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科技
河南科技

宋先锋

月刊

1003-5168

nhkjzzs@126.com

0371-65528536

450003

郑州市金水区政六街3号

河南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河南省科学技术厅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权威性科技期刊。系统、全面、深入地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与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的科技方针政策,报道科技动态,传递科技信息,荟萃科技精华,促进成果转化,追踪科技热点,讴歌科技英才,为深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发挥舆论宣传和导向作用,已成为河南科技界一个重要的科技宣传阵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陆上油田原油管道泄漏在线监测技术难点分析

    张赫男杨昊天王洪浩郎莹...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管道输送是陆上油田原油输送的主要方式,由于管道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泄漏,所以及时发现泄漏情况对及时处置、避免产生安全环保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外在管道泄漏在线监测技术方面已有大量研究,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研究旨在对监测技术难点进行归纳分析.[方法]本研究首先从原理和现场应用效果两个方面,总结陆上油田原油管道泄漏在线监测技术现状,然后针对各类常用技术,对应用中存在的5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找出了制约管道泄漏监测准确性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结论]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管道泄漏在线监测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为下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陆上油田原油管道泄漏监测技术难点

    渠道衬砌结构冻胀特性模拟分析

    张永玲肖让付俊科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建立渠道混凝土衬砌结构数值计算模型,深入了解渠道混凝土衬砌结构和渠基土壤在冻胀条件下的温度变化和变形特征.[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包含渠道衬砌结构和渠基土壤的数值模型,并考虑渠基土壤温度影响,模拟计算渠道底部温度和衬砌结构的冻胀位移.[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衬砌结构和渠基土壤,考虑接触还是未考虑接触,渠基土壤温度不同深度温度变化均相同,在考虑接触的衬砌结构中,阴坡和阳坡的冻胀变位较渠底更大.[结论]衬砌结构接触或未接触条件下,渠基土壤温度分布规律是一致的,衬砌结构的阴坡和阳坡在顶部冻胀位移和变形存在明显差异.研究成果对渠道衬砌结构的抗冻胀能力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渠道衬砌数值模拟冻胀特性

    大跨径石拱桥动力特性分析与有限元模型修正

    刘杰陈顺超邬文祥康鹏...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云南省开远市长虹桥动力性能及得到较为准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方法]通过环境激励法对长虹桥进行动力特性测试,并分析该桥实测模态参数;根据实测模态参数结果,对有限元模型中的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参数进行修正;基于理论与实测的模态分析结果,得出长虹桥较为准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结果]结果表明:石拱桥的跨中、L/4、3L/4、L/8和7L/8处的振动变形较大,在运营监控和检测时,应该在这5个位置布置测点,以便进行实时监测;在环境激励下,该桥没有产生侧向弯曲振动和竖向弯曲振动强度相当的扭转振动,说明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扭刚度;各阶阻尼比均在合理范围内.利用模态参数修正后的频率相关性从55.2%降至最低0.6%,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参数依然具有物理意义,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结构低阶动力特性.相关性最大为-2.4%,最小为0.6%,满足相关性在±5%以内,可作为桥梁后续检测工作的理论模型.[结论]长虹桥动力性能良好,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贴合实际桥梁.

    环境激励法动力特性有限元模型修正频率相关性

    寒冷地区外窗热工性能对建筑采暖空调负荷的影响

    李杰潘玉勤常建国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外窗热工性能对建筑采暖空调负荷的影响,得出各项外窗热工性能参数对建筑节能效果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提升建筑的节能效果.[方法]利用DeST-h,建立寒冷地区(郑州)75%节能标准居住建筑基本模型,以太阳得热系数、窗墙比、外窗传热系数为变量进行单因素影响计算,以窗墙比和太阳得热系数、建筑层数和太阳得热系数为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研究太阳得热系数、窗墙比、外窗传热系数对建筑采暖空调负荷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窗墙比、传热系数对建筑采暖空调负荷影响趋势明显,均呈正相关;太阳得热系数对建筑采暖空调负荷影响趋势与建筑窗墙比、建筑层数有关.[结论]建筑外窗节能应优先考虑窗墙比、传热系数,同时在确定当地太阳得热系数时应兼顾窗墙比和建筑层数,以满足更高的节能标准.

