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药论坛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药论坛杂志
医药论坛杂志

乔国祥

月刊

1672-3422

yylt@371.net

0371-65937776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纬五路47号

医药论坛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Forum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具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周期短、发表快”特点,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捉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医药卫生科技人员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袁茹袁晓洁陆颍
    449-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简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治疗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COPD呼吸衰竭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资料,探讨诱发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并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预防对策。结果 87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合并肺部感染者51例(58。62%),未合并肺部感染者36例(41。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使用机械通气、患有低蛋白血症、存在糖尿病史、长时间住ICU、长期使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COPD呼吸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51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81株,其中真菌17株(20。99%),革兰阴性菌株36株(44。44%),革兰阳性菌株28株(34。57%)。结论 COPD呼吸衰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与年龄、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史、ICU住院时间以及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等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监测和干预,做好病原菌隔离防护,以进一步降低COPD呼吸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风险,提高患者预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模式肺功能

    高频超声在鼻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党燕伟李玉杰黄炜董玉科...
    453-457,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鼻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104例可疑鼻骨骨折患者,行鼻骨CT、高频超声(US)检查,以CT为标准,分析US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效能;确诊为鼻骨骨折且需手术的患者7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复位,试验组35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复位,应用鼻外形视觉模拟量表(VAS)、鼻整形结果评估表(ROE)评估术前及术后3月鼻通气及鼻外形情况,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以CT为标准,US的敏感度97。9%、特异度80%、阳性预测值97。9%、阴性预测值80%。试验组复位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鼻外形VAS评分、ROE评分均提高,试验组提高更显著,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可考虑作为诊断鼻骨骨折的另一选择,超声引导下施行鼻骨骨折复位,可使鼻骨骨折复位可视化,患者主观满意度提高。

    鼻骨骨折高频超声(US)CT

    血浆EB病毒DNA载量在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中应用价值

    贾静郭明发范朋凯谢昕...
    458-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儿童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rel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和非EBV-HLH患儿血浆EBV-DNA载量,探讨血浆EBV-DNA载量对儿童EBV-HLH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河南省儿童医院EBV-HLH患者(2019年1月—2023年5月)及年龄、性别与其相匹配的血浆EBV+非HLH患者(2021年1月—2023年5月)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cation,R-T PCR)检测患者血浆EBV-DNA载量,以EBV+非HLH患者作为对照组,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浆EBV-DNA载量在儿童EBV-HLH诊断中的最佳截断值。结果 共入选符合诊断标准的EBV-HLH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220例。相对于对照组,EBV-HLH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非EBV-HLH组(P均<0。05),甘油三酯、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非EBV-HLH组(P均<0。05)。EBV-HLH组患者血浆EBV-DNA载量982(324,3280)×102 copies/mL,明显高于非EBV-HLH组5。54(5。16,10。72)×102 copies/mL(P<0。001);血浆EBV-DNA载量诊断儿童EBV-HLH的最佳截断值为1。36×104 copies/mL,AUC为0。987(95%置信区间:0。974~0。999,P<0。001),其灵敏度为94。90%,特异度为93。40%。结论 儿童血浆EBV-DNA载量超过1。36×104 copies/mL时,对诊断EBV-HLH有较好的敏感度与特异度。

    EBV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

    不同TNM分期肝癌患者血清miR-218、miR-9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王涛曹雪霞王谦丁月超...
    463-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肿瘤分期(TNM分期)肝癌患者血清微小RNA-218(miR-218)、微小RNA-92(miR-9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46例肝脏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肝癌患者(肝癌组)112例,良性肝脏疾病患者(良性肝病组)134例,另选取我院同期2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miR-218、miR-92水平,并分析其与肝癌发生及TNM分期相关性,比较不同TNM分期肝癌患者血清两指标水平,偏回归分析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ROC分析两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分析两指标不同水平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度。结果 入院时3组血清miR-218水平比较:肝癌组<良性肝病组<对照组,且其水平与肝癌发生及肝癌TNM分期均呈负相关,血清miR-92水平比较:肝癌组>良性肝病组>对照组,且其水平与肝癌发生及肝癌TNM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不同TNM分期肝癌患者miR-218水平比较:Ⅳ期<Ⅲ期<Ⅱ期<Ⅰ期,miR-92水平比较:Ⅳ期>Ⅲ期>Ⅱ期>Ⅰ期(P<0。05);血清miR-218水平(>3。00)为发生肝癌危险因素,miR-92水平(>0。68)为其保护因素(P<0。05);血清miR-218、miR-92水平联合诊断肝癌的AUC为0。817,且高水平患者发生肝癌险度是低水平的0。389、3。004倍(P<0。05)。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miR-218表达下调、miR-92表达上调,二者表达量与肝脏疾病进展、肝癌发生及肝癌TNM分期密切相关,其联合检测对肝癌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可为临床诊断肝癌、评估肝癌严重程度提供参考依据。

