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宋华

月刊

1009-2595

hngfyx@163.com

027-68878685

430070

武汉市武珞路627号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Journal Military Medical Journal of South ChinaCSTPCD
查看更多>>《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主管,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承办。创刊于1986年,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是以军内外广大医学临床与医学科研工作者为面向,以刊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军事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科研论文为主体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目前本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是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的收录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车叶草苷调节RAS/RAF/MEK/ERK信号通路对肝细胞癌细胞活性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张小龙王军委李岩刘雪...
    729-734,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车叶草苷调节Ras蛋白(Ras protein,RAS)/Raf蛋白激酶(Raf protein kinase,RAF)/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信号通路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活性及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HCC-LM3以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筛选车叶草苷体外最佳作用浓度.将HCC-LM3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胞正常培养,不作其他干预)、车叶草苷组(3 mmol/L车叶草苷进行干预)、ML-098组(0.5 μmol/L RAS激活剂ML-098进行干预)、车叶草苷+ML-098组(车叶草苷3 mmol/L和RAS激活剂ML-098终浓度0.5 μmol/L联合干预).以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HCC-LM3细胞活性、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CC-LM3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RAS/RAF/ME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制备HCC-LM3裸鼠原位癌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 ml/kg生理盐水)、车叶草苷低剂量组(25 mg/ml车叶草苷)、车叶草苷中剂量组(50 mg/ml车叶草苷)、车叶草苷高剂量组(100 mg/ml车叶草苷).检测各组裸鼠肝体比、肿瘤长径.以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细胞增殖指数;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裸鼠肿瘤RAS/RAF/ME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车叶草苷组HCC-LM3细胞凋亡率、裂解凋亡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与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9(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9,caspase-9)蛋白表达均升高(P均<0.05),细胞活性、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与RAS蛋白表达、p-RAF/RAF、p-MEK/MEK、p-ERK/ERK均降低(P均<0.05);ML-098对HCC-LM3细胞各指标的作用与车叶草苷相反(P<0.05).与车叶草苷组相比,车叶草苷+ML-098组HCC-LM3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与Bax、caspase-9蛋白表达均降低(P均<0.05),细胞活性、PCNA与RAS蛋白表达、p-RAF/RAF、p-MEK/MEK、p-ERK/ERK均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车叶草苷低、中、高剂量组裸鼠肝体比、肿瘤长径、肿瘤细胞增殖指数、RAS蛋白表达、p-RAF/RAF、p-MEK/MEK、p-ERK/ERK均降低(P均<0.05),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P均<0.05).结论 车叶草苷可抑制RAS/RAF/MEK/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HCC细胞体外细胞活性并促使其凋亡,延缓其裸鼠移植瘤生长.

    车叶草苷肝细胞癌细胞活性移植瘤Ras蛋白/Raf蛋白激酶/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5早期干预对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朱秀连邵家松詹球蒙凤姬...
    735-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 35,IL-35)早期干预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成正常组、致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只(其中每个观察点5只).正常组大鼠不作处理,其余3组大鼠麻醉后经暴露的气管滴注10 mg/kg LPS建立大鼠ALI模型.造模后,治疗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重组人IL-35 2 µg,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天;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同等剂量无菌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3天;正常组和致伤组大鼠不进行药物干预.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后第1、3天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评分、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匀浆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致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建模后第1天的肺组织病理评分均显著升高、PaO2显著降低(P均<0.05);治疗组大鼠第3天肺组织病理评分显著低于致伤组和对照组、PaO2显著高于致伤组和对照组,致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第3天PCO2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均<0.05).与正常组相比,致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第1、3天TNF-α、IL-10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治疗组大鼠第1、3天TNF-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第1天IL-10含量明显低于致伤组和对照组,但第3天IL-10含量明显高于致伤组和对照组(P均<0.05).结论 重组人IL-35具有减轻LPS致大鼠肺损伤的作用,可降低肺损伤组织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的作用.

