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融经济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融经济学研究
金融经济学研究

马龙海

双月刊

1674-1625

hnjryj@vip.tom.com

020-37216137 37215360

510521

广州市天河区龙洞

金融经济学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精准性的视角

    张方国文婷张云
    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2000-2019年SDC全球并购数据库中国企业的并购案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增加并购完成数量且缩短并购完成时间.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代理问题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现象.异质性检验发现,经济下行期、垂直并购和非跨境并购、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并没有阻碍企业的并购行为,在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背景下,政策出台和实施方案需要科学评估,防范企业管理者的非理性动机.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企业并购逆周期调节

    行业指数波动同步性、风险溢出与传染渠道研究——基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

    田新民陈仁全
    2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5-2021年的申万一级行业指数,采用GED-GJR-GARCH-DCC模型考察行业波动的同步性,并借助VAR模型的广义方差分解方法构建波动风险溢出层次网络,系统性分析风险的跨行业传染问题.研究发现,行业波动的动态变化具有明显的"事件驱动"特征,极端事件不仅加剧了行业间波动的同步性、非对称性和溢出效应,而且破坏了行业波动关联网络的原有结构.从行业波动的方向性溢出来看,位于产业链中游的制造类行业具有较强的风险溢出能力,上游资源类行业和金融类支撑性行业容易受到其他行业的冲击,具有风险净吸收效应.行业波动溢出层次网络揭示出风险的跨行业传染沿循"风险输出型行业—风险中介型行业—风险吸收型行业"的传导渠道.鉴于此,监管部门应当根据行业风险传染机制进行分类监管,平抑行业波动同步性,切断风险传染渠道,提高风险监控和处理能力.

    同步性风险溢出层次网络风险传染

    内生环境如何决定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基于NCA与fsQCA方法

    昂昊吴成颂
    4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NCA与fsQCA两种方法,从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规模性、创新性和协同性六个维度构建内生环境条件变量,探究内生环境如何决定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研究发现,各条件变量均不构成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的必要条件,且通过联动匹配识别出合理配置型、稳步拓展型、多元驱动型和盈利增长主导型四类高绿色信贷发展条件组态.同时也存在多因素匮乏型、发展局限型、成长潜力型和亟需拓宽型四类低绿色信贷发展条件组态.基于此,建议完善绿色信贷分配制度,提升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以此优化商业银行绿色转型的内生环境.

    绿色信贷发展内生环境组态NCAfsQCA

    数字化转型与股票误定价:抑制还是助推

    许罡
    5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数字化转型对股票误定价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推高了股票误定价,且主要表现为股价高估.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会吸引投资者和分析师关注,提高投资者乐观情绪,从而加剧股票误定价.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融券交易和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缓解数字化转型对股票误定价的影响,而市场情绪高涨期间数字化转型对股票误定价的影响更显著.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数字化转型信息披露的监管,以缓解数字化转型对股票误定价的影响.

    数字化转型股票误定价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

    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企业投资效率提升的影响

    刘亦文高京淋
    7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3-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呈现出"U"型非线性特征,且这种影响在投资过度企业中尤为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在技术密集型和成长期企业中效果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区域资本配置、推动市场化进程和优化区域劳动力配置,能够降低投资不足企业规模或过度投资企业规模.扩展分析发现,行业集中度、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以及高管性别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企业投资效率中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基于此,建议深化数字经济发展,夯实数字技术应用,切实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此优化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提升其投资效率.

    数字经济制造业投资效率非线性特征

    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助推企业"漂绿"吗——基于重污染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实证研究

    朱福敏樊昊远吴恒煜
    9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A股上市的455家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探究机构投资者与企业"漂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可能性越大,但报告内容披露的完整程度会降低,即机构投资者持股助推企业"漂绿".机制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通过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助推企业"漂绿",但通过降低公司负债水平来抑制企业"漂绿".进一步分析发现,2016年绿色金融政策发布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漂绿"的助推效果减弱;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国企"漂绿"行为的助推效果不明显.建议提升对公司绿色治理的监督力度,促使公司减少"漂绿"行为,更好地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和社会效益.

    机构投资者漂绿行为社会责任报告内容完整性

    共同机构所有权能抑制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吗

    王文南翔胡日东
    10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数据,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在企业第二类代理问题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显著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该结论经Heck-man两阶段、PSM等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说明共同机构投资者扮演监督者,而非合谋者角色.机制分析显示,共同机构投资者对控股股东具有更低的监督成本,可以通过退出威胁与委派董事的方式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对非国有性质的企业来说,上述抑制效应程度更大.共同机构所有权能提升企业价值,且共同机构所有权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交乘项越大,企业价值越高,意味着共同机构投资者通过监督控股股东提升企业价值,呼应主旨结论.因此,建议监管部门积极引导和规范共同机构所有权,以缓解中国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同时企业也应当充分利用共同机构所有权的信息优势,大力促进企业间协作,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共同机构所有权控股股东私利行为委派董事企业价值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社会责任:监督激励抑或机会主义

    凌士显
    12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6-2020年的数据,考察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引入董责险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水平;董责险引入的时间越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水平越高;投保董责险的责任限额越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和水平也越高;上述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之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董责险通过吸引具有海外经历背景的优秀人才加盟董事会而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承担.鉴于董责险已经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的重要市场化治理工具,建议监管机构积极推广董责险,以此完善公司治理,督促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董责险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监督激励机会主义

    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及其宏观经济效应与政策协整

    秦怡陈平徐飘洋
    142-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疫后恢复政策组合拳,有力承托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突出,部分领域发展呈现明显波动,亟须有能够"对症下药"的理论解释和宏观政策应对.构建NK-DSGE模型,探讨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宏观经济效应以及相应政策协整问题.研究结果展示,典型事实蕴含中国不存在总体资产负债表衰退,但存在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证据.在宏观层面,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冲击会导致宏观经济较长时期下滑,乃至引发债务-通缩风险,而在微观层面,减轻资产负债表衰退企业的债务厌恶和改善正常经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减弱上述影响.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会抑制技术进步与需求扩张对产出的促进作用,但在技术进步情形下,上述抑制作用有限.为减小福利损失,财政政策应盯住衰退类企业债务,货币政策应锚定高融资约束企业债务,并提高政策反应力度,宏观审慎政策应提高对资产价格的敏感度.上述结论为理解微观层面债务厌恶所产生的宏观合力以及设计实施相应政策搭配提供参考.

    结构性资产负债表衰退宏观经济效应政策协整稳增长防风险

    法定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崔婕孙志岳
    16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支付投资组合模型和金融中介模型,分析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并结合中国2007-2020年344家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对存款的挤占会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并通过银行放贷能力、流动性水平和银行盈利能力的中介机制发挥作用.此外,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会影响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强度,并且该调节效应具有门槛特征,即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跨越门槛值之后,正向促进法定数字货币和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作用会减弱,从长期来看金融科技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了解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相关风险敞口特征、探寻防范化解法定数字货币风险对策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法定数字货币银行风险承担中介效应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