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黄玮

双月刊

1006-8414

hnyf@hncdc.com.cn或hnyfj@126.com

0371-68089029,68089260

450016

郑州市郑东新区农业南路105号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Hen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成果、实践经验、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国内外最新科技信息,旨在促进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本刊以广大预防医学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甘肃省公立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处方费用及影响因素

    何静刘杰吴君桐陈永聪...
    481-485,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9-2022年甘肃省3家公立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处方费用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有效控制处方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9-2022年甘肃省3家公立医院门诊糖尿病患者处方数据,采用SPSS 25.0和R 4.2.3软件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和随机森林回归树模型分析门诊糖尿病患者处方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糖尿病患者门诊处方410 142张,门诊糖尿病患者单张处方金额主要集中在100~<500元,平均处方金额为513.71元,由2019年的484.52元上升至2022年的539.17元;单张处方金额<100元的处方数构成比由2019年的21.91%升至2022年的39.05%,≥500元的处方数构成比由2019年的23.35%降至2022年的20.1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疗机构级别、年份、性别、年龄、诊断类型、有无并发症、处方用药数、有无注射制剂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疗机构级别(以省级为参照,市级和县级β值分别为-2.958、-2.953)、年份(以 2019 年为参照,2020 年、2021 年、2022 年β值分别为-0.122、-0.216、-0.239)、性别(β=-0.048)、年龄(以0~<45岁年龄组为参照,45~<65岁、≥65岁年龄组β值分别为0.072、0.020)、诊断类型(以1型糖尿病为参照,2型及其他类型糖尿病β值分别为0.204、0.016)、有无并发症(β=0.096)、处方用药数(β=0.457)、有无注射制剂(β=-0.817)是门诊糖尿病患者处方费用的影响因素(P均<0.05).随机森林回归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重要程度排名前4位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处方用药数、是否有注射、医疗机构级别和年份.结论 甘肃省门诊糖尿病患者处方金额较高,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就医秩序,落实糖尿病分级诊疗举措,合理开具处方用药数,优先使用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糖尿病处方费用影响因素多重线性回归随机森林

    2020-2021年河南省洛阳市肯塔基沙门菌的耐药水平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路立立炊慧霞李会韩琳...
    486-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河南省洛阳市肉鸡供应链与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的肯塔基沙门菌(Salmonella Kentucky)的耐药水平及流行特征,为制定肯塔基沙门菌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20-2021年洛阳市监测的19株肯塔基沙门菌,进行14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全基因组测序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和耐药基因识别,采用脉冲场凝胶电脉(PFGE)及全基因组分析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9株肯塔基沙门菌中的16株来源于肉鸡养殖与屠宰环节,3株来源于腹泻患者粪便.菌株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0%,对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的耐药率均为94.74%,对头孢噻肟、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4.21%和68.42%.全基因组测序显示,19株肯塔基沙门菌均为ST198型,所有菌株发生染色体上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gyrA和parC双突变,突变类型有gyrA(ASP87Asn、Ser83Phe),parC(Thr57Ser、Ser80Ile、Ser395Asn、Ala469Ser 和 Thr620Ala),52.63%的菌株检出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PMQR)QnrS1,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以blaCTX-M-55(68.42%)和blaTEM-1(26.32%)为主,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mphA、Mrx检出率为78.95%和89.47%.耐药基因的广泛检出与其高耐药表型一致.PFGE聚类分析及全基因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鸡源与人源部分菌株高度同源.结论 本市肉鸡供应链与腹泻患者粪便中检出的肯塔基沙门菌均为ST198型,耐药率高,并携带相关的耐药基因,鸡源与人源部分菌株同源性高,可能已造成散发病例感染,应加强多重耐药肯塔基沙门菌在禽类养殖业中的监测.

    肯塔基沙门菌耐药试验全基因组测序分子分型

    慢性汞中毒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研究

    张晶王丹蕾王曼陈新...
    494-497,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汞中毒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早期发现,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的风险.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2022年河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慢性汞中毒患者资料.根据神经肌电图结果将患者分为损伤组(66例)和未损伤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周围神经症状、接汞时间、吸烟状况、高血压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慢性汞中毒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校准曲线进行评价.结果 损伤组平均年龄[(45.24±13.96)岁]高于未损伤组[(35.33±8.59)岁](t=3.873,P<0.05),损伤组接汞时间[(14.64±5.86)月]长于未损伤组[(8.50±2.90)月](t=5.896,P<0.05).损伤组肢体颤动、乏力、麻木、疼痛、运动传导速度下降和感觉传导速度下降的比例均高于未损伤组(分别为42.4%比11.1%、57.6%比27.7%、66.7%比 22.2%、72.7%比 9.0%、54.5%比 22.2%、51.5%比 11.1%,P均<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740,95%CI:1.107~2.737)、年龄(OR=1.970,95%CI:1.344~2.887)、接汞时间(OR=4.836,95%CI:2.416~9.678)、吸烟(OR=3.504,95%CI:1.535~7.998)、高血压(OR=3.463,95%CI:1.730~6.930)为汞中毒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较好的校准度(x2H-L=5.378,P>0.05)和区分度(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95%CI:0.795~0.971).结论 性别、年龄、接汞时间、吸烟、高血压是慢性汞中毒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根据上述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早期发现周围神经病变,减少并发症及致残风险.

