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士进修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过慧谨

半月刊

1002-6975

jont2@126.com

0851-6854912,6826371,6867129

550004

贵阳市市北路11号

护士进修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6年创刊以来,坚持“以指导临床实践,进修提高,知识更新,新颖实用”为宗旨,以各级护理人员及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杂志创刊以来,曾多次受到表彰。1990年及1996年我省两次对科技期刊进行管理性评比,《护士进修杂志》均被评为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由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我刊荣获三等奖,是此项评比中唯一获奖的护理期刊,也是我省唯一获奖的科技期刊;1997年、1999年我刊还被选送新加坡、长沙参加书刊展。1992年、1996年及2000年先后三次被国家权威机构确定为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并载入《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1年经有关部门评定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作为“双效期刊”入围中国期刊方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干预方案的构建

    孙鑫张春梅邢秋玲韩美佳...
    1681-16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构建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干预方案。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拟定运动干预方案初稿;于2023年2-4月运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最终方案。结果18名专家2轮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78和0。856,2轮函询条目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9、0。158和0。133、0。19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构建的运动干预方案包括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老年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干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老年T2DM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运动干预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运动干预老年护理德尔菲法

    听力残疾老年人失能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周婉琼高艺恬周兰姝
    1686-1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听力残疾老年人发生失能的预测因素,并构建其失能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采用二手数据研究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选择2015年≥60岁的374例听力残疾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按照7:3比例分为训练集(n=261)和验证集(n=113),根据其2018年是否发生失能为依据进行分组,分为随访期间未发生失能组(n=164)和随访期间发生失能组(n=97)。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运算符(LASSO)多元逻辑回归筛选可能影响失能发生的变量。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及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外部验证。结果训练集失能率37。2%。高血压、肝脏疾病、关节炎/风湿病、文化水平、牙齿掉光、晚上睡眠时长、认知功能、吸烟、午间睡眠时长是听力残疾老年人发生失能的预测因素。训练集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95%CI为0。636~0。769,敏感度为69。1%,特异度为67。1%;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相近,Brier得分为0。207;测试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3,95%CI为0。606~0。821,敏感度为76。3%,特异度为68。0%。结论 高血压、肝脏疾病、关节炎/风湿病、文化水平、牙齿掉光、晚上睡眠时长、认知功能、吸烟、午间睡眠时长是听力残疾老年人发生失能的独立预测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良好,对听力残疾老年人失能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听力残疾失能老年人风险预测模型护理

    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睡眠特征潜在剖面分析及其生活质量差异比较

    羊彩虹刘佳冯雅娟吕佳慧...
    1694-1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latent profile analysis,LPA),探讨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chronic musculo-skeletal pain,CMP)患者睡眠质量的潜在亚型,并分析各亚型在生活质量上的差异。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7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和关节外科的508例老年CM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结果老年CMP患者睡眠质量可分为4个亚型:低睡眠效率型(29。70%)、睡眠良好型(51。80%)、睡眠时间不足-高用药型(14。80%)、主观睡眠不良-睡眠紊乱型(3。70%),4个类别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现存疼痛程度、疼痛发作情况、疼痛部位数量、口服镇痛药物情况及规律运动情况在不同类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类别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MP患者睡眠质量可分为4个潜类别,不同类别群体在生活质量上表现各异。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疼痛程度重、疼痛部位多、疼痛持续发作、长期口服镇痛药物和无规律运动的患者,并根据不同类别患者的特征进行合理的睡眠卫生教育和心理支持,以便更好地应对并缓解睡眠稳态失衡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老年人睡眠质量生活质量潜在剖面分析护理

    助推策略在老年人体力活动干预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

    兰悦闫旭李春玲康岩...
    1701-1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应用助推策略的干预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相关心理和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sycINFO、EconLit 等数据库中关于应用助推策略的干预对老年人体力活动相关心理和/或行为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2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篇文献,样本量为4 336名老年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应用助推策略的干预有助于增强老年人的运动自我效能[SMD=1。17,95%CI(0。12,2。23),P<0。05]、运动动机与期望[SMD=0。69,95%CI(0。08,1。30),P<0。05],提高客观体力活动量[SMD=0。43,95%CI(0。30,0。55),P<0。05]、主观体力活动量[SMD=0。74,95%CI(0。24,1。22),P<0。01],并在随访期保持一定客观体力活动增量[SMD=0。25,95%CI(0。05,0。44),P<0。01]和主观体力活动增量[SMD=0。49,95%CI(0。00,0。98),P=0。05]。结论应用助推策略的干预方法可增强老年人的运动自我效能、运动动机与期望,并增加其体力活动量,且效果具有一定可持续性。

