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

黄惠勇

月刊

1674-070X

xuebaotcm@126.com

0731-88458339

410208

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学士路300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含浦校区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Huna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湖南中医药大学主办,1979年创刊,现已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主要报道本院和国内外最新教学、医疗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其学术质量上乘,版式编排规范,印刷装帧美观大方,连续数年被国家科委信息所收录为统计源期刊,全国10家具有影响的文摘杂志收录,在2004、2006、2008年连续三次获得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标志着我刊的学术水平已得到国际期刊界的承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国名中医凌昌全治疗肺结节的经验

    姚曼徐砚南汪玉倩韩睿...
    251-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结节作为常见的肺部占位性疾病,具有发展成肺部恶性肿瘤的潜在风险,是肺癌预防的重要环节.肺结节归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痰核""积聚"等范畴,其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为六淫邪气及环境毒邪等,而内伤多与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劳倦失度、情志内伤等有关.肺结节的主要病机为气滞痰瘀痹阻肺络.虚、痰、瘀贯穿本病发展的始终.治法当以行气、消痰、化瘀、散结并重.全国名中医凌昌全基于中医辨证论治优势、结合长期临证经验,以自拟肺结节方以及变方益气散结方、养阴散结方治疗肺结节,并取得积极的临床效果,为肺结节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新的参考.

    凌昌全肺结节气滞痰瘀肺结节方益气散结方养阴散结方

    刘丽芳教授运用温阳活血法治疗乳头雷诺病经验

    刘清凌洁王娟苏靖群...
    257-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刘丽芳教授在临床上运用温阳活血法治疗哺乳期乳头雷诺病的经验.刘丽芳教授认为乳头雷诺病可归属为中医学的"乳头痹证"等范畴,阳虚寒凝、气滞血瘀为其基本病机.以温阳益气、活血通络为主要治法,用药上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四逆汤进行临证加减,临床疗效颇佳.

    乳头雷诺病温阳益气活血通络刘丽芳

    葛金文教授运用气机开阖理论治疗青少年精神障碍经验

    田家璇杨丽佘瑞宁肖碧跃...
    261-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葛金文教授运用气机开阖理论辨治青少年精神障碍的临证经验.葛金文教授认为青少年精神障碍属于中医学"神志病"范畴,其病机为元气受损,开阖无源,阳气不振而致"郁";或为肝脾失调,开阖失常,气郁化火而致"躁""癫";或为少阴枢机不利,开阖不畅,心肾不交而致"狂""呆".治疗强调一身之气需升降相因、开阖畅通,具体组方从通阳培元或调和肝脾或调畅少阴枢机、交通心肾入手,基于平衡机体脏腑整体功能,达周身气机开阖有常以治疗青少年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青少年气机开阖通阳培元调和肝脾交通心肾葛金文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芎芪方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陈铭陈聪廖菁余嗣澳...
    266-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初步预测芎芪方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UniProt数据库获取芎芪方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以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MIRI相关靶点;通过STRING平台进行PPI分析,构建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分析"芎芪方成分-靶点"及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芎芪方-MIRI靶点-通路"网络.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芎芪方组,芎芪方组预防性灌胃给药(3.6 g·kg-1),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灌胃14 d.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实验性MIRI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原癌基因(Jun proto-oncogene,JUN)蛋白表达.结果 初步筛选获得芎芪方活性成分22个,药物疾病交集基因 125个,其中蛋白激酶B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环氧合酶 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等靶点可能与芎芪方预防MIRI密切相关,富集分析预测芎芪方预防MIRI主要涉及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AGE)-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RAGE)信号通路及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等.动物模型验证结果提示,芎芪方可有效减轻MIRI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程度,降低MIRI大鼠血清CK-MB、LDH、MDA、TNF-α、IL-6水平(P<0.01),提高SOD水平(P<0.01),降低MIRI大鼠心肌组织JUN蛋白表达(P<0.01).结论 芎芪方可能通过抑制TNF-α、IL-6、JUN等靶点,减轻MIRI大鼠心肌炎性反应,发挥治疗MIRI的作用.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芎芪方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益气活血法炎性因子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实验研究探讨白屈菜治疗鼻咽癌的物质基础及潜在机制

