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混凝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混凝土
混凝土

戴显明

月刊

1002-3550

hntbjb@vip.163.com

024-62123865

110006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混凝土/Journal Concret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混凝土》杂志是国内唯一公开发行的混凝土行业专业期刊,其内容已涵盖了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的各个方面:一、政策信息、市场动态、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二、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三、生产管理、工程实践、检验标准及性能测试、专利技术等。  --集指导性、信息性、技术性、实用性于一体,在混凝土行业中起到了宣传政策、交流经验、传播知识、沟通信息、为行业科学发展服务的作用。《混凝土》杂志主要读者对象是混凝土行业内生产、施工、科研、设计单位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混凝土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产品研发及营销人员,建设单位和基建部门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粉煤灰化学成分对其抑制碱骨料反应效果影响试验研究

    孔祥芝李行星张恒吴葵...
    112-114,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快速砂浆棒法,研究了不同化学成分含量粉煤灰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效果.试验表明:F类粉煤灰抑制碱骨料反应效果明显优于C类粉煤灰,且粉煤灰掺量越高抑制效果越好.统计分析表明,粉煤灰化学成分与其抑制碱骨料反应效果存在很好的相关性,抑制效果与SiO2+Al2O3+Fe2O3总质量分数存在线性正相关,与CaO含量存在线性负相关,与碱含量没有直接相关性.

    粉煤灰化学成分碱骨料反应抑制效果

    铁尾矿-粉煤灰-锂渣三元体系掺合料的活化性能

    袁小玲张延年庚佳张林...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铁尾矿的建筑资源化利用,以高硅型铁尾矿为主要原料,结合粉煤灰和锂渣制备了铁尾矿-粉煤灰-锂渣三元体系掺合料.通过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铁尾矿-粉煤灰-锂渣三元体系掺合料的配合比、活化剂掺量以及掺合料替代率对活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尾矿-粉煤灰-锂渣三元体系掺合料的配合比为铁尾矿∶粉煤灰∶锂渣=1∶2∶2,活化剂为0.8%的Ca(OH)2和掺合料替代率为35%时,试件有最高的28 d抗压强度43.6 MPa,为纯水泥对照组的100%.热重试验的结果表明,活化剂Ca(OH)2对掺合料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掺量在0~0.8%时,28 d活性指数在增加;0.8%~1.6%时,28 d活性指数在减小,所以Ca(OH)2的28 d活性指数的最佳掺量为0.8%.掺入掺合料的试件的微观形貌变得更加致密.

    铁尾矿掺合料抗压强度活性指数

    材料组成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周大福陈代果杨福俭姚勇...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水灰比、PAN纤维、硅灰和黏结剂等对透水混凝土孔隙率、透水系数与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以极差、方差法对孔隙率、透水系数、抗压强度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顺序与最佳组合.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程度最大,且试件组孔隙率、透水系数普遍较大,最大值分别为27.41%、18.89 mm/s,抗压强度最大为22.2 MPa;试件组透水混凝土的最佳组合水灰比0.31、PAN纤维掺量0.6%、硅灰掺量8%、黏结剂掺量2%~3%.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均可通过3种模型函数(Balshin、Ryshkewitch、Hasselman)与孔隙率建立关系,且拟合效果较好,随着孔隙率增大,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透水系数呈上升趋势.

    透水混凝土材料组成孔隙率正交试验

    矿物掺合料对MgO膨胀剂膨胀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

    李建华唐国旺邓强贾向阳...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MgO膨胀剂具有良好的膨胀稳定性,与混凝土收缩相匹配,可以有效抑制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产生.研究了矿物掺合料对MgO膨胀剂膨胀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通过对不同配合比的8%MgO膨胀剂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限制膨胀率的测试,探究了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降低,而矿渣对其强度影响不明显.混凝土在水中养护的膨胀过程可以分为潜伏诱导期、快速膨胀期、缓慢膨胀期和稳定期.矿物掺合料的加入降低了 MgO膨胀剂的膨胀效果,且掺量越高,影响越大,其中粉煤灰的影响更为显著.膨胀是由于MgO反应生成的Mg(OH)2晶体填充孔隙所致,矿物掺合料通过降低MgO反应程度和增加孔隙率来减少膨胀现象.矿渣的活性较高,对MgO反应的阻碍较小.

    矿物掺合料MgO膨胀剂孔结构力学性能

    LNG储罐低温混凝土配合比及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司家伟张洋洋吴艳明谢剑...
    131-13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收集整理液化天然气(LNG)储罐混凝土实际配合比信息,并按规范要求进行了不同低温环境下的抗压强度测试,考察LNG储罐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储罐项目配合比用料基本一致,粉煤灰与矿粉用量略有差异,粉煤灰选用F类Ⅰ级时,其混凝土抗压强度在常温及低温下都处于较高水平;矿粉选用S105级时,其混凝土抗压强度在低温下提升幅度最大.LNG储罐混凝土低温抗压强度随温度的降低明显增强,且温度越低,混凝土破坏越突然.在3个低温(-40 ℃、-120 ℃和-190 ℃)环境下,实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分别是常温环境抗压强度的1.41、1.84和1.97倍,均满足规范要求.含水率是混凝土抗压强度低温增强的重要指标,但规范要求的低温环境混凝土抗压强度含水率影响系数与实际抗压强度的提升效果之间,规律并不明显.试验结果可为LNG储罐低温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LNG储罐混凝土低温环境抗压强度配合比

