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湖南中医药大学

黄惠勇

月刊

1674-070X

xuebaotcm@126.com

0731-88458339

410208

湖南省长沙市含浦科教园区学士路300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含浦校区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Huna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湖南中医药大学主办,1979年创刊,现已成为具有较大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本刊注重中医药学术水平,主要报道本院和国内外最新教学、医疗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其学术质量上乘,版式编排规范,印刷装帧美观大方,连续数年被国家科委信息所收录为统计源期刊,全国10家具有影响的文摘杂志收录,在2004、2006、2008年连续三次获得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标志着我刊的学术水平已得到国际期刊界的承认。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精血俱耗致衰"探讨高龄复发性流产的证治思路

    舒畅刘雁峰邓楠李影...
    1079-1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发性流产是临床常见的妊娠并发症,近年来伴随高龄孕产妇人数的增加,复发性流产发病率逐渐增加.从"精血俱耗致衰"的角度切入,通过探讨其理论内涵,提出高龄复发性流产的发生与精血虚衰关系密切;进一步总结高龄复发性流产患者病机以肾虚为本,以精血虚耗为主,同时可兼具血瘀、寒凝、气滞等病理因素,与心、肝、脾等多脏相关.治疗以益精养血为主,妊娠前补肾调肝、交通心肾,妊娠期健脾益肾、固摄胎元,从而减少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精血俱耗复发性流产滑胎脏腑辨证生殖衰老

    证素辨证在中医眼科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策略

    廖林丽邓颖李丹阳周派...
    1085-10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证素辨证是中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作为目前统一传统辨证方法的最佳方式,深受临床的青睐.现阶段,证素辨证在中医眼科的运用已有相关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阐述证素辨证的实质与内涵,系统梳理证素辨证在中医眼科理论研究、临床运用、文献研究中取得的阶段性进展,分析证素辨证在中医眼科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证素辨证在中医眼科的未来发展要从理论研究、临床运用、文献研究、数字化发展4个方面开展,并针对性提出具体的研究策略,以期促进证素辨证在中医眼科的运用,推动中医眼科专科辨证体系的建设.

    证素辨证中医眼科研究现状研究策略

    "三全育人"背景下教师教学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例

    杨漾陈聪李定祥梁媛...
    1090-1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三全育人"背景下中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分析中医基础理论本科教学培养现状,总结出当前存在教学主体不明、育人旗帜不显、理论性与临床性脱节、教学资源有限、教师思维壁垒等问题.针对性提出了"一个主体、两个信念、三大重视、四个融合、五个强化"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围绕强基础、重传承,强能力、重创新,强信心、重文化3个主题进一步将"三全育人"理念走深走实.

    三全育人中医基础理论大学生培养教学模式

    数智赋能中医药高校教育教学的现实桎梏与突破路径

    周辉
    1095-1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智化是在新时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其深刻改变了中医药高校传统教育教学面貌,使教学过程管理趋向精准个性化、教学评价模式更加科学规范化、教学手段改革日益创新智慧化.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教育教学数智化带来的隐忧,在一定程度上桎梏了中医药高校教育教学数智化发展进程.基于此,从环境优化、理念创新、人才支撑、资源共享4个方面入手,推进中医药高校教育教学数智化转型升级,促进中医药高校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数智教育教学环境优化理念创新人才支撑资源共享