    急性肺损伤脂多糖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5细胞因子

    透明质酸对人髓核细胞聚集蛋白多糖和ADAMTSs表达的影响

    张楚杭钱胜龙王华松黄明...
    740-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对人髓核细胞中聚集蛋白多糖及ADAMTSs(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motifs)表达的影响,探讨 HA 调节 ADAMTSs 减缓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Pfirrmann分级获取正常及退变人椎间盘髓核,采用组织块法培养髓核细胞.将患者手术后的髓核组织标本分为正常组(正常椎间盘)、正常治疗组(正常椎间盘)、退变组(退变椎间盘)、退变治疗组(退变椎间盘),每组各10个标本.正常组和退变组髓核细胞不行HA干预;正常治疗组和退变治疗组在加压前1h行HA 1 mg/ml干预.各组髓核组织细胞均构建IDD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各组髓核细胞中聚集蛋白多糖和ADAMTSs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DAMTSs蛋白的表达.结果 经HA干预后,正常治疗组及退变治疗组的聚集蛋白多糖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ADAMTS-4、ADAMTS-5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而ADAMTS-1 mRNA相对表达量较干预前无显著变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治疗组和退变治疗组髓核细胞ADAMTS-4和ADAMTS-5蛋白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 HA可能通过减少AD-AMTSs 的表达,降低其对聚集蛋白多糖的降解,从而减缓IDD.

    髓核细胞椎间盘退变透明质酸ADATMSs聚集蛋白多糖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新面醑中甲醇量

    龚亚李敏曹健
    745-747,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HS-GC)测定新面醑中甲醇量.方法 气相模块:气相色谱柱(Agilent DB-624,30 m× 0.53 mm,3 µm),设定柱温条件为程序升温(0→8 min,50 ℃;8→13 min,50→65 ℃;13→18.4 min,65→200 ℃,18.4→28.4 min,200 ℃),进样口 温度为 200 ℃,N2 载气,色谱柱流量为 3 ml/min,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FID)温度为220 ℃,氢气流量和空气流量分别为30 ml/min和300 ml/min,分流比为30∶1.顶空模块:加热箱、定量环、传输线温度分别为85 ℃、95 ℃和110 ℃,样品平衡时间、循环时间分别为20 min和40 min,进样体积为1 ml.结果 甲醇在0.0005%~0.1%ml/ml线性关系良好,y=2832.30x+0.48(R2=0.999);加样回收率≥ 98.55%,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1.39%;中间精密度RSD为0.89%.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 HS-GC测定新面醑中甲醇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和准确性,适用于新面醑中甲醇量的测定.

    新面醑顶空气相色谱法甲醇质量标准含量测定

    精子形态异常对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的影响

    雷志惠阎一鑫喻艳程耀萍...
    748-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精子形态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临床妊娠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3-12月于作者医院生殖中心收治的初次行IUI助孕的310对不孕不育夫妻的临床资料,按照妊娠结局将患者分为妊娠组(63对)和非妊娠组(247对).评估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和精子畸形率对临床妊娠的影响.结果 两组在男女方年龄、禁欲天数和不孕年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方患者的正常精子形态率(≥4.0%和<4.0%)、过量残留胞浆、精子中段畸形率、精子碎片率和精子存活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男方患者的精子头部畸形率显著低于非妊娠组,而尾部畸形率显著高于非妊娠组(P均<0.05).结论 精子形态对IUI临床妊娠存在明显影响,特别是头部畸形率低的精液样本更易妊娠,而尾部畸形的精子尽管形态异常,仍可能通过补偿机制或筛选技术成功受精.在临床上,应综合精液分析和其他生育参数,以提高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

    精子形态宫腔内人工授精精子头部畸形临床妊娠

    T2DM患者血游离脂肪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变化及与糖尿病肾病发生的相关性

    陈青云廖继成李晨
    753-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患者血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ω-3多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ω-3PUFA)、饱和脂肪酸水平变化及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3-01/2023-12月作者医院收治的84例DKD患者纳入DKD组,选取同期60例单纯T2DM患者纳入T2DM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FFA、ω-3PUFA及饱和脂肪酸水平,检测并比较3组受试者肾功能血尿酸(uric acid,UA)、血肌酐(creatinine,Cr)、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和尿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DKD患者血FFA、ω-3PUFA及饱和脂肪酸水平与肾功能UA、Cr、eGFR和尿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根据eGFR水平将DKD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49)和预后不良组(n=35),比较两组患者血FFA、ω-3PUFA、饱和脂肪酸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KD组、T2DM组患者FFA、饱和脂肪酸、UA、Cr、尿蛋白水平明显升高,ω-3PUFA、eGFR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与T2DM组比较,DKD组患者FFA、饱和脂肪酸、UA、Cr、尿蛋白水平明显升高,ω-3PUFA、eGFR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FFA、饱和脂肪酸水平与UA、Cr、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ω-3PUFA水平与UA、Cr、尿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与eGFR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预后不良组DKD患者FFA、饱和脂肪酸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而ω-3PUFA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均<0.05).结论 T2DM患者血 FFA、饱和脂肪酸水平升高,且二者水平与DKD发生正相关,a-3PUFA水平降低,且其水平与DKD发生负相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DKD预后情况.