    BFRP网格对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温度裂缝控制研究

    冯玉祥丁健魏星许俊波...
    135-13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茅海跨海通道索塔在早期养护中表面开裂现象严重,索塔是一种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其早期出现的开裂现象大部分是由较高的温度应力导致的,即温度裂缝.因此,为了对早期温度裂缝进行控制,同时考虑到海洋环境的腐蚀情况,工程采用BFRP网格对索塔表面进行裂缝控制,控裂效果显著,开裂现象被有效缓解.BFRP网格虽然成功应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但是,目前BFRP网格控裂机理尚不清晰.基于此,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BFRP网格对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温度裂缝控制过程,其中裂缝是通过扩展有限元(XFEM)实现.模拟结果表明:BFRP网格可以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面积、体积以及开裂单元数量.随着BFRP网格网孔的减小,温度裂缝面积、体积以及开裂单元数量进一步下降,网孔为5 cm的BFRP网格将裂缝控制为仅有1条.BFRP网格可以有效控制裂缝主要是由于BFRP网格是一种双向受力结构并且具有强节点,在与混凝土黏结之后,发挥了协调混凝土应力发展的作用,有效地均匀化混凝土的应力分布,进而均匀化裂缝发展,最终达到减少裂缝的效果.

    大体积混凝土BFRP网格温度裂缝ABAQUS扩展有限元

    钢渣粉和粉煤灰对硫铝酸盐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

    易明明欧阳高尚蒋明王劲松...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铝酸盐水泥(SAC)具有速凝早强、抗渗性好和耐化学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快速抢修、水利水电、地下管网和海洋工程等环境中;但是高昂的使用成本限制了 SAC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利用工业废弃物少量取代SAC,可在改善水泥性能的同时降低材料成本.研究了钢渣和粉煤灰对硫铝酸盐水泥砂浆(SACM)的工作性能、力学强度和抗渗性能的影响,并通过SEM和XRD分析了微观结构和水化产物.结果表明:钢渣掺量30%时,砂浆的终凝时间仅70 min,相比纯SACM缩短了 28.5%;粉煤灰因"滚珠效应"显著提高了砂浆的扩展度;2种掺合料提高了 SACM的吸水率;因为活性低,钢渣和粉煤灰均在不同程度上不利于砂浆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单掺10%钢渣的砂浆能最大程度保持纯SACM的基本性能,且凝结时间更短;该组砂浆综合性能最优,具有一定环保和经济价值.

    硫铝酸盐水泥钢渣粉煤灰砂浆抗渗性能

    装配式建筑柱脚钢纤维豆石灌浆料研究与应用

    路丹蓝丽江黄瑶
    146-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达到装配式建筑柱脚灌浆应用的特种高强、抗裂、无收缩水泥基灌浆料应用要求,研究C60型钢纤维豆石灌浆料.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豆石、钢纤维对于灌浆料性能影响;单因素试验系统探究矿物掺合料对灌浆料性能影响规律;工程应用研究材料工程适应性.结果表明:(1)豆石在体系中凝结硬化后会使硬化体机构更加密实,抗冲切能力增强.最佳掺量为8.0%.(2)钢纤维掺加会明显提高体系黏度,施工性能变差,但会提高灌浆料后期强度,钢纤维最佳掺量4.0%.(3)矿粉对于后期强度提高明显,28 d抗压强度提高超过3.3%;粉煤灰使初始流动度增大.(4)工程应用得到钢纤维豆石灌浆料初始流动度达到300 mm,28 d抗压强度超过65 MPa,抗压强度富余值超过8.33%.

    装配式建筑水泥基灌浆料柱脚灌浆豆石钢纤维矿物掺合料

    基于非局部增强塑性损伤微平面模型的装配式梁柱节点力学性能研究

    李汝飞王辉明
    151-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结构梁柱节点是影响结构力学性能的关键部位,为深入全面地探究其非线性力学行为,基于非局部增强塑性损伤微平面模型,运用ANSYS有限元程序,考虑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等构造措施,建立精细化有限元计算模型,以相关试验为基础,比较验证了所建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并以后浇区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压比、梁上部纵筋配筋率为参数,考察其对装配式节点承载力及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节点承载力随后浇区混凝土强度等级、轴压比、梁上部纵筋配筋率的增大而增大;节点延性随后浇区混凝土强度等级、梁上部纵筋配筋率的增大而增大,轴压比则对其影响较小.为装配式结构梁柱节点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微平面模型塑性损伤理论装配式梁柱节点力学性能

    织物增强混凝土永久模板叠合试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研究

    陈欣王国杰林颖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织物增强混凝土(TRC)由高性能细骨料混凝土基体与纤维网组成,TRC永久模板与核心混凝土组成叠合试件.为揭示叠合试件氯离子渗透作用规律,确定永久模板最佳厚度范围,以TRC永久厚度、耐碱纤维网层数以及界面处理方式为变量,进行叠合试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与未设置永久模板相比,当TRC永久模板厚度为10~50 mm时,叠合试件氯离子扩散系数分别降低73.2%~95.6%.耐碱纤维编网对永久模板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没有增强作用.水泥净浆涂刷、表面凿毛、短切纤维插入三种界面处理方式对叠合试件氯离子渗透系数和渗透深度的影响不显著.结合Duracrete模型定量分析,给出了海洋环境不同工况下TRC永久模板厚度建议范围.

    永久模板叠合试件氯离子扩散系数模板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