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医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医学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关方霞

双月刊

1004-437X

yxyj2006@yahoo.com.cn

0371-65952931,65952914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河南医学研究/Journal Henan Medical Research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载河南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成果(包括新技术、新疗法、新经验等)的原始论文和学术论著,科研法规、科学管理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论述,科研成果传播和转化方面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以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学术进展等。主编由第八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理事暨河南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张广兴教授担任,十几位省内外医学界知名学者任编委。1992年创刊以来,在政治、学术、编辑、出版等各方面高标准、严要求,赢得了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本刊已被多家权威期刊检索文摘、数据库收录,并被国内各医学图书馆、医学院校、科研部门和医学情报单位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河南专家共识

    乔明静杨立徐臻任芳...
    4225-4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微创理念在妇科手术中应用不断发展,其手术技术水准和学科建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腹腔镜技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方式,以其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妇科治疗的基本术式.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基于近年来兴起的自然孔道内镜手术的基本理念.针对单孔腹腔镜手术技术在技术规范的前提下,保证医疗安全及治疗效果,河南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经自然腔道内镜学组参考现有文献及结合河南省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术者自身经验制定了本专家共识.本文就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进行了河南省区域技术规范的阐述,旨在降低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河南省区域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的良好发展.

    妇科经脐单孔腹腔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专家共识

    双胎输血综合征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伦冰陈冬笋杨晓宇樊少磊...
    4229-4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文本挖掘技术探究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科研人员开展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方法 在PubMed中检索TTTS相关研究,利用书目共现分析软件(BICOMB)和gCLUTO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形成TTTS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果 共检索到2 337篇文献,形成5个研究热点,分别为TTTS的治疗方法、疾病诊断、病理生理、疾病流行病学及治疗预后和TTTS导致胎儿不良预后及复杂双胎产前诊断.结论 TTTS治疗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其病理生理学、流行病学及诊断方面的研究与其他研究联系较为紧密,但相关研究不够成熟.关于TTTS不良预后及复杂双胎的产前诊断是临床较为关注的问题,但相关研究发展不够成熟,进一步研究的空间较大.

    双胎输血综合征研究热点发展趋势文献计量学分析

    琥珀酸索利那新片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李广辉刘平徐国防赖耀文...
    4234-4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空腹条件下单次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片后,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两周期交叉设计,选取空腹组受试者30例,每周期口服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5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法测定索利那新血药浓度,采用WinNonlin 8.4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完成生物等效性分析.结果 空腹组中,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7.31±2.27)μg·L-1和(7.40±2.35)μg·L-1,AUC0-t(417.00±142.00)h·μg·L-1 和(429.00±156.00)h·μg·L-1,AUC0-∞(502.00±201.00)h·μg·L-1 和(511.00±214.00)h·μg·L-1,Tmax 5.00 h 和 5.00 h,t1/2(62.70±16.30)h 和(60.70±16.60)h,相对生物利用度按AUC0-t计算为97.85%,按AUC0-∞计算为97.01%.在空腹条件下,两种制剂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AUC0-t及AUC0-∞的几何均数比值的90%置信区间均为80.00%~125.00%.结论 在空腹条件下,琥珀酸索利那新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表现出生物等效性.

    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生物等效性药代动力学

    急性创伤性主动脉夹层临床诊治分析

    刘东红王洋何素华翟强...
    4238-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急性创伤性主动脉夹层(TAD)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探讨其早期快速诊断方法,评估患者主动脉腔内隔绝术(TEVAR)后生存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TAD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对其预后进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随访调查.14例患者中1例接受Bentall+全弓置换+硬象鼻手术;13例接受TEVAR,其中1例患者术后死于急性脑出血.结果 随访2~50个月,其间1例患者术后2个月死于胆囊穿孔所致的感染性休克;1例患者术后12个月死于晚期恶性肿瘤,余未见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TEVAR术后10例患者接受EQ-5D随访调查,其生存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 早期鉴别诊断对TAD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TEVAR是TAD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患者因情绪影响及合并其他部位损伤,生存质量难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创伤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生存质量

