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外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于明达

双月刊

1007-8991

hnwkxzz@126.com

0371-63620587

450014

河南省郑州市经八路2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

河南外科学杂志/Journal Henan Journal of Surge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RIPK/MLKL通路减轻OGD/R诱导的神经元坏死性凋亡

    孙凯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诱导的HT22神经元细胞坏死性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OGD/R模型。细胞分为对照组,OGD/R模型组,右美托咪定低、中、高浓度组(2。5、5、10 μM)。采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LDH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T-qPCR和免疫印迹检测坏死性凋亡关键因子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和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GD/R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01),上清LDH含量和细胞凋亡率、RIPK1和MLK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OGD/R模型组比较,右美托咪定5和10 μM显著提高了细胞存活率,减少了 LDH含量和凋亡率,下调RIPK1和MLK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均<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减轻OGD/R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IPK1/MLKL通路介导的坏死性凋亡有关。

    右美托咪定OGD/RHT22细胞坏死性凋亡

    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SOC-13评分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马慧樊龙会刘可丽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评分与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成人心外科2021-05-2022-04收治的132例行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术后SOC-13评分、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SOC-13评分的影响因素;Pearson分析患者SOC-13评分与MLHFQ评分相关性。结果 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SOC-13评分总分为(53。59±7。85)分,MLHFQ评分总分为(57。47±8。1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居住地、婚姻情况、家庭月收入、抗凝并发症、切口异常等并发症、治疗依从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婚姻情况、家庭月收入、抗凝并发症、切口异常等并发症、治疗依从性均为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SOC-13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Pearson分析显示SOC-13评分与MLHFQ评分呈负相关(r=-0。471,P=0。035)。结论 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心理一致感处于低水平,而年龄、婚姻情况、家庭月收入、抗凝并发症、切口异常等并发症、治疗依从性是其影响因素,且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心脏病瓣膜置换术SOC-13评分生活质量

    高血压脑出血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辅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晋新军张晓阳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3D-Slicer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显微镜辅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6-2022-06鄢陵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32例(观察组),行显微镜辅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2例(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检测手术前后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钙结合蛋白(S100β)炎性-神经损伤指标水平,评价神经损伤程度(NIHSS评分、CSS评分),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ICU留住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天的血清PCT、CRP、NSE、S100β水平和术后3个月的NIHSS评分、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Slicer辅助神经内镜与显微镜辅助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均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前者能优化手术相关指标,提升血肿清除效果,抑制炎性-神经损伤因子表达,促进患者恢复。

    高血压脑出血3D-slicer神经内镜显微镜血肿清除术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危重症患者优化院间转运措施的临床研究

    孙甜甜张丽李付华张苇...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危重症患者的优化院间转运措施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6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院间转运的60例经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优化转运措施分为优化转运组(28例)和常规转运组(32例)。比较2组转运护理质量和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转至接收医院。优化转运组的院外滞留时间、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转运组,护士满意度高于常规转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接收医院的接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者,实施院间优化转运措施,能有效提高转运护理质量、转运效率和护士满意度。严格落实ECMO支持患者院间优化转运的措施和流程,并熟练规范进行ECMO操作,可保障患者的安全,为拯救其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体外膜肺氧合危重症患者转运优化措施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术后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延续康复指导的效果分析

    吴文妍裴娜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微创钻孔引流术后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延续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05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78例HC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术后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延续康复指导组(观察组),每组39例。依据自制的《HCH术后康复训练依从性调查量表》评估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患者的自我效能感,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及肢体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SAS、SDS、GSES、NIHSS、FMA、Barthel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时效性激励理论的延续康复指导能有效提升HCH术后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缓解其不良心理,提高自我效能,并有助于加快神经、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进程。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术时效性激励理论延续康复指导

    BI-RADS 4A类乳腺结节的诊治策略和超声特征及恶性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吉文仲韦亚楠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BI-RADS 4A类乳腺结节的诊治策略、超声特征和恶性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2-06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26例经超声诊断为BI-RADS 4A类乳腺结节患者的超声及临床病理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收集统计2组患者的结节大小、形态、边缘、钙化、内部血流、血流阻力指数,钙化检出、钙化形态等超声图像特征,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BI-RADS 4A类乳腺结节的超声图像特征和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126例患者均经空芯针穿刺活检(CNB)确诊或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诊。良性结节108例,对26例(12。88±5。79)mm(范围:5~29)mm的结节实施微创旋切术,对82例(15。91±12。29)mm(范围:5~65)mm的结节实施开放结节切除术。恶性结节18例(14。29%)患者中,14例实施结节微创旋切术,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各2例。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CNB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结果一致。术后随访3~6个月,定期复查超声,其间所有实施结节微创旋切术患者的术区均未发现病变残留。其中14例恶性结节的患者亦未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形态、边缘、钙化灶、钙化形态、内部血流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有钙化的BI-RADS 4A类乳腺结节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存在钙化的BI-RADS 4A乳腺结节是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对BI-RADS 4A类的乳腺结节患者,需行组织学诊断。术前CNB和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均可准确鉴别结节的良恶性。应依据结节的超声特征和组织学诊断结果实施相应的手术方案。微创旋切可用于BI-RADS 4A类的乳腺结节患者的病理取材及小结节的切除。

    乳腺病变BI-RADS4A微创旋切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刘畅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为临床制定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03-2023-03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HICH患者,依据术后6个月预后不良发生情况,将54例(42。86%)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3分的患者作为预后不良组,将72例(57。14%)GOS评分>3分的患者作为预后良好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影响因素,并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Logistic预测模型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8分、脑中线移位≥1 cm、出血破入脑室、术后慢性脑积水,以及CRP、PCT、D-D水平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ogistic预测模型预测预后不良的AUC为0。967,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94。44%。结论 年龄、入院时GCS评分<8分、脑中线移位≥1 cm、出血破入脑室、术后慢性脑积水,以及CRP、PCT、D-D水平为HICH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该模型对预后不良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早期筛查高危人群,及时制定针对性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后不良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近期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曹泽嘉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MI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9-2022-09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6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行MIC术30例(MIC组)、行LC术30例(LC组)。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临床指标。术前及术后第3天检测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应激反应指标,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免疫功能指标。随访3个月,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MI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第1天的NRS评分、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低)于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NE、CRP水平和CD3+、CD4+、CD4+/CD8+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其中MIC组患者的NE、CRP水平低于LC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L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期间,MIC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LC比较,采用MIC治疗胆囊结石,能够优化围术期指标,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并有利于维护免疫功能和降低并发症风险。但应严格掌握相关手术指征,规范各项手术操作,术后常规给予疏肝利胆制剂。

    腹腔镜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

    甲状腺癌手术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联合同伴支持教育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亚楠陈亚君徐鹏飞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同伴支持教育对促进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01-2023-08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28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开展ERAS联合同伴支持教育。统计2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时间、术后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价患者的负性情绪。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结束后发放自制的调查表,统计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SAS、SDS、QLQ-C30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手术围术期实施ERAS联合同伴支持教育,有助于优化围术期指标,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甲状腺癌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同伴支持教育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临床对比研究

    薛向东余沁楠侯国栋唐钊...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03-2022-11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高危BPH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TUEP组和TURP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的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生活质量(QOL)评分,以及血清表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86例患者,每组43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EP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质量、膀胱冲洗时间,以及尿管留置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优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的Qmax、RUV、QOL评分,以及血清VEGF、IGF-1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其中TUEP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EP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危BPH患者,TUEP在优化手术指标,改善Qmax、RUV、QOL评分和血清VEGF、IGF-1水平,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较TURP更具优势。

    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