    太阳得热系数窗墙比传热系数建筑采暖空调负荷

    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交通治理思路与对策研究

    何胜江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加强交通治理对策的针对性,提高建设资金和土地的使用效率,有必要对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交通治理思路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国际案例比较、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典型超大城市交通运行现状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研究发现我国超大城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状况已明显好于近似人口规模和空间结构的国外发达城市.在轨道网络化和共享单车等新型运输工具支撑条件下,居民出行方式已发生明显改变,通过继续增加机动车容量试图缓解交通拥堵的边际效应正明显下降.[结论]在机动化出行方式发生明显转变、构建低碳城市的背景下,我国超大城市交通治理工作重心应进行调整,更加关注轨道交通与土地协同开发、慢行空间环境整体改善、品质化多元交通的有效供给等.

    超大城市交通治理交通拥堵成都市

    钨渗铜复合材料热锻处理及组织性能研究

    宋德学王毅张义飞李攀科...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决钨渗铜复合材料中钨晶粒的异常生长和气孔等缺陷,提高钨铜合金的力学性能.[方法]对钨渗铜材料进行了热锻(HF)处理,研究了热锻处理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热锻后钨渗铜复合材料孔隙减少,钨相和铜相的分布更加均匀,W-W邻接度降低,硬度由298 HV提升至338 HV,摩擦磨损系数由0.45降低至0.28.热锻温度为700℃时,钨渗铜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最优,其室温抗拉性能度增长48.06%,高温抗拉强度显著提升.[结论]热锻能有效改善钨渗铜材料的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

    钨渗铜复合材料热锻力学性能高温抗拉强度

    双层蜂窝夹层板静压痕试验和数值分析

    蓝洺铭徐志洪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双层蜂窝夹层板在静压痕力作用下的损伤情况.[方法]对双层蜂窝夹层板进行静压痕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引入数字图像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测量试件表面的变形,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失效模型,将试验结果与仿真模型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夹层板蒙皮的破坏模式主要是纤维断裂和基体破坏.[结论]蒙皮破坏后回弹能力大幅下降,蒙皮正面通常发生基体压缩损伤,蒙皮背面通常发生纤维断裂.

    复合材料蜂窝夹层结构静压痕数值仿真

    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与浊度的关系

    丁莹莹李文雅李怀廉周宾...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某采油管理区生活污水处理站出水样品中化学需氧量与浊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便捷、快速判断污水水质的方式,为该处理站运营人员提供管理依据.[方法]使用快速测定仪,对2023年8月份不同日期,在该采油管理区生活污水处理站出口处采取的16个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与浊度进行检测,并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采油管理区生活污水处理站出水水样中化学需氧量与浊度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线性方程为y=0.247 1x-4.848 8,线性回归判定系数R2=0.931 5(即化学需氧量与浊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可以通过简单易测的浊度来表征该采油管理区生活污水处理站出水中的化学需氧量.

    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COD)浊度相关性

    基于GF-7数据的豫西山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韩子清黎朗高晖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查明豫西山区部分区域内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地质灾害监测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利用高分七号卫星影像数据,通过构建遥感解译标志、室内初步解译、野外核查验证、内外业综合解译、编制解译成果图件等步骤开展遥感解译工作.此外,还对比分析了多类型多时相的遥感影像,并结合研究区的地形地貌等地质资料,进一步提高了地质灾害的可解译性.[结果]在此次地质灾害遥感解译中,实际正确识别了15处滑坡、6处崩塌,解译正确率达91.3%.遥感解译的精度和效率较高,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结论]本研究提出的利用高分七号遥感卫星数据开展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思路及方法,在该地区所进行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工作中表现出显著优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能够为其他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

    遥感解译地质灾害高分七号豫西山区

    不同干密度和不同含水率条件下三门峡黄土残余剪试验研究

    郭丰涛
    97-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初始干密度、含水率和竖向应力对三门峡黄土抗剪强度和残余强度的影响.[方法]运用全自动直剪/残余剪系统对三门峡黄土进行了一系列残余剪切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抗剪强度应力-应变曲线在高含水率条件下呈应变硬化现象,在低含水率条件下呈应变软化现象,但残余强度应力-应变曲线都呈应变硬化现象.主要原因是在进行残余剪切过程中剪切位移过小,试样在剪切过程中并没有达到稳定的残余状态.试验中还发现在竖向应力较大和含水率较高时,会出现残余强度大于抗剪强度的情况,这可能是第一次剪切时土体中的水分没有完全排除,在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剪切过程中,水分完全排除,导致土体更加密实,强度增加.抗剪强度与残余强度的黏聚力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但内摩擦角下降趋势不是很大,有的反而会上升.此外,还建立了三门峡黄土残余强度与含水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参考方程.[结论]研究结论对三门峡地区边坡稳定分析和滑坡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黄土残余剪切试验抗剪强度残余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