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交通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交通科技
湖南交通科技

陈菁

季刊

1008-844X

hnjtkjbjb@163.com

0731-85221554

410015

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472号

湖南交通科技/Journal Hun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学术性和实用性是湖南省一级期刊。主要刊登我省乃至全国道路、桥梁、地方铁路、汽车、船舶、港口、筑路机械等方面的科技论文、实用技术、科研成果、交通管理方面的好经验、重点工程的技术总结、运输市场的新情况及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外交通方面的选进技术、信息资料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长三角超厚软土覆盖层深基坑工程D-RJP工法施工技术

    白浪仇红梅魏豪赵俊臣...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南锚碇位于长江江心冲积岛上,基础软弱、覆盖层厚,基岩埋深超过130 m,上层流塑、软塑状粉质黏土厚度超过45 m,其透水性强且承压水水头高,施工面临上部荷载大、软基深厚、地基承载力低、刚度小、稳定性差等难题.采用桥梁首创的大面积全断面深层地基加固水平封底方案,通过工艺比选确定D-RJP工法作为地基加固的施工工艺.D-RJP工法具有施工效率高、水泥用量可调节、废土内水泥含量少、对周边环境友好等优点,可有效提高锚碇深层地基加固效果.

    悬索桥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软土覆盖层地基加固D-RJP工法施工工艺

    提篮型系杆拱桥吊索无应力长度计算与应用

    鲁乃唯肖向远胡炼刘曾逸凡...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系杆拱桥空间吊索无应力下料长度及初张力,以成都某下承式提篮型拱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倒拆法计算吊索初张拉力,并基于无应力状态法计算了吊索无应力长度,成功指导了桥梁吊索张拉控制,避免了来自主梁、拱肋制作与安装误差造成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钢箱梁与钢箱拱现场焊接误差较大,实桥上下吊点实测测量是影响吊索长度的关键因素;结合有限元分析准确确定了下承式系杆拱桥吊索相关施工控制参数,通过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吊索无应力计算长度与实测数据匹配,其计算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无应力下料长度有限元分析下承式系杆拱桥初张力

    宽桥面斜拉桥空间梁格与单梁模型对比分析

    李恒苏鹏魏景和阳浩...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宽截面斜拉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以佛山市沥桂大桥宽斜拉桥为工程案例,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斜拉桥梁格和单梁模型,将其计算成果与静动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宽桥面斜拉桥基于两种模拟方式所得理论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宽桥面斜拉桥在中载作用下,梁格和单梁模型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但偏载作用下,梁格模型计算的应力和变形值更趋近于实测值结果;脉动试验中梁格模型能准确地模拟出横向、扭转自振频率和振型.这表明梁格模型计算更符合宽桥的实际受力情况,且能够满足宽桥面斜拉桥结构体系的计算需求.

    单梁模型梁格模型荷载试验自振频率

    波形钢-混凝土桥面板受弯特性与计算方法

    陈金波李百建符锌砂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波形钢-混凝土新型桥面板的受弯承载能力,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此桥面板只会发生延性破坏,不会发生少筋和超筋破坏的论断.通过有限元方法与结构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构件进行分析,获得的荷载-位移曲线表明构件具有较好的延性,屈服前呈线性关系,屈服后构件表现出强化效应,可继续承载.截面应力分布表现为:组合构件在混凝土开裂前的应力呈直线分布;构件屈服时,下部混凝土受拉退出工作,波形钢下部进入塑性,受压区混凝土应力增大;达到极限时,波形钢全截面进入塑性,受压区混凝土达到压溃应力,中和轴在全过程中上移.基于塑性理论,将波形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受弯计算划分为两种截面类别,分别建立相应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与试验数据及数值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可用来计算波形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受弯承载力.最后将新型桥面板与混凝土桥面板和钢板-混凝土桥面板进行对比,证实该结构具有混凝土用量少、承载能力高和施工稳定性高的特点.

    桥梁工程波形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有限元分析极限弯矩截面应力状态

    隧道复合式衬砌病害处治及套衬加固技术研究

    刘雄金宇轩张敬宇毛阿立...
    141-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永州市双牌县阳明公路隧道复合式衬砌加固为例,使用大型有限差分计算软件FLAC3D对隧道衬砌病害处治过程进行模拟分析,评估衬砌内嵌套衬、衬砌内设置钢板等加固方案对隧道衬砌病害的处治效果,并确定合理的加固方案.同时,对各方案不同设计参数的处治效果进行评估,由此确定最优支护参数.结果表明:内嵌套衬加固处治方案围岩塑性区范围、隧道变形及洞顶位移等均小于内设钢板加固方案,套衬结构的加固效果更好.同时,支护结构越厚,其刚度越大,对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越好;在不侵限前提下,应尽可能地增加支护结构厚度,以提高既有隧道的安全性.

