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药论坛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药论坛杂志
医药论坛杂志

乔国祥

月刊

1672-3422

yylt@371.net

0371-65937776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医药论坛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Forum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周期短、发表快”特点,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捉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连宗璞李素新王蒙蒙马喧妍...
    2017-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集2020年7月-2022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LC术的112例患者一般资料行回顾性研究,于术后1个月,依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年,沈阳)》,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胰腺炎将其分为发生胰腺炎组(n=11)和未发生胰腺炎组(n=101)。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对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均值、病程均值、BMI指数等进行整理,调查患者是否有饮酒史、胰腺疾病史,是否合并高脂血症,整理并计算患者的胆囊壁厚度、大小、结石数量、直径及结石特性。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用以明确LC术后并发胰腺炎的独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病程、BMI指数、是否有饮酒史、合并高脂血症、胆囊壁厚度、胆囊大小、结石数量、直径、手术时间、造影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年龄、是否有胰腺疾病史、结石特性、胰管显影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P=0。023,OR=1。146)、是否有胰腺疾病史(P=0。013,OR=6。424)、结石特性(P<0。001,OR=1。644)、胰管显影(P<0。001,OR=2。606)是LC术后并发胰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由ROC曲线分析,经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发现年龄、是否有胰腺疾病史、结石特性、胰管显影联合检测AUC值最高,为0。991,且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90%、81。81%。结论 年龄、是否有胰腺疾病史、结石特性、胰管显影是LC术后并发胰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临床上应对相关因素予以有效控制,施以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此来降低LC术后发生胰腺炎的风险。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胰腺炎影响因素

    扳机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结局的影响

    苏丽霄刘敏张静张富青...
    2022-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治疗患者扳机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水平对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494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扳机后12 h血清HCG水平分为A组与B组,A组HCG≤90 IU/L(n=127),B组HCG>90 IU/L(n=367),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观察扳机后两组的促排卵治疗周期、实验室结局及临床结局,用Spearman法分析HCG水平与卵母细胞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A组BMI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基础雌二醇(E2)水平、基础促卵泡生成素(FSH)水平、抗苗勒管激素水平(AMH)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促性腺激素(Gn)启动量、Gn使用天数、Gn使用总量、HCG日E2水平及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获卵数低于B组,成熟卵子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女方年龄、女方BMI、HCG日卵泡均径等因素,扳机后血HCG水平对获卵数、成熟卵子数无影响(P>0。05);两组间2PN数、2PN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扳机后血清HCG水平与患者BMI呈负相关。扳机后HCG水平对获卵数、成熟卵子数无影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扳机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临床结局

    肺移植围手术期体外膜肺氧合的应用研究

    黄俊诚黄无敌朱雅欣杨蒙蒙...
    2027-2030,2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将体外膜肺氧合(ECMO)应用于肺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行肺移植的受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将63例患者依据ECMO置管方式分为静脉-静脉(venous-venous,V-V)组(23例)与静脉-动脉(venous-artery,V-A)组(40例),依据术后ECMO支持时间分为延长组(术后ECMO支持时间>72 h,7例)与未延长组(术后ECMO支持时间≤72 h,37例),对比V-A组与V-V组基础资料及术后临床转归情况,并比较延长组与未延长组预后情况。结果 V-A组与V-V组性别、年龄、肺移植方式、围术期ECMO支持时间、撤除情况及原发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组与V-V组手术时间、再次插管率、探查止血率、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气管拔管时间长于V-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长组患者术后30 d、60 d、90 d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71%、71。43%、57。14%,未延长组分别为91。89%、86。49%、78。38%,高于延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移植受者围手术期应用ECMO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患者生存率,V-V置管方式创伤小,相较于V-A置管可缩短气管拔管时间;术后ECMO支持时间延长相较于不延长患者预后更差。

    体外膜肺氧合肺移植手术应用效果

    耐药型癫痫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安逸王新新
    2031-2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耐药型癫痫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据药物敏感性分为A组(耐药型)和B组(药物敏感型),每组30例,另选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居民为C组,均接受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韦克斯勒记忆量表(Wechsler memory scale,WMS)及数字符号测试评估,同时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耐药型癫痫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与整体智力、记忆力、注意力的相关性。结果 A组、B组MMSE、WMS及数字符号测试分值显著高于C组(P<0。05);A组MMSE、WMS及数字符号测试分值显著高于B组、C组(P<0。05);A组、B 组 CD4+、CD8+显著低于 C 组,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显著高于 C 组(P<0。05);A 组 CD4+、CD8+显著低于B组、C组,IL-1 β、IL-6、TNF-α显著高于C组(P<0。05);CD8+与MMSE、WMS及数字符号测试分值呈正相关(P<0。05);IL-1β、IL-6、TNF-α与MMSE、WMS分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耐药型癫痫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与认知功能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CD8+与患者认知功能呈正相关,IL-1β、IL-6、TNF-α与患者认知功能呈负相关,尽早对相关指标进行干预有助于预防认知功能障碍。

    耐药型癫痫认知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记忆力注意力

    血清25-羟维生素D3和T淋巴细胞亚群与儿童哮喘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冯日昇侯杰张松林郭燕军...
    2035-20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25-羟维生素D3和T淋巴细胞亚群与儿童哮喘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1年7月-2023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患有儿童哮喘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100例经体检健康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提取两组试验对象的血清样本,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试验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40。41±4。89)ng/mL]相比于对照组儿童[(55。59±7。96)ng/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儿童血清样本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与儿童哮喘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为独立风险因素;T淋巴细胞亚群中CD8+与儿童哮喘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不足,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是儿童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中需加强儿童哮喘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检测并及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

