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球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球中医药
环球中医药

王永炎(名誉),张伯礼(总编辑)

月刊

1674-1749

hqzyy@126.com,hqzhyy@163.com

010-65269860

100711

北京东四西大街46号597室

环球中医药/Journal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温病条辨》"横纵相和,以通为法"思想探析糖尿病肾病证治

    王皓朔陈玉鹏史佩玉常瑞婷...
    2565-2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吴鞠通遵张仲景六经辨证之法,承叶天士卫气营血之论,依据《内经》对三焦部位的论述,形成横纵辨证思想,著《温病条辨》,虽原为外感病而设,然亦可杂病辨治之提挈,可有效指导糖尿病肾病等内科杂病的证治.笔者将这一思想应用至临证,认为糖尿病肾病从横看或以纵观皆以"不通"为核心.从横看,卫闭营郁是本病发病的关键环节;以纵观,三焦浊毒弥漫贯穿其发展始终,日久浊毒弥漫,横纵相因,久病成瘀,加重本病的病情进展,因此治疗以宣通为要.笔者从横纵辨证思想立论,结合糖尿病肾病临床实际,活用《温病条辨》通法,将其概括为治疗四法:顾护阴液、以补为通是防热郁病进之法,利湿清热、化浊为通是截断病势之策,活血宣络、祛瘀为通是既病防变之略,阴阳并补、同调为通是扭转病机之术;多法共用,变治温之法为调消之术,通调横纵,可预防、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临证疗效确切,验案颇多,可为本病治疗提供借鉴.

    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消渴肾病中医温病条辨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通法

    基于"治痿独取阳明"辨治胸腺瘤术后难治性重症肌无力一则

    王彦宠焦源赵远红
    2570-2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隶属自身免疫性疾患,病机复杂多变,涉及肝、肺、脾、胃等多个脏腑,在临床诊治中充满波折与挑战.本案患者以眼肌无力起病,属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合并甲亢,西医学持续治疗效果不稳定;随着年龄增加,病情发生进展,进而伴发胸腺瘤;行外科手术切除,但术后重症肌无力症渐进性加重,常规西医治疗难于取效,故寻求中西医结合方案.本案基于对"治痿独取阳明"理论的理解调治"阳明系统",切入重点在肝肺及脾胃,病机核心为"肝肺郁热、脾胃本虚",病程管理中始终把握正邪势力的进退,随病症与主证呈现的因虚至实、实证转虚、虚实夹杂的病性转变而变化处方调治.患者病情渐次好转,肌无力症状减轻直至消失,中西医优势整合,治疗效果稳定显著.

    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痿证痿癖中医整体观治痿独取阳明

    基于标本缓急治则治疗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一例及体会

    路理杰李军祥史瑞胡立明...
    2574-2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IgG4相关自身免疫性胰腺炎(IgG4-related autoimmune pancreatitis,以下简称AIP)发病率低,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为胰胆系恶性肿瘤,伴有梗阻性黄疸时可先行胆道引流.口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AIP的首选方案.本文结合病案具体分析了西医微创及激素治疗和中医辨证施治的过程.中医将本病归于"黄疸""腹痛"范畴,通过辨证认为脾胃虚弱为本,湿热、气滞、血瘀为标,基于内经"标本缓急"治则,初期以大柴胡汤加减,清热通腑,合"引而竭之"之义治其标;中期清利兼醒脾,标本兼治;后期湿热瘀渐去,但湿浊为患,斡旋中焦乃是祛除湿邪的生成源头,方以三仁汤加减,以通调代补益,脾胃通降,则不补自补,恢复脏腑功能,为治其本.本案中无论西医微创或激素治疗,还是中医辨证施治,都体现了给毒邪以出路的理念,充分体现了"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中医理念,最终取得确切疗效.而中医药的使用能达到标本同治、脏腑同调,缩短了激素维持治疗时间,在治疗本病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

    免疫球蛋白G4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胆道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激素治疗黄疸标本缓急大柴胡汤

    疏肝养胃方联合通调针法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47例

    赵海涛海锋巍
    2578-2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疏肝养胃方联合通调针法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primary bile reflux gastritis,PBRG)的疗效.方法 将97例PBRG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47例(脱落1例)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7例(脱落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疏肝养胃方联合通调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疗效和胃镜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胃镜病理(血管扩张、炎症、固有层水肿、黏膜肌增生)评分和胆汁反流症状.测定患者血清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胃动素(motilin,MTL)、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环氧合酶 2(cyclooxygenase 2,COX-2)、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 E2,PGE2)、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s,TB A)的水平.结果 (1)中医疗效:治疗组PBRG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74%(45/47),对照组PBRG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98%(39/47),组间差异显著(P<0.05).(2)胃镜疗效:治疗组PBRG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36%(42/47),对照组PBRG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34%(34/47),组间差异显著(P<0.05).(3)胃镜病理评分:治疗后,两组PBRG患者胃镜病理(血管扩张、炎症、固有层水肿、黏膜肌增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胆汁反流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两组PBRG患者的反流频率、反流总时间占比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PBRG患者的反流频率、反流总时间占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5)血清指标:治疗后,两组PBRG患者的CCK、SS低于治疗前,MTL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的CCK、SS低于对照组,MTL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BRG患者的COX-2、TBA低于治疗前,PGE2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COX-2、TBA低于对照组,PGE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肝养胃方联合通调针法可提高PBRG的疗效,进一步减轻胆汁反流症状,减轻胃部病理改变,调节胃肠激素的分泌,有助于降低炎症损伤.

