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药论坛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药论坛杂志
医药论坛杂志

乔国祥

月刊

1672-3422

yylt@371.net

0371-65937776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医药论坛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Forum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周期短、发表快”特点,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捉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肾脏功能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口服抗凝药物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

    岳云霄
    1621-1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基线肾脏功能口服抗凝药物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出院后1年内主要出血事件和缺血性卒中的影响。方法 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9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AF患者1 893例。患者均进行口服抗凝药(oriented adaptive cross search,OACs)治疗。依据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工作组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中对CKD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ar filtration rate,GFR)分期,根据患者的基线肾功能将其分为5组:组1,肾功能正常,GFR ≥ 90 mL/(min·1。73 m2);组 2,肾功能减退,GFR 60~89 mL/(min·1。73 m2);组 3,肾功能中度异常,45~59 mL/(min·1。73 m2);组4,肾功能中重度异常,30~44 mL/(min·1。73 m2);组5,肾功能重度异常,15~29 mL/(min·1。73 m2),对比分析5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临床结局。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患者临床结局的抗凝药物因素。结果 相较于组3,组1、组2是应用华法林钠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保护因素;组4、组5是应用华法林钠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相较于组3,组1、组2是应用华法林钠患者发生主要出血事件的保护因素;组4、组5是应用华法林钠患者发生主要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相较于组3,组1、组2是应用利伐沙班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保护因素;组4、组5是应用利伐沙班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相较于组3,组1、组2是应用利伐沙班患者发生主要出血事件的保护因素;组4、组5是应用利伐沙班患者发生主要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相较于组3,组1、组2是应用达比加群酯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保护因素;组4、组5是应用达比加群酯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相较于组3,组1、组2是应用达比加群酯患者发生主要出血事件的保护因素;组4、组5是应用达比加群酯患者发生主要出血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 肾脏功能显著影响口服抗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肾功能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药物安全性

    单孔腔镜下手术治疗乳腺癌临床效果及生命质量观察

    郝俊丽阮玉霞李琳于洋...
    1628-1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单孔腔镜下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0年10月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癌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并在术后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实施传统乳腺癌手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单孔腔镜下手术的28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命质量。结果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腔镜组手术时间(230。89±81。77)min vs常规组手术时间(134。17±70。48)min,腔镜组切口长度(3。79±0。79)cm vs常规组切口长度(14。83±0。87)cm,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4。11±3。86)mL vs常规组术中出血量(36。17±7。03)mL,腔镜组住院时间(11。14±1。84)d vs常规组住院时间(13。20±2。88)d以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测定比较,腔镜组生理状况(7。86±1。94)vs常规组生理状况(13。77±1。96),腔镜组情感状态(7。18±3。84)vs常规组情感状态(11。4±3。65)以及功能状态、附加状态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腔镜下实施乳腺癌手术,可以保证肿瘤完整切除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手术切口长度,减少出血量、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及拔管时间、增加美感,提升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

    手术治疗乳腺癌临床效果生命质量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饮食管理对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效果研究

    李晓丹田兴梁小丽刘晓...
    1632-1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饮食管理对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20年7月-2021年12月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且诊断为蛋白质能量消耗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肾脏内科常规饮食管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饮食管理,比较干预前、干预6个月和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人体测量指标、生化指标及蛋白质和热量摄入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及随访阶段试验组患者营养状况、营养指标、人体测量学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d饮食日记结果中蛋白质、饮食热量的摄入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饮食管理可以促进腹膜透析患者形成良好的饮食行为,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状况。

    饮食管理计划行为理论腹膜透析蛋白质能量消耗营养状况

    女性帕金森病患者认知、运动功能与生育、绝经年龄及血脂的相关性

    刘丽娇
    1638-1641,1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认知、运动功能与生育、绝经年龄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PD患者89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将 PD 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组(MoCA<26分,38例)与非CI组(MoCA≥26分,51例);根据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评分,将PD患者分为中重度运动障碍组(UPDRS-Ⅲ ≥ 16分,57例)与轻度运动障碍组(UPDRS-Ⅲ<16分,32例),比较CI组与非CI组、中重度运动障碍组与轻度运动障碍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MoCA评分、UPDRS-Ⅲ评分与生育、绝经年龄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CI组年龄、首发症状年龄、UPDRS-Ⅲ评分高于非CI组,受教育年限、MoCA评分、绝经年龄、生育年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载脂蛋白 A1(apoprotein A1,Apo A1)低于非 CI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与生育年龄、绝经年龄、TC、TG、HDL、LDL、Apo A1呈正相关(P<0。05);中重度运动障碍组病程、UPDRS-Ⅲ评分高于轻度运动障碍组,绝经年龄、生育年龄、TC、TG、HDL、LDL、Apo A1低于轻度运动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DRS-Ⅲ评分与生育年龄、绝经年龄、TC、TG、HDL、LDL、Apo A1呈负相关(P<0。05)。结论 女性PD患者认知、运动功能与生育、绝经年龄及血脂水平存在相关,维持正常激素水平与血脂水平可能对于预防PD有积极作用。

