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

黄惠勇

月刊

1674-070X

xuebaotcm@126.com

0731-88458339

410208

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学士路300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含浦校区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Huna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湖南中医药大学主办,1979年创刊,现已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主要报道本院和国内外最新教学、医疗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其学术质量上乘,版式编排规范,印刷装帧美观大方,连续数年被国家科委信息所收录为统计源期刊,全国10家具有影响的文摘杂志收录,在2004、2006、2008年连续三次获得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标志着我刊的学术水平已得到国际期刊界的承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土牛膝总皂苷的提取、成分鉴定及抗炎活性研究

    曾琼丽王玉凤张恒肖炜婷...
    1009-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土牛膝总皂苷进行体内外抗炎活性与分离鉴定研究,为其治疗炎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AQ柱色谱法(ODS-AQ)纯化制备土牛膝总皂苷;建立氨水诱导的急性咽炎大鼠模型,灌胃给药评价粗毛牛膝提取物及总皂苷抗炎活性;采用柱层析、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技术对土牛膝总皂苷中的主要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建立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模型,评价各皂苷单体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 制备的粗毛牛膝总皂苷含量达到81.8%;在急性咽炎大鼠模型中,粗毛牛膝总皂苷及水煎液具有良好抗炎疗效,能显著降低血清IL-6、IL-1β、TNF-α细胞因子水平;总皂苷中鉴定出6个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分别为竹节参皂苷Ⅳa(1)、竹节参皂苷Ⅳa丁酯(2)、金盏花皂苷E(3)、金盏花皂苷E 丁酯(4)、竹节参皂苷Ⅱ(5)、竹节参皂苷V(6);体外炎症模型表明,分离得到的三萜皂苷类单体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结论 首次系统证明了皂苷类成分是粗毛牛膝发挥抗炎活性的药效物质基础;从牛膝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4,并证实其具有抗炎作用.

    粗毛牛膝抗炎咽炎三萜皂苷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益肾固精暖脐贴制备工艺的研究

    包晴高元航廖卓王璐...
    1018-1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益肾固精暖脐贴的提取工艺及其成型工艺.方法 以蛇床子素、羟基-α-山椒素、金丝桃苷以及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提取时间、提取溶媒倍数、乙醇浓度为考察因素,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以凝胶贴膏的初黏力、持黏力、剥离强度、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优选益肾固精暖脐贴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 益肾固精暖脐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回流提取120 min,提取溶媒倍数为12,乙醇浓度为57%,同法提取2次;最佳成型工艺的质量比为NP700占6.00%、PVP-k90占0.60%、甘羟铝占0.15%、填充剂5.76%、EDTA-2Na占0.10%、甘油占21.76%、柠檬酸占0.20%、水和药液总量占65.43%.结论 该实验优选的益肾固精暖脐贴的提取工艺及其凝胶贴膏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该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益肾固精暖脐贴高效液相色谱法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D-最优混料设计凝胶贴膏

    基于α7nAChR/NF-κB通路研究点按脾俞、胃俞穴对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外周炎症的效应机制

    林巧婷钟叶蓓杨尚林裴鑫...
    1027-1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点按脾俞、胃俞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模型大鼠疲劳状态、运动行为、外周炎症及 α7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nAChR)/核因子 KB(nuclear factor-KB,NF-κB)信号表达的影响,探讨点按脾俞、胃俞穴对缓解CFS大鼠外周炎症的效应机制.方法 先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和造模组(24只).造模组采用强迫负重游泳联合慢性应激刺激的方法建立CF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点按组、α7nAChR激动剂组,每组8只.空白组、模型组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点按组以自制按法刺激仪点按双侧脾俞、胃俞穴,20 min/次,并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α7nAChR激动剂组予腹腔注射α7nAChR激动剂PNU-282987(每次2.4 mg/kg).每组每日干预1次,连续14 d.记录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半定量评分、力竭游泳时间和旷场实验运动距离;计算大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 β(interleukin-1 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含量;Western blot 检测大鼠脾脏组织 α7nAChR、NF-κB p65、NF-κB p-p65、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 qPCR法检测α7nAChR、NF-κB p65、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一般情况半定量评分,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脾脏组织中NF-κB p-p65、NF-κB p65、TNF-α蛋白表达水平及NF-κB p65、TNF-α mRNA表达量均升高(P<0.01);力竭游泳时间、旷场实验运动距离、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脾脏组织中α7nAChR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量均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点按组与α7nAChR激动剂组一般情况半定量评分,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脾脏组织中NF-κB p-p65、NF-κB p65、TNF-α蛋白表达水平及NF-κB p65、TNF-α mRNA表达量均降低(P<0.05,P<0.01);力竭游泳时间、旷场实验运动距离、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脾脏组织中α7nAChR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量均升高(P<0.05,P<0.01).与点按组比较,α7nAChR激动剂组血清TNF-α、IL-1β、IL-6 含量,脾脏组织中 NF-κB p-p65、NF-κB p65、TNF-α 蛋白表达水平及 NF-κB p65、TNF-α mRNA 表达量均降低(P<0.01),脾脏组织中α7nAChR蛋白表达水平及mRNA表达量均升高(P<0.05,P<0.01).结论 点按脾俞、胃俞穴可有效改善CFS大鼠的疲劳状态和运动行为,提高免疫水平并缓解外周炎症,这可能与激活α7nAChR的表达,从而抑制NF-κB下游炎性通路的活性相关.

