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0表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马丹王莉莉彭苹
    2388-2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商丘市立医院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并随访至2023年5月的124例EM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检测患者血清IL-10表达,并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血清IL-10表达和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MT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10表达对EMT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124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26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20.97%.不同术后复发情况的EMT患者的美国生育协会标准(r-AFS)分期、痛经程度、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血清IL-10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r-AFS分期高、痛经程度高、血清CA125和IL-10表达升高是EMT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A125、IL-10、r-AFS分期、痛经程度单独及血清CA125、IL-10二者联合、以及四者联合预测EMT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1、0.757、0.641、0.642、0.860、0.860;血清IL-10单独预测与二者联合、四者联合的预测价值相近(Z=1.297、1.297,P=0.195、0.195).结论 血清IL-10表达与EMT患者术后复发具有相关性,且对术后复发具有预测价值,与血清CA125联合预测价值更高,可作为预测患者术后复发的辅助指标.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复发白细胞介素-10预测价值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患者多次住院的危险因素

    刘阳丁水印
    2392-2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患者多次住院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泌阳县人民医院因慢性心力衰竭加重住院治疗并缓解出院的老年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及连续12个月的随访情况,观察终点为年最大住院次数.依据年最大住院次数将研究对象分为多次住院组(年最大住院次数≥2次)及非多次住院组(年最大住院次数<2次).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患者多次住院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361例患者,多次住院组82例(22.7%),非多次住院组279例(77.3%).两组在性别、合并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瓣膜病(OR=1.992,95%CI 1.319~2.289,P=0.002)、心房颤动(OR=3.780,95%CI 1.790~4.675,P=0.038)、肾功能不全(OR=2.938,95%CI 1.233~6.312,P=0.004)、陈旧性心肌梗死(OR=1.765,95%CI 1.376~2.932,P=0.026)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患者多次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OR=0.706,95%CI 0.687~0.986,P<0.001)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患者多次住院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肾功能不全、陈旧性心肌梗死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加重患者多次住院风险增加相关,女性是多次住院风险的保护性因素.

    心力衰竭加重老年住院危险因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因素

    赵盼赵静瑜吴际
    2396-2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 将开封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0例MHD患者分为SD组(48例)和非SD组(52例),分组依据为患者是否发生睡眠障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MH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 年龄较大、皮肤瘙痒、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较低、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中文版(BDI-Ⅱ-C)评分较高均为MH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 MH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皮肤瘙痒、血清25-(OH)D3水平较低、BDI-Ⅱ-C评分较高,临床可根据上述影响因素及对应的预防措施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或干预,改善患者睡眠状态,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

    维持性血液透析睡眠障碍风险因素25-羟维生素D3抑郁

    不同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联合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对下肢急性混合型深部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

    胡威龙张小兵张同庆
    2400-2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CDT)联合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对下肢急性混合型深部静脉血栓患者(LDVT)的疗效及对其D-二聚体(D-D)等指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急性混合型LDVT患者,根据术式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100例,接受经胫前或胫后静脉入路CDT联合PMT治疗,而对照组患者86例,则接受经胭静脉入路CDT联合PM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静脉通畅率、血栓清除评分及患肢小腿消肿率高于对照组,而其尿激酶总剂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验相关指标方面,两组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均较术前下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更甚(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舒适状况量表(GCQ)[6]及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胫前或胫后静脉入路PMT联合CDT治疗LDVT患者的效果更佳,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胫前或胫后静脉入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性溶栓机械性血栓抽吸疗效预后

    宫颈癌患者术后性健康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

    陆俊婷田甜张秀花
    2404-2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宫颈癌患者术后性健康认知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科学、有效的性健康教育路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1-6月收治的12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制宫颈癌性健康认知问卷评估宫颈癌患者术后性健康认知现状,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24例宫颈癌患者术后性健康认知低等水平者占比42.74%,中等水平者占比39.52%,高等水平者占比17.74%;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年龄增加、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高、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高是宫颈癌患者性健康认知水平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接受性健康指导、手术结束时间长、有性功能障碍、有性行为不确定感、积极应对、居住于城镇、家庭平均月收入增加是宫颈癌患者性健康认知水平的保护因素(P<0.05).SDS评分、SAS评分、积极应对、接受性教育指导、性功能障碍、性行为不确定感重要性较高,改善难度较低.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后性健康认知处于中低水平,年龄、情绪状态、受教育程度、接受性健康指导、手术结束时间、性功能障碍、性行为不确定感、积极应对、居住地、家庭平均月收入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宫颈癌性健康认知现状影响因素