    女性帕金森认知功能运动功能生育年龄绝经年龄血脂

    脂联素基因检测和血清标志物GDF15、GPC4与MAFLD的相关性研究

    滑劲咏曹砚杰李清楚刘静...
    1642-1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脂联素ADIPOQ基因编码位点rs2241766的基因型以及脂联(adiponectin,APN)TGF-β超家族应激反应细胞因子 15(TGF-β superfamily stress response cytokine 15,GDF15)、血清标志物脂肪细胞因子 4(serum marker adipokine 4,GPC4)等生物标志物水平与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lly 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的发病及鉴别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体检科健康人群以及门诊和住院患者195例,其中MAFLD患者组50例,年龄(52。87±13。09)岁;健康对照组45例,年龄(48。40±18。66)岁。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年龄(53。15±17。26)岁;高血压患者40例,年龄(57。32±14。03)岁。采用东芝TBA2-00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GPC4、GDF15、APN等多项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美国ABIVerity 96well PCR对纳入样本进行ADIPOQ rs2241766基因型检测。结果 在健康人群与MAFLD患者中,携带APN rs2241766T/G+T/T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的MAFLD患者与发生MAFLD的风险显著相关(OR=0。27,95%CI:1。2-8。7,P=0。006)(OR=0。28,95%CI:1。7-11。1,P=0。001)。APN、GDF15 水平在各组间比较显示:①APN 检测结果在各组间结果的比较:MAFL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6),MAFLD组与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② GDF15检测结果在MAFLD组与糖尿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③GPC4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IPOQ rs2241766 T/G+T/T基因型与MAFLD患者中低APN水平相关,循环中APN水平下降是MAFLD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GDF15可作为MAFLD患者与糖尿病人群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代谢相关性脂肪性肝病脂联素血清标志物脂肪细胞因子4TGF-β超家族应激反应细胞因子15

    外周血指标与晚期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王晶晶王巍东王梦雨刘晓梅...
    1647-1650,1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指标与晚期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25例住院女性乳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骨转移情况,分为研究组(骨转移组,n=55)和对照组(非骨转移组,n=166),对其治疗期间的病历资料以及入院时的外周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发生骨转移乳腺癌患者年龄36~85岁,平均(52。65±11。74)岁。单发病灶骨转移22例(40。0%),多发病灶骨转移33例(60。0%),骨转移发生率为24。4%。两组患者之间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营养代谢指标[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GB)]、凝血指标[血小板(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炎症指标(中性粒、淋巴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ALP、营养代谢指标(ALB、HGB)、凝血指标(PLT、PT、APTT、Fib、D-D、FDP),是晚期乳腺癌骨转移的风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相关分析结果提示:ALP是晚期乳腺癌骨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特别是晚期患者,应定期监测上述指标,及早发现和干预骨转移的可能性,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乳腺癌骨转移碱性磷酸酶外周血指标凝血指标

    环泊酚与丙泊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影响的比较研究

    冯炎超任学军
    1651-1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环泊酚与丙泊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postoperative fatigue,POF)的影响。方法 招募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环泊酚组(C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60例。麻醉诱导:C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环泊酚0。4 mg/kg,P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丙泊酚2。0 mg/kg,随后两组均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0。8 mg/kg,舒芬太尼0。2~0。4 μg/kg。麻醉维持:C组静脉输注环泊酚0。8~2。4mg/(kg·h);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4。0~12。0 mg/(kg·h)。两组均静脉输注罗库溴铵0。1~0。3 μg/(kg·min),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3~0。6 mg/(kg·h)。主要观察指标:术前1 d、术后1、3、7 d的疲劳程度评估量表(FSS)评分。次要观察指标:在手术后48 h内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采集术前1 d、术后1 d和术后3 d的外周静脉血样本,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浓度。结果 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3、7d时两组FSS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C组术后1、3、7 d时FS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内,P组共有23例(38。3%)患者发生POF,C组共有9例(15。0%)患者发生POF,C组POF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两组患者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内,两组之间镇痛补救率和PCIA泵总按压次数以及有效按压次数均未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P组,C组在术后48 h内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1d和3d,两组之间血清中TNF-α、IL-6和IL-8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丙泊酚,环泊酚可以显著降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POF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而对炎性反应无明显影响。

    环泊酚术后疲劳胸腔镜手术肺癌炎性反应

    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效果

    王焕勤周璐
    1658-1661,1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86例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甲泼尼龙治疗)和观察组(43例,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治疗),均治疗5 d。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动脉血气指标、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和4-羟基壬烯醛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pH水平低于观察组,动脉血氧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4-羟基壬烯醛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并降低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α、4-羟基壬烯醛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呼吸衰竭

    香芹酚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

    贾子琴朱瑞瑞赵亚培田连起...
    1662-1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香芹酚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对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香芹酚低剂量组(50 mg/kg)、香芹酚高剂量组(100 mg/kg)、阳性对照组(依达拉奉10 mg/kg),于造模前1周开始腹腔注射给药;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模型,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采用Zea Longa法测评大鼠神经功能,伊文思蓝(EB)渗漏法评估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缺血半暗带胞质附着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闭锁蛋白(occludin)表达,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脑缺血半暗带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MMP-9 的基因表达。结果 模型组MCAO大鼠均存在程度较重的神经功能障碍,香芹酚高、低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香芹酚高、低剂量组缺血侧脑组织EB渗漏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半暗带MMP-2、MMP-9相对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香芹酚预处理通过抑制脑组织MMP-2、MMP-9异常表达,维持血脑屏障结构的完整性,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香芹酚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

    中医外治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中应用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张留巧李淑敏
    1667-1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为临床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库等收录的中医外治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中应用的文献,并对文献中所涉及的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等信息进行提取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348篇文献,总发文量≥4篇的作者有8名;共有163家机构纳入,总发文量最高的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4篇);关键词出现频次最多的是针灸(284次),其次是针刺(221次)、疼痛(187次)、温针灸(140次)、推拿(136次)。结论 中医外治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较好,但目前相关出版文献较少且缺乏深入科学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关注。

    中医外治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文献计量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