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中医药导报

湖南省中医药学会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

袁长津

月刊

1672-951X

hnzyydb@163.com

0731-84828502,84365506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25号湖南省卫生厅

中医药导报/Journal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湖南省卫生厅主管,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湖南省中医管理局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湖南省医药类学术期刊中唯一的"十佳科技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并被定为"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刊以宣传党的中医政策、法规、报道中医药学术、科技成果情报、信息、动态、决策为办刊宗旨,面向广大医药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吴润秋基于"升降失常,清浊相干"治疗胃痞病经验

    李琳莉刘富林夏旭婷施敏...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润秋认为胃痞病以脾胃虚弱为本,痰、饮、热、食为标,其根本病机离不开"升降失常,清浊相干",主张以升清降浊为核心治法.在清浊相干理论指导下,吴润秋独创"消痞汤"作为胃痞病治疗的常用方,并以黄连、法半夏、九香虫、铁皮石斛为常用药,根据症状灵活加减.临床施治中吴润秋强调治病先识病,运用常方常药结合饮食禁忌、情志调畅作为基本治疗手段,疗效显著.附病案2则以验其效.

    胃痞清浊相干升清降浊消痞汤吴润秋名医经验

    张昱基于"缓中补虚"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

    段行宇张昱
    143-145,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缓中补虚"理论出自《金匮要略》,是仲景针对虚劳日久,正气亏虚而干血内结病机提出的重要治疗大法,即消补兼施、畅达营卫、峻药缓图,可收扶正不助邪、祛邪不伤正、缓图徐建功之效.张昱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病机复杂,病程进展缓慢,治疗疗程长,以脏腑正气亏虚为本、湿浊瘀毒停留为标,呈现虚实夹杂证,治疗时既不能徒事补益而壅塞气机使邪气痼结,也不可峻药猛攻而戕伐脾胃使正气更虚,当以"缓中补虚"为法,提出通玄府、祛肾毒、护胃气、搜肾络等具体治法.用药重在恢复脾肾蒸腾气化功能,使气机得以流转,湿浊毒邪得以祛除,从而体现出慢病虚实同调、缓图建功的治疗特色及用药特点.

    慢性肾衰竭缓中补虚虚劳理论探讨张昱名医经验

    刘如秀基于"肾虚血浊阳郁"治疗血脂异常型冠心病经验

    黄雨常兴刘如秀
    146-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如秀认为血脂异常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本质属虚,由虚致实,属本虚标实之病.其基本病机为肾虚血浊阳郁,其中肾元亏虚是始发因素,血浊所致阳气郁结不通为关键环节.治疗上提出"通阳""祛邪""补肾"的治疗大法,益肾固本以安脏腑之失,化瘀降浊、通阳宣痹以治血浊阳郁之实.以经验方"益肾通阳活血方"加减论治,处方用药理法具备,药简而效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脂异常补肾通阳活血刘如秀名医经验

    李平从阴虚论治慢性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薛莲李平杨阳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平认为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因人体正气不足,邪盛正衰,病情迁延,余邪热毒煎灼阴津,导致营阴亏耗,阴虚贯穿病程始终.阴虚从病情之始肺先受累,逐渐至心、脾、肝、肾,津液代谢失调,血运不荣不畅,阴虚日久,阴病及阳,最终发展为阴阳俱损.治疗时,应围绕阴虚总的病机,以扶正补虚为法,辨证施治,使脏腑功能调和,能有效改善慢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症状.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慢性病毒性心肌炎阴虚心瘅扶正补虚李平名医经验

    龙砂医派主要医籍考略

    过祯陶国水陆曙
    154-162,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砂医派名医辈出,名著众多,通过对《新编中国中医古籍目录》《江苏历代医人志》《江苏艺文志》等目录书的搜寻,整理归纳龙砂医派的主要医籍,并进行分门汇编.结果发现龙砂医派主要医籍最早可追溯至南朝,随朝代更迭,医派隆盛,著作不断增多,研究方向不断拓展.龙砂医家撰写医籍种类齐全,专科专病均有涉猎,且在方书类、医案医话医论类撰写最多.医籍内容注重实用性,强调临床的有效性与可操作性.同时龙砂医派重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伤寒论》经方学术思想的传承脉络清晰,历代医家,发微阐珍,集成创新,一源多流,学说纷呈.对龙砂医派主要医籍进行梳理,对更好地传承发扬中医药学有着深远意义.