    汞中毒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列线图

    河南省82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感染防控管理现状

    高姗沈燕周晓燕李坤...
    498-5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配中心)感染防控管理现状,为其规范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2023年7月1-15日,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正在运行的静配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回顾性调查感染防控管理情况,内容包括感染防控管理相关设施设备、组织和培训管理、质量监测、清洁消毒管理、职业防护以及医疗废弃物管理等6个方面.结果 82家纳入调查的静配中心中,定期开展感染防控质量管理自查的占95.12%,开展月度培训活动的占84.15%.一次更衣室处洗手池配置率为54.88%,调配操作间手消毒剂配置率为73.17%.沉降菌至少每季度监测的占97.56%,尘埃粒子至少每年监测的占81.71%.监测佩戴手套时手部消毒效果的仅4家(4.88%),监测手消毒质量的占68.29%.洁净区地面清洁消毒至少每日1次的占98.78%,13家(15.85%)静配中心未做到清洁空气净化系统回风口过滤网至少每周1次,15家(18.29%)静配中心未定期处置水平层流洁净台预过滤器无纺布滤材.职业暴露处置箱和药液溢出处理包的配备率分别为97.56%和96.34%,安全型注射器具和智能化加药设备的配备率仅为6.10%和3.66%,58.54%的静配中心人员在加药操作时未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锐器伤是近3年发生最多的职业安全风险事件,占47.56%.61家(74.39%)静配中心将盛放危害药品的密封药瓶按药物性废物处置,放普通药品的密封药瓶作为可回收物处置的静配中心有15家(18.29%).结论 河南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感染防控组织管理、培训管理方面比较规范,但在感染防控相关手卫生设施、质量监测、环境清洁消毒、职业防护、医疗废弃物管理方面则有待加强,建议各静配中心严格落实各项感染防控措施,尽早出台符合静配专业实际的感染防控质控评价标准,以利于科学、有效、规范地开展感染防控工作.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感染防控管理河南

    2008-2023年河南省手足口病季节分布特征

    王若琳李亚飞王文华卫海燕...
    504-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08-2023年河南省手足口病季节分布特征,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选取2008-2023年河南省手足口病报告信息,分月汇总病例数,分别采用集中度法、季节指数法和圆形分布法等3种方法分析河南省手足口病季节分布特征.结果 2008-2023年河南省共报告手足口病1 106 708例,年均发病率为72.79/10万,集中度(M)为0.418,各年度M值的取值范围在0.281~0.787之间,提示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4-7月的季节指数(C)>100%,其中5月份数值最高(256.795%),显示4-7月为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圆形分布法结果显示,发病高峰日为7月1日,流行高峰期为4月20 日-9月16日(Z=191 100.689,P<0.001).结论 河南省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应在高发季节来临前尽早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降低聚集性疫情及暴发疫情的发生风险.

    手足口病季节特征集中度法季节指数法圆形分布法

    河南省180例重症肺炎病例呼吸道病毒谱分析

    毋碧聪宋云卢世栋聂轶飞...
    509-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河南省重症肺炎病例常见呼吸道病毒谱构成及流行特征,研究甲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特征,为重症肺炎的病原学诊断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9年9月-2020年2月河南省20家哨点医院的180份重症肺炎住院病例的呼吸道标本,采用多重PCR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鼻病毒(RhV)、冠状病毒 NL63(CoV-NL63)、冠状病毒 229E(CoV-229E)、冠状病毒 OC43(CoV-OC43)、冠状病毒HKU1(CoV-HKU1)、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2型(PIV2)、副流感病毒3型(PIV3)、副流感病毒4型(PIV4)、人偏肺病毒(MPV)、博卡病毒(Bo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肠道病毒(ENV),并对FluA阳性标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 180份重症肺炎病例的呼吸道标本中,病毒阳性总检出率为26.67%,病原检出前3位依次为FluA(10.00%)、RSV(3.89%)和RhV(3.89%),SARS-CoV-2阳性检出率为0.00%.病毒阳性检出率男性(31.90%)高于女性(17.19%)(x2=4.563,P<0.05),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38,P<0.05),0~<7岁组的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76.92%,以RSV为主.获得5个FluA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经分析均为H3N2亚型,且与当年推荐疫苗株相比,血凝素(HA)基因出现抗原性位点改变,表明已出现抗原漂移.结论 2019-2020年秋冬季河南省引起重症肺炎的呼吸道病毒主要是FluA、RSV和RhV,且以婴幼儿感染为主.FluA的基因型主要是H3N2亚型.

