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闫甜甜乔俊周相军
    3158-3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脑梗死发生风险及其危险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信阳市中心医院136例已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HCH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情况分为梗死组和未梗死组.收集并对比两组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HCH患者微创血肿清除术后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其预测效能.结果 136例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38例(27.94%)术后发生脑梗死;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脑出血量、收缩压、脑组织移位、高血压病程、舒张压均为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列线图构建预测术后脑梗死的风险模型,验证模型区分度显示C-index值为0.887,提示区分度良好;绘制标准曲线提示模型准确度良好.绘制ROC曲线提示该模型评估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曲线下面积为0.887,提示预测效能较好.结论 脑出血量、收缩压、脑组织移位、高血压病程、舒张压均为接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继发脑梗死列线图模型

    术前鼻阻力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关系

    李明全
    3161-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前鼻阻力与其内窥镜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内窥镜手术治疗的127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检测患者鼻阻力,常规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 a,统计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分析患者术前鼻阻力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鼻阻力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127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前鼻阻力平均为(1.88±0.46)Pa·cm-3·s-1,术后随访发现复发45例,占比35.43%.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术后感染及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术前鼻阻力大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感染、吸烟、术前鼻阻力大是影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P<0.05).经过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术前鼻阻力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呈正相关关系(r>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鼻阻力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0.7,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前鼻阻力越大,术后复发风险越高,可以将术前鼻阻力水平作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阻力内窥镜手术复发预测

    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特征分析

    张春芬王保永
    3165-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经内镜检查确诊的86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资料,另收集同期确诊的86例消化性溃疡未伴出血患者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特点,观察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内镜特征(Forrest分级情况),对比不同内镜特征患者近期再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饮酒史、巨大溃疡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占比高于消化性溃疡未伴出血患者(P<0.05);经内镜检查发现,86例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中高危溃疡(Ⅰa~Ⅱb)34例,占比39.54%,低危溃疡(Ⅱc~Ⅲ)52例,占比60.46%.高危溃疡患者近期再出血发生率高于低危溃疡患者(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多有饮酒史、呈巨大溃疡,且多伴有Hp感染,中高危患者近期内仍有较高的再出血风险,临床应重视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的内镜检查,针对内镜提示中高危者,应做好再出血防治工作.

    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特点内镜特征

    磁共振成像参数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徐新胜郑啸杰牛苗苗
    3168-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参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卵巢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在开封市肿瘤医院就诊的113例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病理确诊良性肿瘤患者70例(良性组),恶性肿瘤患者43例(恶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MRI检查,并检测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以及甲胎蛋白(AFP)等肿瘤标志物.采用灵敏度、特异度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中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的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高于良性组,表观弥散系数(ADC)低于良性组,且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实性或囊实性成分以及强化程度的占比均高于良性组,血清CA125、HE4和AFP肿瘤标志物诊断阳性率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肿瘤标志物单一检测的灵敏度为62.79%~81.40%,AUC面积为0.743~0.878.MRI+CA125+HE4联合检测方式的灵敏度和AUC面积均最高,分别为97.67%和0.938.结论 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中MRI参数和血清CA125、HE4、AFP肿瘤标志物存在差异,其中MRI联合血清CA125、HE4检查方式对卵巢肿瘤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磁共振成像肿瘤标志物卵巢肿瘤联合检测

    不同修复材料对口腔修复成功率及牙周组织的影响

    郭培云王现玲吴晓华
    3172-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氧化锆与钴铬合金修复材料对口腔修复患者修复成功率及龈沟液(GCF)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洛阳市第三人民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接受口腔修复的86例患者,根据修复方案分为A组(接受氧化锆修复体治疗)、B组(接受钴铬合金修复治疗),两组各43例.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牙周指标[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GCF量]、GCF炎症因子[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骨变化相关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弱凋亡诱导因子(TWEAK)、破骨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RANKL/破骨细胞抑制因子(OPG)]水平及牙齿功能.结果 A组修复成功率高于B组(P<0.05).治疗6个月后B组BI、PD升高(P<0.05),A组BI、PD低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IL-8、IL-6、MMP-2水平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TWEAK、RANKL、RANKL/OPG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与B组相比,治疗后A组咀嚼功能、舒适度、牙齿美观度、语言功能评分升高幅度较明显(P<0.05).结论 氧化锆修复体对口腔修复患者牙周组织刺激较钴铬合金修复体小,且GCF中炎症因子水平较低,对牙槽骨骨质吸收程度影响较轻,牙齿功能更强,修复成功率更高.

    口腔修复氧化锆钴铬合金修复成功率炎症因子

    血清vWF、Treg相关细胞因子在急性白血病患儿危险分层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宋丽丽李四保周玉洁郝腾...
    3176-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调节性T细胞(Treg)相关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0(IL-10)、白介素-35(IL-35)]在急性白血病(AL)患儿危险分层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为AL患儿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AL患儿,根据CCLG-ALL-2018方案危险分层分为低危组(39例)、中危组(21例)、高危组(18例)3个亚组,分别比较不同类型、不同危险分层患儿血清vWF、TGF-β、IL-10、IL-35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AL患儿均接受规范化治疗,根据治疗1 a疗效评估结果分为临床有效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62例)、临床无效组(未缓解,16例),分别比较两组治疗2、6个月血清vWF、TGF-β、IL-10、IL-35水平,分析其对AL患儿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低危组血清vWF、IL-10、IL-35水平低于中危组,中危组血清vWF、IL-10、IL-35水平低于高危组(P<0.05);低危组血清TGF-β水平高于中危组,中危组血清TGF-β水平高于高危组(P<0.05);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显示,血清vWF、IL-10、IL-35与AL患儿危险分层呈正相关,血清TGF-β与AL患儿危险分层呈负相关(P<0.05);78例AL患儿经1 a治疗后有28例完全缓解、34例部分缓解,计入临床有效组(62例),16例未缓解,计入临床无效组(16例).治疗2、6个月临床有效组血清vWF、IL-10、IL-35水平均低于临床无效组,血清TGF-β水平高于临床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6个月各血清指标联合预测AL患儿临床无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5、0.933(P<0.05).结论 血清vWF、TGF-β、IL-10、IL-35与AL患儿危险分层及疗效有关,动态监测血清vWF、Treg相关细胞因子有利于病情及疗效评估.

