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中医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中医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

郑玉玲

月刊

1003-5028

hnzy@hactcm.edu.cn

0371-65676805;65962977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河南中医/Journal He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探讨中医学术、报道临床经验、发表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以鲜明的特色吸引了广大读者,在中医期刊之林中独树一帜,是河南省中医权威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伤复原汤联合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皮颖张强黄志荣
    1574-1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骨伤复原汤联合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 75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 例和观察组38 例.对照组给予髋关节置换术及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骨伤复原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T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液流变学指标、骨代谢指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L-6、IL-1β、TNF-α、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均高于本组治疗前,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复原汤联合髋关节置换术能够降低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及骨代谢指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股骨颈骨折骨伤复原汤髋关节置换术血液流变学骨代谢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临床研究

    朱开端周智恩周小蓉叶玉兰...
    1579-1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2 例风痰瘀血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91 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评分、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WHOQOL-BREF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CY、SBP、DB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H型高血压风痰瘀阻证半夏白术天麻汤康复训练

    益气通心方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王俊涛
    1584-1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益气通心方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 例HFrE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 例.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观察组给予益气通心方联合达格列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2,Lp-PLA2)]及心功能指标[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 蛋白(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T2)、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IL-6、TNF-α、Lp-PLA2 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 BNP、ST2 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LVEF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心方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益气通心方达格列净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徐雁霞
    1589-1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治疗的 60 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常规组给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2h血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脂[三酰甘油(three acyl glycerin,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β2-微球蛋白(β 2-Microglobulin,β2-M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和不良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常规组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2 hPG、HbA1c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 24h尿蛋白定量、β2-MG、UAER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cr也低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早期糖尿病肾病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方肾功能血糖血脂

    基于"肠肌轴"学说探究腹部透灸法调节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核心肌群功能的可行性

    韩雪杨元庆宋靖
    1594-1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与躯干核心肌群稳定性的提高有直接关系,故提高核心肌群质量,改善患者平衡能力是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重点之一."肠肌轴"学说认为肠道微生物群与骨骼肌的质量、功能和新陈代谢等方面均有关.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的改变会引起其代谢产物的改变,影响肌肉状态,运动、饮食、补充益生菌、抗生素等可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改变肌肉的状态.腹部透灸法具有充足的温热效应和足够的施灸面积,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恢复肠道菌群稳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核心肌群功能,提高患者平衡控制能力,改善痉挛性偏瘫现状,从而作为一个潜在的干预靶点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

    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肠肌轴"腹部透灸法肠道菌群核心肌群

    耳穴贴压对不同体质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胡旻赵广森程宁宁从人愿...
    1600-1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耳穴贴压对不同体质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 年1 月至2023 年6 月河南省中医院治疗的高血压前期患者118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59 例.对照组和研究组均剔除平和质患者6 例,两组实际观察例数均为53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分别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或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举办健康讲座传播高血压预防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预防该病的意识,为患者宣讲治未病理念.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辨识类型、临床症状、血压、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hree acyl glycerin,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生活质量评分、疾病认知水平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痰湿质占比分别为 30.50%、32.20%,湿热质占比均为20.33%,气郁质占比分别为11.86%、13.55%.两组患者体质类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头痛、头晕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TG、T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疾病认知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4.90%,对照组满意度为84.74%,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能降低不同体质高血压前期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高血压前期耳穴贴压中医体质辨识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

    针刺联合中频脉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刘海华童长恩田劭盟
    1606-1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频脉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伴坐骨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 年2 月至2022 年3 月北京市朝阳区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LDH伴坐骨神经痛患者201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中频脉冲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7 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中频脉冲组给予中频脉冲治疗,联合组给予针刺联合中频脉冲治疗.观察3 组中医证候积分、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short 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分、腰椎功能[腰椎关节前屈度、后伸度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直腿抬高(straight leg raising,SLR)角度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后腰腿刺痛、日轻夜重、活动受限、按压疼痛加剧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针刺组和中频脉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SF-MPQ评分低于针刺组和中频脉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腰椎关节前屈度、后伸度高于针刺组和中频脉冲组,ODI评分低于针刺组和中频脉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SLR角度高于针刺组和中频脉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频脉冲可有效缓解LDH伴坐骨神经痛患者腿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和SLR角度,减轻神经根受压情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针刺中频脉冲

    中药对阿霉素肾毒性的作用

    余寒祎周恩超
    1611-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霉素是常用的抗肿瘤药物,但临床使用阿霉素会对机体产生多种毒性损伤.改善阿霉素肾毒性的中药提取物有黄芪水提物、茵陈水提物、虎杖提取物、黄蜀葵花水乙醇提取物、白茅根乙酸乙酯提取物等;改善阿霉素肾毒性的中药复方有:真武汤、越婢汤、肾炎消白颗粒、健脾清化方、温阳化浊方、右归丸等;改善阿霉素肾毒性的中药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多酚类、皂苷类、生物碱类和萜类等.经过汇总分析发现,目前中药防治阿霉素肾毒性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1)用阿霉素造模时,大鼠的品系、性别、年龄、来源、给药方式、次数及剂量,都会直接影响该模型的成模率和稳定性,从而影响阿霉素对肾组织的损伤程度,进而影响后期对所研究中药的药效评价.(2)有些研究仅仅局限于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观察指标限于临床生化指标及肾脏组织病理学表现,对于小管细胞、足细胞等肾脏固有细胞没有过多的研究,因此无法判断中药对于足细胞病变乃至对各种蛋白介导的分子机制的影响,从而影响后续深入研究的开展.(3)目前中药防治阿霉素毒性的研究仍停留在动物及细胞实验阶段,而临床研究较为匮乏,临床实践性尚不明确.(4)现有的实验研究缺乏大量高质量的多维度作用机制研究,如蛋白组、基因组以及肠道菌群等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维度多层次研究,许多研究还停留在表浅的阶段.(5)大部分研究关注的焦点是中药对阿霉素肾毒性的治疗作用,很少关注其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及其协同作用.后续的研究可针对以下方面进行:第一,应加强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的研究,运用现代药理学等手段进行多方向、对比性的实验,建立完整的实验操作流程,并进一步明确模型的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的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中药活性成分进行多项对照试验,从中找到最稳定有效的造模方式,以提高后期研究的整体质量;第二,增加阿霉素肾病大鼠足细胞的病理改变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明确阿霉素肾损伤的分子学机制研究,为进一步深化研究中药的肾脏保护机制提供新思路.第三,关注中药与抗肿瘤药物的协同作用,完善多靶点、多信号通路研究,帮助识别针对化疗副作用的药物,也可利用代谢组学及蛋白组学从多个信号通路对中药联合阿霉素的协同减毒作用进行研究.同时,应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加大开展临床应用研究,不断扩大样本量,推动现有的实验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还可加大对于蛋白组、基因组以及肠道菌群等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维度多层次的实验研究.

    阿霉素肾毒性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中药活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