    围岩稳定性衬砌加固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

    邻近堆土引起软土地区城际轨道桥梁位移响应研究

    林全富刘卧
    145-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广东省珠海市某城际轨道桥梁邻近堆土工程实例,建立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分析软弱地基固结过程城际轨道桥梁位移响应的变化规律;根据计算结果拟合响应面函数,将响应面表达式作为功能函数,采用蒙特卡罗法进行随机抽样试验并计算桥墩位移响应的可靠概率.研究表明:邻近堆土引起的软土固结主要发生在堆土后的2 a内,桥梁中墩横向位移响应为工程控制参数;拟合响应面函数具有良好的拟合精度,可用于预测不同堆土高度或堆土距离下桥墩位移响应;在失信概率不超过3%的前提下,提出的5组推荐方案下既有桥墩位移响应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不会给城际轨道运营带来安全隐患.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切实可行的研究思路与解决方案.

    桥墩邻近堆土城际轨道响应面软土可靠度

    节段预制拼装梁干接缝直剪承载力计算研究

    姚杰邬晓光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对节段预制拼装接缝直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开展研究.首先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和数值模拟结合的方法,推导出节段预制拼装桥梁干接缝在直剪状态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其次采用机器学习中BP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PSO-BP神经网络模型及随机森林算法对干接缝桥梁直剪承载力进行预测,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干接缝直剪承载力计算方法;最后以既有试验结果为参照验证公式以及对算法进行训练和验证,并利用实例对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推导的干接缝承载力公式和试验结果接近,相对误差为-6.7%~12.7%,与AASHTO公式结果相比,误差和波动范围均较小;采用的PSO-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解释了样本94.9%和96.5%的不确定性,相较于单一算法结果更为准确,相较于理论计算公式有着客观性较强和便捷的特点.

    预制拼装混凝土节段梁直剪性能承载力机器学习

    基于弯矩可行域的组合梁斜拉桥成桥状态确定方法

    涂光亚邢斌尹晓峰高若涵...
    158-16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弯矩可行域法对于组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计算的适用性,在分析研究常规斜拉桥分步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组合梁斜拉桥的特点,采用双层梁单元来模拟组合梁,即下层为钢梁单元,上层为混凝土梁单元,两者用钢臂连接,将钢梁和混凝土组合截面换算为混凝土等效截面配置合理预应力,计算全截面弯矩可行域与实际成桥弯矩,再通过影响矩阵法进行调整得到合理成桥状态.以柴埠溪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实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组合梁主梁全截面弯矩可行域综合反映了钢材和混凝土的受力要求,预应力估算方法明确,优化后的成桥状态索力均匀,主梁应力均满足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要求,说明全截面弯矩可行域法可较好地适用于组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研究内容可为该类桥型合理成桥状态的计算提供有益参考.

    组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弯矩可行域成桥索力优化分步算法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大跨度桥梁挂篮变形值研究

    李涛杨美良李文慧李振国...
    164-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合理确定大跨度桥梁中各悬浇梁段的挂篮变形值,实现桥梁线形顺畅和高精度合龙目标,结合某特大桥挂篮图纸,建立挂篮有限元整体模型,分析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利用反力架对挂篮预压,绘制挂篮预压荷载-位移曲线图;将预压数据等参数输入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中获得挂篮弹性变形预测值,根据1#梁段混凝土浇注前后的测量高差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挂篮变形值相对误差为0~7.69%,较反力架预压数据相对误差大幅降低,其中右幅8#墩大里程相对误差由65.62%降至7.69%,下降57.93个百分点.将BP神经网络预测得到的挂篮变形值应用于各施工梁段,施工后主梁线形顺畅,无错台与折角,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桥梁施工控制线形控制菱形挂篮反力架预压BP神经网络

    某偏压隧道进洞处治方案

    刘坤袁海清单足阳傅鹤林...
    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偏压隧道进洞常面临边坡失稳问题,严重威胁隧道的施工安全,以湖南芷江至贵州铜仁(湘黔界)高速公路某隧道为例,对隧道的偏压进洞方案进行研究,讨论了隧道暗洞改路基、反压回填、地表注浆3种方案的处治过程、造价以及优缺点,优选并实施了隧道暗洞改路基这一推荐方案.该方案通过切削山体彻底改善偏压,其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难度低,既减少了投资,又保证了隧道的顺利进洞.研究成果对今后相同或相似地质条件下的偏压隧道开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偏压隧道进洞暗洞改路基反压回填地表注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