    陈思睿吴天鸿刘洁张文青...
    27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白屈菜抗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作用靶点和机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主要活性成分对NPC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借助在线数据平台TCMSP、ETCM和BATMAN-TCM检索白屈菜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 GEO数据库检索NPC相关靶点,生信在线工具分析白屈菜与NPC的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构建共同靶点的PPI网络,运用Cytoscape 3.7.1获得核心靶点.通过R软件编程进行 GO 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分子对接分析核心靶点与主要活性成分之间的结合情况.实验验证:(1)将5-8F细胞分为溶剂对照组、血根碱(2.5 μmol·L-1、5 μmol·L-1)组、白屈菜红碱(2.5 μmo·l L-1、5 μmo·l L-1)组、顺铂4μg·mL-1 组.MTT检测白屈菜主要活性成分对NPC细胞增殖的影响.(2)将5-8F细胞分为溶剂对照组、血根碱5 μmol·L-1 组、白屈菜红碱5 μmol·L-1 组、顺铂4μg·mL-1 组;Annexin-V FITC/PI双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白屈菜主要活性成分对NPC细胞增殖、凋亡、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磷脂酰肌醇三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影响.结果 检索得到白屈菜37个主要活性成分和1 419个作用靶点.检索GEO数据库共收集到7 852个NPC疾病基因,白屈菜与NPC共有327个交集靶点,其中核心靶基因共10个,分别是EGFR、TP53、VEGFA、TNF、FN1、MMP9、JUN、FGF2、LYN、F2.GO分析主要涉及泛素蛋白连接酶结合、硫化物结合、整合素结合、肝素结合和糖胺聚糖结合,KEGG分析主要涉及MAPK、PI3K/AK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对应的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实验验证显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均明显降低NPC细胞相对增殖率(P<0.01),并提高细胞凋亡率(P<0.01),且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降低5-8F细胞中XIAP、PCNA、ERK1/2、AKT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 白屈菜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发挥抗NPC的作用,且经实验验证,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均可抑制NPC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鼻咽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白屈菜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华荣解郁和中法论治偏头痛临床用药经验

    林可怡余诗谣丘宇慧华荣...
    288-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采用文本及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华荣主任医师解郁和中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经验及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偏头痛提供诊疗方案及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广东省中医院华荣头痛门诊就诊并诊断为偏头痛患者的诊疗信息,利用Excel 2019和SPSS 18.0分别进行数据库构建、中药频次统计、四气五味归经分析及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并结合文本挖掘的方式,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偏头痛患者200例,录入处方200首.共有中药99味,共计18味常用药物(频次>100次),主要有茯苓、甘草、白术、陈皮、半夏、延胡索、白芍、乌药等;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脾、肺、胃、肝、心为主;药物关联规则共获得12条常用药物组合,最常用药物组合分别为茯苓-甘草、白术-甘草;15条关联规则,支持度较高的关联项分别为茯苓-甘草、白术-茯苓、白术-甘草.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5%.结论 华荣论治偏头痛注重整体动态同调,以调畅肝脾胃气机为核心,以健脾解郁和中为治法,兼以辛开苦降、苦温燥湿、温化痰饮、培土生金等治法.

    偏头痛临床用药经验肝脾胃同调解郁和中法真实世界数据挖掘华荣

    基于数据挖掘和整体观探究活血化瘀法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用药规律

    张纯张书萌于子璇周江敏...
    295-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活血化瘀法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再狭窄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筛选符合标准的中药处方,构建原始数据库,运用Excel 2021、IBM SPSS 18.0、Cytoscape 3.9.1、SPSS Statistics 26.0等软件进行高频药物、功效主治、性味归经、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以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最终纳入73篇文献、73首中药处方,共涉及125味中药.高频药物有丹参、黄芪、川芎、当归、赤芍、红花等.功效主治以活血化瘀药物最多,其次为补虚药.四气中以温、寒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多入肝、脾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条对药,红花-桃仁支持度最高,26条角药,以川芎、赤芍、红花、当归、黄芪、桃仁等相互组合为主.系统聚类分析得到5组药物组合.结论 PCI术后再狭窄的基本病机为心气亏虚、心阳不振,瘀血是贯穿疾病全程的关键病理因素,病位累及心、肝、脾等.五脏之气,相互灌溉,以整体观为指导,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调气、化痰、温阳,组方用药多由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当归补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二陈汤等经典名方化裁而来.