    血清25-羟维生素D3T淋巴细胞亚群儿童哮喘

    CCL23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分析

    张铁山邢汝月王冬梅马婉嫕...
    2039-2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C类趋化因子配体23(CCL23)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CCL23水平;AIS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治疗3个月后,AIS患者预后转归情况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估(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分析CCL23对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CI23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严重程度组间的CCL23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预后不良组相比,预后良好组的CCL2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对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发现预后不良组的高血压史、收缩压、白细胞计数、单核计数、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收缩压、白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CI23均为AIS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CL23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00,其灵敏度为88。14%,特异度为80。49%。结论 CCI23可参与AIS的发生和发展,且CCI23对AIS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的预测效能较高。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C类趋化因子配体23严重程度预后

    右美托咪定对行腹腔镜根治术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金楠丁春棉王晶晶马作军...
    2044-2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癌腹腔镜根治术麻醉诱导插管后泵注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认知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9月-2023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择期行腹腔镜根治术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麻醉诱导插管后泵注右美托咪定方式实施手术,对照组泵注生理盐水,以麻醉诱导前、术后1d及术后3d为观察节点,分别记为To、T1、T2,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情况,并测定其各项血清学指标。以术前、手术开始2h、术后24h为观察节点,记为Mo、M1、M2,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丙二醛及活性氧簇水平,观察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MoCA评分在T0、T2节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节点MoCA评分(26。15±1。53)分,高于对照组(22。97±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指标层面,观察组患者T1和T2观察节点SOD分别为[(325。74±24。52)μ/mL、(285。45±25。98)μ/mL]及 NSE 水平分别为[(17。38±3。49)μg/L、(22。77±3。51)μ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节点MDA及RO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M1和 M2 节点 MDA 及 ROS 水平为(11。09±2。33)μmol/mL、(9。61±3。03)μmol/mL及(118。36±18。37)μmol/mL、(115。64±21。46)µmol/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 右美托咪定有助于缓解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术后认知功能,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根治术右美托咪定认知功能氧化应激

    卡瑞利珠单抗辅助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司东晓王鹏王培培
    2048-2051,2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HC)患者应用卡瑞利珠单抗配合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hepatic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所产生的临床疗效,以及该方案对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志物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商丘市立医院收治的82例PHC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1例行TAC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数据、肿瘤标志物数据、T淋巴细胞亚群数据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疾病控制率92。68%高于对照组的75。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治疗后CD3+、CD4+及CD4+/CD8+等各项数据的水平相比较于治疗前均提高,且研究组[(65。41±6。44)%、(42。71±5。63)%、(1。81±0。31)]提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CD8+、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甲胎蛋白异质体-3(alpha fetoprotein heterogeney-3,AFP-L3)水平较同组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22。77±1。16)%、(92。98±10。28)ng/mL、(10。28±1。87)ng/mL、(182。24±15。63)ng/mL]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之后产生不良反应发生率(34。15%vs 17。07%)相比较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患者应用卡瑞利珠单抗辅助TACE治疗,有利于疗效提高,降低肿瘤标志物表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卡瑞利珠单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急性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伴壁内血肿与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临床研究

    张青波李雪莉
    2052-2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比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intrathoracic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急性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PAU)合并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IMH)、急性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ATBA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且开展TEVAR治疗的患者108例,并将其分成A组(PAU伴IMH)50例和B组(ATBAD)58例。通过倾斜性评分对两组予以匹配(1∶1),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并比较两组影像学与手术特征、不良事件发生状况。结果 A组匹配前年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小板(platelet,PLT)、合并脑血管病史、冠心病及吸烟史占比均高于B组,入院血压、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均低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前后,两组影像学和手术特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前后两组住院时间、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36个月,A组获得随访率为92。00%(46/50),B组为94。83%(55/58);匹配前B组全因死亡率及主动脉源性死亡率低于A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匹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VAR治疗急性PAU并IMU安全有效,但相较于ATBAD患者开展TEVAR治疗,其远期预后仍不理想,应重视这类患者的长期随访和管理。

    壁内血肿腔内修复术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2023年鹤壁市动物性水产品中常见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调查

    王瑞兴刘岩杨岚婷裴保河...
    2058-2061,2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河南省鹤壁市动物性水产品在养殖、销售、加工等各个环节中常见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为评价现有食源性疾病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为鹤壁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方法 依据《202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鹤壁市养殖、销售、加工等环节随机采集动物性水产品和环境样本,每季度采样、检测四种常见致病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溶藻弧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23年共采集256份样本,检测出常见致病性弧菌菌株155株,检出率60。5%,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均在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而且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与其他季节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种常见致病性弧菌污染率最高的地点均在农贸菜市;四种常见致病性弧菌在不同动物性水产品和不同环境中的污染分布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夏秋季是致病性弧菌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季节,农贸菜市是致病性弧菌发生交叉污染和传播的高风险场所,建议市政府相关部门重视对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监督和管理,特别针对农贸菜市等高风险隐患场所重点监管,及时阻断和管控致病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传播。

    水产品污染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