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药论坛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药论坛杂志
医药论坛杂志

乔国祥

月刊

1672-3422

yylt@371.net

0371-65937776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医药论坛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Forum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周期短、发表快”特点,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捉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河南省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建设现状分析

    梁淑英张月华尹珊珊马楠...
    2404-24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建设情况,针对当前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为推进河南省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提供政策参考.方法 2022年9月-12月,通过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面向河南省医疗机构调查其伦理委员会建设情况、伦理审查情况、受试者权益保护及利益冲突管理情况,运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95家医疗机构接受调查,其中有91家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液中心等4家;本研究共有117个伦理委员会,其规章制度建设情况良好,合格占比均>80%,92.31%的伦理委员会拥有独立办公资源配备;项目审查程序符合标准操作规程,审查运行总体良好,67个伦理委员会建立多中心研究伦理审查协作机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及不同归属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建设情况比较,三甲医院或省属机构整体建设情况优于二级医院或区县属机构(均P<0.05).结论 河南省医疗机构伦理委员会建设较规范,总体运行良好,但伦理审查和受试者权益保护及利益冲突方面仍有一定优化空间.建议加强伦理审查知识培训,完善伦理审查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区域伦理委员会认证体系.

    伦理委员会医疗机构制度建设伦理审查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莹莹王瑞娜金欢欢
    2410-2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后干眼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制定减少干眼发生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行超声乳化术联合IOL植入术的196例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干眼症,分为干眼症组和非干眼症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资料、手术指标及泪液炎性因子.统计超声乳化术联合IOL植入术后干眼症发生率,应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RC患者术后干眼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196例ARC患者中,超声乳化术联合IOL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87例,干眼症发生率为44.39%;单因素分析显示,干眼症组和非干眼症组年龄、伴发糖尿病、结膜松弛情况分级、白内障病情程度、睑脂黏度、睑板腺分泌情况评分、手术切口长度、超声乳化时间、泪液CRP、IL-8、IL-1 β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伴发糖尿病、结膜松弛情况分级、睑脂黏度、睑板腺分泌情况、手术切口长度、泪液CRP、IL-8、IL-1β水平均为超声乳化术联合IOL植入术后ARC患者发生干眼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RC患者超声乳化术联合IOL植入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较高,且ARC患者超声乳化术联合IOL植入术后发生干眼症的影响因素较多.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干眼症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

    脓毒血症患者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和TSP-1水平与心肌损伤的关系

    李锦绣赵云峰董慧君
    2415-2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水平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80例,依据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n=85)和非心肌损伤组(n=95).比较两组免疫功能(CD4+、CD8+、CD4+/CD8+)、血清TSP-1水平、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 Ⅰ)]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口舒张期流速比值(early diastolic velocity to atrial contraction velocity,E/A)和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分析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免疫功能、TSP-1水平与心肌损伤指标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血清TSP-1对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的预测价值.结果 心肌损伤组外周血CD8+水平及LVEF、E/A、CO 明显低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CD4+、CD4+/CD8+水平、血清 TSP-1 及 CK-MB、H-FABP、NT-proBNP、cTnⅠ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外周血CD8+水平与CK-MB、H-FABP、NT-proBNP、cTnⅠ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LVEF、E/A、CO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外周血CD4+、CD4+/CD8+水平与 CK-MB、H-FABP、NT-proBNP、cTn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 LVEF、E/A 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TSP-1水平与CK-MB、H-FABP、NT-proBNP、cTn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E/A、CO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TSP-1预测脓毒症合并心肌损伤的AUC为0.899(95%CI:0.854~0.944),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87.40%.结论 脓毒症患者淋巴细胞表面抗原、TSP-1水平与心肌损伤存在一定的关联,且TSP-1有望作为预测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生物标志物.

    脓毒症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血小板反应蛋白-1心肌损伤

    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生物反馈与电刺激在产后盆底肌修复中的应用观察

    韩伟霞杨森刘凯杨筱青...
    2420-2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盆底肌修复中采取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生物反馈与电刺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后盆底肌修复产妇94例进行分析,将以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常规组实施盆底肌肉锻炼,治疗组实施盆底肌肉锻炼+生物反馈与电刺激疗法,将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张力改善情况、盆底肌电值、性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产妇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Ⅴ级患者33例,优于常规组的20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10 s快肌、60 s慢肌等数据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性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17.02%vs 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盆底肌修复中采取盆底肌肉锻炼结合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治疗后,产妇的盆底肌张力改善良好,盆底肌电值和性生活质量也被显著改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疗效明显,可在临床长期推行.