    重症肺炎呼吸道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抗原性

    玛咖西洋参片缓解体力疲劳的动物实验观察

    徐冰袁鹏李江敏王燕...
    514-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玛咖西洋参片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分为4批,每批48只.每批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低剂量组(0.35 g/kg)、中剂量组(0.70 g/kg)和高剂量组(2.10 g/kg)4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给予蒸馏水,3个剂量组按剂量给予玛咖西洋参片.连续灌胃30 d后,分别测定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血清尿素含量以及血乳酸水平.结果 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分别为(8.80±0.69)、(9.35±1.05)min,均高于溶剂对照组(P均<0.05);低、中、高3个剂量组肝糖原含量分别为(3101±305)、(3 209±265)、(3 503±398)mg/100 g肝组织,均高于溶剂对照组(P均<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运动时血清尿素含量分别为(12.03±0.95)、(11.53±0.86)mmol/L,均低于溶剂对照组(P均<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运动后血乳酸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45.17±10.49)、(138.66±10.78),均低于溶剂对照组(P均<0.05).结论 玛咖西洋参片能够有效缓解体力疲劳,作用机制与其增加肝糖原贮备能力,减少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物,加快运动恢复期乳酸的清除代谢速度有关.

    玛咖粉西洋参抗疲劳动物模型小鼠

    2017-2022年福建省厦门市居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结果

    陈友兰伍啸青林艺兰池家煌...
    518-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厦门市居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特征,为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居民心脑血管事件监测信息系统和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系统,连续收集2017-2022年厦门市居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资料,采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计算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运用Joinpoint模型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of change,AAPC)分析变化趋势.结果 2017-2022年厦门市居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62 129例,粗发病率为533.59/10万,标化发病率为515.21/10万,标化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APC=-6.36%,P<0.05);死亡7 286例,粗死亡率为63.3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3.78/10万,标化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AAPC=-8.44%,P>0.05).男性的粗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均高于女性(x2值分别为13.389、10.941,P均<0.05),男性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与女性无明显差异(x2值分别为2.127、1.151,P均>0.05);粗发病率和粗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x2趋势值分别为28.563、7.114,P均<0.05).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平均发病年龄男性为(65.75±14.37)岁,女性为(70.81±13.60)岁;平均死亡年龄男性为(71.36±15.26)岁,女性为(80.02±12.72)岁.结论 2017-2022年厦门市居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男性和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点高危人群,应针对危险因素加强一级预防,持续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心脑血管发病率死亡率发病年龄厦门市

    2016-2021年河南省结核/艾滋病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

    赵阿会高敏张沛孙建伟...
    523-526,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核/艾滋病(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效果,找出可能影响抗结核治疗成功的危险因素,为TB/HIV合并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2021年在河南省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登记并接受抗结核治疗的TB/HIV双重感染患者均纳入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抗结核治疗转归情况,以确定影响治疗成功的因素.结果 1 232例患者中,男女比例3.43:1,平均年龄(47.11±13.85)岁,多为农民(1 045例,84.82%).成功抗结核治疗1 167例(94.72%),其中,治愈439例,治愈率35.63%;完成疗程728例,完成治疗率59.09%.未成功治疗56例,未成功治疗率4.55%,未成功治疗的原因主要是非结核死亡,占1.8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已知HIV检查阳性(OR=2.053,95%CI:1.157~3.643)是TB/HIV双重合并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不成功的显著危险因素.结论 已知HIV检查阳性TB/HIV合并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未成功的风险更高,这可能导致不良后果.表明有必要加强健康教育,监测此类人群的结核治疗效果,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结核/艾滋病双重感染治疗转归影响因素

    2004-2022年郑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

    程真真李锋王小丽姚莹莹...
    527-530,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郑州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特征,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方法 通过国家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中的流脑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04-2022年郑州市流脑发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计算发病率,分析流脑发病的人群、时间、地区分布和血清分型特征,并比较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后流脑发病率变化情况.结果 2004-2022年郑州市共报告流脑病例85例,年均发病率为0.054/10万,发病人群以学生为主,占51.21%,发病较多的4月份占20.00%.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2008-2022年)流脑发病率为0.023/10万,低于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2004-2007年)的0.200/10万(x2=133.744,P<0.05).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后,0~<1岁、2~<3岁、7~<8岁年龄组流脑发病率分别为0.142/10万、0.060/10万、0.065/10万,低于扩大免疫规划实施前的1.874/10万、0.972/10万、1.398/10万 (x2分别为16.849、10.695、15.524,P均<0.05).27例确诊病例中以C群(29.63%)和B群流脑(29.63%)为主.结论 目前郑州市流脑防控取得明显成效,流脑发病以散发为主,应加强对学生人群的综合监测,关注脑膜炎奈瑟菌菌群演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膜炎奈瑟菌发病率扩大免疫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