    骨质疏松症铜死亡基因的免疫浸润分析及潜在中药预测

    宋世雷陈跃平
    110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铜死亡基因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免疫浸润中的作用,探索与OP相关的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中药.方法 从GEO数据库检索下载OP数据集,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和消除批次效应后合并.提取数据集中铜死亡的相关基因后,进行免疫浸润分析并构建风险模型,对铜死亡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和中药预测.结果 (1)对GSE13850、GSE56116、GSE56815、GSE230665数据集合并后筛选出18个铜死亡基因;(2)树突状细胞、B细胞、CD8+T细胞等在细胞浸润中占比较高,免疫细胞功能主要表现为抗原呈递共抑制、Ⅰ型干扰素反应、Ⅱ型干扰素反应等;(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巨噬细胞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OP患者组中呈现高表达,而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健康对照组中显著表达;(4)SLC31A1等13个铜死亡基因与OP免疫浸润相关,其中,SLC31A1最有可能是导致OP的风险因子;(5)OP的进展涉及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与代谢等生物过程,与脂肪酸代谢、三羧酸循环等通路相关;(6)共筛选出鱼鳔胶等10味重要中药,四气多属温、平,五味多属甘,归肾、脾经,功效多为补气、健脾、补肾、活血、行气和止痛.结论 铜死亡基因可能通过干预免疫细胞和功能参与OP的进展.SLC31A1等铜死亡基因可能有助于阐释OP的发病机制,并成为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及治疗靶点,鱼鳔胶等中药可能是防治OP潜在分子药物的来源.

    铜死亡骨质疏松症免疫浸润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中药预测

    基于术语词典的中医医案实体抽取研究

    张伦伦任高邹北骥刘青萍...
    1110-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中医医案开展症状、病因病机、治法、用药、处方、取穴6类实体的抽取研究,为中医医案知识图谱构建和中医智能辅助诊疗提供基础.方法 根据中医医案文本的特点,提出一个可以动态更新的术语词典方法用于分词,并在中医脑系疾病医案和ChineseBLUE/cEHRNER、ChineseBLUE/cMedQANER、CBLUE/CMeEE 3个公开数据集上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使用术语词典的模型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上均高于未使用术语词典的模型,在测试集和验证集上,F1值分别为92.07%和93.04%.结论 融合动态更新的术语词典分词方法的模型,能够增强中医领域特定术语和新实体的识别能力,提高中医医案关键信息识别的准确率,推进中医药知识的传承与发展.

    中医医案脑系疾病术语词典实体抽取IDCNN-CRF模型

    基于Th17/Treg平衡对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蒋昕潘志王颖航
    1117-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全身性、持续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机制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尤其是T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17(relper T cell 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构成免疫系统的关键元素,在维持免疫稳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中药复方、中成药基于Th17/Treg平衡治疗RA的研究进展进行概括,为RA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为了解RA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类风湿关节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单味中药中药复方中成药

    中药单体及复方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詹家仪杨媛媛詹家国陈向云...
    1124-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常用防治手段,但在改善供血的过程中可能诱发心率失常、心肌细胞凋亡等一系列损伤,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现代中医学家认为MIRI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标实多为痰浊、瘀血,通常以虚实夹杂者多见,治疗当以扶正祛邪兼顾.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在防治MIRI过程中对心肌细胞的存活和功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该通路参与介导细胞增殖、生长、存活等生理过程,又可调控心肌细胞凋亡、自噬、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多种病理过程,此双向调节作用与中医学的"扶正祛邪"理论不谋而合.基于此,对中药防治MIRI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MIRI的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心肌梗死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中医药综述

    百合地黄汤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的药理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余湘浩何华王晓雯
    1133-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失眠伴抑郁焦虑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困扰人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失眠、抑郁和焦虑既可以独立发生,也可以相伴存在,在症状和疾病的层面密不可分.单胺类神经递质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神经可塑性损伤、免疫细胞炎性因子激活及脑源性营养因子合成减少等是失眠伴抑郁焦虑发生的共性因素.中医学认为本病核心病机为肝经郁热、阴血不足,与心、肾、脾三脏相关.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具有养阴清热之功,临床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疗效显著.从研究概况、药理机制、临床疗效等多方面综述近年来百合地黄汤治疗失眠伴抑郁焦虑的研究进展,为失眠伴抑郁焦虑的治疗提供新方法,同时也为现代临床研究与经典名方应用提供新思路.

    百合地黄汤失眠抑郁焦虑药理作用机制

    目诊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

    姜益宏周伟民李莲周宇桢...
    1140-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诊是我国中医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见微知著"了解身体的内在及整体疾病状态.随着现代诊疗理念、诊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目诊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研究、新应用.目与心在病理生理上有着密切联系,目诊对心血管疾病的筛查、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就目诊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中医目诊心血管疾病五轮八廓虹膜眼底动脉全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