    近红外功能成像对脊柱慢性疼痛患者脑部氧合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卢巍熊远香潘俊梅
    4243-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近红外功能成像技术(fRINS)分析中、重度脊柱慢性疼痛患者治疗前后大脑前额叶皮层氧合血红蛋白水平,为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提供量化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0例脊柱慢性疼痛患者,依照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分为中度疼痛组(14例)、重度疼痛组(16例).通过fRINS检测前额叶皮层氧合血红蛋白水平,经2周的临床治疗(依托考昔片、超短波物理因子、手法)后再次评估VAS评分,并通过fRINS检测前额叶皮层氧合血红蛋白水平.采用SPSS 23.0分析数据.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前额叶皮层氧合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结论 fRINS可将疼痛程度进行量化,其可成为一种简单易得、无创、客观的疼痛评估指标,为评估临床镇痛疗效及预后判断提供客观数据,为慢性疼痛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脊柱慢性疼痛近红外功能成像前额叶皮层氧合血红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影响因素分析

    刘振青宋春兰郭彩丽李鹏...
    4246-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影响因素,探究早期预测NPE的实验室指标.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ICU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重症HFMD患儿184例,根据患儿病情分为重症HFMD合并NPE组和重症HFMD无NPE组.记录两组患儿入院时临床表现以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等实验室结果,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84例重症HFMD患儿中,重症HFMD无NPE组患儿163例,重症HFMD合并NPE组患儿共21例.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年龄、白细胞水平、NT-proBNP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是影响重症HFMD并发NPE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当NT-proBNP截断值为758.9 ng·L-1,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2.6%,对于合并NPE的重症HFMD诊断效能最高.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是影响重症HFMD并发NPE的独立影响因素,其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重症HFMD并发NPE.

    重症手足口病神经源性肺水肿影响因素N末端脑钠肽前体

    妊娠晚期孕妇身体感受现状及其与产前抑郁、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孙萌王红亚
    4250-4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孕妇身体感受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其与产前抑郁情绪和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2023年7-9月收治的180名妊娠晚期孕妇为调查对象.采用孕期身体感受测评量表(BUMP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与心理弹性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BUMPs总分为(55.83±2.52)分.相关性分析显示,孕妇身体感受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与产前抑郁呈正相关(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否初产、心理弹性及产前抑郁是身体感受的影响因素,解释56.2%的总变异.结论 妊娠晚期孕妇身体感受不满程度偏高,临床实践中应重视提升孕妇的心理弹性,降低抑郁情绪,从而降低妊娠晚期孕妇身体感受不满程度.

    妊娠晚期身体感受产前抑郁心理弹性相关性

    基于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的产妇产褥期疲乏变化轨迹研究

    程相红伊丹王真真
    4254-4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产妇产褥期疲乏变化轨迹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影响因素,以期为早期针对性疲乏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产后疲乏量表对患者产后3、14 d及40~43 d的疲乏状况进行评估,利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LGMM)识别188例产妇产褥期疲乏的潜在类别,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产妇产褥期疲乏总体呈下降趋势,LGMM共识别出3个潜在类别即低疲乏下降组(26%)、高疲乏下降组(44%)、疲乏升高组(3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疲乏下降组为参照组,选择剖宫产分娩及社会支持越高的产妇更易进入高疲乏下降组,认为婴儿睡眠模式是严重问题及睡眠质量越差的产妇更易进入疲乏升高组.结论 产妇产褥期疲乏变化轨迹呈现群体异质性,认为婴儿睡眠模式是严重问题及睡眠质量差的产妇产褥期疲乏逐渐加重,而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产褥期疲乏.这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产褥期疲乏,尤其应关注婴儿睡眠模式不佳及睡眠质量差产妇的疲劳评估与干预.

    产褥期疲乏轨迹潜在类别分析影响因素

    全程超声引导在危重症患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

    王丹王龙君方艳艳曾庆虎...
    4261-4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全程超声引导在危重症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5月PICC置管患儿31例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联合心腔内电图法进行置管.2022年6-8月PICC置管患儿38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超声应用于置管全程.比较两组患儿首次送鞘成功率、置管过程中颈内静脉异位率、导管尖端准确率、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送鞘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过程中颈内静脉异位率低于对照组(P<0.05),导管尖端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超声应用于PICC置管全程既能保证精准穿刺,又能保证置管路径的准确性,降低颈内静脉异位的发生,还有助于导管尖端的精准定位.

    危重症患儿超声引导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三维超声心动图量化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效果

    杨帆郭元勋郭小青程帅...
    4265-4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三维超声心动图量化评价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40例心房颤动患者,入院时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的左心、右心功能.结果 心房颤动患者术前肺静脉收缩期S波流速(PVS)、舒张期D波流速(P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均低于对照组,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MPI)、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均高于对照组,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PVS、PVD、LVEF、LAAEF、LAPEF、RVEF均高于术前,E/A、收缩末期左心房最大容积(LVAmax)、最小容积(LVAmin)、RMPI、RVESV、RVEDV值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准确测量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为临床治疗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