    慢性疲劳综合征点按法脾俞胃俞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核转录因子κB通路外周炎症

    直推督脉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模型鼠PVN区催产素神经元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智慧冯祥张宇星李武...
    1034-10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直推督脉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模型鼠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区催产素(oxytocin,OXT)神经元活性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直推督脉对ASD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丙戊酸钠的方法构建ASD模型.随机取7只孕12.5 d的SD大鼠腹腔注射丙戊酸钠,3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孕鼠产仔后第21天,剔除雌性幼鼠,将剩余雄性幼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推督脉组、药物注射组,每组5只.空白组、模型组给予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直推督脉组予以直推督脉的干预方式,20 min/次,一日2次,并予以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药物注射组以每日0.1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OXT,以上干预均连续14 d.第35天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以判断其焦虑情绪和认知能力;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标记PVN区OXT与c-Fos蛋白、海马区OXT与催产素受体(oxytocin receptor,OXTR);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OXTR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幼鼠海马区与下丘脑中的OXT含量.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开放臂活动时间缩短、开放臂进入次数减少(P<0.01);逃避潜伏期增加、平台所在区域活动路程减少(P<0.05,P<0.01);PVN区OXT神经元与c-Fos阳性表达、海马区OXT与 OXTR结合的阳性表达、海马区OXTR蛋白表达均减少(P<0.01);下丘脑与海马区OXT含量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直推督脉组、药物注射组的开放臂活动时间增长、开放臂进入次数增加(P<0.05,P<0.01);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所在区域活动路程增加(P<0.05,P<0.01);PVN区OXT神经元与c-Fos阳性表达、海马区OXT与OXTR结合的阳性表达、海马区OXTR的蛋白表达水平均增加(P<0.01);下丘脑、海马区OXT含量上升(P<0.01).结论 直推督脉可以改善ASD模型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PVN区OXT神经元被激活,OXT水平升高,从而增加其与海马区OXTR结合相关.

    孤独症谱系障碍推拿督脉认知功能催产素神经元

    背俞功能带推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及色氨酸代谢的影响

    钟叶蓓林巧婷杨尚林裴鑫...
    1042-1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背俞功能带推法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大鼠的症状,以及对其肠道菌群和色氨酸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造模组16只,造模组制备CFS模型21 d,模型制备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推法组,每组8只.推法干预14 d,做旷场实验及力竭游泳实验等行为学实验后,取大鼠血清、结肠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色氨酸(tryptophan,TRP)、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及结肠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取肠道粪便进行16 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 与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总路程、跨格数、中心区时间和路程、进入中心区次数力竭游泳时间均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推法组大鼠上述各项指标均增加(P<0.05).在门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疣微菌门比例下降,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比例明显上升;与模型组相比,推法组厚壁菌门和酸杆菌门比例下降,而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比例升高.在属水平上,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中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和疣微菌科UCG-005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05,简称UCG-005)的比例明显降低,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比例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推法组Lactobacillus和杜氏杆菌属(Dubosiella)比例下降,而Romboutsia和UCG-005比例上升.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推法组大鼠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明显上升;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EfSe分析中,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优势物种主要聚集在目、科、属,推法组的优势物种主要聚集在科、属.与空白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RP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KYN和结肠IDO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推法组大鼠血清TRP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清KYN和结肠IDO含量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与 TRP 相关性较大的菌属包括 Lachnospiraceae_NK4A 136_group、Lactobacillus、Romboutsia 等(P<0.05),与KYN 相关性较大的菌属包括 Bifidobacterium05、Lachnospiraceae_NK4A 136_group、UCG-005(P<0.05 或 P<0.01),与 IDO 相关性较大的菌属包括Allobaculum、Lachnospiraceae_NK4A 136_group、Romboutsia(P<0.05 或 P<0.01).结论 背俞功能带推法能明显改善CFS大鼠的疲劳以及焦虑症状,调节菌群代谢物TRP、KYN及结肠IDO含量,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其多样性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部分菌属与TRP、KYN、IDO具有相关性.