    疏肝养胃方通调针法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症状胃部病理胃肠激素炎症损伤

    温阳补气养心汤联合温和灸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64例

    王修明单云李晓辰
    2582-2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温阳补气养心汤联合温和灸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脏重塑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0例.对照组64例(脱落6例)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4例(脱落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温阳补气养心汤联合温和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的综合疗效.用6分钟步行试验(6 minutes walking test,6MWT)评估患者的耐受程度.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内径、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B型钠尿肽、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4、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水平.使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89.06%,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治疗后的6MWT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6MWT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比治疗前高,左心室内径、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比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比对照组高,左心室内径、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4比治疗前高,肌酸激酶同工酶、B型钠尿肽、转化生长因子-β1比治疗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4比对照组高,肌酸激酶同工酶、B型钠尿肽、转化生长因子-β1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MLHFQ及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MLHFQ及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经温阳补气养心汤联合温和灸治疗,显著提高了疗效,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还能延缓心脏重塑进程.

    温阳补气养心汤温和灸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生活质量心脏重塑

    破瘀散结汤联合穴位贴敷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及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薛海琴王维维季露
    2587-2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破瘀散结汤联合穴位贴敷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s,EP)术后复发及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2例EP患者分为两组,46例/组,全部患者运用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脱落2例,余44例患者术后第14天开始服用地屈孕酮片.研究组脱落2例,余4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破瘀散结汤联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月经周期的总有效率.记录患者月经状况变化.超声评估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回声优良率.测定患者卵巢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随访术后6个月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45%(42/44),对照组为81.82%(36/44),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经期时间缩短、月经量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回声优良率为90.91%(40/44),对照组为75.00%(33/44),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腺皮质和间质内的雌激素受体低于治疗前,孕激素受体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腺皮质和间质内的雌激素受体低于对照组,孕激素受体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6个月的复发率为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破瘀散结汤联合穴位贴敷可提高宫腔镜治疗EP的疗效,进一步改善月经状况,降低子宫内膜厚度,调控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降低术后复发率.

    破瘀散结汤穴位贴敷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月经状况子宫内膜厚度雌孕激素受体术后复发

    芪葶益心汤联合耳穴埋针在射血分数降低老年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分析

    唐薇常佩芬王静王铭铭...
    2591-25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定芪葶益心汤联合耳穴埋针在射血分数降低老年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接受中西医结合诊治的射血分数降低的老年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符合入组标准.采用随机编号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芪葶益心汤联合耳穴埋针.干预4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评价康复效果,评定评价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6 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ing test,6MWT)]、[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和中医证候.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67%)低于观察组(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6MWT试验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LVESD和LVE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悸气短、胸闷咳喘、神疲乏力、烦躁不安等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葶益心汤联合耳穴埋针对于射血分数降低老年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早期控制有益,可以减轻不良情绪,提高运动耐力和心功能,改善中医证候.

    芪葶益心汤耳穴埋针射血分数降低老年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

    针灸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症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胡茜媛杨福霞李梦雨张溢文...
    2596-2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后抑郁症是发生于产妇分娩后这一特殊阶段的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还会干扰母婴关系的建立,对婴儿的成长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现有研究表明,针灸能够提高产后抑郁症患者血清内雌二醇和孕激素浓度,下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含量,并调节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水平.此外,针灸还具有调整脑肠轴功能和脑部结构功能的作用,通过增加患者肠道内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或改善脑区功能连接及其异常状态从而缓解抑郁症状.本文从针灸调节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神经递质水平、优化脑肠轴功能、改善脑部结构及功能4方面,探讨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症的机制,以期为研究人员对针灸治疗该病的更深入探索和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针灸产后抑郁症作用机制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脑肠轴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基于调控巨噬细胞极化相关通路的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进展

    涂梦婷郑翠翠赵瞳罗桑...
    2602-26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同微环境作用下的巨噬细胞极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调控M1/M2型巨噬细胞极化方向干预炎症反应已然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以及细胞实验发现关于中医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与多条信号通路以及细胞因子等密切相关.本文将以信号通路为引,总结JAK-STAT、Notch、MAPKs、PI3K/Akt、NF-κB、AMPK-mTORC1等多条信号通路与巨噬细胞极化之间关系以及中药单体和复方均可通过抑制相关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发挥稳定、延缓进展等作用,为中医药靶向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理论依据参考.

    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极化中医药信号通路细胞因子抗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环球中医药杂志第五届编委会一次工作会议成功召开

    前插1-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