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视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视界
科技视界

旬刊

2095-2457

kejishijie@vip.126.com

021-53820738

200023

上海市中山南1路500弄1号楼丽都大厦2503室《科技视界》杂志社

科技视界/Journal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查看更多>>  《科技视界》是2011年6月13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的科技类期刊。本杂志以基层科教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普及科学知识,追踪国内外科技热点问题,关注科技界前沿新动态、新技术、新成果,恪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探索相结合,融科学性、知识性、学术性、前瞻性于一体,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和理论阵地。<br>  本杂志辟有:本期视点、课题研究(即“基金项目和课题”结题论文)、科教前哨、高教科技、职教科技、IT论坛、机械与电子、建筑与工程、图书与档案、管理科技、环保科技、能源科技、矿业科技、公路科技、财税科技、金融科技、消防与安全、医疗科技、河务科技、园林科技、农林科技、科普论坛、理论争鸣、科学实验等栏目,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br>  本杂志出版周期:为旬刊,即每月出版3期,全年36期。一般于每月5日、15日、25日出刊。<br>  同时,“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维普)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教育阅读网”、“万方数据库”将全文收录。<br>  本杂志对来稿基本要求:第一,务必是原创类学术论文,坚决拒刊代写、抄袭、网上下载一类的应景式论文;第二,论文诸要素要基本完整,文章标题要准确、简洁,且提纲挈领,一定要具备文章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要素;第三,杜绝一稿多投,否则造成侵权由作者独自承担相应责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人工智能发展对科普创作的影响及创作者的应对之策

    宋岳龙李竞萌王一帆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科普创作的情况,先阐述其积极意义,然后提出科普内容创作者的应对策略,如提高知识水平与批判性思维、增强文化自信、严格把控数据筛选验证、实现人机协作内容优化等,旨在助力科普创作者在人工智能时代创作出更优质、更具价值的科普作品.

    人工智能科普创作应对策略

    探究红酒的化学奥秘——推荐4个科普实验

    李思齐孙静静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有悠久的酿酒历史,酒文化博大精深.红酒是日常饮品,深受大众喜爱.文章介绍了有关红酒的基本知识,并设计了 4 个红酒的化学科普实验:红酒和牛奶的化学反应、红酒和铁离子的化学反应、红酒在酸碱条件下的颜色反应以及红酒真假简单测试方法.实验原料为常见的厨房物品或便宜、易得的常规化学实验试剂和材料,反应操作简单、安全,在普通家庭环境下均可实现.反应有明显的沉淀生成或靓丽的颜色变化,并用化学原理解释了实验现象和结果.本科普实验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不仅使受众了解了红酒的性质,探究了科学大道理,而且让受众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对化学的兴趣与热爱,特别有助于鼓励青少年学好化学、用好化学,让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红酒化学性质科普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非正式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实践——以上海科技馆大熊猫科普教育课程为例

    张雨嘉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式学习在科技博物馆的教育活动中运用广泛.文章首先介绍了探究式学习的理论概念;其次以上海科技馆原创的大熊猫科普教育课程为例,从构建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活动、融合学科知识 3 个方面,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探究式学习在非正式科学教育课程中的运用思路.最后结合 5E学习环理论的 5 个环节,具体介绍了探究式学习在"大熊猫和它的邻居们"这门课程中的应用实践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正式科学教育课程中运用探究式学习,能为青少年提供更为有趣的学习体验,能有效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探究式学习非正式科学教育科学思维5E学习环

    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物理化学教学模式探索

    金兰英叶廷秀武华乙丁雯...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了分为课前—课中—课后的"四融三阶"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教学中积极运用互联网、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混合式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全方位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上,依据专业特点、学校特点和社会需求整合教学资源,体现物理化学原理与药学实践相结合,做好"新医科"建设的基石,有助于培养"懂医精药、知运善用"的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新医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药学

    课外阅读在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万长林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课外阅读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及其教学方法.介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基本概念和主要教学方法;阐述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详细讨论课外阅读教学法在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出计算机控制教学的课外阅读教学法的实际教学内容,为计算机控制教学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研究教学方法课外阅读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工程化学课程设计与实践

    于跟喜聂高法史玉涛曹霞...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学改革和课程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混合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中逐渐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工程化学课程在工程技术类学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旨在培养非化学背景的学生化学思维、化工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开展混合式教学创新的显著优势.因此,文章通过在工程化学课程教学中构建和完善课程体系,引入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微课的翻转课堂、大学MOOC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深入探究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特点.针对学生实际和课程要求,在课程设计上增进教学互动,教学方式上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设置课后拓展并反馈交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工程化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开辟新方式.

    工程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课程信息化混合式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矿业环境工程课程为例

    董彩霞张涛秦文华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矿业环境工程课程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一门"概论性"专业课程.该课程对拓展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革新课程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全方位的考核手段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探索.

    矿业环境工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

    "两弹一星"精神融入BOPPPS+"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全过程——以敏捷开发技术课程为例

    苗孟君王善勤张淼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将其融入课程教育,充分利用其精神指引价值,从知识掌握、价值观塑造、道德培养、能力培育等多维度引导学生全方位提升自我,从而实现"三全育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文章以敏捷开发技术课程为例,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以BOPPPS教学模式为基础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质量人才.此外,"两弹一星精神"也可以促进软件技术专业综合与人改革,提升教育教学团队质量.

    "两弹一星"精神敏捷开发技术BOPPPS+"线上线下"教学模式高质量人才

    基于3D情景化后装治疗机质控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谢力肖剑波杨明俊郭飞...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装放射治疗是妇科恶性肿瘤腔内近距离放疗、皮肤瘢痕疙瘩敷贴放疗、实体肿瘤插植放疗等的重要治疗方式.后装治疗机的质控是保证放疗安全、精确进行的重要环节.后装治疗机质控是肿瘤放疗物理师和技术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专业放疗物理师和技术员的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理念和要求,在肿瘤放疗后装治疗机质控平台的教学中,笔者团队采用了基于 3D情景化的互动虚拟技术来开发实验教学软件及建立质控平台.软件利用虚拟情景化的后装治疗机质控场景,仿真质控操作为互动手段,通过设计完成系列操作并虚拟完成后装机更换放射源等具体实践,使被培训者身临其境地完成培训,了解后装治疗机质控的整个流程并掌握关键知识.该教学软件已通过网络在线培训学员近两千人,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考试测试,学员对该软件的满意度达 90.8%,知识掌握率 89.8%.

    放射治疗虚拟仿真软件开发后装质控

    人工智能课程具象化教学改革研究

    陈天枢张梁王慧敏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背景下,高校的人工智能课程应顺应技术变革的潮流,积极实施教学改革.文章剖析了当下高校人工智能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具象化教学改的创新理念,通过可视化教学、情景化教学和模型化教学为教学设计赋能,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学生-机器-教师"一体化的复合式教育场景;提出课程具象化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通过改进教学理念、变革教学设计、丰富考核指标实现个性化教学,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和实践兼备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人工智能教学改革具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