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护士进修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护士进修杂志
护士进修杂志

过慧谨

半月刊

1002-6975

jont2@126.com

0851-6854912,6826371,6867129

550004

贵阳市市北路11号

护士进修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Nurses Train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于1986年创刊以来,坚持“以指导临床实践,进修提高,知识更新,新颖实用”为宗旨,以各级护理人员及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杂志创刊以来,曾多次受到表彰。1990年及1996年我省两次对科技期刊进行管理性评比,《护士进修杂志》均被评为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7年,由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我刊荣获三等奖,是此项评比中唯一获奖的护理期刊,也是我省唯一获奖的科技期刊;1997年、1999年我刊还被选送新加坡、长沙参加书刊展。1992年、1996年及2000年先后三次被国家权威机构确定为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并载入《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1年经有关部门评定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作为“双效期刊”入围中国期刊方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脊髓损伤患者二元应对干预方案的构建

    凤林生李伦兰戴晴王婷...
    1966-1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适用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的二元应对(dyadic coping,DC)干预方案。方法 以系统交互模型(systemic-transactional model,STM)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结构化访谈形成干预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函询,根据专家函询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形成干预方案终稿。结果 17名专家进行了 2轮德尔菲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85%、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5;经过2轮专家函询,各个条目的重要性变异系数为0~0。180,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终形成SCI患者DC干预方案。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SCI患者DC干预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为SCI患者及其配偶共同积极应对疾病提供参考。

    脊髓损伤配偶二元应对干预方案德尔菲法护理

    远程医疗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曹笑柏王宇娇高岚
    1971-1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远程医疗是医疗保健领域的一种数字化解决方案,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为患者提供医疗、心理社会信息和服务。本文综述了远程医疗的相关概述及其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形式和效果,以期为远程医疗在癫痫患者中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癫痫远程医疗患者综述信息化护理

    国外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杨民君钱英周祎祎杨丽娜...
    1976-1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照护(long-term care,LTC)服务的提供是应对全球老龄化趋势所导致LTC需求增加的重要举措,对LTC服务质量进行评价是验证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国外LTC服务质量评价的工具、评价主管机构、供方准入和质量检查与结果公开等发达国家经验进行梳理,分析其对我国LTC服务质量评价的启示,以期为逐步完善我国LTC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借鉴。

    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质量评价综述护理

    HIV阳性患者个体化网络程序的可用性评价

    金依霖朱政胡天天杨中方...
    1982-1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患者症状网络个体化程序的可用性。方法 于2023年12月—2024年2月选取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自愿咨询门诊就诊的HIV感染者、中心个案管理师等为研究对象。并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对HIV患者个体化网络程序依次进行简捷形成性可用性评价、全面形成性可用性评价以及总结性可用性评价,收集量性及质性数据。结果 研究共纳入22位研究对象,完成了三阶段的可用性评价,对所收集的质性资料编码归类后,形成了 4个主题,对于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部分问题及时进行了修正。结论 该程序的功能基本符合设计者的要求,满足用户期望,不存在明显的可用性问题。为后续程序改进、个性化患者症状管理方案设计及临床推广打下基础。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可用性评价症状网络个体化网络移动医疗程序

    共享门诊管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张彩虹成亚慧褚文玲樊鑫国...
    1989-1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共享门诊管理模式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23年2-6月在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内科门诊就诊的94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共享门诊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护理,比较实施前后2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水平、自我效能及抑郁水平。结果 实施3个月后,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得分和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共享门诊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RA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

    类风湿关节炎共享门诊自我效能管理模式护理

    改良呼吸管路冷凝水处理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杨春艳冯英璞孟晓静周立民...
    1995-1997,2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呼吸管路冷凝水处理装置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浮球式疏水阀"阻汽排水"的结构特点,改良呼吸机管路,于2023年8月选取我院神经外科ICU工作的12名护士,并选取2台呼吸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普通呼吸机管路,观察组使用改良后呼吸机管路,比较48 h内2组设备冷凝水相关工作量、冷凝水处理质量督导情况及护士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收集冷凝水1 050 mL,对照组收集冷凝水1 035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凝水处理质量督导(超过50%容积情况、溅洒情况)有所改善。观察组护士在节约时间、减少工作量、提高护理安全3个维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改良呼吸管路冷凝水处理装置可有效降低护士处理冷凝水的工作负担,提高呼吸机冷凝水管理质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本设计也使机械通气患者呼吸管路的完全密闭成为可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疾病传播风险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机械通气冷凝水浮球式疏水阀护理

    1例超早产儿经股静脉留置PICC导管扩张拔管困难的护理

    高榕瑛程莉萍李秋平陈彩玲...
    1998-20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总结1例超早产儿(extremely preterm infant,EPI)经股静脉留置PICC导管扩张拔管困难的护理措施。患儿因"窒息复苏后机械通气4 h"于2023年3月17日入住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并经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PICC留置第40天出现管路堵塞,尝试拔管失败,行胸腹X片显示体内导管约2。5 cm长未见显影,但内外长度与导管尖端位置均未发生改变,经气管插管、肌松、施压回抽后成功拔除导管。患儿住院100 d后体重达2。87 kg,治愈出院。EPI发生PICC拔管困难时切勿暴力拔管,需认真查找并分析原因,采用适合的措施,安全拔除导管。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导管扩张股静脉超早产儿

    专科护生联合护士团体上门照护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立珍李雅丁燕赵蓉...
    2002-20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互联网+护理"背景下专科护生联合护士团体上门照护居家老年人的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5-6月选取湖南省5所高职高专院校1 335名护生,采用自行设计的《"互联网+护理"护生联合护士团体照护意愿调查表》进行"互联网+护理"团体照护意愿调查。结果 64。12%护生愿意联合护士团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级、参与过志愿服务的经历、有与老年人共同生活的经历、有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经历、接受过"互联网+护理"相关学习、从事过临床或社区护理工作的专科护生愿意参与"互联网+护理"团体照护服务(P<0。05)。结论 专科护生参与"互联网+护理"团体照护意愿较高,建议在"互联网+护理"背景下鼓励护士带领护生到老年人家中提供上门服务,同时,高校在开展校院合作的过程中应加强"互联网+护理"培训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同时培养"互联网+护理"发展的后备力量,实现"互联网+护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老年护理护生互联网+护理照护意愿影响因素

    吸入性芳香疗法在麻醉恢复期多症状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刘皓昕张盼盼崔晓花田莹莹...
    2007-2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和评价国内外吸入性芳香疗法在麻醉恢复期多症状管理的相关证据。方法 依据"6S"证据模型,计算机检索临床决策系统、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和数据库中关于吸入性芳香疗法在麻醉恢复期多症状管理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证据总结、最佳临床实践、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31日。由4名研究者对指南进行评价,其余文献由2名研究者进行独立评价,并提取和汇总证据信息。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临床指南2篇、最佳实践1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9篇。从干预人群、实施人员、术前教育、芳香疗法安全性评估、症状风险因素评估、症状严重程度评估、症状管理推荐方案7个方面总结了 25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吸入性芳香疗法在麻醉恢复期多症状管理的最佳证据,形成了具体的可操作的临床推荐意见,为临床麻醉恢复期规范性开展吸入性芳香疗法进行症状管理提供了循证依据。

    麻醉恢复期围手术期护理芳香疗法症状管理证据总结