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黄玮

双月刊

1006-8414

hnyf@hncdc.com.cn或hnyfj@126.com

0371-68089029,68089260

450016

郑州市郑东新区农业南路105号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Hen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旨在促进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本刊以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4-2023年苏州市相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周志广李芬韩燕徐亮...
    768-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相城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流行特征及病原学监测结果,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23年苏州市相城区手足口病发病资料,病原学监测结果来源于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的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及病原学特征.结果 2014-2023年苏州市相城区共报告手足口病14 43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2.74/10万,其中2018年最高,为259.74/10万;2020年最低,为56.1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x2趋势=177.205,P<0.05).男女性别发病数比为1.45:1;发病主要集中在≤5岁年龄组,共计11660例,占80.77%,1~<2岁年龄组发病数最高3 603例,占总报告发病数的24.96%,各年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 844.600,P<0.05);散居儿童最多,共报告7 752例,占总报告发病数的53.70%.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2020、2022、2023年呈单峰分布特征,发病高峰分别出现在10-12月,9-12月,6-8月,2012-2019及2021年呈双峰分布特征,5-7月出现一个发病高峰,9-12月出现第二个小高峰.各乡镇均有发病,年均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北桥街道(176.30/10万)、元和街道(175.60/10万)、黄埭镇(152.83/10万),不同街道年均报告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553.495,P<0.05).10年间手足口病的病原谱不断变化,EV71、CA16、CA6 交替成为优势病原,2014-2017 年优势病原为 EV71 型,分别占 90.32%、42.31%、55.56%、69.23%;2018、2020-2024 年为 CA6 型,分别占 52.27%、88.00%、57.95%、71.43%、71.43%;2019 为 CA16 型,占 49.02%.结论 2014-2023年苏州市相城区手足口病发病数均呈现明显的人群、时间、地区特征,应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主动检测,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及措施.

    手足口病发病率肠道病毒病原学流行特征

    河南省某三级医院20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体检测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郭秋霞赵嘉咏刘颖惠王云霞...
    772-775,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某三级医院呼吸道疾病患者病原体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诊断和选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集河南省新郑市某三级医院20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或肺泡灌洗液,常规接种、分离、鉴定,对阳性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程度检测.所得数据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4例呼吸道疾病患者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7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8株(75.32%),革兰阳性菌4株(5.19%),真菌15株(19.48%).病原检出前4位依次是流感嗜血杆菌(22株,28.57%)、肺炎克雷伯菌(14株,18.18%)、白色念珠菌(14株,18.18%)、铜绿假单胞菌(11株,14.29%).病原菌多重耐药率为8.06%(5/6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复方新诺明、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15.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20.00%,对亚胺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均<10.00%;肺炎链球菌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均为100.00%);白色念珠菌对卡泊芬净的耐药率较高(21.43%).结论 革兰阴性菌是该三级医院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且耐药程度低.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细菌真菌分布耐药性

    2016-202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HIV-1抗体确证阳性者流行病学特征

    赵建明李大攀刘天福陈冰...
    776-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2016-202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HIV-1抗体确证阳性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三门峡市艾滋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3年经三门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确证为HIV-1抗体阳性者的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描述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6-2023年三门峡市共确证HIV-1抗体阳性863人,确证阳性率3.67/万,总体呈下降趋势(x2趋势=38.059,P<0.05).陕州区HIV-1抗体确证阳性率最高,为7.24/万,不同县(市、区)HIV-1抗体确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趋势=85.543,P<0.05);男性721例,占83.55%,女性142例,占16.45%,男女性别比为5.08∶1;年龄以20~<60岁人群为主(80.07%);职业以农民(43.11%)为主;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所占比例最小(14.72%);已婚所占比例最大(56.20%);病例发现主要来源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2.53%)和医院(45.54%);自愿咨询(VCT)和住院患者检测是最主要的2个发现途径,所占比例分别为34.65%、32.10%.结论 2016-2023年三门峡市HIV-1抗体确证阳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防控工作应重点关注农民、已婚、高中及以下学历、男性等人群,重视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管理,加大主动检测发现力度,进一步完善防治工作长效机制.

    HIV抗体确证阳性流行病学分析防控

    2023年河南省许昌市专业技术人员黑热病防治知识知晓和培训情况调查

    马莹莹吴宁彭金华郑惠平...
    781-783,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许昌市专业技术人员黑热病防治知识知晓及培训情况,为提高防治队伍能力、制定黑热病防治工作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3年6月,采取问卷星线上形式,对许昌市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黑热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了解黑热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和培训情况.结果 共调查专业技术人员2 823人,有效问卷2 676份,有效回收率为94.79%.10条黑热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75.50%(20 204/26 760),不同性别、学历、职称和单位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知晓率不同(x2值分别为8.210、1 17.970、63.276、147.338,P均<0.05);其中,"黑热病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播媒介、主要传染源"的知晓率分别为93.31%(2 497/2 676)、87.82%(2 350/2 676)、85.43%(2 286/2 676)、80.12%(2 144/2 676).66.63%的专业技术人员(1 783/2 676)参加过黑热病、输入性疟疾等寄生虫病相关知识培训,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过培训的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44,P<0.05).结论 许昌市专业技术人员黑热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应继续加强许昌市流行区和监测地区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黑热病相关知识培训和健康教育宣传,增强诊疗意识,防止疫情扩散.