    使用仿真胃模型训练器装置序贯临床实践在消化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谢晨晨刘钰沛宋继红郑权...
    2409-2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仿真胃模型训练器装置序贯临床实践在消化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中的价值及可行性,以期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及模式.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在读的消化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60名.60名学员在训练前均进行胃镜操作的基础学习.随机抽取30名学员进行如下训练:Ⅰ组采用仿真胃模型训练器装置联合表象训练,Ⅱ组采用仿真胃模型训练器装置训练,Ⅲ组为对照组进行胃镜操作的基础学习.完成训练后,在仿真胃模型训练器装置上进行操作并记录评分,比较3组的考核成绩.余下的30名学员进行如下训练:A组进行仿真胃模型训练器装置序贯离体猪胃训练,B组使用仿真胃模型训练器装置训练,C组为对照组进行胃镜操作的基础学习.完成训练后,3组学员均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10例退镜练习,随后学员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记录通过咽部、幽门、插入十二指肠降段的成功率和操作时间等评分,比较3组的考核成绩.结果 对比Ⅰ、Ⅱ、Ⅲ 3组学员仿真胃模型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考核总分、准确性、安全性、操作时间评分均优于Ⅱ组(P<0.05),而在残气量和患者舒适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组相比,Ⅰ组在所有评分指标上优于Ⅲ组(P<0.05);而Ⅱ组在准确性、安全性、残气量、患者舒适度和操作时间方面均优于Ⅲ组(P<0.05);此外,对比A、B、C 3组学员的胃镜操作成绩,发现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通过咽部、降部的成功率以及到达咽部、降部的时间和舒适度评分上均高于B组(P<0.017),而在通过幽门的成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在通过咽部、幽门、降部的成功率以及到达咽部、幽门、降部的时间和舒适度评分上均高于C组(P<0.05).结论 采用仿真胃模型训练器显著提升了培训效果,加入表象训练进一步增强了在仿真胃模型训练器上学习胃镜技能的效果,并且这种方法易实施、易掌握,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教学辅助方法;采用仿真胃模型训练器序贯离体猪胃和临床实践显著提升了通过咽部、幽门、插入十二指肠降段的成功率,同时缩短了操作时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使用仿真胃模型训练器序贯离体猪胃和临床实践是一种更贴近实际临床操作的训练模式,呈现更出色的训练效果.

    仿真胃模型表象训练序贯临床实践临床技能

    阿帕鲁胺联合DP方案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

    李思思董亚娟吴培
    2414-2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帕鲁胺联合DP方案(多西他赛+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82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42例接受DP方案治疗,治疗组40例接受阿帕鲁胺联合D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睾酮水平、不良反应、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组客观缓解率(70.00%)高于对照组(47.62%)(P<0.05).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睾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仅对照组发生2例Ⅲ级消化道反应(恶心),其余均为Ⅰ~Ⅱ级轻度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消化道反应(恶心)16例(40.00%)、白细胞降低11例(27.50%)、脱发8例(20.00%)、乏力6例(15.00%)、肝毒性4例(10.00%)、中粒性细胞减少2例(5.00%);对照组发生消化道反应(恶心)14例(33.33%)、白细胞降低4例(9.52%)、脱发9例(21.43%)、乏力5例(11.90%)、肝毒性2例(4.76%)、中粒性细胞减少1例(2.3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4个月(95%CI:11.87~13.88)、7.0个月(95%CI:10.57~12.72),治疗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帕鲁胺联合DP方案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睾酮水平,未增加不良反应,可延长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无进展生存期.

    阿帕鲁胺多西他赛泼尼松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疏肝解郁胶囊结合盐酸帕罗西汀对头痛-抑郁症共病患者的影响

    胡光华卜杨常国胜
    2417-2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头痛-抑郁症共病患者采用疏肝解郁胶囊结合盐酸帕罗西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头痛-抑郁症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采用1∶1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疏肝解郁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头痛改善情况、焦虑抑郁以及睡眠症状变化、颅内血管平均血流速度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头痛改善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以及睡眠质量症状评分相关指标评分较对照组低,颅内血管平均血流速度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舒肝解郁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头痛-抑郁症患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并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疏肝解郁胶囊盐酸帕罗西汀头痛-抑郁症共病睡眠

    度拉糖肽联合卡格列净对早期血糖控制不佳超重型T2DM患者的疗效

    张南王琛惠郭倩倩葛春丽...
    2421-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度拉糖肽联合卡格列净对早期血糖控制不佳超重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收治的口服联合降糖方案血糖控制不好的超重型T2D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以周制剂度拉糖肱联合卡格列净治疗,对照组给予14 d胰岛素泵治疗至血糖稳定后,改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经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种不同治疗策略的临床效果.包括临床疗效、血糖情况、胰岛功能、体格检查指标、血脂情况、血清因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较,分析GSH-Px、SOD分别与NLR及CRP间的相关性;并对比其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共剔除患者16例,最终纳入统计学分析病例包括试验组52例,对照组52例.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NLR及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空腹C肽(FCP)、高密度脂蛋白(HDL-C)、GSH-Px及SOD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增加,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可知,GSH-Px与NLR、CRP及NLR与SOD均呈负相关.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3%(10/52),对照组为36.54%(19/52),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3,P<0.05).结论 度拉糖肽联合卡格列净对于早期血糖控制不佳超重型T2DM患者较胰岛素表现出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度拉糖肽卡格列净超重2型糖尿病

    替格瑞洛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效果

    慕同禄朱华伟牛壮
    2426-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替格瑞洛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152例脑卒中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接受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接受盐酸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血流变化、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标志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Barthel指数(BI)升高(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CD62P、CD63阳性率和P-selectin、血小板黏附性(PADT)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水平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格瑞洛联合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小板活动性以及减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脑卒中替格瑞洛盐酸替罗非班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