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张明旭

季刊

1672-1101

xuebao@aust.edu.cn

0554-6668107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理工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党内请示报告制度:成就、突出问题与提升路径

    俞念胜孙梦雅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在提升治党效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党内民主决策提供了规范的科学程序和流程,促进了党内民主决策的深度发展.新时代,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需注重解决请示报告制度法规不完善、请示报告制度执行偏差、党员干部制度意识不强等制约性因素,从而促进党内请示报告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制约性因素提升路径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路径初探

    张子扬朱广亮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守正创新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彰显发展活力的重要特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诸多挑战,如多元社会思潮冲击学生价值取向、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学评价机制尚不完善等.对此,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主体建设,深挖整合课程教学资源与校外育人资源,创新多渠道育人方式,深化教学评价机制改革,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新形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创新路径

    黄河流域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障碍因子及耦合性分析

    苗成林刘利玲张傲翔
    1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协调,才能实现良性互动,发挥协同效应.选取黄河流域各省2010-2020 年的数据,构建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BM模型和熵权-TOPSIS 法测算两者的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黄河流域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通过障碍度模型分析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表明,在研究期内各省绿色金融发展效率水平变化存在差异,部分地区发展效率水平较低,各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逐年增高;绿色信贷和创新等指标制约了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黄河流域整体的绿色金融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由协调上升到中等协调,两者间的良性互动逐渐增强.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绿色金融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耦合协调障碍度模型

    明遗民徐芳政论文初探

    潘浩正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芳是清初重要的遗民文学家,但学界对其政论文论述较少.徐芳的政论文书写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洞见.其别集《悬榻编》卷一收政论文共 10 篇,以讨论经史典籍中的传说故事为主,澄清历史真相,批判现实政治.其中,《春王正月论》探讨《春秋》历法问题;《梦卜论》《朱均论》《褒姒论》《九水七旱论》反映徐芳对帝王的治国方略的思索;《井廪论》《舜不告而娶论》关涉儒家伦理;《三民论》具现实关切,观点新颖,抨击明末清初的不良士风.徐芳的政论文旁征博引,论理清晰,文风畅达,颇得唐宋八大家文风之神韵.

    明遗民徐芳政论文《春王正月论》《三民论》

    卡明斯诗歌的"表演性"研究

    许庆红王睿玉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卡明斯诗歌具有三个核心要素——诗画乐三位一体的跨艺术特点、源艺术内容的跨媒介演绎与文学事件性.前两个要素涉及了诗歌内部的表演性,文学事件性则是从文学事件的角度探究诗歌模式所具有的表演性及其对现实的作用力.文章借助跨艺术、跨媒介诗学理论,通过前两个要素论证卡明斯诗歌内在的"表演性",并从文学事件的角度指出卡明斯独特诗歌模式表演性的现实意义.

    卡明斯跨艺术诗学表演性文学事件

    一幅诠释生态意识的诗学画卷——生态批评视野中的《桃花源记》

    孙宏新田宏宇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渊明作为伟大的田园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呈现于字里行间.然而陶渊明于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与陶醉,其中也融注了自然的原始生态美、生态整体主义与和谐共生的思想.以生态美学为理论依托,以《桃花源记》文本重读为基础,以道家自然思想为渊源,结合文学、美学、哲学的视角,对陶渊明的早期生态意识进行全面考察.可以发现,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呈现的生态意识本质上是深刻的生命反思与批判,是陶渊明看待一切事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陶渊明在这篇散文中着力表现三个主题:从自然美的欣赏到生态美的反思,从桃花源的梦幻到生态整体主义的前瞻,从传统人性的素朴到渔人形象功能的隐忧.陶渊明作为时代的清醒者,在表达对桃花源的乌托邦向往的同时已经意识到了生态的危机,并在文章末尾表达了对未来的忧患意识.这部作品蕴藏了早期的生态意识,为传统文化中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提供了较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价值.

    《桃花源记》生态思想生态整体主义和谐共生

    可谁来照顾我呢?——《丽南镇的美人》中的老年书写

    徐晓妮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丽南镇的美人》是爱尔兰当代剧作家马丁·麦克多纳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爱尔兰乡间一对母女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展现了爱尔兰社会老龄化过程中家庭赡养矛盾的现实,衰老与赡养的矛盾导致了弑母悲剧的发生.在文学老年学理论关照下,文章以"老年书写"为切入点,分析该剧的衰老表征及其所反映的爱尔兰社会养老问题.爱尔兰社会的老龄化可以追溯到19 世纪中期的大饥荒以及由此引起的移民潮、人口锐减、传统家庭结构解体.该剧也暴露了爱尔兰社会老龄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如养老制度不完善、家庭伦理滑坡、老年人缺乏主体性与能动性等.在全球老龄化时代背景下,麦克多纳的老年书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引发人们对老龄化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的思考,推进积极老龄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丽南镇的美人》马丁·麦克多纳衰老文学老年学老年书写积极老龄化

    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道德经》哲理类翻译

    张艳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体现在"道""德""无为""自然"等概念之中,这些概念网络构成了老子的哲学体系.在对外传播的历史进程中,《道德经》的哲理类解读已成为多元化解读语境中的重要类别,但由于中西方话语权不平等和思维差异等原因,未来《道德经》的哲理类释译仍需摆脱宗教哲学类解读的窠臼,一些误解、曲解和漏译原典内涵的现象也有待消除.概念整合理论体系中的参照点和默认值等理论主张,为纾解《道德经》哲学内涵的挖掘及其对外传播中创造性误读之间的冲突,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和方法路径.研究认为,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指引《道德经》哲理类翻译,译者需找到能够激活与原文相似的认知框架下的语言表达,才能实现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在认知框架内范畴域的一致性.

    《道德经》哲学翻译方法论概念整合理论

    数字人文视域下多模态翻译研究现状及前沿探析(2003-2022)

    李佳管兴忠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秉持将数字人文深度贯彻于翻译研究领域的立场,研究透过CiteSpace绘制核心期刊文献知识图谱,辅以量化数据统计,考察近20 年多模态翻译研究发展情况,发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前沿差异.研究发现:国内外刊文量呈错位性同步规律和波动式上升态势;国外机构合作跨界效果及研究所涉学科分布更广;国内外研究前沿均涵盖"教学培训""话语传播"及"过程机制"3 类主题,但国外就无障碍面向话题兴趣更为凸显,切入视点更为细化,选取对象更能反映翻译研究整体范式的迭新.据此,建议我国学者加强跨领域合作意识,明晰相关概念逻辑架构,强化对国际研究着眼点的吸纳,在跨符号、感官和媒介信息类型的翻译研究问题中广泛采纳多模态取向方法,加快创设翻译研究新范式.

    多模态翻译数字人文跨学科科学计量分析

    安徽民歌海外传播的历史进程、现实困境与未来路径

    王韵包可方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民歌海外传播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研究发现,以《凤阳花鼓》《摘石榴》为代表的安徽民歌在200 年左右的海外传播发展历程中通过多种形式传播至海外,但从整体上来说安徽民歌在传播过程中还存在后继乏人、体裁短小、缺乏创新、渠道不畅等问题.因此,建议未来安徽民歌推广工作以政府为主导,从整理资源、打造精品、数字赋能、高校传承等方面入手,抓住时代机遇,不断开创进取,着力打造安徽民歌的时代强音,让越来越多的安徽民歌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安徽音乐文化的优秀成果.

    安徽民歌海外传播策略路径文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