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征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征信
征信

刘积余

月刊

1674-747X

zhengxin@pbcti.cn

0371-65648820,65573905

450011

河南省郑州市郑花路29号

征信/Journal CREDIT REFERENC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人民银行直属院校——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主办的金融、经济类期刊。长期以来,本刊立足金融,面向经济,注重学术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精神传导金融政策、探讨金融理论、考察金融生活、聚焦金融教育、善于抓取经济、金融业发展中热点和难点问题,重视对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各种新动向、新问题的研究的探索,是广大经济金融工作者、高校师生及研究人员进行理论探讨、政策研判、信息沟通、工作交流等不可缺少的助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用修复机制及在市场监管领域的实践研究

    周莉林钧跃李志红赵燕...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信用修复制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逐渐成为关注焦点,发挥着维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鼓励重塑信用、激发市场活力的积极作用.通过系统梳理信用修复的概念和信用修复的制度探索,厘清了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用修复规范,并从信用修复的方式、主体、客体和程序方面对信用修复机理进行了阐述;以市场监管领域信用修复实践作为切入点,对当前信用修复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给出了加强信用修复机制建设的措施建议.

    信用修复机理分析市场监管信用监管

    公共信用信息的分类形式与标准研究——以守信信息与失信信息的精细化为中心

    张路胡秀菊
    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规范对公共信用信息的分类尚存在分类形式不统一、分类标准混乱的问题.建议将公共信用信息按两级进行分类:一级分类应以义务的履行状态为准,将公共信用信息分为基本信息、守信信息、失信信息和其他信息四类.二级分类中,守信信息以已履行义务的难度、时间延续性、成本等为标准,分为一般守信和特别守信两类;失信信息以义务人的主观过错、履行能力、未履行义务的性质、造成的损害等为标准,分为轻微失信、一般失信和严重失信三类.守信信息和失信信息的分类应结合上述标准进行综合判断.

    公共信用信息分类形式与标准义务履行状态守信信息失信信息

    信息生态视域下交通信用信息平台构建分析——以河南省高速"绿通"车辆为例

    朱镇远金真吴齐阳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阶段,我国"绿通"车辆的判别多以高速收费站工作人员人工参与为主,未能充分发挥原有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平台的作用.为构建跨平台跨省份的全国交通信用信息平台,以河南省高速"绿通"车辆通行这一场景作为切入点,运用信息生态理论对交通信用信息平台的数据本体、参与主体、外部环境三个要素进行分析,探讨交通信用信息平台构建模式,为多模态情境中交通信用信息平台构建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对"绿通"车辆交通信用信息平台的构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交通信用信息平台信息生态理论"绿通"车辆数据本体参与主体外部环境

    信用要素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问题研究

    高昕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用要素具有非稀缺性、非竞争性、强依附性、广渗透性和可识别性等特征,能够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拓展市场规模、降低交易成本、深化市场分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资源配置.面对信用要素数据不完善、共享不充分、应用场景不丰富、价值实现机制不健全等困境,需要以信用要素赋能企业生产、居民消费、政府治理为基本路径,搭建一体化信用要素集聚平台、创新开放化的信用要素共享机制、拓展多元化的信用要素应用场景、完善包容性的信用要素价值实现机制.

    信用要素全国统一大市场理论机理实践路径

    失信惩戒对行贿犯罪治理的制度供给

    朱贺郭晓琳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行贿受贿一起查"的大背景下,行贿人受到刑事制裁和行政制裁后,社会层面也应对行贿人进行制裁,利用失信惩戒重点规制行贿人,斩断行贿人的资金链,遏制腐败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以限制或者剥夺行贿人的市场参与资格等方式,提高遏制腐败的社会效果.信用之治通过对行贿人施加额外的制裁,促使人们遵守法律,以制约、塑造和规制被治理主体的行为,也为行贿犯罪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

    行贿犯罪失信惩戒行贿"黑名单"联合惩戒

    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服务信用监管路径研究

    熊伟蔡红波龚瑜李志勇...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参与政府信用监管领域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思路.通过分析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在政务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场景,搭建了涵盖守信基础、合法合规、信用记录和经营状况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以信用监管部门与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协同合作为切入点,探讨当前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数据要素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加强与行业协会交流合作和积极协助政府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建议.

    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信用监管信用评价指标

    基于央行征信数据运用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陈亚东陈世礼
    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的前提是合理选择风险预警指标.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基于央行征信数据、宏观经济数据和广东省经济风向指标数据,构建广东省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分析框架和模型,实证分析预测广东省区域金融风险演变趋势,并针对构建基于央行征信数据运用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提出建议,为运用征信数据开展区域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提供有益借鉴.

    征信数据区域金融金融风险预警不良贷款率

    我国职业体育征信系统建设路径探讨

    肖丽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社会征信体系、发展职业体育、促进"十四五"体育改革都需要职业体育征信系统的助力.针对目前我国职业体育征信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明确征信对象和征信指标、落实由政府主导型征信模式向混合型征信模式过渡、提供全方位的征信服务等加强我国职业体育征信系统建设的路径建议.

    职业体育征信系统建设路径

    银行互联网贷款发展加剧了系统性风险吗?——兼论互联网贷款新规效用

    何剑王雨薇王心怡
    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贷款作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业务,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不容忽视的重点领域.以2017-2022年中国23家上市商业银行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互联网贷款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发展加剧了系统性风险;投向行业集中度强化了互联网贷款对系统性风险负向溢出效应,银行多元化经营则减弱了此影响;互联网贷款新规的实施有效抑制了互联网贷款对系统性风险的加剧作用.

    互联网贷款系统性风险投向行业集中度差异化监管

    网络交易背景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冲突协调与制度响应

    包凤耐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尚处于动态演进过程中的网络金融交易激化了金融工具的供求矛盾,凸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基于网络金融交易的常见问题,结合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监管经历,深入探讨了网络交易背景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困境,分析了网络金融交易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冲突协调,以及通过加强监管和公法规范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机制与举措.研究认为,网络金融交易监管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要进一步摆脱对传统金融监管的路径依赖,要将金融消费者和一般消费者适度分离并进行专门的法律规范,深化监管制度供给,加强以公法和私法相协调为基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建设.

    网络交易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