    肝癌TNM分期miR-218miR-92

    血流感染中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荚膜多糖血清型特点、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弓浩胜李艺佳凌明智张江峰...
    468-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中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的荚膜多糖血清分型特点、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自血培养的165株肺炎克雷伯菌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鉴定分离出的菌株,其中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55株,普通的肺炎克雷伯菌(KP)110株,采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性,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荚膜多糖血清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 hvKP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KP,且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P<0。05);两组在K1、K2、K5、K54、K57荚膜多糖血清分型的分布比较方面差异较大(P<0。05),且与KP相比较,hvKP荚膜多糖血清分型K1、K2的检出率较高,K5、K54、K57的检出率较低(P<0。05);ST23、ST86、ST65是hvKP主要的多位点序列分型,依次占比32。73%、20。00%、16。36%。结论 引起的血流感染的hvKP对大部分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低,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hvKP血清荚膜分型以K1、K2为主,多位点序列分型则以ST23、ST86、ST65为主。

    血流感染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血清荚膜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运动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冯学伟郭延芳张续恒钟红丽...
    472-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给予老年脑卒中患者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运动训练治疗对其神经功能康复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运动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血清标志物[NSE、髓鞘碱性蛋白(MBP)、脑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BB)]、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状况评估量表(EDSS)的8个分量表评分、NSE、MBP、CK-BB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观察组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的两个分量表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运动训练治疗老年脑卒中可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进程,改善其NSE、MBP、CK-BB等神经损伤相关血清标志物的水平,进而有效的促进其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的恢复。

    功能性电刺激运动训练联合治疗老年脑卒中康复

    MMR与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谢雅孙培春张建成闫文锋...
    47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错配修复基因MMR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过标准化疗且有完整资料的10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信息。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直肠癌组织MLH1、PSM2、MSH2、MSH6蛋白表达情况,并分为pMMR及dMMR组,比较两组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MR蛋白阳性染色表达定位于细胞核,部分可伴有胞质微弱着色;其中14例(14。0%)患者判读为MMR蛋白表达缺失即dMMR;其余86例(86%)患者为pMMR。MMR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转移、肿瘤远期转移位置有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位置、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血清CEA等无关(均P>0。05)。根据随访及治疗效果评价,dMMR组治疗敏感率为57。14%,pMMR组治疗敏感率为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MMR组患者生存期明显长于pMMR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465 95%CI 0。2443~0。8158 P<0。05)。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显示,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位置及MMR蛋白表达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均P<0。05)。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位置、分化程度及血清CEA与生存期无密切关系(P>0。05)。结论 肿瘤标记物MMR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后续免疫治疗尤为重要,微卫星状态的不同使其具有个体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微卫星状态检测和免疫组织化学指标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均存在重要的指导作用。

    错配修复基因晚期结直肠癌化疗敏感性预后

    喉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后发生咽瘘的危险因素分析

    朱艳红窦倩雯
    482-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后发生咽瘘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行手术切除治疗的喉癌患者218例。根据手术切除治疗后是否发生咽瘘分为咽瘘组和非咽瘘组,采用单因素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喉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后发生咽瘘的危险因素。结果 218例喉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后咽瘘发生率为23。39%。单因素分析结果证实,咽瘘组与非咽瘘组合并糖尿病、肿瘤分期、术前营养状况、术前血红蛋白、术前气管切开、术前放疗、手术方式、手术时长、皮瓣修复、术后感染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合并糖尿病、术前营养状况差,术前血红蛋白<120 g/L、术前气管切开、术前放疗、喉全切术手术方式、手术时长≥4 h、皮瓣修复、术后感染是喉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后发生咽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根据上述结果中喉癌患者手术切除治疗后发生咽瘘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减少咽瘘的发生,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改善喉癌患者的预后。

    喉癌咽瘘手术切除危险因素

    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汤洁田海龙曹丽俐朱泽子...
    487-490,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收的158例行气管切开术治疗的喉癌患者,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及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58例喉癌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3。29%(21/158),共培养、分离出28株病原菌菌株,包括20株革兰阴性菌(71。43%),8株革兰阳性菌(28。57%)。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手术方式、手术用时、是否使用呼吸机、是否留置胃管、是否合并肺部疾病、使用抗生素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二元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手术方式(全喉切除术)、使用呼吸机、手术用时(≥4h)、使用抗生素时间(>5d)是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行气管切开术知路的喉癌患者,应加强管理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排查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合理的预防干预措施,减少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概率,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喉癌下呼吸道感染手术切除

    血清α-共核蛋白与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及严重程度的关系

    张凯李平
    491-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α-共核蛋白与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2例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查将患者分为无脑微出血组37例和脑微出血组65例,同时脑微出血组根据脑微出血严重程度评分(NSL)将患者分为低危组22例、中危组22例及高危组21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清α-共核蛋白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微出血的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α-共核蛋白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关系。结果 脑微出血组年龄、高血压比率、糖尿病比率、长期饮酒史比率、既往脑卒中史比率、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α-共核蛋白高于无脑微出血组(P<0。05)。经logistic回归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长期饮酒史、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α-共核蛋白是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危险因素(P<0。05)。低危组血清α-共核蛋白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且中危组血清α-共核蛋白低于高危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α-共核蛋白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并发脑微出血患者血清α-共核蛋白明显升高,是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且与脑微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α-共核蛋白轻度急性缺血脑卒中脑微出血严重程度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