    急性白血病疗效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调节性T细胞白介素-10白介素-35转化生长因子-β

    胆碱酯酶与白蛋白比值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通气治疗预后的影响

    贺敏超张秀风邢双丽
    3180-3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胆碱酯酶(CHE)与白蛋白(ALB)比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通气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4月接受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BiPAP)治疗的11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检测患者CHE、ALB水平并计算二者比值,根据其预后结局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HE、ALB、CHE/ALB及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影响患者通气治疗结局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HE、ALB、CHE/ALB对患者通气治疗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110例患者中病死30例(27.27%).两组血清CHE、ALB及CHE/AL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检验显示,血清CHE、ALB及CHE/ALB是患者通气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ROC显示血清ALB对患者通气治疗预后预测价值较低,曲线下面积(AUC)为0.624,血清CHE及CHE/ALB对患者通气治疗预后具有中等的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784、0.804,以CHE/ALB的AUC最高.结论 CHE/ALB能够作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通气治疗预后的预测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血清胆碱酯酶血清白蛋白

    血清IGF-1、IL-18与食管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

    李鸿波
    3184-3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介素-18(IL-18)与食管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采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放疗的98例食管癌患者的资料.患者均接受放疗,放疗结束1周后评估放疗敏感性,根据放疗敏感性分组,记录患者人口学资料与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放疗前IGF-1、IL-18与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98例患者中,放疗敏感65例(66.33%).放疗敏感组与放疗不敏感组的肿瘤分期、肿瘤分化、转移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不敏感组放疗前的血清IGF-1、IL-18水平高于敏感组(P<0.05).点二列相关性检验显示,食管癌放疗前血清IGF-1、IL-18水平与放疗敏感性呈正相关(r>0,P<0.05).经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RCS)分析,食管癌放疗前血清IGF-1、IL-18与放疗不敏感风险的关联呈非线性J型剂量反应关系,当血清IGF-1、IL-18分别>截断值时,患者不敏感风险随指标水平升高而增加.结论 食管癌患者放疗前的血清IGF-1、IL-18与放疗敏感性存在正相关,即放疗前高水平的IGF-1、IL-18水平可能提示放疗不敏感高风险,应引起重视.

    食管癌放疗敏感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白介素-18相关性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家属心理痛苦状况及影响因素

    刘海泳卢平黄晓雪
    3187-3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家属心理痛苦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至周口市中医院就诊的CVA患儿及其家属开展单中心横断面调查,通过心理痛苦温度计(DT)统计CVA患儿家属心理痛苦状况并分为DT≥4分组及DT<4分组.通过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PUS)、家庭坚韧量表(CFRS)、自制资料调查表分别收集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家庭坚韧程度及人口学特征,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导致CVA患儿家属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结果 DT≥4分组患儿年龄、患者家属CFRS评分低于DT<4分组,患儿CVA病程、患儿家属PPUS评分高于DT<4分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年龄大、患儿家属家庭坚韧程度高是CVA患儿家属心理痛苦的保护因素(OR<1,P<0.05),患儿CVA病程长、患儿家属疾病不确定感强是CVA患儿家属心理痛苦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CVA患儿家属普遍存在心理痛苦,患儿年龄小、CVA病程长及患儿家属家庭坚韧程度低、疾病不确定感强是CVA患儿家属心理痛苦水平增高的影响因素.

    咳嗽变异性哮喘心理痛苦影响因素

    Keap1-Nrf2-ARE通路对老年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叶茂盛康晓燕刘沛
    3191-3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Keap1-Nrf2-ARE通路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4例老年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24例老年COPD未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治疗28 d的预后情况将研究组分为病死(42例)和生存(82例)2个亚组.比较两组入院时、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治疗7 d、14 d后外周血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核因子E2(Nrf2)、抗氧化反应原件(ARE)表达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分析入院时外周血Keap1、Nrf2、ARE表达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及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相关性,偏回归分析老年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Keap1、Nrf2、ARE表达水平对老年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入院时外周血Keap1、Nrf2、ARE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APACHE 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外周血Keap1、Nrf2、ARE表达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及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均呈负相关(P<0.05).治疗7、14 d后病死患者外周血Keap1、Nrf2、ARE表达水平低于生存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7、14 d后外周血Keap1、Nrf2、ARE表达水平为老年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的保护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治疗7、14 d后外周血Keap1、Nrf2、ARE表达水平联合预测老年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病死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0、0.818,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 Keap1、Nrf2、ARE参与老年COPD合并重症呼吸衰竭发生发展,且在辅助临床预测病死风险方面具有较高效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呼吸衰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核因子E2抗氧化反应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