    盆底肌肉生物反馈电刺激修复

    利伐沙班联合叶酸治疗青斑性血管病20例

    吴丹丹陈佰超祁相焕王哲新...
    2424-2427,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联合叶酸治疗青斑性血管病(livedoid vasculopathy,LV)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22年3月—2023年6月收治的LV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利伐沙班10 mg/d,同时服用叶酸片5 mg/d,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8周患者皮损症状与疼痛程度、血栓弹力图指标、血管相关因子、炎症因子与红细胞叶酸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结果 LV患者治疗前红斑、溃疡及疼痛症状评分为(2.34±0.58)分、(2.41±0.54)分、(7.86±1.68)分,治疗 4 周下降为(1.53±0.46)分、(1.48±0.38)分、(4.57±1.32)分,治疗8周下降为(1.05±0.71)分、(0.88±0.28)分、(0.75±0.53)分,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患者治疗前血栓弹力图R值、K值为(4.97±1.44)、(1.95±0.21),治疗4周升高为(7.18±1.52)、(2.36±0.18),治疗8周升高为(7.37±1.28)、(2.49±0.27),治疗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患者治疗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水平为(947.66±237.84)ng/L、(44.96±8.47)μmol/L,治疗 4 周升高为(1 636.54±295.85)ng/L、(65.72±9.71)μmol/L,治疗 8 周升高为(2374.95±363.78)ng/L、(83.75±10.82)μmol/L;治疗前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内皮素-1水平为(12 626.95±595.06)ng/L、(105.72±9.74)ng/L,治疗 4 周降低为(9 874.58±527.92)ng/L、(71.63±10.35)ng/L,治疗8周降低为(8 479.60±462.84)ng/L、(52.86±8.72)ng/L,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患者治疗前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为(82.83±5.94)、ng/L(42.86±5.92)mg/L,治疗4周降低为(56.92±6.69)ng/L、(27.83±7.28)mg/L,治疗 8 周降低为(32.55±4.96)ng/L、(11.74±4.28)mg/L,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患者治疗前红细胞叶酸水平为(426.92±37.82)mg/L,治疗4周升高为(615.25±43.37)mg/L,治疗8周升高为(773.72±46.82)mg/L,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联合叶酸治疗LV可有效改善皮损症状,减轻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凝血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红细胞叶酸水平有关.

    利伐沙班叶酸青斑性血管病凝血功能

    布地奈德和丙酸倍氯米松联合沙丁胺醇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比较

    金东东冯永海付群
    2428-2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比较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与丙酸倍氯米松联合沙丁胺醇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9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沙丁胺醇治疗,研究1组接受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治疗,研究2组接受丙酸倍氯米松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均治疗2疗程,7 d为1疗程.比较各组疗效、临床疗效指标、心功能与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血清炎症指标、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等级资料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各组治疗2疗程后疗效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Z=11.275,P<0.05),且研究1组、研究2组治疗2疗程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1组、研究2组退烧时长、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肺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成功撤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治疗 2 疗程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ial blood,PaO2)、经皮血氧饱和度或末梢血氧饱和度(peripheral capillary oxygen saturation,SpO2)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PaCO2)、舒张期室间隔厚度(di-astolic 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LVST)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研究1组、研究2组治疗2疗程后上述心功能与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治疗2疗程后RAW、Cdyn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EEP、Pplat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研究1组、研究2组治疗2疗程后上述呼吸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各组治疗2疗程后CRP、IL-8、TGF-β1、IGF-Ⅱ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研究1组、研究2组治疗2疗程后CRP、IL-8、TGF-β1、IGF-Ⅱ均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头晕发生率、发热发生率、肌痛发生率、心率加快发生率、皮疹发生率、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1组、研究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研究1组、研究2组治疗2疗程后总有效率、临床疗效指标、心功能与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血清炎症指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联合沙丁胺醇治疗重症肺炎均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血气指标与呼吸力学指标,缓解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好,两者治疗效果相当.

