论述予胡风以重要的启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特的文艺理论家,胡风吸取了厨川白村理论的精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严密而精深的文艺理论体系.

    厨川白村胡风文艺观

    试探析侦破徐渭心程及艺术成就的正确思路

    张兆勇
    9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渭是中晚明时期的艺术家,虽长期以来被后人广泛的解读与聚焦,但对他的解读也存在对之层层相因的误解.走近徐渭,可以发现徐渭首先非奇,是一个寻常人;非狂而有理性;个性峥嵘而又充实自呈.为此,他一生有着明确艰辛的自我完善历程.但由于命运蹇祚,他终亦无法将自己的理想安排到出处、朝隐等价值观上执行,他的价值在于成功地将思维挪移为艺术创造,成就艺术独慧.

    徐渭侦破误读开启审美

    以家之名,饱览人间——论梁晓声《人世间》中的家庭伦理

    卢军霞
    98-10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篇小说《人世间》是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的最新力作,讲述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姓生活史.梁晓声在《人世间》中描写了亲子、夫妻、手足三种复杂的家庭伦理关系,并且在亲子伦理中发掘亲情的可贵,在夫妻伦理中高扬自由的精神,在手足伦理中表达向善的追求.这种伦理书写蕴含着梁晓声对于家庭伦理的沉重思考.他从中表达了对于传统家庭伦理的认同心理,并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看见了潜伏在家庭伦理之中的重重危机,从而展现出其一以贯之的平民立场.

    梁晓声《人世间》家庭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