    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血游离脂肪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水平肾功能相关性

    腰腹部核心肌群训练结合深层肌肉刺激仪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吕亚希庞争争高春华
    758-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腰腹部核心肌群训练结合深层肌肉刺激仪(deep muscle stimulator,DMS)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NLBP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两组CNLBP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DMS治疗,观察组CNLBP患者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腰腹部核心肌群训练,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指地间距(finger to floor distance,FFD)评定患者疼痛程度及腰部功能,并采用肌骨超声成像评定腰部多裂肌的横截面积.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FFD长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多裂肌横截面积明显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及FFD长度均低于对照组,多裂肌横截面积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腰腹部核心肌群训练结合DMS能有效缓解CNLBP患者疼痛,改善腰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核心肌群训练深层肌肉刺激疗效

    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术后康复锻炼障碍应对策略的质性研究

    鲁汉杰杨丽阮剑辉陈燕...
    762-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术后引起康复锻炼障碍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为康复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06~12月1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类属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结果 影响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术后康复锻炼障碍的主题包括心理压力逐渐增大、疼痛增加、糖尿病特有障碍、老年性衰弱、社会支持效应失谐;主要应对策略包括积极宣教及心理疏导、采取多模式镇痛方案、精准强化营养支持、进行多学科康复合作.结论 对于关节置换术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需积极干预康复期脆弱心理,科学合理的进行康复期多模式镇痛,强化营养支持改善衰弱状态,进行多学科合作强化康复,在未来建立信息化康复随访督导体系,倡导社会支持力度,从而改善术后并发症,减少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关节置换术糖尿病康复障碍策略

    创伤性骨折患者合并胸部损伤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王骞陈垂继
    767-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折患者合并胸部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12月作者医院收治的3656例骨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胸部损伤分为胸部损伤组(n=623)和无胸部损伤组(n=3033).比较骨折合并与不合并胸部损伤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折部位、致伤原因等因素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骨折患者合并胸部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骨折合并与不合并胸部损伤患者在年龄、BMI和骨折季节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骨折类型、骨折部位、骨折原因、骨折地点及基础疾病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农民职业、肩部骨折和车祸伤、坠落伤是骨折患者合并胸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文化程度为初中/中专和大专以上,职业为工人、技术人员、办事人员,骨折部位为上肢、下肢,骨折原因为其他的骨折患者不易发生胸部损伤(P<0.05).结论 肩部骨折、车祸伤及坠落伤的骨折患者更容易合并胸部损伤,而文化程度越高、职业越是轻体力劳动者发生创伤性骨折合并胸部损伤的风险越低.

    创伤性骨折胸部损伤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院内突发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刘利波李松林邵素花唐忠志...
    771-7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院内突发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临床特点,为提高PE的临床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01/2022-06月作者医院收治的427例PE患者的资料.依据PE发生时间将患者分为院内组(n=31)和院外组(n=396),院内组为因其它疾病入院在住院期间新发PE的患者,院外组为入院时已发生PE的患者.参照欧洲心脏病学会的PE危险程度分级将院内组患者分为高危组(n=7)和非高危组(n=24).分析PE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院内组和院外组、高危组和非高危组PE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结果 31例院内组PE患者,首发症状最常见的为心慌胸闷24例(77.42%),其次是气促19例(61.29%)、胸痛15例(48.39%)、咳嗽8例(25.81%)、晕厥4例(12.90%).院内组PE患者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气管插管比例、住院费用明显高于院外组(P均<0.05).高危组患者晕厥比例、手术比例、乳酸、肌红蛋白、肌钙蛋白T、CK-MB、住院时长明显高于非高危组,pH明显低于非高危组(P均<0.05);院内组PE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晕厥死亡,1例患者出现严重缺血缺氧性脑病,均来自高危组.结论 院内突发PE严重威胁住院患者的生命,以晕厥作为首发症状,及乳酸、肌红蛋白、肌钙蛋白T、CK-MB高表达且住院时长增加对PE严重程度的判断有较大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院内突发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首发症状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