    慢性疲劳综合征推法背俞功能带肠道菌群色氨酸犬尿氨酸相关性分析

    耳穴疗法联合八段锦对女性强制戒毒人员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睡眠质量的影响

    曾卫红郑卓铭陈小华张鹏...
    1051-1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耳穴疗法联合八段锦对女性强制戒毒人员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8月福建省女子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康复期的女性强制戒毒人员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八段锦组及耳穴+八段锦组(每组30例),最终完成研究82例(对照组27例、八段锦组27例、耳穴+八段锦组28例).3组均进行包括行为教育、戒毒教育和心理咨询等常规教育.对照组采用广播体操锻炼,90 min/d,每周5 d;八段锦组采用八段锦锻炼,90 min/d,每周5 d;耳穴+八段锦组采用耳穴疗法(神门、心、皮质下+配穴)联合八段锦锻炼,八段锦锻炼90 min/d,每周5 d,耳穴疗法每穴单侧耳郭贴压,3 min/次,于八段锦休息时间段进行,每隔2 d更换至对侧耳穴交替进行.共治疗12周.观察3组治疗前及治疗6、12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其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各项评分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在治疗6、12周后PSQI总分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耳穴+八段锦组在治疗6、12周后PSQI总分均降低(P<0.05),且在治疗12周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降低(P<0.05);与八段锦组比较,耳穴+八段锦组在治疗6、12周后PSQI总分均降低(P<0.05),在治疗12周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八段锦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耳穴+八段锦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和八段锦组(P<0.05).治疗期间,3组均未见肌肉酸痛和耳部皮肤青紫、红斑、破损、疼痛等不良反应.结论 在治疗女性强制戒毒人员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睡眠障碍上,相较于广播体操、八段锦锻炼,耳穴疗法联合八段锦可更快改善睡眠质量,尤其在降低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上,值得推广应用.

    女性强制戒毒人员稽延性戒断综合征耳穴疗法八段锦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睡眠质量临床研究

    陈向东教授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经验

    郭心仪黄栊瑢郭永红陈向东...
    1058-1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向东教授通过长期临床经验结合微观辨证理论得出,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病机特点为消渴耗气,气虚不运,阳气郁滞,血瘀视衣,病程日久,水湿停聚,痰湿内生,痰瘀互结,发为水肿,故以"通阳解郁,活血利水"为治疗原则,化裁经方桂枝茯苓丸临证加减,为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黄斑水肿微观辨证痰瘀互结活血利水法桂枝茯苓丸

    胡世平教授基于"择时治疗"理论论治肝癌腹水经验

    刘博文周怡驰李晓斌仪凡...
    1063-1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择时治疗"理论源自《黄帝内经》,该理论对于中医临床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择时治疗"理论根据阴阳消长、子午流注、五脏主时与生克的特点针对疾病不同时间的不同状态进行特异性施治.早攻晚补法是"择时治疗"理论的具体体现.胡世平教授基于"择时治疗"理论,根据阴阳消长的日节律变化、阴阳互根之理、肝脏主时与生克的时机及肝癌腹水朝宽暮急的疾病特点,提出"早攻晚补法"治疗肝癌腹水,疗效显著,附验案两则加以阐明.

    肝癌腹水早攻晚补择时治疗胡世平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联合象皮生肌膏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李梦恩石林李思议崔源...
    1068-1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联合象皮生肌膏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用随机数字表非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合并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象皮生肌膏外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创面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完成横向骨搬移术全程(31 d)后的临床疗效,入院当天及完成横向骨搬移术全程(31 d)后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患足皮温,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ABI、患足皮温、VEGF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IL-6、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联合象皮生肌膏治疗糖尿病足可提高临床疗效,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促进创面愈合,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清CRP、IL-6水平,缓解创面疼痛.

    糖尿病足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象皮生肌膏炎症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从伏邪理论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多次打击"病机

    彭田甜尹抗抗黎鹏程
    1074-1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肝脏疾病,后期常引起肝硬化和"炎—癌"转化.本病存在不同时空下多重病因叠加损伤的"多次打击",这种"多次打击"效应符合中医伏邪致病理论的特点.其中,伏痰、伏瘀、伏毒留滞体内,渐进渐聚,阻于肝络;伏邪作乱,造成肝络损伤.因此,在治疗上祛除体内伏痰、伏瘀、伏毒可有效避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多次打击",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伏痰伏瘀伏毒多次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