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郑州大学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郑州大学

李建章

半月刊

1673-5110

hnsysjjbzz@126.com

0371-60100422

450014

郑州市经八路2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RRT2基因突变相关疾病谱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分析

    王诗雨唐蒙蒙刘辉张田田...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总结10例PRRT2基因突变相关疾病谱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方法 收集2020-07-2022-08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的10例PRRT2基因相关癫痫患儿的临床特征、脑电图、头颅磁共振检查、基因特征及治疗结果,回顾性分析其特征.结果 10例患儿均提示PRRT2基因杂合突变,其中3例为片段缺失,5例为移码突变,1例为剪接突变.10例患者中男5例,女5例,起病年龄4个月~10岁,其中7例诊断为自限性家族性婴儿癫痫(SFIE),1例诊断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2例诊断为伴婴儿惊厥的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IC/PKD);5例存在PRRT2基因突变相关疾病家族史.7例口服奥卡西平治疗后发作控制,3例口服左乙拉西坦治疗后发作控制.结论 PKD、SFIE及IC/PKD是一组与PRRT2基因突变相关的疾病谱,c.649dupC基因突变位点是热点突变位点.对于高度考虑SFIE、PKD及IC/PKD的患者,如全外显子测序未发现异常基因,需进一步行内含子及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测,达到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目的.

    富含脯氨酸的跨膜蛋白2PRRT2基因突变相关疾病谱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自限性家族性婴儿癫痫伴婴儿惊厥的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临床特点遗传学特征

    基于杏仁核亚区CBF的阈下抑郁和首发重度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张宁宁王云徐成刘可夫...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阈下抑郁(StD)和重度抑郁症(MDD)杏仁核各亚区脑血流量(CBF)变化,分析StD和MDD的危险因素.方法 招募49例StD患者(StD组)、58例未经治疗的首发MDD患者(MDD组)和55例健康被试者(HC组),比较3组杏仁核(Amy)及其3个亚区[基底外侧核(LB)、中央内侧核(CM)、浅表核(SF)]CBF和外周血清炎性因子(IL-1β、IL-4、IL-6和TNF-α)水平,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StD和MDD的危险因素.结果 3组被试者IL-1β和TNF-α水平、RAmy、RLB、RCM和LCM亚区的CBF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RLB、RCM和LCM亚区的CBF变化是HC发展为StD的风险指标(P<0.05),TNF-α水平、RAmy和RCM亚区的CBF变化是HC发展为MDD的风险指标(P<0.05),RAmy、RLB和LCM亚区的CBF变化是StD进展为MDD的风险指标(P<0.05).结论 无抑郁状态下与阈下抑郁状态下发生重度抑郁症的高危因素存在差异,抑郁症的发生可能是一个涉及多个杏仁核亚区的动态变化过程,将有提高抑郁症检出率及监测其发生、发展的成效.

    阈下抑郁亚临床抑郁轻微抑郁重度抑郁症杏仁核亚区基底外侧杏仁核中央内侧杏仁核浅表杏仁核脑血流灌注危险因素

    MR-PWI及DTI在胶质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

    龙丹丹汤敏吴浛嘉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MR-P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在胶质母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01-2023-01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PWI和DTI扫描,根据胶质母细胞瘤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2组患者的MR-PWI扫描参数[脑血容量(CBV)比值、脑血流量(CBF)比值、平均通过时间(MTT)比值、达峰时间(TTP)比值]、DTI扫描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最大值、FA平均值、FA最小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R-PWI及DTI对胶质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复发组CBV、CBF比值高于未复发组(t=5.454、4.404,P<0.05).2组MTT、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CBV联合CBF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的AUC为0.888,高于CBV的0.818、CBF的0.778(Z=2.255、2.484,P<0.05).复发组FA最大值、FA平均值低于未复发组(t=5.033、3.894,P<0.05). 2组FA最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FA最大值联合FA平均值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的AUC为0.831,高于FA最大值的0.793及FA平均值的0.737.结论 MR-PWI、DTI扫描有助于诊断胶质母细胞瘤术后复发.

    胶质母细胞瘤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复发诊断价值

    化脓性脑膜炎肺炎链球菌spr1759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功能预测

    孙旸园冯晓伟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化脓性脑膜炎肺炎链球菌spr1759蛋白的理化性质并预测其功能.方法 从NCBI数据库中获得spr1759蛋白的相关序列信息,运用ProtParam以及ProtScale软件对spr1759的理化特性及具体的亲疏水性予以分析,运用NetPhos、TMHMM分析spr1759的磷酸化位点及跨膜区结构,分别运用SWISS-MODEL、SOPMA、ABCpred对spr1759的二级及三级结构的具体情况予以预测,用SYFPEITHI软件进行抗原表位的预测分析,STRING预测spr1759的相互作用蛋白,并对其生物过程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spr1759蛋白是一种亲水蛋白,等电点为5.11,有一个跨膜区,其全部包含一个跨膜结构.肺炎链球菌spr1759蛋白属于LytRcpsApsr超家族,可能是一种参与阴离子细胞壁聚合物合成的酶.肺炎链球菌spr1759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B.炭疽杆菌的BAS5115蛋白和枯草芽孢杆菌的DJ971211蛋白高度同源,全长序列相似性为35.7%和32.5%.结论 肺炎链球菌spr1759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具有跨膜结构,可能具有阴离子细胞壁多聚物合成相关酶学功能.

