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外科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外科学杂志
河南外科学杂志

于明达

双月刊

1007-8991

hnwkxzz@126.com

0371-63620587

450014

河南省郑州市经八路2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

河南外科学杂志/Journal Henan Journal of Surger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与开腹非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曹喜辉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切除术(LNAH)与开腹非解剖性肝切除术(ONAH)治疗原发性肝癌(PLC)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2-2023-07 巩义市人民医院(东区医院)普外科收治的53 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手术27 例(LNAH组),行开腹手术 26 例(ONAH组)。比较 2 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检测手术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功能指标水平,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NAH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ONAH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N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NAH组患者的ALT、TBIL、AST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ON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ONAH术比较,LNAH术治疗PLC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率,以及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

    原发性肝癌腹腔镜非解剖性肝切除术

    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吻合口漏的病因及防治体会

    黄植斌黄权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吻合口漏的病因及防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01-2022-10 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行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的 79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9 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吻合口漏 7 例(8。9%)。3 例为中期(术后第 5 天 1 例、第 7 天2 例)A级吻合口漏。经术中放置的骶前引流管低压灌洗,保持通畅引流,静滴抗生素控制感染,实施肠内营养(EN)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SPN)支持等非手术治疗,漏口愈合出院。4 例 C 级吻合口漏患者中,早期(术后第 3 天)吻合口漏 1 例,中期吻合口漏 3 例(术后第 5 天、第 7 天、第 10 天各 1 例),均行Ⅰ期近端肠造口、Ⅱ期造口还纳术后痊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影响腹腔镜直肠癌Dixon术吻合口漏的因素众多,术前应通过评估,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术后严密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观察骶前引流管引流物的性状。一旦出现吻合口漏,应及时综合评估后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直肠癌吻合口漏防治经验

    同轴微切口与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效果分析

    张人方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同轴微切口与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6 新乡同盟医院眼科行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的 90 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45 例采用同轴微切口(微切口组),45 例采用同轴标准切口(标准切口组)。比较2 组患者术后第3 天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评价术后 1 个月时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单眼裸眼视力(UCVA)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量(SIT)泪膜功能。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第3 天时,微切口组患者的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标准切口组,术后 1 个月时的BCVA、UCVA水平均高于标准切口组,BUT大于标准切口组,SIT长于标准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白内障患者,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减轻房水炎症反应、提升最佳矫正视力和单眼裸眼视力,以及对泪膜功能的影响较同轴标准切口具有显著优势。

    白内障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乳腺癌根治术围术期基于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对患者自我康复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杨娜娜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乳腺癌根治术围术期基于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对患者自我康复管理能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2-01-2023-07 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行择期乳腺癌根治术的 56 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各 28 例。对照组围术期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采用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康复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统计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 2 组患者的心理韧性、ESCA和FACT-B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2 组患者的心理韧性、ESCA、FACT-B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基于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韧性和自我康复管理能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命质量。

    乳腺根治术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自我康复管理能力生命质量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来洪磊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 T 管引流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1-2023-12 西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82 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LCBDE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L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T管引流术,OCBDE组行开腹胆囊切除(OC)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0CBDE)T管引流术,每组41 例。比较2 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第3 天检测机体的免疫指标(CD4+、CD8+、CD4+/CD8+)和应激指标(COR、NE、ACTH)。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 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OCBDE组,切口长度、术后排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O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 3 天,2 组患者的CD4+、CD4+/CD8+均较术前降低,CD8+较术前升高;COR、NE、ACTH均较术前升高。其中LCBDE 组患者的CD4+、CD4+/CD8+高于OCBDE 组,CD8+和COR、NE、ACTH均低于OCBD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LC联合LCBDE和T管引流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可优化围术期指标,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影响较小,而且有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

    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原发性肝癌经肝实质优先入路与经肝圆韧带裂入路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临床对比研究

    李二民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经肝实质优先入路与经肝圆韧带裂入路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优劣。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01-2023-01 于上蔡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入路方法分为经肝实质优先入路组(A组)和经肝圆韧带裂入路组(B组)。比较2 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于术前,术后第 1 天、1 周时,检测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肝功能指标。结果 共纳入 60 例患者,每组 30例。2 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 1 天时 2 组患者的ALT、TBIL、AST水平高于术前,术后 1 周时的ALT、TBIL、AST水平均低于术后第 1 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 组患者各时点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肝实质优先入路和经肝圆韧带裂入路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能获得理想效果,且安全性高,其中经肝实质入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但仍需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予以证实。

    原发性肝癌腹腔镜肝部分切除经肝圆韧带裂入路经肝实质优先入路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与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比较研究

    李鸿刚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4 信阳市平桥区中医院外科收治的 112 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TEP组和TAPP组,各56 例。比较2 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以及随访6 个月期间的恢复情况。结果 2 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EP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恢复时间短于TAPP组,术后 12 h、24 h、48 h时的VAS评分低于TAPP组,住院费用少于TA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 个月期间2 组患者均无复发且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TEP和TAPP手术均有确切效果,其中TEP术具有术后疼痛轻、对肠胃功能影响较小、患者经济负担轻等优势。

    腹股沟疝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

    比较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不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时机的安全性及效果

    董奎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急性化脓性阑尾炎(ASA)不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时机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01-2023-11 新乡同盟医院普外科收治的64 例ASA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组于静滴抗生素后≤72h实施LA术,晚期组>72 h行LA术,各32 例。比较2 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分别与术前和术后第2 天检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 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早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术后第2 天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晚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治疗后早期或晚期实施LA手术均不会影响ASA患者的效果与机体血液细胞因子水平,也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但早期手术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需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及局部条件,个体化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时机

    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价值

    周玉琴汪亚丽吕海青方丽嫔...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择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 92 例,ASA分级Ⅰ~Ⅱ级。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各 46 例,全麻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复合组行超声引导下双侧ESPB复合全身麻醉。记录2 组患者诱导前(T1)、气腹 3 min时(T2)、切皮时(T3)、拔管时(T4)的HR、MAP血流动力学参数。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术后 6 h、12 h、24 h、48 h的疼痛程度。比较 2 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统计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全麻组患者T1~T4 的HR、MAP波动幅度高于复合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NRS评分高于复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全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ESPB复合全身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患者术后恢复快,且不增加麻醉不良反应。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全身麻醉超声引导双侧竖脊肌平面阻滞

    基于知信行理论延续健康教育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中效果分析

    赵贝贝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知信行理论延续健康教育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12-2023-05 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 8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健康教育方式分为2 组,各4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延续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延续健康教育。比较2 组患者干预前后华法林抗凝知识掌握度、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干预后 1 个月和 3 个月时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统计随访期间华法林抗凝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和出院后6 个月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评价2 组患者生活的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 个月时的抗凝知识掌握度、抗凝治疗依从性评分,以及干预后 1 个月和3 个月时的INR控制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院后6 个月时的 GQOLI-74 评分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中采用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延续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其华法林抗凝治疗知识掌握度和依从性,提升INR控制良好率,并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促进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知信行理论健康教育抗凝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