    重症肺炎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沙丁胺醇疗效

    丙卡特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李怡静庞素玲于俊霞王松江...
    2435-2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丙卡特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23年1月-12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全部患儿常规治疗之外,对照组加用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采用丙卡特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炎症因子,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主要症状在短时间内消失(P<0.001).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第一秒呼气容积(first second expiratory volume,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峰值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动脉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ressure,PaO2)高于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ressure,PaCO2)低于对照组(P<0.001);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丙卡特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更好地改善患儿肺功能及血气,且利于减轻炎症水平,联合用药安全可靠.

    支气管哮喘丙卡特罗异丙托溴铵肺功能炎症

    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关联性研究

    郑海燕周乾宇王盼盼朱铮麒...
    2439-2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人中医体质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关联,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河南省某地市集中参加健康体检的38 433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婚姻状况、年龄、体育锻炼频率、疾病史、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中医体质辨识结果等资料,依据评分将生活自理能力分为正常组和依赖组,通过组间差异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医体质对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进一步对模型进行调整,验证研究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在38 433例研究对象中生活自理能力正常37 014人(96.3%),依赖1 419人(3.7%);中医体质总体分布为平和质6 982例(18.2%),偏颇体质31 451例(81.8%),8种偏颇体质依次为痰湿质12 149例(31.6%),气虚质5 179例(13.5%),阴虚质4 999例(13.0%),阳虚质3 375例(8.8%),血瘀质2 837例(7.4%),湿热质2 490例(6.4%),气郁质244例(0.6%),特禀质182例(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OR=0.806,95%CI:0.671~0.969)、气虚质(OR=1.950,95%CI:1.668~2.281)、高龄(OR=7.029,95%CI:5.956~8.296)、无配偶(OR=1.203,95%CI:1.060~1.365)、体育锻炼频率(OR=2.243,95%CI:1.340~3.757)、饮食习惯(OR=1.230,95%CI:1.079~1.403)、听力不正常(OR=3.435,95%CI:2.919~4.041)、肥胖或体重过低(OR=1.460,95%CI:1.115~1.912)、高血压(OR=1.604,95%CI:1.429~1.801)、糖尿病(OR=1.473,95%CI:1.282~1.692)是社区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调整年龄、婚姻状况、体育锻炼频率、饮食习惯、听力状况、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高血压、糖尿病后,平和质、气虚质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关联结果稳健,平和质降低生活自理能力依赖风险(OR=0.655,95%CI:0.556~0.771);气虚质增加生活自理能力依赖风险(OR=2.102,95%CI:1.838~2.403).结论 平和质是社区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保护性体质,气虚质是危险体质,应注重老年人平和质的维护和促进,重点关注高龄、独居、听力障碍、患有慢性病的气虚质老年人,为改进我国老年人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中医体质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社区

    双柏膏外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彭卫兵李贞段艳华丁永利...
    2447-2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双柏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循证治疗依据.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中英文数据库,主要包括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VIP)、中国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自建库以来至2024年3月双柏膏外用与其他治疗方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后,通过Endnote筛选出符合相应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数据,进行汇总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患者共26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柏膏外用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后,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明显降低VAS评分[MD=-0.72,95%CI:-1.14~-0.31,P=0.000 7],能够显著改善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MD=8.29,95%CI:5.78~10.80,P<0.000 01],在总体有效率评价方面,双柏膏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2,95%CI:0.96~1.31,P=0.15].结论 双柏膏外用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局部的疼痛,恢复踝关节活动功能,但纳入文献总体有效率与其他治疗方式无明显差别.

    双柏膏急性踝关节扭伤Meta分析

    弥散张量成像在经皮穿刺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应用价值研究

    赵硕研李立张繁荣钱伟军...
    2453-2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估单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患者经皮穿刺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前后三叉神经根局部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其是否可用于临床评估PBC疗效.方法 对50例行PBC治疗的单侧TN患者行DTI成像,测量其患侧与健侧三叉神经PBC术前及术后3天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FA)值、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对手术前后测得的参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患者PBC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PBC术后3天患侧三叉神经远段FA值较术前FA值减低(P<0.05),ADC值较术前ADC值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叉神经健侧术前术后FA值、ADC值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叉神经远段DTI参数(FA值和ADC值)的变化可用于评价三叉神经PBC术后神经微结构变化,可作为评估三叉神经痛PBC术的定量观察指标,对三叉神经痛PBC手术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三叉神经痛脱髓鞘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