    脑膜炎肺炎链球菌spr1759蛋白理化性质蛋白功能预测

    血清激肽释放酶6及脂联素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孙迎迎龚梦茜张伟梁晓倩...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激肽释放酶6(KLK6)、脂联素(APN)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12例帕金森病患者,依据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分为发生组(帕金森病合并认知障碍组,44例)和未发生组(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正常组,6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KLK6、APN水平,比较2组血清KLK6、APN水平,相关性、影响因素、预测价值分别采用Pearson法、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KLK6、APN分别与MMSE评分、MoCA评分呈负、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帕金森病程长、修订Hoehn-Yahr分级晚期、血清KLK6高水平均是影响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血清APN高水平是其保护性因素(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KLK6、APN水平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60,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91%、89.71%(P<0.05).结论 帕金森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KLK6升高、APN降低,血清KLK6、APN不仅与认知功能相关,还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两者联合预测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激肽释放酶6脂联素相关性影响因素预测价值

    外伤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血清PCT和SAA变化的意义

    刘红娜陈兴河华红果王娜...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外伤性脑出血(ICH)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和淀粉样蛋白A(SAA)变化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05-2023-05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2例外伤性ICH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42例)和未感染组(80例),分析感染分布特征以及病原菌分布,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PCT和SAA水平,ROC曲线评价血清PCT和SAA水平预测外伤性ICH术后发生感染的效能.结果 42例外伤性ICH患者术后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比54.76%,其次为颅内和胃肠道,占比分别为19.05%、14.29%.感染部位共分离出6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2.31%,以肺炎克雷伯菌(16.91%)和铜绿假单胞菌(12.31%)为主;革兰阳性菌占44.61%,以D型溶血性链球菌(13.84%)为主;真菌占3.08%,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3.08%).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和SAA及联合预测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780、0.885(P<0.05).血清PCT和SAA联合检测预测术后感染的灵敏度80.36%,特异度85.26%.结论 外伤性ICH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革兰阳性菌(D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血清PCT联合SAA检测对外伤性ICH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外伤性脑出血术后感染降钙素原淀粉样蛋白A血清预测价值

    HF-rTMS联合盐酸美金刚与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李翠翠朱应超李静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F-rTMS)结合盐酸美金刚、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2-02-2023-02收治的6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盐酸美金刚与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HF-rTMS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包括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对内皮细胞功能[内皮素(ET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2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6、0.080,P=0.521、0.936),治疗后2组评分均有所提高,研究组MMSE、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755,P<0.001;t=6.224,P<0.001).治疗前,2 组 ET1、sICAM-1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3、0.344,P=0.817、0.732),治疗后2组水平均有所降低,研究组ET1、s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4.781,P<0.001;t=2.400,P=0.019).研究组2例(5.89%)患者在HF-rTMS治疗后出现头晕症状,后调整刺激强度症状消失.结论 血管性痴呆患者经HF-rTMS联合盐酸美金刚与尼莫地平治疗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内皮细胞功能均得以改善,联合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血管性痴呆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盐酸美金刚尼莫地平内皮细胞功能

    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入院高血糖患者的临床研究

    雷蕾王飒姬利宋波...
    37-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伴入院高血糖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01-2022-12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伴入院高血糖患者1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标准剂量组(93例)和小剂量组(93例).2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进行降血糖处理,标准剂量组阿替普酶剂量0.9 mg/kg,最大剂量90 mg,小剂量组阿替普酶剂量0.6 mg/kg,最大剂量60 mg.比较2组患者的短期疗效、90 d预后情况、病死率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24 h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7 d后的短期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远期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病死率低于标准剂量组(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低于标准剂量组(P<0.05).结论 与标准剂量相比,小剂量阿替普酶治疗AIS伴入院高血糖可降低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以及病死率,使患者受益.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小剂量标准剂量出血风险

    血栓弹力图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冯浩谯飞罗孝全任海波...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TEG)在颅内动脉瘤(IA)栓塞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1-01-2023-05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IA栓塞术的98例患者,按是否行TEG指导分为对照组(32例,采用标准双抗血小板治疗)和观察组(66例,采用TEG指导下抗血小板治疗),比较2组并发症、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凝血功能、神经功能以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血率1.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63%(P<0.05);观察组术后缺血率22.73%(15/66),略高于对照组的21.88%(7/32),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率、二磷酸腺苷途径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EG指导下抗血小板治疗在IA栓塞术后患者中应用可个性化指导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剂量调整,减少出血事件,改善神经功能.

    颅内动脉瘤血栓弹力图栓塞术抗血小板术后出血术后缺血

    1于TLR4 NF-κB通路-神经相关因子探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反应与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

    李莉姜雪姜荣格李恳...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通路-神经相关因子探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炎症反应与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选取2020-07-2023-07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ACI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疗效、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TLR4 NF-κB通路指标(TLR4、NF-κB)、神经损伤相关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TLR4 NF-κB通路相关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治疗1、2周观察组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LR4、NF-κB均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2组治疗1、2周后S-100β、NSE水平明显下降,BDNF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S-100β、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2组治疗1、2周后IL-1 β、hs-CRP、TNF-α、PTX3、Lp-PLA2 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 IL-1β、hs-CRP、TNF-α、PTX3、Lp-PLA2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对ACI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利于缓解炎症反应,改善神经损伤,其保护机制可能与TLR4 NF-κB通路调控神经损伤、炎症反应相关因子有关.

    急性脑梗死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依达拉奉TLR4NF-κB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