    助推策略老年人体力活动系统评价护理

    社区老年人咀嚼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唐思凯张雪梅刘星季洪淼...
    1709-1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咀嚼功能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简单抽样法,于2022年11月-2023年1月选取成都市中心5城区中2个区域的社区老年人258名,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资料情况、自然牙齿数、咀嚼功能、握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1名(15。9%)社区老年人存在咀嚼功能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117,95%CI 为 0。041~0。333,P<0。001)、文化程度(OR=0。385,95%CI 为 0。225~0。659,P=0。001)、自然牙齿数(OR=6。427,95%CI为2。461~16。787,P<0。001)是社区老年人咀嚼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文化程度越低、自然牙齿数<20颗的社区男性老年人更易发生咀嚼功能下降。提示初级卫生服务机构及医护人员应积极开展咀嚼功能相关筛查项目,早发现早处理,帮助社区老年人预防咀嚼功能下降,维持和重建正常的咀嚼功能。

    老年人口腔功能咀嚼功能社区护理影响因素

    基于CiteSpace的老年人生活空间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杨红李艳王兴蕾王颖俏...
    1715-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近20年老年人生活空间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前沿。方法以"老年人和生活空间"为主题,系统检索2000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发表的有关老年人生活空间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文献的发表时间、作者、国家、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291篇文献,整体发文量呈上升态势;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Univ Jyvaskyla(于韦斯屈莱大学);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生活空间流行病学调查、生活空间的评估、老年人生活空间受限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不良结局。结论近年来老年人的生活空间问题受到持续关注,我国未来应加强与国外在生活空间研究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水平。

    生活空间老年人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护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患者术后疲劳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文淑娟徐延红吴卫华侯利利...
    1721-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术后疲劳发展轨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8月在我院心脏外科行CABG的145例患者为研究,随访过程中剔除18例,最终共纳入124例患者。分别在出院前1 d及出院后1、2、4个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多维疲劳量表(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20,MFI-20)及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患者术后疲劳水平进行追踪调查,利用潜类别增长模型(latent class growth model,LCGM)识别潜在的术后疲劳轨迹类别,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疲劳轨迹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MFI-20得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F=310。039,P<0。001),得分从出院前1 d(58。44±8。65)分降至出院后4个月(36。92±9。89)分;最终识别出3种术后疲劳轨迹类别,根据其特征分别命名为中至轻度明显下降组、中度缓慢下降组、重至中度缓慢下降组,分别占比53。2%、32。3%、14。5%。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心肌梗死病史、有无脑卒中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术后ICU停留天数、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术后疲劳轨迹类别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ICU停留天数、有无心肌梗死病史、NYHA心功能分级、有无脑卒中病史、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CABG患者术后疲劳轨迹类别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o结论CABG患者术后疲劳发展轨迹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变化轨迹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积极改善可控因素,缓解患者术后疲劳程度。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疲劳纵向研究潜类别增长模型影响因素护理

    心房颤动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乔雨涵傅雅倩欧尽南叶曼...
    1728-1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基于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根据"6S"金字塔模型从上而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Cochrane Li-brary、JBI 循证卫生保健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及指南相关专业网站中关于AF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证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汇总。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6月1日。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7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及4篇系统评价,并总结出目的、多学科团队合作、饮食管理、控烟管理、运动管理、体重管理、睡眠与心理管理等7个维度共22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 AF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相关的证据,可为护士对AF患者进行个性化、全方面的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教育提供循证依据及参考。

    心房颤动生活方式管理证据总结循证护理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缓和医疗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孙丽莎李洁倪云霞方进博...
    1734-1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缓和医疗在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5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56例H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中途对照组1例无法取得联系,观察组2例拒绝随访、2例无法取得联系,最终有效样本量为151例,其中对照组77例,观察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缓和医疗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水平进行比较,并于干预3个月后对2组患者再入院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多学科协作的缓和医疗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力衰竭缓和医疗多学科协作生活质量焦虑抑郁护理

    携带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患者心理韧性成长的质性研究

    李慧柏晓玲杨曾祯逄锦...
    1739-1743,1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携带埋藏式心脏起搏器(pacemakers,PM)患者出院后的心理韧性体验,深度探究其感受变化过程。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5月选取我院起搏器随访门诊的11例携带PM患者,采用现象学研究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借助NVivo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经历2个时期,各时期分别提炼出5个主题:植入第1个月的心理韧性建立危机期(无奈、强烈的不确定感、心理机能调节失衡、自我形象受损、渴求康复锻炼的指导)。植入第6个月的心理韧性调控期(调整与适应变化,接纳现状;重塑认知;生活态度的调节;延续护理服务及医疗技术的空缺;渴望获取疾病管理信息)。结论建议医护人员依据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韧性特点,分类制定携带PM患者的术后管理方案,重视植入初期心理韧性建设的影响因素,注重患者心理发展形势,强化术后患者的信息与情感支持,持续关注术后调控期康复患者的心理韧性,发挥其带动同伴患者的优势作用。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缓慢性心律失常心理韧性质性研究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