    龙砂医派古代文献医籍考略目录学

    小儿特定穴"阳池"穴探微

    张星贺高天蕾董航李敏...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古籍文献挖掘的方法检索自明代小儿推拿体系建立至今的小儿推拿相关医籍,探明小儿特定穴"阳池"穴的定位、功效及主治.根据小儿特定穴"阳池"穴的历史渊源及演变,该穴定位当为腕背横纹正中下3寸,尺桡骨之间的凹陷处,具有温、热、阳、补的特性,能够发挥温经散寒、解表化痰的作用,主要治疗风痰头痛.大横纹穴两端应为阳穴及阴穴,两穴常搭配使用,有分阴阳、合阴阳之操作.随着历史的发展,部分古代医家将大横纹两端凹陷处的阳穴、阴穴标注为阳池穴、阴池穴;亦有医家将第三、四掌骨上腕横纹凹陷处标注为阳池穴.但小儿特定穴"阳池"穴自1959年以来,被众多教材、专著记载为"膊阳池"穴,该法亦不失为一种与分阴阳之阳池穴相鉴别的方法.

    阳池膊阳池阴池小儿推拿特定穴腧穴定位

    基于自建心血管疾病语料库的中医术语标准应用研究

    冀瑾瑾肖梦丽张慧娥赵梦杰...
    16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自建中医心血管疾病语料库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制定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异同,研究中医英文术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为研究对象,搜索心血管领域相关中医英文期刊,建立语料库.采用语料库分析工具Ant Con进行术语词频统计与分析,通过Excel表比较语料库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词汇的异同.结果:显示自建语料库类符630个,形符4 291个;《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类符1 910个,形符11 735个.语料库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相比,相同单词326个,占比51.75%(326/630),语料库的特有单词304个,占比48.25%(304/630).将语料库中排名前二十的高频单词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对比,两者核心单词基本一致.将语料库中排名前二十的高频词组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词组进行比较,两者相同表达的词组频数为356,占比57.14%(356/623),语料库特有词组频数为267,占比42.86%(267/623).语料库词组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介词的使用、动词的选择、拼音的应用、词语的精炼4个方面.而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中医术语标准在实际应用效果不佳,中医术语标准版本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以及中医术语的定位不清晰.结论:本研究的语料库与《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中英文术语有很大不同,存在乱译、术语不统一的现象.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指南和标准,规范应用中医术语,进一步提升我国中医药标准制定质量,增强国际交流.

    中医术语术语标准英文术语《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心血管疾病语料库中医药标准

    中医学术口译分类及口译能力构建

    顾震宇耿博文周阿剑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文献研究和中医学术口译实践,总结中医学术口译应用场合包括临床实践、课堂讲座、线上培训和学术会议4类,内容分为医学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学科.中医学术口译能力主要从知识能力(语言知识能力、言外知识能力、分析能力和口译知识能力),技巧能力(口译基本功、口译策略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和其他能力(心理-生理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和态度)3个方面构建.理解=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提高中医学术口译能力的方法:语言知识能力应突出中医术语知识,因为听众获取的学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口译员对中医学术知识的理解;构建言外知识能力(包括中医百科知识、中医专业主题知识和场合知识)及分析能力;需要在多种应用场合中实践,提高口译技巧能力和其他能力.

    中医学术口译医疗口译口译能力

    语言景观视域下湖南省中医医院官网语言服务能力研究

    吴俊涛谢粤湘张彩妍
    179-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湖南省中医医院官网的语言服务能力现状,并提出改进策略.方法:以湖南省20所三甲中医医院官网为研究对象,以语言景观和场所符号学为理论依据,采用虚拟空间调查法,对医院官网语料进行收集、分类、统计并分析,呈现湖南省中医医院官网的语言服务能力现状.结果:湖南省中医医院官网语言服务能力总体还不强,双语网站建设相对滞后,语码多样性不足,网站标牌设置不尽合理,服务功能有待完善.结论:在有关部门的统筹和支持下,湖南省中医医院可立足长远,顶层设计,有序推进双语网站建设,完善双语语码置放,优化标牌结构,重视服务功能,加强医患互动,及时更新网站信息,多渠道提升网站语言服务能力,更好地适应湖南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语言景观中医医院官方网站语言服务场所符号学湖南虚拟空间调查

    法象结合翻转课堂的《临床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谌海军陈婷周群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法象结合翻转课堂改革《临床中药学》课程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湖南医药学院中药学专业共159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级76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22级83人作为实验组,采用法象结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比评价两组学生的成绩和满意度.结果:2022级学生的总成绩、平时成绩和学生满意度均高于2021级(P<0.05).结论:法象结合翻转课堂融入临床中药学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满意度,提高综合成绩,尤其是平时成绩,效果显著.

    《临床中药学》法象教学改革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