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2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登革病毒(DENV)E基因分子特征,为疾病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7-2022年于河南省传染病医院住院的登革热确诊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采集患者血液标本,采用荧光PCR进行DENV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阳性标本的RNA反转录成cDNA,再利用PCR扩增E基因序列,进行基因测序拼接后,进行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2例登革热确诊病例中,其中20例为境外输入病例,来自东南亚(17例,77.3%)和非洲(3例,13.7%),其余2例分别来自广东和云南.男性18例,年龄以18~50岁为主(18例,81.8%);14例(63.6%)发病时间集中在7-11月.临床症状以发热(22例,100.0%)、头痛(13例,59.1%)、肌肉/关节痛(8例,36.4%).DENV核酸阳性20例(90.9%),成功获得17条DENVE基因序列.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表明,11株属于DENV-1 Ⅰ型E基因型,与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中国广东、中国云南等地的流行毒株具有96.6%~100.0%核苷酸序列间同源性;4株和1株毒株中分别鉴定出DENV-2全球型及亚洲Ⅱ型,E基因核苷酸序列间的同源性为93.3%~99.9%,与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等地的流行毒株距离最近;1株DENV-3 Ⅲ型,在基因上与泰国流行毒株的距离最近.结论 河南省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流行型别以DENV-1为主.应加强针对性的监测和防控措施,以遏制输入性登革热的潜在的本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