    活血化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数据挖掘用药规律整体观

    基于虚拟增强现实交互技术的茶疗养生文旅产业研究

    吴玉冰鞠邦青魏飞跃
    302-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茶疗养生为主题,以虚拟增强现实交互(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为科技手段和技术优势,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实现茶疗养生文旅场景设计应用的新突破.在现实场景下,用户可使用具备AR功能的各种智能设备,通过识别物理空间中的标识物触发AR应用,从而实现茶疗养生信息及时推送,实现现实场景与虚拟信息之间的交互,从而达到信息补充连贯及情景增强效果,使用户构建起茶疗养生的整体观念.通过解析茶疗养生文旅产业的研发思路,丰富茶疗养生信息体系的承载维度,探索实现茶疗养生文旅产业迭代的新途径.

    茶疗养生虚拟增强现实交互技术信息模型框架文旅产业精气神

    电针通过调节膀胱及尿道平滑肌中的血清素受体表达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大鼠的排尿功能

    张雨辰许明刘琼胡碧浓...
    307-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后骶上脊髓损伤(suprasacral cord injury,SSCI)大鼠的膀胱最大容量(maximum cystometric ca-pacity,MCC)、漏尿点压力(leakage point pressure,LPP),结合分析逼尿肌、内尿道括约肌(internal urethral sphincter,IUS)中血清素(5-hydroxytryptamine,5-HT)不同亚型受体的表达,探讨电针治疗通过突触后5-HT受体调节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detrusor sphincter dyssynergia,DSD)大鼠排尿功能的效应机制.方法 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抽取12只作为空白组,剩余24只采用改良Hassan Shaker脊髓横断法在T10脊髓节段全横断制作SSCI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2只.电针组取次髎、中极、三阴交穴予持续电针刺激40 min,1次/d,连续治疗7d;空白组与模型组只捆绑不治疗.采用膀胱造瘘法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测;处死大鼠后取逼尿肌和近端尿道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5-HT受体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MCC、LPP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电针组MCC显著低于模型组且高于空白组(P<0.01),LPP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空白组比较,5-HT1A受体在模型组大鼠逼尿肌中表达显著降低(P<0.01),IUS中显著增高(P<0.01);电针组大鼠逼尿肌中5-HT1A受体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IUS中5-HT1A受体低于模型组(P<0.05),但仍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模型组大鼠逼尿肌中5-HT2B受体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电针组大鼠逼尿肌中5-HT2B受体表达低于模型组和空白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5-HT7受体在模型组大鼠逼尿肌中表达显著降低(P<0.01),IUS中表达显著增高(P<0.01);电针组大鼠逼尿肌和IUS中5-HT7受体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电针刺激SSCI后DSD大鼠次髎、三阴交、中极穴引起膀胱及尿道平滑肌中5-HT受体表达变化,5-HT1A和5-HT2B受体可能通过Ca2+流入使平滑肌产生相性和/或强直性收缩,5-HT7受体可能通过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途径影响大电导Ca2+激活K+(big-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BK)通道活性介导平滑肌松弛,电针治疗由此抑制逼尿肌过度活动、增加其收缩能力并协调尿道阻力以改善SSCI后DSD大鼠下尿路功能.

    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平滑肌膀胱部分出口梗阻外尿道括约肌爆发模式尿道Cajal间质细胞机械拉伸平滑肌张力

    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的临床观察

    肖亚辉谭洁
    314-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随机分配为运动想象疗法组(A组)、电针治疗组(B组)和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组(C组),每组20例.3组都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A组增加运动想象治疗,B组增加电针治疗,C组增加电针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2周后,比较数字疼痛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患手肿胀程度评定、关节被动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upper fugl-meyer assessment,U-FMA)、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和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后,3组患者在NR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组NRS评分低于A组(P<0.05),C组较B组在NR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部肿胀程度低于B组(P<0.05),C组较A组手部肿胀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NR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在肩关节各被动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大(P<0.01);C组在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和内外旋的被动活动度较A、B组增大(P<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的U-FMA评分和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3组的U-FMA和BI评分结果显示,C组较A、B组更高(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组总有效率是85%,B组总有效率是90%,C组总有效率是95%,C组较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组患者经治疗在疼痛、手部肿胀、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且与单独的电针和运动想象疗法相比,电针联合运动想象治疗肩手综合征有明显的疗效优势.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针刺电针运动想象疗法疼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