    黑热病知晓率专业技术人员

    2019-2022年河南省洛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监测结果

    刘建明仝志琴杨闪王乐乐...
    784-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洛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农村生活饮用水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2022年洛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监测数据,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共检测水样2 886份,微生物综合指标、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分别为82.12%、91.96%、86.31%和94.11%,均呈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值分别为28.490、8.346、20.386、16.589,P均<0.05);不同水样微生物综合指标合格率枯水期高于丰水期,出厂水高于末梢水,地下水高于地表水,消毒水高于不消毒水(x2值分别为40.102、19.478、8.658、27.431,P均<0.05);不同地区微生物综合指标合格率为63.14%~98.15%(x2=275.954,P<0.05).结论 2019-2022年洛阳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逐年上升,但依然存在微生物污染现象,各部门应切实加强农村供水厂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生活饮用水农村微生物指标

    2018-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食品微生物污染监测结果

    张冠仝志琴陈晓珑刘建明...
    788-794,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洛阳市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8-2023年采集洛阳市13类食品样品,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T4789.1-2016),对5种卫生指示菌及10种致病菌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3年采集的洛阳市1 127份食品样品中,卫生指示菌超标率为29.88%(205/686),致病菌检出率为17.73%(191/1 077),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蜡样芽胞杆菌,为33.68%(65/193),样品不合格率为28.57%(322/1 127),不同年份卫生指示菌超标率、致病菌检出率、样品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9.828、64.107、82.660,P均<0.05),样品不合格率呈下降趋势(x2趋势=31.109,P<0.05).不同食品类别中,冷冻饮品的卫生指示菌超标率和样品不合格率最高,均为93.75%(30/32),水产品的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50.00%(6/12);不同采样环节中,餐饮服务环节样品的卫生指示菌超标率、致病菌检出率和样品不合格率均最高,分别为40.31%(77/191)、26.89%(64/238)和40.34%(96/238).不同采样地点中,小吃店的卫生指示菌率超标率最高,为69.23%(27/39),街头摊点的致病菌检出率和样品不合格率最高,分别为50%(23/46)和58.70%(27/46).结论 洛阳市多种食品和各采样环节存在不同程度微生物污染,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和监管力度,保障居民食品安全.

    食品微生物污染卫生指示菌食源性致病菌

    2018-2022年山东省威海市养殖场海产品金属污染状况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估

    郭琴闫兆凤
    795-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山东省威海市海产品养殖环节金属污染情况,评估其健康风险.方法 2018-2022年每年5-11月在威海市海产品养殖场随机采集海鱼、海虾、螃蟹、海参、海带、牡蛎、扇贝、蛤蜊等8类海产品,依据标准测定铅、镉、铬、总汞、总砷、镍、铜、铝、锡9种金属含量.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i)、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综合)评价重金属铅、镉、铬污染情况,采用目标危害系数(THQ)分析评估食用海产品的健康风险.结果 536份8类海产品金属检出率依次为总砷(100.00%)、铝(97.74%)、铜(91.36%)、镍(87.24%)、镉(86.00%)、铅(76.67%)、铬(75.72%)、总汞(56.72%)、锡(36.63%).重金属中镉超标率8.58%,铅、铬均未超标.牡蛎中铅、铜含量较高,中位数分别为0.176、61.283 mg/kg;扇贝中镉、铬含量较高,中位数分别为5.550、0.462 mg/kg,螃蟹中总汞、总砷含量较高,中位数分别为0.017、6.391 mg/kg;蛤蜊中镍、铝含量较高,中位数分别为0.720、213.712 mg/kg;海参中锡含量最高,中位数为0.010 mg/kg.Pi显示,5.59%和1.68%的海产品分别处于铅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13.99%、13.79%和10.49%的海产品分别处于镉轻度、中度及重度污染,5.05%的海产品处于铬轻度污染;P综合显示,扇贝为轻度污染,其余均处于安全水平;8类海产品中铅、镉、铬3种金属THQ值与TTHQ值均<1.结论 2018-2022年威海市海产品养殖环节有多种金属检出,存在铅、铬和镉污染,且镉污染相对较重,应重视海产品中镉污染问题.综合评估提示居民长期摄入8种海产品,重金属污染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较小.

    海产品养殖场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

    广东省职业教育城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监测结果

    王美欢卢媛梁瑞贤雷霖...
    801-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广东省职业教育城(职教城)重点人群和环境中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的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8月10日-2023年10月10日采集职教城水样(包括学校管网水、湖水、北江河水)、环境物表、重点人群肛拭子、水产市场甲鱼及其养殖水等样本,应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和细菌培养法进行霍乱弧菌检验,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在省职教城地区的流行特征.结果 904份各类样本中,检出霍乱弧菌样本61份,总阳性检出率6.7%,全部为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不同样本霍乱弧菌阳性检出率依次为北江河水52.0%(13/25)、甲鱼涂抹41.2%(14/34)、甲鱼养殖水36.1%(13/36)、湖水20.8%(20/96)、重点人群肛拭子0.2%(1/593),食堂环境物表和管网水未检出.夏秋季和冬春季外环境霍乱弧菌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3%、27.9%;南部区域和北部区域湖水霍乱弧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0.0%、2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893、0.044,P均>0.05).结论 广东省职教城地区自然水体及水产品甲鱼非O1/非O139群霍乱弧菌阳性检出率较高,发生疫情风险较大,应做好预防工作.

    职教城霍乱弧菌实时荧光PCR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